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唐騎

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二章 新軍大換血 文 / 阿菩

    第二章新軍大換血

    天策軍的前身——安西軍在吞併了歸義軍以後,軍隊的數量幾乎即時翻倍,但張邁從各地反饋回來的消息中卻發現,軍隊整體力量的提升,並沒有數量增加的那麼明顯。西北唐軍戰力的中堅,仍然是從嶺西帶回來的老班底,在疏勒、溫宿經過整合進來的士兵——即那「七千牧騎」為代表者,戰鬥力已不如嶺西子弟兵來得堅韌,但勝在淳樸,經過楊易的訓練又屢經戰陣後,也成為了一支勁旅,後來吞併了歸義軍以後,新整編的軍隊無論體力素質還是精神狀態,比起張邁在安西的府兵便都有了明顯的差距。

    在高昌還未收復、張邁尚未東巡的時候,為了維繫河西的穩定以及對外界的威懾力,張邁在楊易、薛復的建議下決定暫不裁兵,仍然維持著數量龐大的軍隊建制,只是加以整編使之服從指揮而已,其中的精銳部隊由楊易抽調了趕赴高昌,剩下的部隊都就近留在了沙瓜地面。

    張邁東巡所用部隊,一是龍驤府以及左右神箭營,二是薛復的舊部,三是河西五都尉所率領的百帳軍精銳,百帳部牧民集體移至肅州,後來又有一部分遷至涼州,沙瓜部隊基本不用,只是由李臏在後方調遣用以料理後勤與治安,有一部分還參加了在沙州與瓜州的屯田,趕著種植冬小麥——在高昌戰局未定的時候,這一部人馬還隨時準備著北上增援,但後來並未用到。因此李臏在聽說毗伽退卻後便將沙瓜軍隊部分歸田。

    一開始,張邁以為沙瓜軍隊的相對柔弱是由於體制與訓練的緣故,所以在高昌解圍之後,便調郭師庸、奚勝東行,在瓜州建立一座大兵營,要將留在沙瓜的歸附部隊重新回爐訓練,以求練成一支真正的雄師。

    但郭師庸和奚勝在瓜州考察了一遍之後,卻沒有按照張邁的要求進行訓練,他們兩人和李臏商議了之後,一起請令趕到涼州,向張邁提出一個驚人的建議——解散沙瓜軍隊,重新搜選兵源,重建新軍。

    這事本來涉及到軍訓軍備、民政民生等多方面,按常理來說必須召集文臣武將反覆探討,可是張邁考慮到這個動議可能會觸發地域爭端,引發沙瓜一系的不滿與警戒,張毅、慕容歸盈等人都出身沙瓜,擔心消息會走漏,所以就先召開了一次小型的機密會議,除了郭師庸、奚勝兩員大將之外,參謀方面只有李臏,政務方面只有鄭渭,連同他自己只有五人。

    「全部解甲歸田……」

    郭師庸的這個提議張邁不是沒想過,但他更明白軍隊的遣散涉及到太多的事情,一旦牽動起來不但整個河西都要震動,甚至對內外大局都會有影響。

    首先契丹、後唐得到消息,會不會認為天策軍的內部出了問題,從而生出本來不至於有的輕視覬覦之心呢?其次內部以及周邊的胡族得到消息,會不會誤以為這是天策軍衰弱的一個徵兆呢?軍隊的質量固然重要,但主要體現在實戰之時,數量的威懾力也不可輕視——尤其是在和平時期。

    再則,從內政考慮的話,如果忽然解散部隊,這些兵痞子回到沙州之後能否順利變兵為民?如果不能好好地安置這些人,只怕這幾萬個精壯男子不成生產力,反而要成為禍害,一個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引起整個穩定格局的崩盤,再說,重新募集什麼也不懂的新兵員,訓練時間的成本比起整訓老兵來都要大得多!

    「沙瓜士兵,真的都不能用了麼?」在陳述了自己的種種顧慮之後,張邁謹慎地說。

    「不是不能用。」郭師庸道:「歸義軍的正規部隊,比起骨咄之流還是強得多了,比起薩曼也不弱,可是與毗伽、狄銀相比,怕就略有不如,更麻煩的,是這些人要提升也有限,就算嚴加訓練,只怕也很難達到我們的期望。並貴精不貴多,若像我們嶺西那樣的子弟兵,有一萬人足以扼守蔥嶺,威震一方,有三萬人足以橫掃西域,便是與契丹精銳相鬥也有得一拼。至於沙瓜的這批兵馬,便有十萬人,也未必能抵擋得住漠北三萬鐵騎。且養十萬弱兵日常之費,也必然高過三萬精兵。既然如此,與其日後受盡羸弱冗兵之禍害,不如畢其功於一役,趁著我軍開府建邦之際,來個大換血。反正現在我軍東西中三線皆自保有餘,也不急著需要這批沙瓜兵將上前線。」

