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狄仁傑探案之九連環

第四卷:再見幽蘭 皮皮的評--《合理性》 文 / 安娜芳芳

    很久之前定下的題目,這就是我看完《九連環》系列的直觀感受骨血txt下載。(.《》免費小說)而今天只是把這個題目,補全擴充而已。

    這極有可能是個系列。嚴肅,惡搞,矯情,到處存在。

    責任

    這或許是李元芳人生的關鍵詞,又或是我們所有人人生的關鍵詞。責任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總是不可妥協。而這只是客觀要求,至於什麼是你的主觀感受,那就是主體人的事情了。

    當一個人對自己道德約束異常苛刻的時候,旁人看的他很累,他自己的也可能會疲憊,但又不斷提點自己身不由己。這是責任,僅此而已。

    剛開始,安娜芳芳對我說,她被人指責對倒霉芳無愛,我把這些人歸類歸錯了,只說不要理,而過了幾天才知道,那就是糕子等人,啞然失笑,她們都明白,玩笑罷了。

    之所以說無愛,大致是因為李元芳從頭至尾的苦難和委屈吧,縱觀全書,幾乎所有的事情塵埃落定之時,只有他一人不能得到他該拿的,失去他不願失去的。

    我說,我能接受這種神續,因為他是賦予而不是大改。倒霉芳之所以倒霉,完全是在於《并州迷霧》中已經定位的性格。

    不記得這《并州迷霧》是從神幾之後開始寫的,之時安娜芳芳並沒有讓神一出場的傲氣隨著元芳幾年的官場沉浮消失殆盡,或是埋於心底,反之表現更甚。從宴會上不會幫狄仁傑推杯換盞到隨便就對不友好的人怒目而視,他,終究不願掩藏自己的個性。

    他自己可能都不曾意識到,此狄仁傑對他試探心跡的那個夜晚,他脫口而出的那番話,就那樣為他打開了唯一一條可以前進的路了。儘管一路荊棘,或許旁邊的路很美好,或許他也在旁邊路上向前走了一段,而此時,終究會出現那麼一輪月亮,在漆黑茫然的夜晚,為他照亮心靈的路,也給他選擇的勇氣,這個月亮便是狄景輝。(.《》免費小說)

    他只做他想做的事。狄仁傑總該是知道他的,正如他知道狄仁傑會生氣,但最終會縱容。他知道自己的驕傲會需要代價,但依舊是義無反顧。一切一切都已想好,一切一切都已成定局,那麼所有表面的平靜都是被動的接受了吧?

    倒霉芳走向大漠是必然,在大漠裡重複倒霉依舊是必然不愆不妄參千年txt下載。

    我說倒霉芳之所以讓人覺得倒霉,只是安娜芳芳把我們渴望擁有的都讓他曾經擁有過,只是到最後把他們都收回去了而已。人不在身邊,而責任卻掛在心裡。這種不對等的「平衡」才是我們覺得失衡的緣由吧。

    我們曾經渴望元芳有個肝膽相照的朋友。於是,有了一個在并州讓他上火,大漠裡不是跟他翻白眼,著急,為他買藥材,時不時還要把他心理的五百闡述給旁人的狄景輝。他們兩個經常會吵得不可開交,也常常會相視一笑,稱呼也總是在「景輝兄」「狄景輝」「元芳」「李元芳」之間隨機變化。狄景輝面前的李元芳是最肆意的吧,不用隱身人,可以隨時沒好氣兒地回一句:「沒事兒!」而狄景輝也總是氣憤地給旁人解釋:他就這麼怪。對,就是這麼怪,一個怪字,堵住了所有人進一步詢問的嘴。他就是怪,但我知道,你們是不知道的。「我要時時教導他」狄景輝說,這兩人骨子裡都是「能被人驅使,只有心甘情願時」的人。一個隱忍狂傲,一個自由*,一武一文,一靜一動。能給元芳這麼個朋友,我們再高興不過。只是最終一個遊遍天下,一個立身突厥,再回不到把酒暢談的一個個夜晚。

    莫說安娜芳芳對元芳無愛,她至少給了元芳被照顧關懷的機會。韓斌,那個讓人心疼的孩子,給了他多少溫暖慰藉。那聲「哥哥」徹底叫軟了李元芳的心吧?八歲的謝嵐,十一二歲的斌兒都是那麼迷茫無助。

