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唐騎

第三卷 長安東望 第三十章 莫敦門之戰 文 / 阿菩

    第三十章莫敦門之戰

    何正剛從鎮守使府走出來,望望焉耆的天,天空似乎都變得更藍了,在走回軍營的路上他的步伐也變得更有底氣!儘管是個質樸的人,但剛才張邁的那句話也讓他曉得:自己已經取得了他的信任,有了這份信任,以後自己在安西唐軍中也能說上話了。

    他趕到軍營,將張邁的意思撮要說了,六千士兵聽張大都護如此寬容,無不感動,六千人均道:「這樣寬容大量的主子我們還哪裡找去?我們不去張三城,我們都願意跟隨何團練為張大都護效死作戰!」

    畢信心道:「張大都護話是這樣說,但難道我還真能說自己要去張三城不成?那能有什麼好下場!」便也與七將領一起高呼,以表忠誠。

    何正剛道:「如今張大都護賦予了我們重任,不再是右翼而是前鋒,所以對士兵的要求也就更高!身為前鋒,需得武勇善戰,羸弱膽怯者不能參加。」

    他便在六千人中挑選精銳,何正剛是從基層部隊一步步起來對,對下面基層指揮官以及士兵的素質情況十分瞭解,選兵的事情進行得很快,只半日就選出了三千五百人,剩下兩千五百人,他建議張邁派一千五百人去張三城鎮守,留一千人在城內駐防。

    這時張邁與他已經建立了信任,何正剛提議之後他沒有反駁,許他執行。

    畢信看得暗暗納罕,心想:「我原本以為老何魯莽,現在看來他的脾性卻正對了這位張大都護的胃口。君主與將領之間最難得的就是對脾性,脾性一對以後幹什麼都容易。」便來找何正剛,表示自己不願意去張三城,而願意隨何正剛北上殺敵。

    何正剛有些奇怪,道:「你不是想去張三城坐觀虎鬥嗎?」

    畢信笑了起來:「此一時、彼一時!那時何團練你還沒得到張大都護的信任,打敗了毗伽沒我們的大功,戰事不順我們卻注定會成為棄子,我為何團練計,為大夥兒計,才有那樣的建議,現在何團練已經得到了張大都護的信任,情況就不大一樣了。北上一戰大有可為了,我為什麼還要去張三城?」

    何正剛笑他狡黠,但知道畢信頭腦靈活,與自己又是老交情,所以便答應了他,又去求張邁轉調別的將領前往張三城。畢信見張邁對何正剛言聽計從,暗中吶喊之餘又想:「沒想到老何轉眼之間能有這樣的地位!看來此事上我們不但可以爭功,甚至有可能爭頭功!」

    焉耆盆地的地勢北高南低,毗伽從北路來,道路長遠而且狹窄,需得到焉耆以北一百一十里外才有一個可以供上千戰馬並排馳騁的山間高原拜辛高地,繼續南下地勢再次轉狹,得到焉耆以北七十里外的莫敦門以南才走出高原地區進入以魚海為中心的低海拔地區,地勢也才變為開闊。

    毗伽來勢好快,慕容春華剛剛回來,唐軍主力尚未出城,毗伽的先鋒已經衝出了莫敦門,第一批人馬約有七八百人,以百人為一列在平原草地之間縱橫往來。

    石拔要領兵追逐這些騎兵,張邁道:「彼此都是騎兵,不要分散兵力,咱們還是以堂堂正正的軍隊破敵。」

    點了兵馬出陣,用何正剛三千五百人為前鋒,九個折衝府並新軍一萬人居中,慕容春華在後,前鋒軍與中軍之間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大軍不理會少量騎兵的挑逗,直接便朝莫敦門方向壓去,大軍開至莫敦門時,毗伽才在拜辛高地集結完畢,其前鋒騎兵三千人已經在莫敦門外逡巡待敵,畢信探到了消息,對何正剛說:「咱們沒搶到這個隘口,有點可惜,莫敦門地勢高下明顯,敵從北坡掩下,我軍仰面抵擋,這樣打起來頗為不利,不如向南後退二十里,那裡地勢平曠,毗伽的騎兵就沒法借勢衝擊了。」

    何正剛將這個意見轉向中軍傳奏,石拔等聽了都說:「軍隊都開到這裡了,怎麼能退!何正剛分明是怯戰,大都護,別理他,下令讓他進兵吧。」

    只有慕容春華道:「若說到對本地的地理情況的熟悉程度,何正剛所部最精,他們的建議我看可以考慮,但必須得保證士氣不受打擊,陣型也不能散亂。」

    這時剛好毗伽派人送來了一匹戰馬,戰馬的肚子被一把長矛捅破,四蹄和首級也都被刀斬斷。

    張邁問:「這是什麼意思?」

    毗伽的使者道:「這是我們大汗下的戰書,你們侵犯我們的邊界,霸佔我們的領土,所以我們大汗引兵前來收拾你們,你們最好快快投降,要是不然一定會像這批馬一樣被斬斷四肢,捅破肚腸,最後斬首示眾!」

