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刺刀1937

第三部 第六百四十四章 國會演講(上) 文 / 西方蜘蛛

    第六百四十四章國會演講(上)

    1940年,歐洲。

    1940年6月,德軍偵察機頻繁飛越英國領空,試探英國的防空系統並估算皇家空軍的反應時間。

    1940年6月18日晚,100架德軍轟炸機轟炸了英格蘭北部、東部以及威爾士南部的目標。6月底以前德軍共進行了8次夜間轟炸。

    1940年7月1日,德國飛機開始在白天進行大規模的空襲。

    1940年7月4日,德國空軍開始對英國商船進行大規模空襲。

    7月7日,德軍的轟炸強度驟然提高,港口被炸,商船遭襲,幾艘艦船被擊沉。英國空軍的策略是迴避與敵機交鋒,盡可能派少量的戰鬥機執行任務。

    7月10日,德國和英國開始第一次大規模的空戰,不列顛之戰打響。30架英國戰鬥機和75架德國飛機對陣。

    9架德國飛機被擊毀,4架受損。英國空軍被擊毀3架,2架受損,一艘商船被擊沉。皇家空軍初戰告捷。

    7月19日,英國損失11架飛機,而德國只有4架飛機被擊落。

    同日,希特勒向英國提出了和平條件。希特勒的目的在於稱霸歐洲大陸,他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冒險和英國開戰。這一點從他的建軍思想上得到了體現。

    德國海軍並不強大,且從未超過英國海軍。

    丘吉爾認為,近900年來英國本土從未被外國佔領過。在西歐的戰役中,英國並沒有輸掉全部家當。

    英國皇家空軍在法蘭西之戰中蒙受了損失,只能集結600架飛機守衛領空,而德國飛機是英國的四倍多。

    但是幾個世紀以來英國主要的希望都在皇家海軍的身上。皇家海軍仍是全世界最強的海軍。

    以頑強好勝著稱的丘吉爾堅信英國會繼續戰鬥下去。丘吉爾說:

    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在海上、陸地和空中發動戰爭,向獸性暴政發動全面戰爭。

    邱吉爾誓死抵抗的態度讓希特勒惱羞成怒。

    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執行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海獅計劃將使用20個師在英格蘭的南部沿岸一條寬闊的戰線上實施登陸。

    一旦登陸,他們會向北方前進包圍倫敦。

    德國海軍總司令雷達爾認為如果德國空軍沒有掌握絕對制空權的話,他的艦隊不能在這麼寬的戰線上保證登陸的安全。

    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夠獨攬戰功。戈林深信依靠轟炸機的轟炸就能摧毀敵人的意志。

    對於這場戰役的勝利,戈林有絕對的信心。戈林認為海獅計劃中動用陸軍和海軍是無稽之談,德國空軍將獨自作戰。

    希特勒的野心其實並不大,他只是想稱霸歐洲大陸而已。

    希特勒沒有想過要佔領英倫三島,更沒有想過要統一全世界。希特勒沒有對英國作戰的打算,因此德國的海軍力量從來就沒有超過英國的海軍力量。

    而德國的陸軍和空軍比英國強大得多。或許正是野心不夠大成為他未來失敗的根本原因。

    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佔領波蘭、挪威、荷蘭和法國後,希特勒稱霸歐洲大陸的夢想基本實現。

    希特勒希望英國會承認既成事實,通過外交手段與英國停戰。但是英國拒絕了。希特勒惱羞成怒決定全面入侵英國。

    一戰後的英國迷漫著和平主義的氣氛,從政黨領袖到平民百姓都鼓吹裁軍,人民天真地相信,一戰後將再也不會有一場如此殘酷的戰爭了。

    丘吉爾是議會中極少數反對裁軍,並警告德國正在撕毀《凡爾賽條約》的人。

    丘吉爾警告,希特勒的法西斯獨裁將給歐洲帶來災難,如果不立即阻止甚至可能導致文明的毀滅,他督促英國應當重整軍備,並鼓勵盟友法國加強軍事勢力,而不是

    「裁減你的武器,增加你的義務」。

    但是多數人都將他的警告視為危言聳聽。

    丘吉爾希望憑藉著自己和羅斯福良好的私人關係,取得美國的援助。

    但是對於英國的援助請求,美國國會卻是一片反對之聲。

    美國,是不願意捲入戰爭的。

    1940年7月20日,美國國會。

    幾乎全部的國會議員都提前來到了國會大廳,因為在這一天,國會將會有一位重要人物,前來發表一次重要演講。

    不過很多議員都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態而來的,對中國的好奇,對中國將軍的好奇,而不是即將到來的演講。

    也許在這些議員的眼裡,鄭永的個人魅力遠遠不及他那美麗的夫人

    一部轎車緩緩停了下來,當車門打開之後,一個穿著筆挺的中國國民政府一級上將軍裝的年輕人,慢慢從轎車裡走了出來。

    中國國民政府一級上將,鄭永!

