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徊

第一卷 第136章 北梁南侵 文 / 笛沃

    第136章北梁南侵

    吳王只有趙佳一個女兒,她的定親儀式自然是風光大辦,楊家自楊父以下人人都有封賞,雖然只是些虛銜,但是朝廷一樣會給俸祿和官服,享有相應的等級和待遇。

    楊父楊母都是正三品,楊雲被加封了一個三等寧海郡伯,相當於從四品。

    一番繁瑣的禮節下來,楊雲即使是修煉者,也被搞得頭昏眼花,可是年老的父母卻精神振奮,渾然不以為苦。

    短短兩年之前,誰能想到楊家今日的風光?三兒子不但當了官,還是高官,發了財,是大財,現在又要娶回一個如花似玉的公主,從一介草民搖身變成帝王家的親戚,這一切發生地飛快,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忙碌了一整天,卻連趙佳的面都沒見著,讓想看看趙佳現在模樣的楊雲心裡癢癢的,不是個滋味。

    到了晚上,總算稍微輕鬆下來,把身上像唱戲似的禮服脫下來,一個人跑到園子裡去透氣。

    剛到園子裡,就看到一個黑影從牆頭翻了進來,那熟悉的模樣讓楊雲心中一動。

    從拐角處閃出來,嚇得那個潛入者張嘴欲呼。

    「別喊,是我!」楊雲小聲喊道。

    「你要嚇死人啊!」趙佳嬌嗔道。

    「嘿嘿,你怎麼跑過來啦?」

    「折騰了一天,煩死啦,過來透透氣不行。」

    趙佳的臉上的妝都沒卸乾淨,鼻頭上冒著薄薄一層虛汗,一張臉紅撲撲的,眉目如畫。

    「你看我幹什麼?」被楊雲盯著,趙佳不好意思地說道。

    楊雲卻沒有回答,拉上趙佳的手,「走,園子裡有菊花,我們看去。」

    「你不用修煉了嗎?」

    「晚點修煉也一樣。」楊雲說道。

    趙佳心中一喜,乖乖地跟著去了。

    十五的月光如水,靜靜灑在兩個人身上。

    看著花,賞著月,攬著身旁的佳人,楊雲突然覺得就這樣過一輩子也很不錯。

    「楊雲,你說我們以後會怎麼樣?」趙佳看著月亮,突然這樣問道。

    「還能怎麼樣,和現在一樣唄。」

    「可是我們會變老的。」

    「不會的,我們是修煉者啊,怎麼會和凡人一樣。」

    「修煉者也會變老啊,像我師父,這兩年就老了很多。」

    楊雲無語了,修煉者想要擺脫生死桎梏,需要達到合體期。

    合體期,多麼遙遠的一個境界,自己能像夢中那樣,修練到合體期嗎?趙佳呢,她能同樣修煉到合體期嗎?

    楊雲剛想說話,園子外頭傳來一陣喧嘩,有人在高聲喊著寧海郡伯四個字,楊雲楞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有人在找自己。

    「我先走啦。」趙佳說完身影一閃就消失在花叢中,楊雲來到外邊,看見一個太監正急得滿頭大汗。

    「郡伯爺,您在這裡呀,快——陛下急召您去宣化殿議事。」

    來到宣化殿外,遇到同樣急行而來的右相田院中,兩個人見了略一拱手,分出先後向殿內走去。

    兩旁一字排開的御林軍,顯示出和以往不同的氣勢,空氣中有一絲緊張的氣氛。

    進了宣化殿,手臂粗的蠟燭將大殿裡照耀得恍如白日,太師高遠、左相李蒼讕、太尉薛明義和其他幾位重臣已經到了,正一臉嚴肅地正襟危坐。

    楊雲資歷最淺,在最後邊坐下,不一刻吳王從屏風後邊轉了出來,高坐在王座上。

    「眾位愛卿,孤剛剛收到急報,事關重大,所以召大家來一起商議。」

    幾位大臣互視一眼,左相李蒼讕頷首問道:「請問陛下,是何大事?」

    「北梁發兵南侵,大軍前鋒已經攻入壽南。」

    「什麼!」「什麼!」

    雖然之前的幾個月,北梁南侵的跡像已經越來越明顯,可是當這件事情真得發生的時候,所有人還是被震驚了。

    北樑上次大舉南侵是六十年前,那個時候殿中年紀最大的太師高遠也不過是個孩童。

    六十年間,北梁要大舉南侵的跡象也發生過兩三次,不過最後都被證明是虛驚一場,這次是真的狼要來了嗎。

    「陛下,消息確實嗎?北梁是真的舉國之力的南下,還是只在邊境小打小鬧?」儘管知道消息不太可能出錯,右相田遠中還是忍不住問了一聲。

    「大陳來的消息,壽南境內出現的北梁大軍已經超過二十萬,打得是伏遠侯常青的旗號。」

    壽南是大陳北方邊境的重鎮,此城一失,一路到天瀾江都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因此大陳一向是駐有重兵。

