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徊

第一卷 第9章 教諭 文 / 笛沃

    第9章教諭()

    一個接一個大包子吃了下去,楊雲一直在逆轉寂元化精訣,快速把食物化成精元儲存到經脈中,否則這種大包子,干力氣活的人一頓也頂多吃四五個,楊雲哪裡能吃得下去這麼多?

    一絲絲熱流從腸胃中滲出,匯入一條周轉全身上下的隱脈中。

    當精元流經手臂時,楊雲控制著一部分精元在少商、太淵等穴道沉積下來。

    如果能夠內視的話,就會發現這幾個穴道裡閃爍著微微的白光,這是凝聚的精元達到一定程度後顯現的異像。

    如果更進一步,這些穴道中甚至能凝練出實體的精元珠。精元珠用途很多,可以煉製一些低級的丹藥,例如辟榖丹之類,也可以用來製作一些符咒,有些雷法也可以用到。

    「要是頓頓有人參、熊掌、鹿茸吃就好了,光靠包子,只怕吃到腸子吐出來都凝練不出精元珠。」楊雲想到精元珠的妙用,眼紅心熱不已。

    如果有精元珠支持寂陽化精訣的話,楊雲就能像武林絕頂高手那樣,飛花摘葉皆可傷人,甚至一道指風就能克敵制勝,那時制錢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楊雲控制另外一股精元沉積到了足底湧泉穴,使用騰身術時就要提取這裡的精元了。暗器和輕功,就是楊雲現在主修的兩項立身保命的外功。

    既然包子轉化的精元不多,那就要精打細算,好鋼用在刀刃上。

    包子還剩最後半個的時候,楊雲停住了凝練精元的法訣。

    「現在就行了,留點包子充飢。」楊雲可沒忘記,最開始的一次沒有控制好,包子都吃完了功法沒有及時停住,結果楊雲餓得眼冒金星,恨不得把自己的手指頭給吃下去,這種滋味楊雲絕對不想再嘗試一次。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楊雲漫步向縣學走去,一路上人煙漸密,擺攤、賣菜、趕車、上工的各色人等紛紛冒了出來。

    吳王在位十幾年來,修文罷武,結好大陳,國勢日盛,靜海縣雖小,也是一派繁榮景象。

    想起幾年後就會到來的兵禍,楊雲的心情不由黯淡了幾分,可惜自己修煉時間太短,到時候恐怕自保都有困難,難以顧及旁人多少的。

    不知不覺間楊雲已經走到了縣學書庫,剛一進去門口,就看見四五個差役在滿院子掃地灑水,忙得團團亂轉。

    到書庫房間中一看,今天來看書的秀才明顯多了不少,其中還有幾個從來沒見過的生面孔。

    看他們衣著光鮮的樣子,明顯不需要到縣學這種地方來找書看。

    楊雲在縣學待了十幾天,也結識了幾個相熟的學子,其中一個叫孟超的湊到楊雲耳邊,說道:「聽說了嗎,今天教諭大人要來。」

    楊雲也猜中了七八分,教諭是正八品,主管全縣的學政,縣學衙門就在書庫的旁邊,不過平常出入不是一個門口。

    估計是書庫過於破落的緣故,教諭大人並不常過來視察。

    孟超屬於那種從來留不住話的人,他看楊雲的神情不太熱切,忍不住繼續說道:「聽說這位教諭大人很快就要升到府裡去了……」

    「噢?」楊雲神色微微一動,琢磨開來。

    本府的學政大人年事已高,很可能兩個月後就要退休致仕了,這位教諭如果能升上去接替,那今年的鄉試秋考就由他主持了。

    吳國是小國,僅相當於大陳的一個郡,全國只有九府八十二縣,所以考舉人的鄉試在府一級舉行,時間定在三年一次的秋天。

    雖然主考是由吳王派下來的,但是作為副主考,學政大人在確定誰中榜上面有著很大的權力,到時候學政大人一句話,「此子在本地素有學名,才華過人」,主考大人一般不會駁了他的面子。之所以上面派下主考來,其實就是監視限制之意,防止這種權力過於擴大。