    張邁哈哈一笑,說:「都什麼年代了,還用這種東西來下戰書!好,我也回一封戰書給毗伽——李臏!」李臏已經命童子準備好了筆墨,張邁便道:「焉耆本來就是我大唐的國土,我奉朝廷命令收復西域,什麼時候輪到你毗伽來嘰歪?我本想追到拜辛宰了你,又怕殺得你太緊嚇跑了你,便後撤二十里等你大駕光臨。」

    李臏寫完之後折好,擲給使者,跟著傳令全軍,果然後退了二十里,至莫敦門南的草原上,何正剛根據地形,請求恢復兩副軍為左右翼的陣型,張邁也聽從了,當即以何正剛為左翼,駐紮在一片白楊林旁邊,背靠樹林,慕容春華為右翼,但左翼突出在前,中軍次之,右翼又次之,從敵軍處望來安西軍三部就像一條斜線,陣型外觀醜陋之極。

    毗伽收到了張邁的戰書後命約昌開讀,約昌看了一遍一開始不敢翻譯,便讓一個懂得漢文的手下讀了,毗伽一聽怒火上燒,一鞭子抽在那文官臉上,怒道:「不宰了張邁我誓不回師!」

    集結了四萬兵馬,擁出隘口,開至唐軍陣地,見了唐軍的陣型就像一隻大雁左翼前揚揮到了雁頭之前,右翼卻貼在雁股上,雁頭也斜斜歪著,笑道:「都說安西軍如何了得,現在看來連個會佈陣的人都沒有。這算什麼狗屁陣型!」

    待要下令衝擊其位於最前的唐軍左翼時,又發現唐軍左翼所處地勢較高,一片白楊林從其左側一直繞到右後方,受攻面不大,要攻擊唐軍中軍時己方的右側卻會暴露給唐軍的左翼,至於唐軍的右翼則更是鞭長莫及。

    毗伽皺了皺眉頭,因己方兵馬較多,便命一員大將領五千騎兵衝擊唐軍左翼,自己帶領兩萬精騎衝擊唐軍中軍,約昌在後接應。

    唐軍中央軍前鋒乃是步兵,用的是密集陣型,左翼都是輕騎兵,用的乃是疏鬆陣型,所以中央軍的兵力雖遠較左翼為強,但一眼望過去卻覺得左翼像個蘋果,中軍像顆桃核——桃核質地雖硬外觀卻小,遠望之下甚不起眼。所以毗伽準備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唐軍主力壓垮。

    何正剛見敵軍衝近,急下令弓矢伺候,高昌軍五千人中有一千乃是騎射兵,尚未奔近箭雨已發,何正剛也曾轉到高昌服役,對他們的戰法十分熟悉,在箭雨射出之前就已經洞察到了敵軍的意圖,下令豎起毛氈,數百面的毛氈綿延二里有餘,高昌軍的箭雨逆勢而上箭勢已衰沒法穿過毛氈紛紛跌落,唐軍左翼中也有二千餘名弓箭手,在何正剛一聲令下後一起張弓。

    毛氈倏地放下,弓箭居高臨下激射而出,衝上來來的高昌軍急忙舉起盾牌抵擋,但上衝之勢卻減緩了許多。

    這時畢信指著東面道:「團練使,你瞧!」

    高昌軍的右翼爬的是緩坡,因此先發而後至,其主力卻是平地奔馳,因此後發而先至。高昌軍的右翼與安西軍的左翼尚未接鋒,毗伽的主力已經衝到了張邁的中軍百步之內!

    「腰弩伺候!」

    唐軍到達疏勒以後,武器配備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到今年年初為止更是按照《汾陽兵典》的圖譜造出了兩千個腰弩,這次東征帶來了一千五百把,奚勝在發現龜茲新軍勇氣不足以後,便將他們中的一部分訓練為遠程部隊,這時命令一下,腰弩手按照隊列一起坐倒,同時前鋒陌刀戰斧部以及長矛卒同時下蹲,便如一片樹林在眨眼間矮了一截。

    高昌騎兵尚未衝近腰弩已發,腰弩是以腰腿之力發射,射程與穿透力都遠勝強弓,高昌騎兵自以為尚在射程疲軟範圍,猛地見箭如流星般飛至,這些箭雨的密集地指向一個區域,而且其力道之強勁更是出乎毗伽的意料,射到馬頭馬眼直接釘入馬腦,射中馬身穿腸破肚,射到人甚至能夠洞穿鎧甲!

    馬匹栽倒,騎士摔飛!人的驚呼與馬的悲鳴交錯發生,畢信在高坡上望見暗暗驚駭,心想:「安西軍真是厲害!怪不得張大都護敢正面出來和毗伽大汗硬撼呢!」

    箭雨密集型的指向大大加強了區域內的殺傷力,如果從上空俯瞰便會覺得高昌騎兵就如同被唐軍的這一輪箭雨咬出了一個傷口。

    張邁高坐在陣心的瞭望戰車上對奚勝道:「你將士兵訓練得不錯啊。」

    奚勝謙虛地答道:「大都護過獎了。」跟著卻又忍不住揚了揚眉毛說:「不過啊,這才剛剛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