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二二章 陷 文 / 阿菩
天策十一年,仲夏。
大唐天策上將張邁西巡,與大將軍郭洛會於龜茲,郎舅重聚,相得甚歡。
同月,契丹陡然西侵,從海上奇襲泃鎮,兵分三路:蕭轄裡率領胡騎八千人向東奇襲灤州,杜重威率領兩萬漢兵向南劫掠天津,另有一路奇兵只三百人,由契丹年輕將領耶律休哥率領直奔燕京。
南下的杜重威進兵神速,很快就逼近天津,連夜發動夜襲,但天津鎮守軍防範森嚴,雖然兵力居於弱勢,卻還是將杜重威擋在海河以北寸步難過,只是天津的市井聽聞契丹兵至自己卻亂了起來。杜重威眼看沒能在第一時間攻下天津,情知不妙,除留下主力與天津鎮守軍相持之外,又分出數千兵力,或大隊、或小隊,放縱他們流竄入河北、燕京各地殺人放火。同時許多潛伏在河北的各派勢力的細作趁機作亂,一時之間,燕趙東部州縣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東進的蕭轄裡進兵卻順利多了,灤州李彥從措不及防,西門被奪,城內一片大亂,榆關的契丹兵馬望見信號,擁兵出關,李彥從敗走石城縣。耶律李胡與耶律察割得信大喜,他們宣稱興兵伐唐,原本只是假戲,派兵渡海偷襲,原本只是派政敵去送死,沒想到意外之下竟立大功!聚集在遼西走廊的契丹大軍聽到消息,自下而上無不興奮,趁勝追擊的呼聲響遍所有軍營。
耶律李胡心中本來就躍躍欲試,被中下層的將領一番鼓動。再不猶豫,下令全軍進擊,伐唐的假戲變成了真做!
耶律屋質被耶律李胡以參軍的名義拘在軍中以防他在後方作亂。這時聽到消息趕來勸阻,認為此次勝利來得突兀,要謹防是唐人的詭計。耶律察割卻以為榆關在己方手裡,萬一戰事不和順利,退入榆關就是,此戰有勝無敗,為何不打?
韓德樞也認為機會難得。天予弗取,必受其殃!
耶律李胡與耶律屋質本有心病,再不聽他的言語。決意進兵。
耶律屋質被趕走之後,韓德樞說道:「大王此次進兵,是要派遣重將,還是親自領兵?」
耶律李胡道:「派遣重將如何?親自領兵如何?」
韓德樞道:「如今蕭轄裡瞎貓逮著死老鼠。竟然建立了一樁奇功。如果派遣重將,這人就必須壓得過蕭轄裡,否則難以服眾。依著現在軍中的情況,我們這邊能壓過蕭轄裡的重將,就只有察割元帥了。」
耶律察割忙說道:「這一戰有勝無敗,如果讓我去,那就是白白讓本帥立功了,而且本帥贏了。事後人家也只以為大王有用人之明罷了——我契丹以能建立武勳者為上。本帥以為,這個功勞大王應該自己領取。將來凱旋東歸,才能懾服國人。」
耶律李胡心想:「察割對我倒也有心,他說的對,若是派遣重將,就是打勝了,族人也不服我,不如我自己出征。反正此戰有勝無敗,能打得下燕京最好,萬一打不下,劫掠一番退回來也值得炫耀戰功。」
便道:「本王都來到這裡了,自然親自出征!」
韓德樞道:「若是大王親自出征,那後方就得留下一個信得過的重臣統領軍政,一來是為大王守住大後方,二來也是防止國內有人趁機作亂!」
耶律李胡一聽,就知道韓德樞說的「有人」是指耶律朔古等「餘孽」。
「這倒也是,那你們說應該留誰好呢?」
耶律察割心頭大動,他的計劃進行到這裡,就差臨門一步了,只是這話自己開口了不免遭人猜忌。
卻聽韓德樞道:「要彈壓得住國內,令耶律朔古不敢妄動,眼下也只有察割元帥一人了。」
耶律察割聞言大喜,臉上卻不動聲色,眼角看了韓德樞一眼,心想不料這個漢兒倒是很會做人。
耶律李胡點頭道:「也是,只有察割為我守住國中,我才能後顧無憂。」
耶律察割道:「臣為大王掌軍,也得有個人為大王理民,韓丞相素來忠誠,如果讓他執掌遼陽,處置政務,那大王出征期間國中一定會平安無事。」
韓德樞既然在關鍵時刻幫了他一把,他自然也得禮尚往來。
耶律李胡道:「察割的推薦有理,東京的政務,就交給韓丞相吧。」
韓德樞大喜跪拜道:「臣下代家父拜謝大王!此後我韓家必定鞍前馬後,永生永世為大王之臣奴!」
便在這時,前方傳來消息,卻是蕭轄裡拿下灤州之後繼續追擊,趁著李彥從立足未穩,把石城縣也拿下了。
自契丹盡遷燕民,燕薊之地為之一空,人口增長這種事情,可不是稅賦與商業,能夠幾年見效的,沒有人口,自然也就沒有了鄉村縣集,石城縣一下,契丹與幽州之間就是一片曠野了!
