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爭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個大忽悠 文 / 謝王堂燕
第一百三十五章兩個大忽悠
方紹終於得出了這個驚人的結論,無論是劉備,還是臥龍、鳳雛兩位軍師,無不是面露驚色。
只是平凡之人只會固執的站在平凡的角度來思考,而大智慧者的思路就要開闊許多,更容易接受新鮮的觀點。
堂中靜寂了片刻,三人似乎還在消化著方紹這一番話。
須臾,那龐統最先明白過來,拍案道:「好你個方中正,我仔細想了一下,你說得還真有那麼點意思,不錯不錯,這個法正此來的目的,可能真的是來向主公獻益州的。」
諸葛亮也道:「若果真如此,那主公切不可怠慢了這個法正,無論他是否真有此意,亦要好好招待,也算讓蜀中士人見識到主公的禮賢下士,為今後取蜀先樹人望。」
劉備點著頭道:「這倒是不難,既然法孝直是賢才,不管他來意如何,也當厚加禮遇。」
一干人剛在這裡商量好了要給法正上糖衣炮彈,外邊便又有侍從來報,言東吳都督魯肅業已抵達江陵,要求拜會州牧。
劉備臉上疑心又起,道:「魯子敬這個時候怎麼會來荊州,不知他此來又有何用意?」
諸葛亮道:「子敬此番親來,想必是為了上回兩家險些兵戎相見之事而來,我料他必是受了吳侯的抱怨,所以不得不前來索取荊州。」
劉備臉頓是一沉,道:「孫權用心險惡,方才將荊州相借便欲索還,一點不顧忌同盟之情,上次之事我沒有派人去問責孫權便罷了,他竟還敢派子敬來公然索取,實在是不可理喻,這魯子敬不見也罷。」
方紹勸道:「主公息怒,咱們若是此時與江東翻臉,到時若發兵取蜀,便必須留下重兵防備東面,反而是不利於大局。魯子敬既然親來,就說明孫權方面還是抱著和好的態度的,所以還是當想方設法,盡量把這個聯盟關係維繫下去才是。」
諸葛亮點頭道:「中正所言有理,不如主公與士元去召呼法正,魯子敬這方面,由亮與中正去對付便是。」
劉備思來想去,覺得有理,便道:「那好吧,就依軍師所言,不過總而言之,子敬想要索還荊州是絕無可能,我是一寸土地也不會相讓的。」
諸葛亮笑道:「主公放心,亮自有分寸。」
於是,三人分頭行動,且說方紹這邊,散會之後,便與諸葛亮去往館驛去見魯肅,而那位益州來的法正,自然早一刻被請到了一處專門招待他的宅第。
「子敬,許久未見,你是越發的精神了呀。」諸葛亮腳還沒邁過門檻,便是笑呵呵的拍起了魯肅馬屁。
魯肅一見諸葛亮與方紹出現,神色頓為一持振,忙也起身相迎,笑道:「久違了,孔明先生,我可是夜夜為劉孫兩家聯盟和好之事操心,哪裡精神得起來呀。」
諸葛亮與方紹微一還禮,交換了一下眼神,二人已聽出魯肅這話一開口就藏著後話呢。
主客坐定,諸葛亮便先順著他的話道:「子敬是受了些累,不過主公與亮的日子過得也不輕鬆啊,北面襄陽駐紮著的曹軍,始終對南郡虎視眈眈,我等是為此日夜提心吊膽,只怕也不比子敬好過許多。」
魯肅呵呵一笑,道:「那也是,劉使君抵禦西面所受的壓力,我家主公當然是知道的,不過合肥方面,曹操也總想搞些動作,我江東在東面分擔的壓力也是不小啊。」
他二人這是在各自表功,方紹便從中做起了和事佬,接口道:「所以說,曹賊勢強,我們聯盟兩家只有齊心協力,我家主公守西,吳侯御東,方才能抵禦曹賊的侵凌,魯將軍說是也不是。」
魯肅受周瑜死前所薦,被孫權委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接管了周瑜部眾,屯兵於陸口,成為東吳西線的最高軍事長官,故方紹稱其為魯將軍。至於那漢昌一郡,即為長沙北部的三個縣,不久前被東吳設為漢昌郡,以魯肅為太守,同時也是魯肅的食邑所在。
方紹這話魯肅當然不能說不對了,只得道:「方從事所言極是,我家吳侯也是以大局為重,先前方才慷慨的將荊南五郡借給了劉使君。如今東面已固,曹操一時難有作為,我東吳已能騰出富餘的兵力來為劉使君分憂,所以我家吳侯也不好意思繼續讓劉使君在西面頂這麼大的壓力,故而令肅前來商議歸還南郡之事,由我東吳來抵禦西面曹軍的壓力,劉使君坐鎮南四郡為後援,則西線自可固若金湯了。」