    奚勝也附和道:「不錯,練兵之道,首在搜選,兵源若優良,訓練起來事半功倍,兵源若低劣,訓練起來便事倍功半,且最終難成虎賁之師。上上之兵,以性情質樸、動作矯捷、反應敏捷、耐勞耐苦為佳。若能嗜血貪功,則更是虎狼之師的潛質。我在瓜州時,數日間深入到各營各隊,見沙瓜之兵,眼神大多油滑,尤其是沙州士兵,皮質明顯較北庭、甘回牧民細膩——那定是沙州生活條件較好之故,從來富則惜命,窮則輕生,安逸之鄉養文人,窮苦之鄉出武夫,再和他們談話,這些***多以農舍為安樂,以為妻兒牽掛,如此士兵,縱然嚴加訓練,一旦上了戰場,最多不過按章法行事,斷斷難以為了軍功捨命相拼,遇有利容易急進搶功勞,遇不利容易大潰散,像我嶺西子弟那樣夜戰昭山、浴血燈上城這樣的苦役,這些沙州士兵無論如何是打不來的。」

    張邁聽得暗暗點頭,道:「我之前對沙瓜兵將的憂慮,主要在於這些士兵隸屬於沙州故族,許多固有關係盤根錯節,在軍中容易形成小集團,而且帶著末世歸義軍的暮氣,但卻沒像兩位看的這麼仔細,今日聽來,這些人是不能用了。」

    鄭渭在旁邊一聽說道:「元帥,這件事情可得小心處理,歸義軍士兵我們在年前已經歸田了一批,楊都督帶走了一批,剩下的可還有三萬五千人,我已經統算過,這三萬五千人裡頭,有九千多人乃是常備軍,是歸義軍供養著的,另外兩萬四千人是半兵半農——平時務農、農閒訓練,且歸義軍對他們是有補貼、有減賦的,如果驟然將這三萬五千人全部罷免,相當於是奪了他們的軍餉以及賦稅減免,只怕會引起軒然***——這些人,你讓他們遠征死戰,他們不樂,讓他們割捨已有之利,他們必然大為不願,所以若處理不當,重則引起嘩變,輕則沙瓜積怨,對我們接下來河西的建設會大為不利。」

    奚勝道:「那能不能分批歸田呢?」

    鄭渭道:「一葉落而知秋至,正如你剛才所言,這些沙瓜老兵剛勇不足,狡黠有餘,見到我們將他們一批批地歸田,很快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且就算是分批歸田,我們也不可能等太久,若是到三五年之後再大部分安置,那樣是沒法***作的——因為這樣做相當於是要在這三五年內我們一邊養老兵,一邊養新軍,我們的財政如何負擔得起!」

    張邁沉吟著,道:「如何歸田,且讓我再想辦法,今日之事,不許對外洩露一字。眼下且說搜兵之事。沙瓜之兵既不可大用,那麼兩位可覺得哪裡有優良兵源麼?」

    他這麼一提,鄭渭便知張邁已經決定罷老兵、搜新兵了,天策軍高層有個好傳統,最高決策者一旦決定,其他人就算有不同意見也都按下,鄭渭便不再想該不該將這些老兵歸田,而想著如何讓這些歸田而不引發太大的副作用。

    但鄭渭擔憂的這些事情,卻不在郭師庸的考慮範圍之內,他只是回答張邁的話,道:「說到作為士兵的質地,沙瓜之農夫,實不如甘肅、北庭之牧民,不如……」

    「不行!」張邁道:「這些人確實比沙瓜漢民要更加悍勇些,可是這些人可以用,卻不能用得太急,更不能一下子成千上萬地徵集。現在我軍中回種的數量已經不少了,如果再讓數萬沙州漢民解甲,換上數萬回民,讓他們成為軍中一大群落,短期來講或者戰力可以增強,但只怕將來會有難以想像的後患。」

    他頓了頓又道:「胡漢比例,必須有個平衡,胡人之中各族的比例也不能偏得太過,不能讓其中某族某部有太過明顯的數量優勢,否則軍隊的胡人來不及漢化,軍隊本身卻要胡化了。軍隊一旦胡化,整個國家離胡化就不遠了!投降了的回紇人不是不能用,但必須一步步來。尤其是甘肅兩州的回紇,他們剛剛被我們亡國,內心難保無恨,這個必須靠時間來沖淡,在將他們馴化之前,不能貿貿然地就將武器交給他們。」

