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妹控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討董檄文 文 / 軍閥啊

    甄猛與潘鳳的切磋不消多說,光看一日後潘鳳灰溜溜的帶著自己手下離開毋極便能知曉,他是沒有半分得意可言。目送潘鳳的身影逐漸遠離城池,甄堯開口笑道:「這下韓馥應該死心,不會再打我甄家的主意了。」

    一旁許攸點點頭,又復而開口道:「雖是如此說,可主公還是需要多加小心,韓馥畢竟是冀州州牧,此刻他忍氣吞聲,來日主公還需提防他的算計。」

    甄堯雖然不認為那歷史上在袁紹面前不戰而降的韓馥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不過屬下人好心提醒,倒也不好拂了許攸的面子,開口道:「此事便交由子遠,給我緊盯著韓馥,若他真有什麼不對勁的舉措,我們也好提前準備。」

    潘鳳走了,甄堯的生活又恢復正常,白日往返於太守府和自家,夜晚還得抽時間陪陪母親和小妹。自從甄堯把潘鳳趕走後,甄宓顯然對自家二哥又親密了許多,幾乎不到睡覺時間,就不離開甄堯身邊,耍賴也要賴著甄堯。

    換個人與自己耍賴,甄堯早就該動怒了,奈何是自家小妹,除了去太守府處理公務時不讓她跟著,其餘時候幾乎就這樣帶著一個小托油瓶。有的時候拖油瓶還不止一個,甄姜、甄脫,甚至是張瑛都會粘上來,令甄堯苦笑連連。

    且不說甄堯在毋極城忙碌個不停,當半月後潘鳳帶著人手又灰頭土面的回到鄴城後,韓家兩父子可是惱怒不已。兩人怒歸怒,當聽到潘鳳將甄堯帳下兵馬訓練之事說出,甚至是親口承認自己不如甄堯帳下一員小校時,韓馥惱怒的同時更多的是驚懼。

    甄堯有此實力不拿自己當一回事,韓馥只得將此事忍於心底,而韓統雖然聽聞甄宓是難得的貌美女子,但因為不曾見過,也就沒有太大的**,只是在將婚事打消的同時,暗自想著,總有一日要甄堯付出輕視自家的代價。

    沒過多久,潘鳳毋極狼狽回來的消息便傳入甄儼耳中,對於自家三弟的行事方式,甄儼除了報以苦笑根本沒任何辦法。自家三弟都把韓家人得罪乾淨了,自己還留在這做什麼呢?甄儼搖著腦袋將辭呈遞上,將自己的衣物打包,出得城外走向回鄉道路。

    想著自己在洛陽、鄴城先後兩次離官原因皆是自家三弟,騎於馬背的甄儼只得搖頭歎息:「回去了也好,即便賦閒在家,也能多陪陪母親。」生性豁達的甄儼並不在意這些,自家家族如今在三弟的支撐下越發興旺,自己不去支持三弟還能支持誰。

    潘鳳走後不過數月,甄堯便接到了曹操的檄文,一旁的陳琳拿著檄文看了半天,讚歎道:「主公,曹孟德好大的手筆,居然敢假傳三公檄文,號令各路州牧、太守,共同興兵討賊。」

    甄堯輕笑一聲,曹操這傢伙膽子本來就大的很,記得自己上一世似乎是說他傳天子檄文的,此刻眼前不過是三公檄文,已經算小的了。不過這些並不是甄堯所要討論的,今日他將手下文武都聚集起來,要討論的就是如何應對這張檄文。

    張飛卻是不管其他,如今好不容易又等來了大戰,他可不想錯過,當下抱拳說道:「主公下令吧,某家不出半月就能將董卓的腦袋砍了。」

    甄堯略微搖頭,張飛的性子就是如此,大呼小叫的毛病就是改不了。咳嗽兩聲,開口道:「如今曹孟德已在老家譙縣舉兵,而洛陽周邊幾位州牧、太守也都先後發兵。你等說說,堯該何時發兵?又該領多少兵馬前去?」

    陳琳點點頭,開口笑道:「主公若要發兵,當宜早不宜遲,如今各路兵馬都已踏上征程,主公若不快些,恐怕都見不著董賊的面了。」

    「至於兵馬,主公麾下兵馬充沛,倒不需要悉數帶出。」陳琳剛說完,許攸又接嘴說道:「騎兵可率三千,弓弩手可帶三千,刀盾兵有三千亦足矣,另領六千槍兵,共一萬五千兵馬。如此兵數,在各路人馬中既不顯多,也不會少,主公能免去不少麻煩。」

    甄堯思慮片刻,點頭道:「既如此,便領一萬五千兵馬前去會盟討董。甄斷,此次守城依舊由你負責,城內還余精兵八千,好生訓練,不得荒廢。」

    隨著年紀的增長,甄斷那沉穩的性子也逐漸凸顯,聽完甄堯吩咐,當即抱拳道:「主公儘管放心,眾兵卒的訓練,斷絕不敢廢!」

    甄堯滿意點頭,每次出城都將甄斷留下守城不是沒原因的,誰讓自己手底下就他最穩重呢。待甄斷起身後,便繼續問道:「孔璋,城內兵馬糧草、輜重可曾備齊?」

    陳琳拱手答應道:「回稟主公,均已備齊,大軍隨時都可出征。」

    甄堯右手重拍案桌,大聲道:「既如此,三日後你等便隨我一同出征,擒殺逆賊董卓。」

    以張飛為首,眾文武皆躬身道:「諾!」

    甄堯略微頷首,轉向看過甄儼,開口道:「二哥,小弟遠去洛陽,毋極城便交由二哥打理了。」

    甄儼此時已經回來有不少日子了,當即點頭道:「三弟放心便是,二哥雖不能上得戰場相助與你,但在後方保得平安還是足夠。待三弟凱旋歸來,二哥定將此城完好無損的交於你手。」

    就當甄堯在為最後出兵做準備時,張瑛不知從哪聽來的消息,來到甄府,找上甄堯輕聲說道:「甄堯大哥,又要打仗了嗎?」

    甄堯也不相瞞,點頭道:「是啊,如今大漢正處多事之秋,以後的安穩日子可就是越來越少了。」

    「這個,是小妹昨夜趕著縫製出來的,甄堯大哥把它帶上吧。」如此說著,張瑛從懷中掏出一個由蜀錦縫製而成的香囊,遞向甄堯時開口道:「大哥一個,堯哥一個。小妹聽人說這個香囊掛在身上可以祈福的,一定要掛在身上。」

    甄堯眼尖,雖然張瑛十指躲閃,但還是被他看到了手指上的刺傷,當下重重點頭,開口道:「好,我現在就掛上。」

    看著甄堯把香囊繫於腰間,張瑛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甄堯見此心底感動,輕聲說道:「瑛妹心靈手巧,若是平日無事,就多來府上,陪陪我幾個妹妹,和母親吧。」

    甄堯說完張瑛便緊張開口問道:「真的可以嗎?」甄堯笑著伸手輕撫張瑛的散發,笑著點點頭,卻不曾說話。

    溫存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三日幾乎一晃而過。於初平元年秋(公元一九零年),甄堯再次從毋極舉兵,領著帳下張飛、許攸等文武,踏上討董的征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