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徊

第一卷 第211章 梅花林 文 / 笛沃

    第211章梅花林

    天寧城,初春。

    距離大江封凍,天寧城陷落已經過去了十個年頭了。

    這十年中,世事如棋,曾經不可一世的北梁在皇帝駕崩後,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分崩離析,北梁的幾個皇子不但沒能爭奪到皇位,反而在相互廝殺中耗盡了帝室的元氣,最後相繼敗亡,到了現在,北梁原來遼闊的國土分裂成了數個相互攻伐的國家,北方大地的亂事一時間根本看不見結束的希望。

    在江南局勢卻漸漸明朗起來,陳帝三子在炎州被擁立為帝,正式舉起了南陳復國的大旗。

    大陳立國數百年,餘脈未息,李慕河又是正經的大陳三皇子,大皇子已經在天寧城陷落的時候罹難,二皇子也悄無聲息,多半也遭了意外,他就是最名正言順的大陳皇位繼承人。

    數年攻伐,新陳國已經佔據了四州之地,又同吳國結盟,聲勢大張,已經有了恢復故土,重振大陳山河的氣象。

    舊日的帝都天寧城,自然是新陳國最想收復的地方。

    天寧城現在的主人是以前的北梁名將黎俞。

    黎俞是北方世族出身,先是靠著家族的舉薦在北梁朝中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不料僅僅干了半年就棄職而去,上表給梁帝要求從軍。

    在軍旅中同天陰部落的戰爭中屢建功勳,迅速成了北梁軍隊中的一顆新星。

    北梁和天陰南侵時,黎俞在主帥之爭上敗給了另一個名將常青,在他率領本部兵馬南下時,天寧城已經被攻克,常青帶著大軍繼續南下掃蕩,把守備這個江東要地的差事交給了黎俞。

    本來情勢發展下去,常青會順利地掃蕩完大陳的殘餘勢力,連一點軍功的渣子都不給黎俞留下。誰知道風雲突變,梁帝駕崩後,常青不得不中止了攻略,率部回國。

    領略了江南的繁華後,並不是所有士兵都願意回到苦寒的北方,去參與一場注定異常殘酷的戰爭,尤其是那些在北方沒有家室的士兵。

    黎俞這個時候擺了常青一道,他斷了常青大軍的糧路,使得數十萬大軍頓兵難以北返,又派人鼓動策反,使得大軍的一部鬧起兵變,最後他順利地接收了十幾萬想留在江南的士兵。

    常青為此在江南多滯留了兩個月,另外損失了一部分實力,回到北梁的時候他所支持的二皇子一系已經失去了迅速底定局勢的希望,不得不陷入和其他勢力的亂戰之中。

    黎俞憑著本部兵馬和新得的大軍,牢牢控制住了天寧城和周邊的兩州。十年間,黎俞和周邊勢力大小四十餘戰,多數都獲得了勝利,黎氏一族舉族南遷,加上接收了不少逃離北地戰火的難民,黎俞的根基越發深厚,兩年前已經自立為寧王,是現在新陳國想要收復舊都的最大障礙。

    初春時節,天氣依然清冷,路上的行人也多數穿著寒衣。

    天寧城外有一處大有名氣的梅花林,此時卻已經是芳菲盛開,許多遊人頂著殘冬,攜家帶口地跑出城來賞花觀梅。

    商家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在官道的兩邊,大大小小的酒肆茶坊都挑起了杏黃旗,掛出了招牌,招徠過路的遊人。

    一家叫做梅雅居的酒肆裡,客人已經坐了**成滿,十幾個小二在桌子中間奔忙,顯然生意不錯。

    如雷般的馬蹄聲突然從酒居外邊傳來,食客們紛紛面色驚疑地湊到窗戶前觀望。

    數十騎雪白的駿馬載著騎士,如風馳電掣般從官道上席捲而過,路上的行人惶恐地走避道旁。

    「是寧王府的白馬騎,他們怎麼出來啦,看方向是去梅花林的?」一個中年書生模樣的人驚問道。

    「哈哈,老兄你的消息也太不靈通了,難到沒有聽說大陳長公主要來賞梅的事情?」一個胖胖的商賈笑著說道。

    「大陳長公主?!怎麼可能,這裡可是寧王的轄地!」

    「是寧王的地盤怎麼啦,長公主自己要送上門來,寧王還會反對不成。你沒有聽說嗎,寧王聽說長公主酷愛梅花,年前托人送了長公主一幅百梅圖,結果勾起了長公主的思鄉之情,向寧王提出請求回天寧城看看家鄉的梅花。」

    「竟有此事!長公主不怕寧王不放她回去嗎?」中年書生露出一絲擔憂的神色。

    「嘿嘿,我說你這讀書人的腦子怎麼長的,這麼明顯的事情還看不出來。寧王送去百梅圖,實際是表露心跡,說自己傾慕長公主,而長公主既然說思慕故鄉,要回來賞梅,那麼多半是對寧王有意,兩國眼看就要結為一家,這是大大的喜事啊。」商賈說得口水橫飛,一付事情必定如此的模樣。