    迎接他的是普克羅斯議長,他象徵性地擁抱了一下鄭永:「將軍先生,希望您不要辜負您夫人為出所做的一切努力。」

    鄭永苦笑了一下。

    普克羅斯議長是孔令儀的忘年之交,也正是議長先生才促成了這次演講,不過現在從議長先生的話裡聽來,對自己似乎沒有什麼太大信心。

    自己在國內的確具有響亮的名聲,不過在美國這個國家,自己的名聲遠遠不如孔令儀,也許還比不上春妮。

    門口早已擁滿了記者,經過了上次短暫的記者會後,這些來自各個地方的記者,對鄭永的態度要遠比其他人友善的多。

    緩步走過了記者包圍,進入了國會大廳。

    當議長先生介紹完了鄭永之後,掌聲並不熱烈,稀稀拉拉的,好像議員們都鄭永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

    一個議員率先站了起來,直截了當地問道:

    「將軍先生,我知道您這次到美國來,是為了來尋求援助的,但您也知道,美國不願意捲入戰爭,不管是在遠東還是歐洲都是如此。

    我很好奇您為什麼會來美國?難道美國給予你們的幫助還少嗎?上帝,那些多的貸款,一旦中國輸掉了這場戰爭,我們拿什麼去面對我們的納稅人?」

    話說的毫不客氣,甚至可以說是尖酸刻薄。

    鄭永強忍著怒氣,盡量控制著自己的脾氣不要在這樣的場合中爆發,他冷冷地看了一眼,說道:

    「一旦中國輸掉了這場戰爭,美國失去的並不僅僅是貸款,而是在遠東的全部利益,我說的是全部的。

    假如你認為我這次是來乞討的,那麼你就錯了,我這次來不僅僅是為了我的國家,更加為的是中國兩國的未來和利益。

    大家完全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沒有幾百萬的中**隊浴血奮戰,遠東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你們認為美國還能置身事外嗎?

    總有那麼一些人,認為自己是施捨者,而其餘人都是被施捨者,一切的人或者國家都必須按照自己設定好的路線前進。

    沒有你們的援助,我們未必會輸掉戰爭,有了你們的援助,我們也未必會贏得戰爭,但是,一旦中國和歐洲失去了了這場戰爭呢?

    我很難天真的想像,德國和日本就此會停止戰爭,就此會放任美國逍遙,而美國也依舊會無憂無慮地進行著自己的孤立主義。

    我相信當美國獨身自保的時候,戰火遲早有一天會蔓延到美國的土地,那時候美國人民,也一樣會品嚐到戰爭帶來的苦果。

    是的,就和法國一樣。議員先生,現在您還認為我是來乞討的嗎?」

    那位議員張了張嘴,隨即又聳了下肩,重新坐了下來,能夠看的出他的面色有些難看。

    而鄭永的話,似乎也讓現場氣氛活躍了不少。

    是的,這位中國將軍並不遜色於他的妻子。

    「將軍先生,能告訴我們最新的中國戰場態勢嗎?」

    看了一眼提問的那個議員,鄭永淡淡笑了一下:

    「當然可以,議員先生。中國政府於不久前組織了『安慶戰役」,成功保衛住了武漢,並且殲滅大量日軍,徹底遏制住了日軍攻勢。

    所以說我們有能力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我們有能力擊潰一切侵略者。這是我們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都必須要做到的。

    當然,我們也同樣蒙受了巨大損失,幾十萬的中**民在戰爭中死去,上百萬的平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很多家庭破碎,妻子失去了丈夫,父母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父母,滿目蒼夷,城鎮凋零。

    但是我們從來也都沒有後悔過,假設再需要我們做出一次這樣的犧牲,我堅定不移地相信,我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去犧牲。

    雖然我是中國人,你們是美國人,但我相信,假設美國遭到侵略,需要在座諸位去犧牲,你們每一個人也都不會遲疑的。

    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親人。無非政見,無非種族,大家都只有一個共同目的,那就是為了自己的國家拚死一戰。

    在我還在美國的時候,我不知道中國現在的情況,但我相信,我的同胞們一定還在為了自由努力奮戰。

    親愛的先生們,感謝你們給我一次在這演講的機會,這對於我和我的政府,對於美國來說都是一次機會。

    一個全面瞭解對方,緊密合作,為了人類自由而戰,為了人類尊嚴而戰,擯棄所有成見,各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的最好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