耶律李胡聽到消息反而有些急了,心想可別讓蕭轄裡將也幽州拿下了,那南派的勢頭只怕就難以壓制了!當即下令火速進兵,以耶律察割在後方掌軍,韓延徽在東京掌民,自己率領十五萬大軍,出遼西走廊,直取幽州!
從大帳中出來,耶律察割看了韓德樞一眼,笑道:「本帥以前都不知道韓學士竟是這樣識趣的人!」
韓德樞笑了笑說:「剛才多謝元帥推薦了家父,從今往後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韓家都盼望能與元帥攜手共進。」
耶律察割哈哈大笑道:「這個自然,這個自然!」
——————————
韓德樞離去之後,耶律察割回到大帳,人忽報耶律屋質來訪,耶律屋質是以參軍身份從軍。雖然被嚴密監視,但契丹族內
人人敬重他一心為國,便是述律平對他也頗為尊重。所以在軍中仍享有有限自由。
「有請。」
兩人見面後,耶律屋質請屏退旁人,單刀直入地便道:「察割!你慫恿李胡篡奪大位,這也就算了,現在又鼓動他西侵燕京,真的要將我們契丹的百年基業毀於一旦麼?」
「敵輦,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耶律察割道:「我們本來就是要伐唐。何況現在唐人空門大露,我們又進退自如,這次西征最多徒勞無功罷了。說不上什麼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耶律屋質道:「你不知道我說什麼?嘿!李胡的才具,遠及不上他的野心,這事契丹全族,除了被母子之情蒙住了眼睛的太皇太后之外人人知道!他興兵在外。你就可奪權於後。李胡西征如果贏了。以他的性子一定不會甘心於一兩次勝利,你一定鼓動他再戰,直到他吃了苦頭,你卻來給他收拾殘局,之後便以扶危救亡之功,架空李胡,獨掌大權。我說的對是不對!」
耶律察割哈哈大笑:「敵輦,你也太抬舉我了。我又不是佛祖,哪裡就能料想得到現在這些事情的進展?韓德樞會來投靠我料不到。至於蕭轄裡竟會渡海成功,我更加料不到了。」
耶律屋質道:「近期之事,或許你意想不到,但先利用李胡掌控軍政大權,你再架空李胡,這個大方向卻肯定如此。」
耶律察割含笑不語。
耶律屋質道:「可是唐人有一句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當初太皇太后削平南北,我們以為太皇太后是聽取了我們的意見準備統合南北了,沒想到卻來了李胡這只黃雀。李胡吃了南北兩派兵力財力,自以為是黃雀,誰料到背後卻有你這個捕雀人!但你可別忘了這個寓言,在捕雀人的腳底下,還有個陷人的大坑!」
耶律察割神色一警:「什麼大坑?敵輦你還知道什麼?」
「張邁!」耶律屋質道:「張邁挖的大坑!」
耶律察割整肅了一下神情道:「張邁挖什麼坑?」
