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艷福

小說博覽 第六百六十章 進步 文 / 十年殘夢

    把洞察能力的精度開到最大,應用到煉器上面,這還是第一次,以前煉器的時候,劉洋這是利用神識的力量,來控制著元力的分股,讓每一個火焰訣的變化都精確下來,可是當這一次,劉洋在煉器的時候,把這種微觀化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可以提前的按照一定的順序,給元力的分股來編程,讓一定時間裡面,他可以控制更多的火焰訣。就如同一些數控車床一樣,程序設定的情況下,根據客觀規律,完成一個系統的變化,從開始煉丹和煉器開始,劉洋一直認為,在煉器和煉丹的同時,最多只能夠變換一次的火焰訣,只有這個火焰訣變化完畢之後,才能夠進行下面的一個火焰訣,這樣端的中規中矩的,可是消耗太大,煉製的效率也不高,在煉丹上面表現並不明顯,可是在煉器方面,就非常的明顯了,直接的影響就是,他煉器的時候,分得次數太多,很大的降低了煉器的成品的品級。

    現在這種新的發現,在每一個火焰訣的控制方面,不會產生很大提高,可是每一次煉丹和煉器的過程中間,變化的火焰訣次數足足上億,每一個微小的提升,就會讓整體的變化非常的恐怖,更何況大量的編程,對於火焰訣變化的效率提高非常的可觀,劉洋大致的估測了一下,在火焰訣的總數達到了1000萬次之上之後,整體效率的提升可以達到4成。

    4成啊,之前通過紫晶之牆的一些小竅門的變化,讓劉洋煉丹和煉器時候的效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個基礎之上,又提升了4成左右。這樣效率上面提升地非常地多。他不但可以順利的完成六品的法器,甚至可以向五品衝擊。

    這樣的結論,讓劉洋對於神識和元力分子結構等軟實力的提升,更加的上心了,不停的嘗試這種精確化地微操,事實上的發展也證明了劉洋的這個猜想,精確化。編程性質地微操,被劉洋直接的應用到了煉丹和煉器上面,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在不停的實驗中間。劉洋還發現,這個編程性質的火焰訣控制方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伴隨著逐步的熟悉,並且從中間找出來一些必然的規律,劉洋從原來地一次控制十種的火焰的變化,到現在一次性的控制超過1000種的火焰變化,提升的幅度遠超過劉洋的想像。

    沒想到一個意外的靈光一閃。卻走上了一條的新路,以前沒有發現,並不是實力有沒有達到的問題,這是有沒有想到地問題,現在通過紫晶之牆的提示和自己的想像力,劉洋驚喜的發現,他甚至可以編製大規模的程序,輔助火焰訣的變化,對於整體效率地提升非常地巨大,不亞於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讓他現在再煉製6品法器地時候,不但會輕鬆了許多,而且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提升品級,5品,4品都不成問題。

    不停的嘗試。瞭解更多的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應用到了煉丹和煉器上面,並且通過這些的竅門。推敲出更多的竅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劉洋各方面的效率,這樣的良性循環,讓劉洋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面,無論是煉丹和煉器上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煉丹上面,由於洞察能力的微觀化表現,加上火焰訣的程序性控制,劉洋煉製普通丹藥的方面,消耗的時間減少了近九成,時間的減少,也帶來了整體消耗的減少和丹藥最終的品級的增加,現在的劉洋已經可以用地鼎直接的煉製3品左右的丹藥,當然了,效果上面,和之前的簡直是天壤之別,甚至偶然狀態好的時候,能夠煉製2品的丹藥。

    要知道,在去中亞的地下宮殿之前,劉洋勉強只能夠煉製5品的丹藥,幾年的時間裡面,他的實力有了一定的進步,可是這個進步的幅度不算太大,最多只是提升了一定的百分比,又沒有突破境界,可是技巧上和竅門上面的提升,讓劉洋可以越級的煉製丹藥,並且成功率和丹藥的藥效上面提升非常的明顯。利用地鼎煉製的3品的丹藥,即便是在修真的挑剔的眼光看開,也可以媲美於金丹期能夠服用的丹藥,利用地鼎煉製的2品丹藥,效果比3品的丹藥要強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恐怕也只有元嬰期才能夠服用。

    心動期的人,可以煉製金丹期甚至是元嬰期的丹藥,如果傳到修真界的耳朵裡面,真的是天方夜譚了,如果每一個人都這樣的話,修真界怎麼可能缺少丹藥,丹藥也不會成為修真界最稀少的東西,一般情況下,成熟的煉丹師,能夠煉製比自己低一個等級的丹藥,已經是非常的不錯了,能夠煉製和自己同級的丹藥,已經可以算是煉丹大師了,而像劉洋這樣,能夠煉製比自己的實力高二品的丹藥,完全得益於地鼎的原因,先天靈器,特別是地鼎這樣有特殊的屬性的先天靈器,比一般的攻擊性和防禦性的先天靈器更加的珍貴,卻少了地鼎,劉洋最多能夠煉製和自己相同的品級的丹藥,只能勉強的算上一個煉器大師而已。

    一系列的發現,對於煉丹有較大的提升,可更大的提升還是在煉器方面,一年多的時間,劉洋走過了一段非常艱辛的旅程,從最開始煉製6品的法器,必須分成12段來煉製,到現在煉製6品法器,只需要3次,煉製出來的法器,雖然從陣法上面說是6品的,可是無論是攻擊的屬性,還是防禦的屬性,或者是特殊的屬性,它都不次於一般的5品高級的法器,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精品,5品法器,在過去洪荒時代,恐怕都是大組織的禁衛部隊佩戴的法器,即便是再大地修真門派。一般情況下。最少要達到金丹後期,才能夠佩戴,已經算地上是難得的好法器了。