    酒肆中頓時嗡嗡聲大作,都議論起這件事情來。

    黎俞雖然是北梁的根腳出身,但是他沒有參與攻陷天寧城的戰事,因此和當地人沒有直接的血仇。後來統治天寧城十年,治政也算出色,沒有過多的擾民。他是天下有數的名將,麾下又有一支精銳的軍隊,戰事上勝多敗少,天寧城這些年一直沒有遭遇兵火,元氣恢復了四五分,和周圍其他地方相比,一個城池往往一年間就數易其手,兵匪橫行,天寧城和周邊地區能夠獨善其身,不得不說是他的功勞。

    這十年中,黎俞屬下的兵將大多已經在當地成家立室,這也穩固了他對天寧城和周邊兩州的統治。

    雖然酒肆中仍然有不少人心懷故國,但是卻也不願意陳國和寧王兵戎相見,尤其是戰火有可能燒到自己頭上,這種心情十分複雜,因此在聽到長公主有可能下嫁寧王,兩國化干戈為玉帛,多數人是一付樂觀其成的態度。

    「喂,你的小公主快要嫁人了,你捨得嗎?」

    在酒肆的一角,一對璧人單獨佔了一張桌子,女的紅衣勝火,笑顏如花,腳下蹬著一雙江湖女俠常穿的小蠻靴,而男的則穿著一身月白長衫,看上去像個讀書人。

    「胡說八道,我有你這一個公主就夠了,別的公主送我都不要。」

    紅衣女子笑了起來,「你呀,就是說的好聽。」

    「我說的好聽,做的也一樣出色。」

    「去,不過這次真的沒想到四妹也要來,這下大姐、四妹一起都能見到了。」

    「那就看完梅花去找她們一趟好了。」

    兩個人旁若無人地說著話,雖然沒有刻意地壓低聲音,但是周圍的食客沒有一個能聽到他們在說什麼,一道無形的屏障將聲音都擋住了,只有外邊的聲音才能傳進去。

    門簾一動,一個老者和一個青年走了進來。

    掃視了一番,酒肆中已經沒有空桌子,老者微皺了一下眉頭。

    青年卻一眼看見了紅衣女子,眼中一亮就走了過去。

    「這位姑娘——」他剛拱了一下手,突然眼睛直直地看著那個月白長衫的男子,叫了起來,「你是楊雲!?」

    「這麼多年難得劉兄弟還記得在下,不如請向老仙師一起過來坐下如何?」

    劉爾回過神來,歎息著說道:「難得啊難得啊,一別十幾年,竟然今天在這麼一個小酒肆中巧遇。」

    他回過頭喊道,「師父——過來坐這裡吧。看看這位是誰?」

    老者走過來,正是一頭白髮,白鬚飄飄的向若山。十幾年不見,他倒是更加仙風道骨了。

    「原來是楊小兄弟,當年九華府一別,楊小兄弟還安好嗎?」向若山問候道。

    「楊某一介凡人,勞煩向老仙師垂問了。後來楊某僥倖中了個進士,做了個官,不過現在已經辭官不作,帶著拙荊遊山玩水,倒也自得其樂。」

    劉爾聽到旁邊的紅衣麗人原來是楊雲的妻子,神色不由黯了一下。

    「中進士、做官?後來沒幾年就天下大亂了呀?」

    「楊某做的是吳國的官。」

    「哦,對了,你是吳國人來著。」向若山這才想起來,「吳國好啊,遭逢此亂世不但沒有亡國,還並了山越、清泉兩國,現在已經統一了東南一隅,國勢強盛啊,楊小兄弟不繼續做官可惜了。」

    「沒什麼可惜的,我們夫婦二人都不貪戀富賈,還是悅情山水為好。」

    幾個人說著閒話,楊雲抽空偷偷將向劉兩個人的事情告訴了趙佳。

    聽到楊雲傳音,這個姓向的居然是個冒充修煉者的騙子,趙佳也感到有些好笑。

    酒水數巡後,向若山把杯子一放,突然正色問道。

    「楊小兄弟,我知道你是個喜歡尋仙獵奇之人,就和你直說了吧,你也是為了這古梅林來的吧。」

    楊雲和趙佳對視了一眼,開口說道:「向老仙師此言何意?我們只是聽說這天寧城外的梅花林景色秀美,想來遊玩一番而已。」

    「那我就說給你們聽聽,這天寧城外的梅花林,對你們這些世俗中人來說只是個遊玩的去處,但是在我們修煉者之中卻大大有名,你知道嗎,這個林子中有一株三千年的古梅,已經是精怪之屬,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告訴你啊——在梅林的深處有一處仙家洞府。」

    說到這裡,向若山停住話題,微瞇著眼睛,做出一付莫測高深的模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