耶律屋質說道:「如今天下的局勢,唐強遼弱。我大遼雖然一時屈居下風,但仍有一戰之力,兼且有山海之勝,只要勤修內政、外結江南、固守安邦,自身不露出破綻的話,唐軍要想輕取就很難。萬乘之國滅萬乘之國,就算有強弱之分,沒有二三十年的時間難克勝負,便決了勝負,也難定存亡。時間拖得越久,我們在遼東根基就越穩,一旦遷到遼東的漢兒都習慣了已有的生活,以遼人自居,那唐人要滅亡我們大遼就會越來越難,且數十年間也指不定會出什麼變數,我看張邁這個人不是穩中求勝的性格,定然容不得我們那麼久,他越求快,我們就越得穩,只要我們自己不露可乘之機,他遲早就會露出破綻來。」
耶律察割道:「你也說他遲早露出破綻,現在不就是他的破綻了麼?」
「現在算什麼破綻!」耶律屋質道:「張邁的根本所在,是天策唐軍精銳的兵權。幽州整軍之後,他對軍方的掌控又進一步。現在的天策唐軍幾乎就是鐵板一塊!任他指哪打哪!張邁人雖西巡,但掌握軍方命脈的石堅、石拔、郭威、慕容春華等人都被他牢牢緊握,新歸順的高行周、符彥卿更是貼得他極緊,薛復他帶在了身邊,楊易也全無一點反跡。什麼時候石堅石拔死了,郭威疏遠了,楊易生異心了,那時候才是唐國露出破綻的時候!至於現在,就算李胡真的在燕京打勝了幾仗,那又如何?燕京、河北尚不是張邁真正的根本,李胡就算把燕趙翻過來,不過是幫張邁拍死幾隻頭皮上的跳蚤罷了。」
耶律屋質的這番分析,他在遼國上下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耶律察割也聽得耳朵起繭,笑道:「說來說去,還是那幾句老掉牙的話。你若是沒有什麼新的諜報,就少在這裡危言聳聽了。」
耶律屋質道:「我雖然還看不透張邁在打什麼主意,但事若反常便是妖。從大勢推斷,總不會錯。兀欲(耶律阮)在漠北謀劃了這麼久,真的一點風聲都沒露?劉知遠收容了桑維翰。安重榮收容了藥元福——這樣的事情連我們都知道,張邁會不知道?且張邁既有心建都於燕京,那河北必成首都腹地。偏偏河北士紳卻與他並不同心,雖不至於反叛卻總是陽奉陰違,軟刀子與他對耗,以他的性格,怎麼能容忍?但他偏偏忍了,還在這個時候西巡,難道他是瘋了。還是傻了?還是狂了?這裡頭必定埋伏著殺機啊!」
「埋伏殺機又如何?就算你都猜對了,那又能如何?」耶律察割道:「一旦全天下反對他的人都鬧起來,他分別應付都來不及。難道還能有三頭六臂,一舉把所有反叛抹平不成?哈哈,如果這樣那他就真是神仙了。敵輦,你想多了。或許他真的瘋了狂了也說不定。他們漢人的皇帝經常出這種事情——這就叫天奪其魄!你沒聽這兩個月,河北山東的市井是怎麼議論他的?都說他是又一個隋煬帝!」
耶律察割看到耶律屋質眼中露出一絲詫異,笑道:「怎麼,你以為只有你會派細作麼!」
——————————
遼陽府方面,所有被貶斥的大臣重將,如耶律朔古,如蕭緬思,原本沒有一個看好耶律李胡伐唐的。卻不料西征一事有了這樣一個令人詫異的開場,一時之間契丹全族對耶律李胡的印象大為改觀。覺得這個三大王以往的惡名,說不定都是耶律德光抹黑的,一時之間,攝政王聲望大漲,就連原本並不支持真正伐唐的述律平,也有些期待小兒子能蓋過次子,追超乃父。
對東京來講的一樁樁好消息,對燕京來說卻是一樁樁的噩耗!