    認為元芳傻的角色,書中只有三個。狄仁傑,狄景輝,而另一個,竟是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他對元芳做的事情可能並不瞭解,但在對元芳這個人的態度上,他終究是明白的。哥哥是需要照顧的,而不是意味來依靠的。他可以怒氣沖沖奪下元芳手中的酒杯,可以拉著小臉說「我才不管他」。他是極少害怕元芳的,而這極少的幾次竟都是怕失去。處於兒童本身對真善美的追求,他明白自己的哥哥是英雄,只是不知,在這次分別後還能否看到他的微笑?

    裴素雲。毫無疑問,她給予元芳的是愛情,而她對元芳似乎得到的更多,是依靠和請求而缺少了些擔當。這不能怪她,畢竟是李元芳盡力減少她的心理負擔,默默為她做好了一切。所以我們往往見到的除了她的迷茫和絕望,便是那淺淺的翻著幸福的回味的微笑。

    他們的愛情,我由於看的粗糙不知從何開始,但我開玩笑,這李元芳是半顏控,另外一半多是由於多年跟著狄仁傑培養出的獵奇心理和救世心理。不管怎麼著,已算是如花美眷。可偏偏生出兩個複雜的人物成了阻礙天之驕龍最新免費章節。烏勒質、繆年,正是李元芳看他們太透,為人也太多穩重,非要給她徹底安全安定的生活。她終還是那個庭州的伊都干,而不是突厥的李夫人。

    還會有人說,倒霉芳還是去狄仁傑的庇佑。我只能說,自找的。他自己做出的選擇,他選擇的驕傲,他選擇的邊疆,所以他沒有無限的後悔,所以他能坦然接受後來的生活。所以作者虐的不是倒霉芳,虐的是看客。局中人太明白,反而局外人迷了眼睛。

    安娜芳芳賦予他的一個特點--不甘平庸在之後的生活起了決定性作用。他跟隨狄公十年,有了高度的政治敏感以及危機嗅覺。我們生活中也是遍佈秘密的,只是我們無心去注意,或是無力去參與。而他,李元芳,不甘平庸,或是那極強的責任感和能力使得他對這一切大包大攬,才會成為故事的核心,各種明暗運作加上所有人的努力,他與大人的默契,最後事情安然落幕,眾人得到該得到的,他失去該失去的。他,終究,還是自找的,與每個選擇相對應的就是一個結局,這就是必然性。

    分割線

    說幾句題外話,我依舊不喜歡裴素雲。就是她讓李元芳本身的性格有了衝突。是她讓李元芳也落入了旁人說的「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怪圈。這並不能說是不合理,既然安娜芳芳賦予了李元芳這掩於心底這一身傲骨,那麼這些事情的發生也不至於出人意料。他的四平八穩和對裴素雲的直白了當還是讓我出現了些微的不適應。假使李元芳在處理事情再放開些(畢竟他已幾乎頂上了傲骨的帽子)或者處理感情再收斂些,二者只需稍變其一,這不適應就不存在了。

    另外一個怨念,僅與女巫審美有關,俺一想到倒霉芳打起架來,美髭浮動,俺就受不了了啊。裴女巫啊,不,神婆芳,乃還俺英俊清爽將軍哥~~~~

    收斂心情接著來:

    當看到李元芳狄仁傑,烏勒質崔興等人談論軍情戰況時,我突然一癔症。到底是心懷天下的人啊,在他們眼中,只是戰後的狼煙瀰漫,屍體成山的血流成河,而在我們眼中怕是只是在拚命搜索那熟悉的身影吧?他們對著地圖指點江山,回歸現實,指的便是高山大河,而我們終究只是站在山之腳,水之湄,望山水興歎。他們看戰況,看的是飄動的旗幟,而我們關心更多的卻是旗子下面的人吧?在其位,謀其政,他們位於我們的位置,也該是同樣的感受吧?那些好戰的人們,你們只需把你們的抽像思維具象化,才會知道戰爭是多麼可憎,有些事情不可細想,而有些事情時必須要細細思考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