    奚勝沉吟道:「疏勒適合做士兵的,早就被我們搜完了,那些入華較早的戰奴,多隸薛將軍,溫宿龜茲一帶的好兵種子,又都被楊都督搜選殆盡了,這次北庭來歸之眾,楊都督和慕容將軍只怕也會按老辦法來選兵,剩下的,就是甘肅之漢民了。」

    張邁道:「肅州漢民,情況與瓜州類似,比沙州好一些。至於甘州漢民,這個地區人口較稀,我又已經選遷了一部分以實涼州,如果再從中抽取太多男丁入伍只怕會對當地漢種繁衍有不好的影響。選兵必選強悍,如果強悍盡數到了前線,鄉間留下的漢民盡皆柔弱,對甘州的未來不是好事。」沉默了許久,正要說話,鈴聲忽響。張邁大聲叫道:「什麼事!」

    馬小春在門外道:「蘭州有加急軍報傳來。」

    蘭州乃是面對後唐、後蜀的前線,屋內幾人雖然商議到緊要處卻也不敢輕忽,怕出什麼大事,忙傳信使來見。

    信使進來後道:「啟稟元帥,蜀地派使臣來了,已經抵達金城。」

    張邁有些詫異道:「蜀國?孟氏?」

    「是,而且使者是樞密副使盧紀成。」

    鄭渭訝然道:「樞密副使?看來孟氏這次很有誠意啊!」

    張邁想了一想,忽然有所動,對信使說道:「你即刻回去,命薛將軍親自護送蜀國使臣來涼州,前線之防務,請他便宜行事。」

    信使領命去了。奚勝道:「蜀國竟然派了樞密副使前來出使,雖然也該隆重對待,但薛將軍身繫東面安危,不但唐、蜀,就是河、廓兩州,也是因為懼怕他的兵威而不敢妄動。讓他親自護送使者入涼,會不會……太過了?」

    他作戰堅勇不退,但為人較直,***上的觸覺卻遠不如鄭渭、李臏來得敏銳,但鄭渭李臏也沒多口,張邁輕輕一笑,道:「我讓薛復來,倒也不止是為了隆重蜀國使者之事。」又對馬小春說:「傳我命令,讓石拔進駐廣武,幫薛復減輕一下壓力。」

    廣武位於涼州與金城之間,這時涼州與金城之間的道路已經打通,涼蘭之間本有大唐官道,道路基礎建設無需重建,主要是肅清沿途治安以及一些路段的修補。過去幾個月張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了涼蘭鄯廓諸州,河州的一些土豪也已經請求依附,不過天策軍控制得比較徹底的還是涼州以及蘭州金城以西部分,鄯、廓、河三州就只控制住了其首府以及交通要道,縣層面便多屬自治,偏遠一點的部落甚至完全不受影響,只是名義上屬於天策軍而已。

    薛復反手之間覆滅番禾,又以雷霆手段蕩平了蘭州境內盜賊,降服了金城內的諸部,河西東部諸州聞其名號頗為敬畏,因此奚勝才會說薛復一身不止系東方二國之戰和,對境內的安亂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這時聽到了張邁的號令,馬呼蒙道:「元帥這命令來得蹊蹺,蜀國的使者再怎麼尊貴,派一位都尉、將軍護送也就是了,何必由我軍方面上將陪同前往?」

    薛復問了信使涼州近日可有什麼變故,信使說沒聽說,又問信使見到張邁時的情景,信使細細回憶,便說:「當時我是被引到元帥的居處,門外是馬隊正一個人看門,他帶了我進去,屋裡頭一共五個人,除了元帥之外,其中二位我認得是郭師庸老將軍、鄭渭長史,還有一位雙腿不方便,另外一位大概三十多歲,和郭老將軍坐在一起。」

    薛復心道:「那必是奚勝,雙腿不方便的是李副司馬。我也有聽說他們三個都到了涼州。元帥與他們共聚一堂,又是馬小春看門,所商議的必是機密大事,這次派我護送蜀國使者只是一個由頭,其實怕是要藉故調我去問話。」

    便命薛蘇丁鎮守金城,馬呼蒙父子輪流出巡三國夾心地,烏力吉巡黃河,道:「涼蘭毗鄰且又有康莊大道,乘汗血寶馬來回也不須多久,我去一去也不妨事。你們且各守其職,候我歸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