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九卷 大洋鐵流 第十四節 消防隊員[第三更] 文 / 閃爍
「兄弟們,都加把勁,看看是軍官隊獲勝,還是參謀隊獲勝,大家都動起來,繼續努力!」
航母的機庫裡,上百名軍官與士兵一起參加了補給行動。為了提高官兵的積極性,郝東覺將部分輪休的參謀組織了起來,與戰艦上的軍官隊伍比拚運送彈藥的速度。兩條鋼索連接著外面的那艘彈藥補給船,用木板箱裝好了的彈藥就通過鋼索運送過來,而這邊,軍官與參謀都在奮力的將彈藥箱放到拖車上,然後運送到彈藥升降機的地方,存入彈藥庫裡。
郝東覺光著膀子,在兩支隊伍中間吶喊助威,一名戴著眼睛的軍官正在記錄雙方已經運送了的炸彈數量。這種比賽是不常見的,而在平常的補給工作中,軍官與艦隊參謀都不會參加這類重體力活,用郝東覺的話來說,這也是讓那些平時沒有幹過重活的參謀軍官好好鍛煉一下身體。
聽到郝東覺不時吼出的口號,談仁皓搖著頭笑了起來。他有的時候覺得郝東覺這個參謀長很不稱職,比如,應該由參謀長負責的航海工作,全都是由他在做。在絕大部分時候,郝東覺在艦隊裡發揮的都是積極作用。航空作戰自然是不用說了,郝東覺的位置幾乎是無人可以替代的。現在,郝東覺的作用也是無法替代的。他的活力,他的積極性,還有他與官兵建立起來的關係,在需要用激勵來提高官兵的士氣與鬥志的時候,就顯得極為重要了。談仁皓永遠都想不出用這種比賽的辦法來提高官兵的積極性,而郝東覺就能想到,而且還做得很好。至少,現在艦隊裡的普通士兵不會認為只有他們才在賣力,所有人都在賣力,而且軍官與艦隊參謀賣的力並不比他們少。
「司令官」,一名參謀走了過來,手裡還拿著一份電文。「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發來的新命令。」
談仁皓接過了電文,迅速的掃了一遍。
「要去把參謀長叫來嗎?」
談仁皓朝著滿頭大汗地搭檔看了一眼,對那名通信參謀說道:「不用,讓他們先比賽完吧,等下讓參謀長到司令艙來。」
通信軍官立即閃到了一邊,談仁皓則離開了機庫,朝著通往司令艙的通道走去。
太平洋戰區那邊確實出現了問題,而且屬於比較嚴重的問題。
在掃蕩了馬紹爾群島之後。進攻吉爾伯特群島的行動很快就開始了。只有在攻佔了吉爾伯特群島之後,才能鞏固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側翼。從這個關係上講,現階段,太平洋戰區的任務是支援與掩護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進攻行動。而進攻吉爾伯特群島的關鍵就是打下塔拉瓦島。
塔拉瓦島是整個吉爾伯特群島中唯一可以修建大型軍用機場地島嶼,而美軍也就只在這座島嶼上修建了一座可以容納近三百架戰術轟炸機的機場。
進攻馬紹爾群島靠的是偷襲,用兩支特混艦隊摧毀美國航空兵的基礎設施,奪取制空權,隨後奪取制海權,為陸戰隊登陸誇賈林環礁與馬朱羅環礁奠定基礎。偷襲只能成功一次,而不可能用偷襲的辦法進攻塔拉瓦島。在馬紹爾群島失守之後。美軍已經清楚了唐軍的意圖。迅速的加強了塔拉瓦島的防禦力量。到唐軍進攻之前,美軍部署在塔拉瓦島上的守軍已經達到了12000人,另外部署在這邊的戰機達到了280架。其中有至少170架戰術轟炸機,另外還有數十架遠程巡邏機。