    這時門口有差役喊了起來,「教諭大人到……」

    一屋子的秀才亂哄哄地起立,紛紛向正踱步進來的教諭拱手施禮。

    一個身穿錦衫的秀才搶上幾步,「教諭大人,學生是本縣秀才劉福,曾經在海天書院有幸聽過您的講學,真是讓學生茅塞頓開啊。」

    「嗯,你是海天書院的學子啊,書院不錯。」教諭一邊說,一邊繼續往裡走。

    楊雲的眼睛是經過月華真氣洗練的,隔著老遠就發現了教諭眼角的一絲不快。不禁暗笑,這個叫劉福的也太不識趣了,教諭剛進門就厚著臉皮往上湊,也不看看自己衣服下面那凸起的肚子,能給教諭一個好印象才怪了。

    其他幾個衣著光鮮的秀才明顯比劉福高級一些,他們不動聲色地佔據了教諭視線裡最顯眼的位置,施起禮來也顯得不卑不亢,氣度沉穩。

    孟超也想往前湊,可惜稍微猶豫了一下,好位置已經被人占光了,他停下來感覺可能擋住了楊雲,於是稍微往旁邊錯了半步,讓楊雲的位置露出來。

    楊雲心裡一動,孟超這個人不錯,上一世自己和他也是投緣的知交。

    教諭隨意走了走,也問了幾個學子問題,被問到的人都畢恭畢敬的回答,楊雲感覺教諭對學子們的回答並不太感興趣,他的這次巡視更像是在例行公事。

    教諭很快巡視到了藏書的房間,頓時他的神情就變了。

    「石三!」教諭面色不渝地喊道。

    「在!大人……」平時看管書庫的那個老差役急忙過來。

    「我問你,這書庫的藏書是怎麼回事兒?本官屢次撥銀,還有縣中名流的捐贈,怎麼三年來這書庫反倒越發破敗了?」

    老差役跪下答道:「稟告大人,雖然縣學上不時撥入書籍,但是這些書都不經放,蟲蛀雨漏,多有損毀,因此……」

    教諭怒道,「胡說!哪裡會損毀這麼多……就算有些損毀,總不能整本都損毀了吧,你也是衙門的老人了,要本官調人來查對嗎?」

    「這……稟告大人,其實還有下情,只是有些不太好說。」

    「快說,否則本官治你一個貪墨之罪!」

    「大人!屬下有看管不嚴失察之罪,但絕無貪墨啊!我一個不入流的差役,大字不識幾個,貪墨一堆書幹什麼。這書庫來往的都是秀才學子,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偶有閃失,屬下實在不好嚴查啊!」老差役叫起屈來。

    教諭登登走近幾步,怒視著老差役。

    周圍的秀才們一個個怒形於色,這個差役的說法,分明是說有秀才偷書了,這簡直是在當面戳他們的臉。可是惱怒歸惱怒,卻沒有一個秀才敢跳出來否認絕無此事,相反還頗有幾個眼神閃爍、心虛氣短之人。

    「哼!」教諭悶哼一聲,「既然你有失察之罪,來人,把石三拖下去重責十板!」

    其他幾個差役應聲而來,把老差役架到院子裡,辟辟啪啪地打了起來。

    老差役的痛呼一聲聲傳來,眾秀才也面上火辣辣地,個個顏面無光。

    出了此事,教諭草草結束了巡視。

    教諭一走,眾秀才也頓時鳥散,書庫裡只剩下了寥寥幾人。

    姓石的老差役挨了板子,有相熟的差役幫著抬去家裡了,臨時換了一個年輕差役。

    在這個年輕差役防賊一樣的目光注視下,剩下的幾個秀才也很快走了個精光,最後只剩下楊雲一個人。

    獨自漫步在書庫中,楊雲不時從架子上抽出一本書來瀏覽,根本不理會年輕差役的目光騷擾。

    可能是盯得累了,加上看楊雲氣度沉穩,實在不像會偷書的樣子,年輕差役最後還是放棄了盯梢般的舉動,自己找地方偷閒去了。

    除了中午出去吃了頓飯,楊雲在書庫待了一天,直到酉時關門才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