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悠然農莊

小說博覽 第三百二十三章 與兩位大廚商議制酒 文 / 風漂舟

    星期一的早上,匆匆用過早餐之後,李悠然駕車帶著孫曉瑩一起回到包子鋪上班。

    至於金羽,則繼續留在家中,畢竟這麼個大傢伙老帶在身邊總是不太方便。

    原先還有物業公司家政服務中心的人員定期來做衛生保潔,自從金羽入駐之後,為了避免麻煩,這項服務已經改成了家中主人在的時候才進行,而且不讓保潔員上三樓。

    另外,為了盡量杜絕上次竊賊進院那種事情的再次發生,他聽從物業公司武經理的建議,弄了個警示木牌子立在院門口最醒目的地方,上面用黑色大字寫著:內有惡犬,性情暴好撲咬,未拴,非請莫入。

    雖說這不見得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畢竟事件本身機率很小。

    車子達到包子鋪後院,兄妹二人下車,孫曉瑩一會兒還要去上學,她放嘹嘹在後院自由活動,自己回房間準備本去了。

    李悠然則一路來到南店二樓辦公室,他先給劉森江打個電話,說有事情找他和陳大廚商議。由於時間尚早,劉大廚二人還沒有來上班,不過他答應馬上和老陳聯繫,一會兒就來包子鋪。

    李悠然坐到辦公椅上,想了想還未處理的事情,拿起手機,撥通了後勤部馮大牛的號碼,電話中,他讓馮大牛找上次那家駕校,給李方成、虎子、孫曉瑩三個人報名學車,兩個男的報大貨車班,至於孫曉瑩。報個小車班就行了。

    放下手機,他起身用電水壺燒了一壺開水,弄了點兒翠鋒茶葉,滿了玻璃缸子。

    上回陳大廚製作的大紅袍不足半兩。三個人一起喝過兩回就差不多消耗殆盡。新的鮮葉還需要等過幾天才能採摘,整體數量實在少得可憐。

    其實在現實世界中,十兩鮮葉才能製成一兩高等級的大紅袍精製干茶,空間茶樹已經已經比這個比例高得多了。

    但這也是急不得的事情,要想有所緩解,看來只能等那幾十株茶樹再長大點兒,然後取其健壯枝條進行扦插繁殖,如果成功的話。那大概就要算大紅袍茶樹苗的第四代了,不過根據實驗驗證,這種茶樹的無性繁殖後代母本特徵狀態繼承非常穩定,不用擔心衰減的問題。

    好在還有翠鋒茶。數量雖然也不多,但比大紅袍的情況要好上一些,尤其是它的出芽速度,似乎比後者來得要快,這也是不大容易理解的事情。

    空間三號田塊面積不大。光是人參、翠鋒茶樹、大紅袍茶樹這三樣東西就幾乎佔滿,無法再種植其他東西。

    話說自從有了空間茶葉,市面上其他的成品茶,哪怕上千元一斤的。也不怎麼對胃口了。而且他發覺,由於自己長期飲用空間水和食用與空間相關的各種食品。現在舌頭的味覺功能越來越發達敏感,只需一小口。食物、飲料的味道特點就像被擱在放大鏡下一樣,優劣立即被展示得一清二楚,纖毫畢現,這讓他基本上快成為了被動的美食家。

    唉,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想到這裡,李悠然微微歎了一口氣。

    這時,他想起網上曾經有位音響發燒友寫的一篇文章,非常有代表性,還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那位網友說,多年以前,自己還不懂音響為何物,那時一台古老的單喇叭錄音機加一盤翻錄的磁帶,就能令他聽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甚至茶飯不思。

    後來隨著社會發展,個人經濟條件的提高,他開始玩起了音響,從幾千玩到了幾萬、十幾萬一套的發燒器材,每每為一條音頻線的選擇、煲音箱的最佳方式絞盡腦汁。時間長了,自己的木耳也煉成了一雙「金耳」。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聽音響的時候,已經不是在欣賞音樂本身,反而是不自覺地挑各種毛病,高音穿透力如何,低音下潛力度如何,什麼地方不到位等等,一點點的缺陷都令他感覺不舒服。就這樣,空守著十幾萬的高級器材,卻再也找不到當初聽磁帶錄音機時的那種快樂了。靜下心來,他感到疑惑不解,並且開始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鑒於此,李悠然覺得自己應該把工作和生活嚴格區分開,生意上再如何精益求精那都是應該的,但生活上不行,反而得有意識的馬虎一些,糊塗一些,不能過得太精緻,否則形成習慣之後,時間長了會讓人很累心的。