塔拉瓦島距離馬朱羅環礁大概350海里,幾乎在海航戰術轟炸機地極限作戰打擊半徑上。如果用部署在馬朱羅環礁地海航戰術轟炸機對付塔拉瓦島上的美軍機場的話,不僅效率低,而且損失率肯定很高。另外,當時馬朱羅環礁,誇賈林環礁上地機場跑道都不足以支持重型轟炸機,而波納佩島距離塔拉瓦島大概800海里,威克島距離塔拉瓦島900海里,重型轟炸機如果從這兩座島嶼上起飛的話。只能攜帶兩噸彈藥,而且這兩座島上也就最多容納一百多架重型轟炸機,這些轟炸機還無法得到戰鬥機的掩護,轟炸塔拉瓦島的難度非常大。
要進攻塔拉瓦島,是絕對離不開艦隊的。本來計劃由兩支特混艦隊一起轟炸塔拉瓦島,這樣至少可以保證有一支艦隊得手。而且進攻的時間計劃在九月十六日,可結果,第一特混艦隊在九月十四日就返回了西南太平洋戰區,無法參加進攻塔拉瓦島的作戰行動了。
當時。在要不要用一支特混艦隊去轟炸塔拉瓦島的問題上,廖漢翔也很猶豫。第二特混艦隊也就只有200多架戰機,比美軍部署在島上的戰機還要少。雖然進攻的一方有主動權,但是美軍在島上部署了幾十架偵察機,而且全都動員了起來,第二特混艦隊幾乎沒有任何機會隱蔽接近塔拉瓦島,只能強攻。也就是說,要用劣勢兵力去奪取制空權。另外,第二特混艦隊還不能有任何損失,不然就無法繼續保持制空權,也就無法掩護陸戰隊登陸。
到了十七日地時候,廖漢翔做出了決定,就算只有第二特混艦隊,就算必須要強攻,也要打下塔拉瓦島,然後掃蕩吉爾伯特群島,完成這次的進攻行動。只有這樣,才能掩護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側翼,也許第二特混艦隊會有所損失,但這個代價是值得的,這對今後的戰局有著很大的幫助。
作戰計劃是提前制訂好的,在廖漢翔做出了決定之後,命令立即下達了下去,第二特混艦隊在十八日夜機動到位,並且在十九日清晨轟炸塔拉瓦島,盡量奪取塔拉瓦島的制空權,把美國航空兵摧毀在地面上。
這個計劃很冒險,但也有成功的可能性,唯一地錯誤就是耽擱的幾天時間。如果按照計劃,在十六日發動進攻的話,那時候塔拉瓦島上的美軍戰機只有200架左右,更關鍵的是,美軍部署在島上的夜間偵察機僅僅只有幾架而已。到十九日地時候,美軍已經向塔拉瓦島緊急增援了一批戰機。其中包括了二十多架配備有水面搜索雷達的「卡特琳娜」式遠程巡邏機,而這些巡邏機都可以執行夜間偵察任務。
「卡特琳娜」式遠程巡邏機使用最廣泛的地方是在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在大西洋戰場上,這種作戰半徑達到了700海里的遠程巡邏機是對付德國潛艇的有力武器。在美國參戰之後,數百架「卡特琳娜」投入到了大西洋的反潛作戰行動中。這些巡邏機的到來,迫使德國潛艇在白天盡量多的呆在海面下,只能在夜間浮上來換氣,為電池充電等。這極大地限制了德國潛艇的作戰使用。
美軍很快發現了德國潛艇的新戰術,因此在24年初,就開始為「卡特琳娜」安裝海面搜索雷達,這樣就可以在夜間發現浮在海面上的德國潛艇(初期型號的機載雷達性能並不很好,對海面上的戰艦探測距離非常有限,而後期改進型的雷達可以發現罐頭大小的目標,比如潛艇的潛望鏡),然後用炸彈,機關炮攻擊這些潛艇,就算無法將其擊沉。也能使其失去下潛的能力。正因為裝備了機載雷達。這些遠程巡邏機也可以充當夜間偵察機使用。
正是這批夜間偵察機地到來,第二特混艦隊幾乎沒有機會悄悄接近塔拉瓦島,並且發動突然襲擊。當時。唐帝國地情報部門已經知道美國擁有了夜間偵察機,但並不知道美軍在塔拉瓦島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這些夜間偵察機。十九日夜,在第二特混艦隊向塔拉瓦島靠近的時候,就有三架「卡特琳娜」發現了這支艦隊!