先是天津遭遇夜襲,跟著是灤州被攻破,而後遼軍又分兵劫掠,燕趙東部各縣處處烽火,又有人趁火打劫,從燕京直轄州縣到河北各地一下子都動盪了起來。甚至還有部分人馬——也不知是契丹流寇還是本地盜賊,竟然竄到了幽州城附近!
&
nbsp;樞密院趕緊下令各地軍鎮、軍府出兵緝盜御賊。
幽州的市井固然一片惶然,而朝廷各部門,糾評台最先混亂。糾評台本是議政參政的場所,這兩日一開始議政,許多御史便是愁容滿面,議論紛紛的都是東面的戰局,一些在京的士紳眼看戰火蔓延已近,也急遣家屬散之四方。
就連執政李沼回家,也聽家人在商議要不要家眷送回老家安頓,氣得李沼將提議的小妾打得股無完膚,怒道:「娘娘與世子還在,我等豈能獨逃!再說時局也還沒糜爛到這個地步!你們再敢說出一句不是人的話來,不管是誰,立刻重打三十逐出家門!」
他的夫人哭道:「老爺的忠心我們誰不知道,只是這些天坊間都盛傳說灤州失守了,天津被圍了,聽說還有胡馬殺到幽州附近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殺到幽州了!要是元帥還在那自然沒事,但現在元帥不在啊!」
「婦孺之見!婦孺之見!」李沼喝罵道:「我等為人臣者,豈能顧惜自身!我身為執政,只要娘娘與世子在一日,我便會在幽州堅守一日,就算胡人真的殺到,我也絕不私逃!」
他夫人道:「那能不能……遷都一避?咱們也不是不忠,只是燕京離胡人實在太近,這種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殺來的日子,叫人怎麼過?」
李沼怒罵道:「閉嘴!朝廷大事,輪得到你們婦人來多口!」
——————————
李沼禁得住自己的家人,卻攔不住士紳群體的恐慌,不但士紳,便是商人群體亦甚惶恐。一些膽小的已經在著手撤離,但一些拿不準的和已經在幽州安家的卻甚是彷徨,他們互相走動,不少人便走動到了鄭、奈、石等家族的門前。
這數日間,鄭濟家中都不斷有人來訪,他的地位本來就十分超然,更別說奈布被罷黜了商學士後,更是凸顯了其商界領袖的地位。當初糾評台大代言空出,有不少人都是準備推舉鄭濟的,只是他最後經過種種考慮而拒絕罷了。
而今東面出了大事,鄭家的門檻更是差點被同行踏破,但越是如此,鄭濟反而越是讓人敞開了大門,凡有朋友前來必定耐心接待,不厭其煩地向人展示他的從容。
這日奈布來訪。眼看他剛剛送走一群小商人的代表,忍不住道:「鄭兄也未免太親民了吧,這樣的人也親自接見?」
鄭濟苦笑道:「不是我願意。只是若不如此,怎能使人見到我絲毫不擔心東方之事的從容呢!」
兩人進入茶室後,侍從退下,鄭濟親自把盞,奈布道:「那鄭兄是真不擔心,還是假不擔心?」
鄭濟看了他一眼說道:「奈兄,這就是你輸我一籌的地方了。怪不得翰林院的位置沒坐穩。你在這當口會跑來,還問我這句話,說明你是真的有點擔心。」
奈布呀了一聲說:「難道你一點都不擔心?」
鄭濟道:「有什麼好擔心的!當初遼晉蜀三家圍秦西時。局勢比現在惡劣得多,我軍的實力又比現在弱得多!那時候都挺過來了,何況現在!」
奈布苦笑道:「我倒也相信,最後我軍肯定能贏。但……這幽州就難說了。我總覺得。元帥似乎不太把幽州當回事。而且……而且現在元帥不在啊!要是他在,我就一點都不擔心了。」
鄭濟道:「就算元帥不在,我也不擔心。」
「哦?」
鄭濟道:「你可直到天津最新的消息?」
「天津最新的消息?坊間都傳說,契丹的數萬大軍圍了天津!現在又有數千兵馬流竄於幽津之間,現在道路都不安全了,所以消息也都混亂了起來,總之是人心大亂了。」