    在不斷的提高和摸索中間,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不過令劉洋和宋佳零奇怪的是,這麼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李隆景一點的音訊都沒有。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劉洋雖然對於李隆景非常地有信心,可是長期的沒有音訊。也讓他擔心了起來,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未知的東西,特別是修真地遺跡,萬一那位大神通者,在遺跡上面佈置一些殺陣的話,以李隆景心動期的修為,恐怕也不容易躲開。

    擔心著李隆景的情況。不過當時和李隆景約定的是五年,現在距離這個時間還早,索性把這些擔心都給放下,李隆景自身的實力足夠,又很有經驗,相信不會有問題的。

    劉洋等人把很多的東西放下,全力地修煉提高自身的實力,幾個人的實力提高的非常的快,劉洋現在的實力無限制的接近於金丹期,可是就是只差一步。好在軟實力上面還不斷的提升,他也不著急,耐心點,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可以突破這個瓶頸。

    劉洋沒有提升境界,可是其他的幾女由於連續不斷的修煉。在蘇青慈地突破皇級之後。也分別的突破,呂善婭是在蘇青慈突破後不久突破的。接下來是顧盼兒,王萌萌,也都分別突破了,最晚的是黃雅莉,她一直不定性,資質不錯,可是卻最晚突破。

    特別是再所有人都突破之後,黃雅莉有些著急了,急於突破的情況下,差點因為這個走火入魔,好在崑崙的靈氣豐厚,劉洋煉器結束,去看望幾女地時候,當時就注意到了唯一沒有突破地黃雅莉的神色異常,聯想到她地情況和心情,特別的提醒了宋佳零多加關注,別出現問題。

    就在劉洋提醒了之後一個星期裡面,黃雅莉由於強行突破,控制不了自己的真元,一下子就走火入魔的時候,好在宋佳零一直都關注著她,在第一時間發現了她的異常,並且對她施以援手,通過幾個人的共同努力,順利的幫助黃雅莉度過了難關。

    經過了這次教訓之後,黃雅莉也成熟了許多,也不著急了,反而更加用心的把心思放在對於境界和皇級本身的感悟上面,再加上其他人的展示幫助,又用了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個突破,最終開始煉製皇天后土神功。

    宋佳零她們修煉皇天后土神功之後,進步最快目前已經是融合後期了,蘇青慈達到了融合前期,剩餘的幾女也都在融合期之前的門檻徘徊,恐怕隨時都可以突破到了融合期,長期的修煉,打通了大量的經脈之後,她們的經脈裡面儲存了大量的真氣,這些真氣比較的駁雜,可是一旦修煉的皇天后土神功,就可以轉換為相應的元力,比以前的修真者,只有修煉之後,依靠自己慢慢的吸納周圍的靈氣比起來,強了很多,這也是她們境界能夠得到巨大的提升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幾個女孩子每一次突破,都會引發崑崙上面的氣息的變化,劉洋也一個一個的幫忙護法,幫助她們順利的度過這個突破,並且在穩定了她們的狀態之後,傳授給她們黃天后土神功。

    一直看著幾女分別的走上了修真這條路之後,劉洋是徹底的放心了,皇天后土神功作為比較平和的修真功法,特別是在皇級之後修煉的話,最少在金丹期之前,不會遇到什麼問題,只要努力的修煉,境界和功力會配合的增長的。

    劉洋用神識探查了一下宋佳零等人,看到她們都很平安,正在全力以赴的修煉,又把神識給收了回來,他手中拿著的是一個新完成的法器,這個法器的品級是5品,而且是5品的最頂峰的法器,這已經是劉洋這幾個月以來的最好的作品了。不過讓劉洋感到鬱悶的是,剛開始的時候,煉器的水平進步很快,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那些竅門的逐步熟練,他的煉器水平固定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平台上面,之前幾個月不明顯,可是近3個月以來,這種情況太明顯了,幾乎是沒有絲毫的進步,每一次都是同樣的結果。

    就拿手中的這個法器來說吧,已經達到了5品的頂峰,差一點點就達到4品了,可是就是無法突破這個品級,即便他強行的用高級陣法,修煉4品的法器也不行,無一例外的都是失敗,這個煉器方面的瓶頸困擾劉洋已經足足有幾個月了,卻找不到什麼頭緒。

    劉洋也知道,自己有些奢望了,就煉器本身來說,每一個品級都不容易提升,按照以前修真的記載,5品還屬於是低品的法器,到了4品的話,已經算的上是中品的法器了,連帶著修煉者也可以從初級的修煉者,進步到了中級的修煉者。

    在一般的修真門派,也算的上是煉器的中堅力量了,從古到今,高級的總是少見的,一般人可以憑藉著知識和修煉,慢慢的達到中級的階段,可是中級的階段之上,就需要天賦和機遇了,少了任何的一個方面,都只能止步於中級修煉者之前。

    對於煉器上面,突破5品法器,煉製出合適的4品法器,除了需要煉器者本人的實力一流之外,還需要天賦和經驗,劉洋在天賦上面,是沒得說,也得到了最佳的資源和教導,眼下的瓶頸,最多能夠困擾他一小段的時間,伴隨著實力的進步和對於煉器感悟的增多,突破這個瓶頸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