等雷少卿認識到艦隊已經暴露之後,他做出了進攻的決定,撤退是不行地,因為沒有撤退命令,他必須要進攻。如同轟炸誇賈林環礁一樣,這次,雷少卿仍然準備先進行一輪夜間轟炸。然後在天亮之後再進行一次轟炸。可問題是,美軍已經吃過一次虧了,還會吃第二次虧嗎?
在天亮之前,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到達了塔拉瓦機場上空,可機場上的美軍轟炸機都已經不在了。在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向島上的美軍機場投擲炸彈的時候,分成三批的,至少150架美軍戰術轟炸機正在朝著第二特混艦隊殺去。雖然雷少卿及時的安排了防空戰鬥機,而且都集中在了艦隊的南面,但是在美軍轟炸機到達的時候。只有一個中隊地防空戰鬥機在艦隊上空,另外一個中隊的戰鬥機去參加了轟炸塔拉瓦島的行動,還沒有返回艦隊呢!
因為美軍沒有完全掌握第二特混艦隊的行蹤(那三架「卡特琳娜」
式巡邏機是在天亮前四個小時發現第二特混艦隊的,隨後就被嚇跑了),所以美軍的150架戰術轟炸機分成了三個機群,在一個範圍比較開闊的海域內搜索第二特混艦隊的行蹤。
首先到達的那個機群遭到了防空戰鬥機地猛烈攔截,幾乎沒有能夠突破艦隊的防空網,大部分轟炸機都在接近艦隊之前被擊落了,即使突破進去的轟炸機也沒有傷害到艦隊核心處的航母。
在這批轟炸機被擊潰十五分鐘之後,第二批美軍轟炸機從艦隊的西南面殺了過來,而當時艦隊防空戰鬥機都集中在艦隊內層,雖然防空戰鬥機都做了最大限度的抵抗,防空戰艦也全力以赴的掩護航母,結果仍然有二十多架轟炸機投下了炸彈與魚雷。「貝爾湖」號航母首當其衝,在躲過了十多枚炸彈與魚雷之後,被兩枚航空炸彈命中了飛行甲板,其中一枚炸彈在一號機庫內爆炸,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航母失去了戰鬥力。「呼倫湖」號航母躲過了所有的炸彈與魚雷,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場劫難。
美軍的轟炸還沒有結束,七點過五分,第三批美軍轟炸機殺了古來。此時「貝爾湖」號航母的速度已經降低到了21節,「呼倫湖」號則已經機動到了艦隊的西北方向上,距離「貝爾湖」號大概十五海里。美軍轟炸機首先發現了「貝爾湖」號航母,然後就集中攻擊了這艘已經受傷的航母,而沒有發現就在不遠處的另外一艘航母。
這也許算得上是雷少卿的運氣好吧,「貝爾湖」號幫助旗艦擋住了這致命的攻擊。到七點二十五分,美軍轟炸機撤退的時候,「貝爾湖」
號又挨了五枚炸彈,三條魚雷,航母嚴重進水,右傾十五度,還燃起了大火。損管人員盡了一切可能搶救這艘幾乎快要完蛋的航母。奇跡出現了,航母上的大火在七點五十分被撲滅,沒有危及到彈藥庫與燃料庫,而且在八點的時候,航母還恢復了部分動力系統,以8節的速度爬行著向西北方向返航。
不能不說「湖」級航母在設計上的成功性,用到航母上的那幾千噸裝甲確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而且航母的動力系統佈置也更為合理,避免了一枚炸彈破壞掉所有動力系統的災難出現。另外,航母採用的小分艙設計有效的控制了進水速度,額外配製的幾台大功率發電機更是讓航母避免了沉沒的悲慘結局。而設置在水線以下的彈藥藏與燃料庫都有自動通海閥門,在緊急時刻可以迅速注水,避免了彈藥與燃料殉爆的災難發生,抵抗航空穿甲彈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如果換了以前的航母,恐怕早就沉到大海裡去了。
「貝爾湖」號逃了出來,但第二特混艦隊的進攻也失敗了。轟炸沒有摧毀塔拉瓦島上的機場,而且現在第二特混艦隊也就只剩下了一艘航母,沒有辦法繼續完成作戰任務,這也是第一特混艦隊被緊急調回太平洋戰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