    正想著事情,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請進。」李悠然收斂心思,將上身端坐。

    門被推開,身著便裝的劉森江和陳傳忠兩位大廚走了進來。

    「哦,兩位來了,請坐。」李悠然招呼道。

    待兩位大廚落座,李悠然開門見山,和他們講起了使用特製水制酒的想法,並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兩位大廚聽了之後,各自沉思了一會兒。

    「其實,我早就有這種想法,咱們私房菜館來的都是高端客戶,在酒水上面的消費不會吝嗇的,整個餐飲界,這一塊兒的利潤所佔比例都是不小,咱們沒有做這方面的生意,實在是有些可惜。小周領班反映,現在私房菜館的客人自帶酒水大多是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高檔貨,還不乏xo級別以上的洋酒,消費實力可見一斑。」劉森江蹙了蹙眉頭,率先發言。

    「怪不得什麼茅台、五糧液之類的大牌這兩年勾搭著漲價,國內有錢人真是多啊。還有,聽說這些酒現在光是在國內漲,出口賣給老外的反而便宜。好些個出國旅遊的人還買了往回帶呢。」李悠然感慨地說道。

    「這不奇怪,不光是它們,現在很多出口的東西都比國內便宜,保真,質量還好。原因嘛,我估計可能是因為出口貨代表臉面,有關部門比較重視,下了大力氣抓,又給政策優惠,品質檢查也嚴格,至於國內的反而無所謂了。」陳傳忠說著,語氣中也頗有些不滿。

    「唉,國內這些名酒不光賣得貴,假貨還多,所以我一直不想做它們的生意。好了,言歸正傳,我們自己釀酒可不可行,二位請暢所欲言。」李悠然將話題收回。

    「我對這一塊兒不大在行,得看老劉的,他可是行家。」陳傳忠轉頭看了劉森江一眼。

    「嗨,什麼行家,老陳你可別抬舉我了。也就是過去搞著玩,做過幾壇米酒而已,就和現在郊區那些農家樂的土釀差不多,算不得什麼的。」劉森江連忙撇清,在他心目中,那些大酒廠的老師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行家。

    「米酒也不錯啊,現在很多城裡人都喜歡到鄉下買東西,土豬肉、柴雞,還有農家自釀,裡面沒有人工香精和添加劑,喝著放心啊。」李悠然說道。

    米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麴發酵而成,營養豐富,釀製初期稱為酒釀或甜酒,連酒帶糟一起食用,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流傳甚廣的食品。如果發酵繼續進行,甜味就會越來越淡,酒味則越來越濃,濾掉糟後,剩下的液體就成為米酒,屬於低度酒。近年來有人把它進行改進,在米酒的基礎上再加以蒸餾,就成為了風味獨特的自釀白酒,也算是原漿酒,在當前這個回歸自然的風潮中,還頗有市場。

    「不過這裡面有個最大的問題,咱們的特製水好,這沒的說,但酒和其他食品不一樣。土法工藝本身倒是沒什麼,主要還是新酒,恐怕上不了高檔酒席的桌面啊。」劉森江提出自己的疑慮。

    「老劉說的沒錯,新酒哪怕做得再好,味道也淡,沒有老酒醇厚的口感,檔次上不去的。」陳傳忠也表示贊同。

    李悠然點點頭,看來兩位大廚的看法和自己是一致的。

    「新酒窖藏的問題我來想辦法解決。其實土法釀酒也很不錯啊,現在正是一種回歸的潮流。劉師傅,相信以你的眼光和經驗,做出來的不會差,我看這樣,先少量做一些出來,看看效果再說。需要什麼東西,讓後勤部去置辦就行。」

    「成,那我就試試看。」劉森江聽小李老闆這麼說,也不再多說什麼,順勢答應下來。

    「其實,也不必過於擔心,做出來的自釀,就算上不了私房菜的檯面,我們自己喝不就得了,包子鋪裡好酒的人不少,浪費不了的,沒準兒還不夠呢。」李悠然輕鬆地說道。

    兩位大廚聞言,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兩位大廚也不再閒聊,起身告辭回去做準備。

    這件事情暫告一段落,無論是廚房制酒,還是那瓶原漿酒的窖藏,都需要一段時間,著急也沒用,耐心等著。

    不過對於自釀酒的品質,李悠然並不太擔心,像劉大廚這種層次的師傅,憑借他對食材、烹飪技藝的理解和感悟,即便是玩票做酒,估計也不會太次。何況還有空間溪水的保駕護航。(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