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二百九五章赤壁之戰(中) 文 / 唐同

    第二百九五章赤壁之戰(中)

    曹操新佔據膠州,這裡的的山越人和南越人特別多,而漢人較少,曹操想要順利的統治這裡,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這些山越人和南越人,和漢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很好,彼此之間時常發生爭鬥,那些山越人和南越人動不動就跳出來造反,強勢的時候,就攻城掠地,勢弱的時候,就往山裡面一鑽,官兵想要剿滅他們非常的困難。

    龐統聽了曹操的所說的困難後,笑著給曹操出了幾個主意,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徵召山越人和南越人的青壯充入軍隊中,於是曹操下令,凡是願意參加軍隊的山越人和南越人,不但可得五十畝的良田,還可得五擔糧食的安家費,另外每個月還有二擔糧食的軍餉,這樣優惠的條件,雖然有很多的山越人和南越人懷疑曹操的誠信,但還是有一些人忍受不了這種誘惑,陸續有山越人和南越人加入了曹操的軍隊中,而這些人果然得到了曹操許下的承諾。

    這樣一來,就有更多的山越人和南越人加入了曹操的軍隊中,當龐統他們與曹操訂下同盟離開時,曹操已經多了三萬由山越人和南越人組成的軍隊,這些人的個頭雖然比起漢人來普遍都要矮小一些,但他們長年在山中生活,於山林之間的戰鬥力,卻比漢人強多了,於是曹操帶著這三萬山越人與南越人組成的軍隊加上他自己原本的軍隊,共有九萬大軍也來到了江東,與劉表他們的軍隊遙相呼應,就在曹操帶著軍隊來到了江東之時,劉民手下的軍隊也分成了三支隊伍,一支由趙雲帶領,由益州而入雲貴,與嚴顏,張任他們的軍隊匯合,再入兩廣之地的膠州,目的是從曹操劉表他們的後面包抄曹操劉表他們的軍隊。

    另一支由張遼帶領,與甘寧他們的一部分水軍一起,直奔江東而去,劉民則坐鎮赤壁,與劉表和劉備的軍隊隔江對峙,劉民他們這樣分兵,其原因也是很簡單的,那就是仗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先把還有一戰之力的曹操給收拾了再說,曹操手下有著廣大的土地,還有著近二百萬的人口,有了這些土地和人口的支持,曹操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而劉表,劉備不同,他們表面上有著二十萬的大軍,但所佔之地只有數郡不說,最主要的是劉表驅趕著襄陽那些地方的百姓過江而去,這些人短時間內不但不能給劉表他們帶來好處,反而對他們是一個拖累,而荊州南四郡原本只有人口不過四十萬,而劉備就擁有著近十萬的軍隊,可以說完全是竭澤而漁了,幾乎把人口中的青壯男人全都招進了軍隊中,剩下一些老弱婦孺從事生產。

    這剩下的不過是三十來萬的老弱婦孺,如何負擔的起十萬大軍的消耗,更何況劉表帶著十來萬軍隊過來,他們也是沒有軍糧的,全靠劉備這裡支持,儘管曹操在與他們訂下同盟後,也給與了一些糧草上的支持,但遠遠是不夠的,劉民與手下的謀士們一眼就看的出,根本就不用與劉表和劉備他們開戰,單是在糧草上,就能拖垮劉表和劉備的軍隊,另一方面,劉民也派了一些間諜過江去,混入那些過江的襄陽百姓之中,這些百姓隨著劉表過江之後,卻因為沒有足夠的糧食,而劉表又無能為力救助他們,每天都有人餓死。

    南方一地,確實是有很多的野菜,野果,野獸,野魚之類的東西可供食用,但那也要採集的到,捕獵的到才行,劉民派去的這些間諜,他們的作用就是扇動那些快要餓死的襄陽百姓集合起來造反,因為如果他們不造反,那麼這麼多的百姓,他們的**也可以給劉表劉備他們提供大量的肉類,從而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劉表和劉備他們的軍糧危機,劉民自然要將劉表劉備他們這最後的一條路給堵死,同時,荊州的南四郡中也有一些山越人存在,劉民派過去的人中,有不少的山越人,到時,山越人與那些襄陽百姓聯合在一起,也可以給劉表和劉備造成不小的麻煩,而劉民這裡,不時的做出要渡江的樣子,牽制住劉表和劉備的軍隊不敢輕易妄動,劉民現在派出的間諜,都是軍校出來的人,這些人有文化有軍事能力,很快,數以百計的叛亂便在劉備的地盤上發生了,這些叛亂之人,首先是襄陽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

    這些人叛亂之後,殺了那些看管他們的士兵,然後在山越人有幫助下,都遁入了山林之中,同時也將劉備地盤上那些被剝削的沒有什麼活路的百姓也裹挾走了,等劉表和劉備做出反應時,剩下沒有逃入山林中的百姓已經不足二十萬了,劉表和劉備當然不能讓這些可以當肉羊的百姓跑了,於是派出了軍隊進山去捕捉他們,可是這些人的首領,都是軍校出來的人員,在軍事上個個都比劉表和劉備手下那些將領來的要有文化和智謀,在山越人的幫助下,這些進山的劉表和劉備手下,大多數是有去無回,這種情況,很快讓劉表和劉備他們意識到了不對,因為那些逃進深山的百姓雖然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但是戰鬥力卻越來越強,不知不覺間,劉表和劉備手下有三萬士兵竟然在進入山中後再也沒有出來。