魯肅洋洋灑灑一番話,竟然弄出個為劉備分憂的借口來要還南郡,虧他也想得出來,方紹那邊差點就笑出聲來,心想這也真難為了魯肅了。
諸葛亮估計也是在憋著笑,他輕咳了幾聲以緩解笑意,方才道:「這個嘛,劉孫兩家既然是聯盟,那便是一家了,一家人有什麼好不好意思的,吳侯也太見外了。況且我家主公這一年來在南郡安民養士頗有成效,已是人心歸附,將士用命,北攻曹操雖然心有餘而力不足,但自守還是不在話下的,如此的話,自該多擔一些責任,就不勞吳侯浪費糧草士卒啦。」
魯肅開頭是先想要回南郡,但給諸葛亮輕輕鬆鬆幾句話頂了回去,他微一琢磨,又改口道:「孔明先生說得也是。只是肅聽聞南四郡曾多次發生叛亂,料想是劉使君專注於江夏、南郡一線北御曹操,無暇分身南面。既是如此,不若就由我東吳來接手南四郡,正好可讓劉使君後顧無憂,專心治理南郡與江夏。」
魯肅這是見要不到南郡,便又打起了南四郡的主意,儘管這南四郡甚至還不及半個南郡重要,但這可是劉備好容易才從孫權那裡套來,甚至還用交州做了潛在的交易,所以別說是四個郡,就算是下面的一個小縣,劉備又豈能讓給孫權。
當下諸葛亮向方紹使了個眼色,示意該你上場了。
方紹便清了清嗓子,道:「魯將軍多慮了,南四郡那根本不能叫叛亂,最多是幾個不知好賴之輩的小打小鬧而已,我們隨便調些人馬,輕輕鬆鬆就能平定,而且順便還可以鍛煉一下士卒的實戰能力,其實反而是件好事才對,根本就不勞吳侯操心。」
方紹這個理由找得很是無厘頭,諸葛亮聽著差點笑出聲來,就連魯肅也感到有點滑稽,不由自主的嘿嘿了兩聲,只是,明知對方這是在隨便糊弄於他,魯肅卻偏偏無可奈何。
魯肅被這師徒二人一唱一合忽悠了半天,見理上佔不得上風,只得表情往苦悶裡一轉,歎息道:「其實不瞞二位,劉使君的難處肅也知道,要不然我當初就不會一力勸說吳侯將荊南借給劉使君了。只是如今吳侯催逼得緊,非要我將荊南索回,我這夾在中間也十分的為難,還希望劉使君能為肅的處境考慮一下。」
魯肅這是打起了感情牌,諸葛亮眼珠子轉了一轉,也跟著一歎,道:「子敬於我們是有恩的,左將軍平素也常念及,左將軍時常與我們講,要盡快尋到一處新的安身之處,將這荊南歸還給東吳,也免得連累子敬為難。」
魯肅一聽這話,精神頓為一振,忙道:「是呀,咱們既是一家人,自當互相體諒,肅也常向吳侯講,劉使君乃守信君子,他當初既然是答應了一旦開闢出新的疆土,就會歸還荊南,那便是一言九鼎,絕不會反悔。」
方紹跟著道:「既然如此,那就請吳侯耐心等待一些時日吧,這荊南我們是一定會歸還的,只是還需要些時間。」
魯肅卻又道:「吳侯其實也是為劉使君著想啊,之前劉使君說取了益州就歸還荊州,但卻遲遲不見動靜,我家吳侯以為劉使君是擔心自己實力不夠,所以才提出合取益州的計劃,其實本意是想幫劉使君開闢一塊容身之處,只是雙方之間可能少了些溝通,所以中間才出現了些誤會。」
魯肅這一席話,既是為前番吳軍的敵對行為找了一個合適的借口,又拐著彎的抱怨劉備沒有實際行動,是在有意的拖延時日。
諸葛亮當然知道他什麼意思,便歎道:「吳侯的心意,左將軍豈又不知,只是劉璋乃是他同宗兄弟,公然去奪其基業,以左將軍這般仁厚的性情,自然是難以下手。這不,左將軍這幾天也因此事焦慮傷神,身體欠佳,要不然也不會命我等來召呼子敬了。」
魯肅勸道:「劉使君還得多多注意身體才是,至於益州之事,恕肅直言,劉使君若再拘泥於仁義,早晚益州要被別人搶先下手,到時候那益州還不落與旁人手中,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劉使君這個同宗接手為妙。」
諸葛亮點頭道:「子敬言之有理,子敬放心,我等自當旁敲側擊,早日勸動主公去取益州。至於吳侯那邊,還望子敬也多以大局相勸,不要逼迫太急才是,只請吳侯放一百個心,只要我們取了益州,必然立即歸還荊南五郡,絕不食言。」
諸葛亮紅口白牙,指天發誓,那般正襟危坐,信誓旦旦的樣子,就連方紹也差點信以為真。
事到如今,魯肅又能如何,只得心中暗歎:「也只能如此了,回去算是給吳侯有個交待。就讓劉備拖著吧,他若真將荊州歸還了,我還怕在江東沒有立足的本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