「人心大亂,只是一部分人亂了罷了。」鄭濟笑了笑。說:「我上午剛剛收到天津那邊的消息,什麼圍困!沒圍!契丹的人馬。連海河都沒過去!倒是市井亂了一會,就有一個叫關浩然的糾評御史出頭,組織商戶和苦力,安定了市集,又彈劾了幾個天津的糾評御史,這人聽說連字都不識幾個,卻大大出了風頭呢!契丹連海河都過不去,我就不信他們能拿下幽州!」
奈布喜道:「若真如此,那可就太好了,只是為何如今坊間所傳關於天津的消息,並非全部如此?」
鄭濟道:「其實不只是那姓關的彈劾別人,他也被人彈劾,彈劾他的人也散播了許多似是而非的消息,如今戰爭未定,紛亂之中自然什麼消息都有,幽州這邊的人也分不清真假,只怕現在連政務院樞密院都未必分得清——但這種事情,卻還瞞不過我雙眼去。」
奈布道:「雖然如此,但灤州也失陷了,契丹的兵馬一旦從榆關湧出來,那就不是幾萬人,怕是十幾萬大軍都可能的!天津好歹還有一條海河,幽州這邊,卻無險可守啊!」
「十幾萬大軍?人來的越多越好。」鄭濟道:「兵馬越多,行動越慢,等大軍開到幽州城下,四方應變的大軍也會出動,雲中、定遼、鄴都等四方應變的人馬還怕到不來麼?那時就是唐遼燕京大決戰,到了那個層面,自然有宰相、大將軍他們操心,越發與我們無關了。」
奈布笑道:「是,是,被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就在這時,一個家童敲門後匆匆入內,鄭濟打開看了一眼,奈布問:「怎麼?」鄭濟道:「馮大代言以樞密院應對乏力,耽誤國事,促請夫人召開廷議,商議應變之事。」
——————————
鄭濟的內心,其實遠不如他言笑中表現的那麼從容,幽州城內,也遠沒有他言語中表達的那麼平安。實際上幽州市井的氛圍,也遠沒有鄭濟所說的那般輕鬆
松。
臨時設在幽州的大糾評台上,聚集了成百上千人,不停有各種消息傳來,也不停有人議論紛紛。議論的聲音最高的,自然是那些有糾評御史身份的代言們,而為議論所譴責的,基本是對準了樞密院!
沒人敢議論張邁,哪怕皮裡陽秋也不敢!
——————————
馮道的門生將這一切傳回家中,其三子馮可說道:「元帥這一次西巡真不對時候!現在灤州失守,燕京、河北烽煙四起!離幽州最近的流寇,聽說都燒殺過了武清了,甚至潞縣附近也有賊蹤!幽東諸鎮四處圍剿,卻都如捕風捉影一般!」
「這是當然了!」馮道的次子馮吉說:「燕薊除了幽州、天津、河津等地,鄉野幾乎都是一片虛曠!這燕雲之地又曾被契丹所佔領,他們手頭必定有大批熟悉道路的嚮導。既無鄉村保甲為鉗制,要捉到流竄的賊人談何容易!」
馮道睨了他兒子一眼,厲聲說道:「這事在家裡說說便罷,出了家門,一個字也不許胡說!」
兩個兒子急忙應是。
馮道又說:「有一些人太不像話。大軍還遠著呢,這個時候,慌什麼慌!」
馮可道:「就是還沒殺到,所以才能設法,若等殺到近前,可就什麼都遲了!父親,按您判斷,契丹……有沒有可能攻到幽州來?」
馮道沉吟著,說道:「契丹是否攻來,為父也不清楚,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國本無虞,燕京是中樞所在,也就是國之根本,不容有失!我已經促請娘娘下山,希望能盡快議出一個對策來。」
——————————
便在這時,又有一個可怕的消息傳來:石城淪陷後,契丹兵出榆關,正有無數大軍浩浩蕩蕩,殺向燕京!
消息傳出,整個中原都震盪了起來。
幾乎是同時,漠北又傳來一個更加可怕的消息傳出:耶律阮造反了!
————————
晚上沒意外的話,可能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