    常青是北梁的百戰名將,他的旗號出現在壽南這種要害地方,代表的含義不言而喻。

    「這次北梁的動作非同小可,估計明天大陳求援的國書就會擺在孤的案頭了。」吳王趙翰光說道。

    大陳軍力不如北梁,在遇到這種舉國大戰的時候,按照慣例都會徵調屬國的兵馬。吳國是距離天寧城最近的一個屬國,更是首當其衝。

    「來者不善啊,」太尉薛明義歎口氣說道,「看來我們要準備援軍事宜了。」

    「這次召大家來就是商量,援軍派多少,誰來領軍,我們國內要作些什麼準備。」

    「臣舉薦一人,雄武軍提督陳禹,可以領軍北援。」太尉薛明義說道。

    「雄武軍只有五萬人,是不是少了一些?」李蒼讕說。

    「雄武軍都是招募自增山府的精兵,人數雖少,可堪一戰,再說這只是先鋒嘛,如果需要增兵再和大陳商量著來。」薛明義說道,「不過這軍需籌措的事情,恐怕就要籌海使司想想辦法了。」

    幾個人都對吳王叫楊雲來此的目的心知肚明,如果不是籌海使司有錢,又儲備了大量的物資,這種事情以楊雲的資格還輪不到他來說話。

    「楊雲,你看如何?」吳王問道。

    「籌海使司可以負責北上援兵的軍需,不過銀錢物資交接麻煩,戰事又緊急,不如籌海使司直接來操辦此事,那就需要給我一個名義了。」

    「你要什麼名義?」

    「北援軍糧台總辦如何?」楊雲問道。

    幾個大臣本來都想推薦自己的人選來負責大軍的糧餉,錢糧物資從籌海使司領出來,到發放到軍隊手中,總有很多可以抹一把油的地方,這可是大好的發財機會。結果還沒等他們開口,楊雲就跳出來自己要攬這個活。

    大臣們腹中暗罵,這小子太貪了,你籌海使司已經富得流油了,大軍糧台總辦的好處還不肯放過,這是連鍋帶碗都不給我們機會呀。

    楊雲現在是紅人,又是吳王的準女婿,而且幾個人知道如果沒有籌海使司好好配合,這個糧台總辦誰當誰倒霉,因此儘管心中不滿,嘴上還要稱讚楊雲勇於任事,是個少年英才。

    「好,那就這麼定了,北援事關重大,這個糧台總辦就定正四品吧。」吳王也是趁機給楊雲陞官。

    後來又議了很久的事,無非是些出兵的事宜,還有國內要繼續加強兵備,招募編練新軍等等。楊雲聽得無聊,做出傾聽的樣子,心神早就沉入識海中去了。

    「好了,那今天就議到這裡,眾位愛卿也是辛苦,早點回家休息,保重身體,孤家還指望著大家同心共濟渡過此次危機呢。噢,楊雲留一下,孤還有話說。」

    幾個大臣互視一眼,心想這翁婿兩個還要說悄悄話,無可奈何地告退。離開大殿的時候,想著楊雲如此年輕就已經是正四品的高官,自己爬到這個位置的時候都多大了?不過一轉念,楊雲當了駙馬也好,本朝還從沒有駙馬當上正二品以上高官的先例,更不要說入閣拜相了,如此一想心裡又平衡起來。

    等大臣們都離去了,吳王用手撫了一下額頭,露出一絲倦色。

    「說吧,你為什麼搶著當這個糧台總辦,你不會是真貪那點小錢吧。」

    籌海使司到底有多少錢,只有楊雲和吳王趙翰光知道,連戶部和丞相都無法過問。糧台總辦雖然能賺錢,不過和籌海使司現在的身家比起來,又不值一提了。

    「嘿嘿,有錢貪當然是好事,都是從籌海使司衙門的腰包掏出去的,我左手換右手,總比外人拿走要好吧。」

    趙翰光哼了一聲,「你是貪也好,省也好,可是這大軍該有的,你可得一絲不拉地給到,否則犯了軍法,孤也保不得你。」

    「陛下,我們真的要出兵援助大陳嗎?」楊雲突然鄭重地問道。

    「此言怎講?」

    「從道義上,我們是應該出兵,可是大陳其實不缺我們這點兵馬,大陳的倚仗在水師,在天瀾江。如果大陳撐得住,我們是去錦上添花,當然人人都好。如果是雪中送炭,我就怕雪太大,這點炭撐不住。」

    「你還是不看好大陳啊。」吳王歎息一聲,「孤何嘗不是憂心此事,可是人無信不立,何況一國?身為大陳的屬國,自然有屬國應盡的義務,就算知道這一步踏出去有可能身死國滅,也不能後悔。」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楊雲沉默了一下說道,「不過我還有一句話一直沒敢說,我怕說出來那些老臣們的口水會噴我臉上。」

    「什麼話?」

    「做好遷都的準備吧。」

    「什麼?!遷都?遷到哪裡?」

    「鳳鳴府不錯,山清水秀,又富庶,怎麼樣?」

    「滾!列祖列宗的陵寢都在東吳城,我是絕對不會遷都的!」趙翰光的吼聲震得大殿中嗡嗡作響。

    楊雲悻悻地離開大殿,一邊走一邊搖頭不已。

    真是不識好人心,這個吳王平時看著還有點和氣,執拗起來的樣子和趙佳一摸一樣,真不愧是父女。只是提了一下鳳鳴府就把他氣成這樣,自己還沒說出讓他遷到閻島上去建島國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