    劉備愁眉苦臉的向龐統問計,這一回,龐統也沒有什麼好計策,只是派了一些探子,跟著那些進山的軍隊中去打探情況,過後不久,劉表和劉備他們才知道,那些逃進深山的百姓,之所以這般厲害,是因為有一些很很厲害的領頭人在,同時,他們的戰鬥力之所以越來強,是因為這些進山去的軍隊,大多數都投降了他們,加入了那些叛亂分子之中,這些人在那些首領的帶領下,從不與劉表他們的軍隊正面交戰,總是利用有山越人熟悉山林中的地型而設下埋伏,雖然這些叛亂分子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但互相之間卻是互相幫助。

    龐統在瞭解了情況之後,也明白這些叛亂分子的首領肯定是劉民派去的人,要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在軍事都很厲害的人物在,龐統向劉備獻了一計,那就是離間這些叛亂分子與山越人之間的關係,在龐統看來,這些叛亂分子之所以能夠在山林之中神出鬼沒,是因為有那些山越人的幫助,如果山越人與他們成了仇人,那麼這些叛亂之人在山林之中就不好再立足了,劉備採納了龐統的計策,開始分化離間叛亂分子與山越人之間的關係。

    而就在劉備這裡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曹操的心中也同樣很難受,張遼的大軍與曹操也相峙不下,可是曹操的後方膠州,卻不斷的有壞消息傳來,一支不知道有多少人數的軍隊殺進了膠州,這支軍隊不但戰鬥力極強,而且很快得到了膠州一帶的山越人和南越人的支持,幾乎在曹操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劉備也得到了一個消息,一支軍隊進入了他的地盤,由而北的殺了過來,這一下,劉備和劉表都慌了,不過很快,劉備和劉表又多少安下了心來,因為這支殺入劉備地盤的軍隊還不到二萬人,並且在劉備他們得到消息後不久,又撤往了南方。

    這支軍隊到底是什麼來頭,劉備根本就沒有搞清楚,隨後在不久,到是又聽到曹操所佔據的膠州出現了大量的軍隊,而那支在劉備的地盤上出現過的軍隊似乎也轉向了膠州,不過他們也不是空著手離開的,而是將劉備地盤上靠近南方的人口全都帶走了,再過了一陣子,劉備和劉表發現,那些讓他們頭大的叛亂分子似乎也消失不見了,山裡面剩下的,也就是那些山越人,任是劉備他們想破了頭,也沒有明白過來,那支出現在劉備地盤上的軍隊,是由嚴顏和張任帶領的軍隊,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在劉備地盤上的人口遷移到膠州的沿海一帶去,在沿海一帶,會有大量的洛陽商人將糧食運到那兒救濟他們,並且幫助他們在沿海一帶定居下來,將那些地方開發出來,很快,劉備和劉表便知道他們面臨著什麼情況了。

    劉備地盤上的人口,除了軍隊之外,已經只剩下十幾萬人了,這還是包括劉表從江北帶過來的人口,當然,山林之中還有著不少的山越人,只是他們一直居住在深山之中,根本就不服劉備他們的管教,這種人口,不但不會給劉備他們帶來好處,反而時不時的會給劉備他們增添一些麻煩,沒有了人口的劉備和劉表,這一回徹底的傻眼了,就連龐統,這一回也深感無能為力,沒有了百姓,就沒有了錢糧的來源,就算是想去搶掠,也沒有地方可搶了,長江以北到是有著很多繁華的地方可供搶掠,可是劉備和劉表敢過江嗎。

    其實,龐統知道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劉備苟且偷生下去,那就是帶著軍隊往南方而去,離開大漢的地界,到極南之地去,在那裡找一塊地方休養生息下去,按照以前歷代的經驗來看,如果說出了現在的大漢地界之後,一般洛陽的那位皇帝是應該不會繼續追擊下去的,畢竟再往南下,疆域太廣的話,那是不好控制的,為了鞏固大漢國內的形式,對方也應該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大漢帝國的建設上,所以,龐統認為只要劉備肯往南去,苟且偷生還是可以的,只是龐統卻不想跑到那種蠻荒之地去,要死,那也死在這裡好了,總比跑到那種愚昧落後的蠻荒之地上受罪要來的好,龐統因為不願意到蠻荒之地去,所以明知道劉備有這樣的一條活路,卻沒有為劉備他們提起,只是竭盡全力的為劉備出主意,拖延劉備的滅亡。

    曹操因為張遼的大軍迫壓著江東一地,所以對於膠州的情況,曹操卻是沒法顧及,曹操在膠州只留下了不到二萬的軍隊守候,所以趙雲在帶著兩萬山越人和南越人組成的軍隊與嚴顏,張任他們的軍隊匯合後,進入了膠州,嚴顏和張任手下除了有兩萬正規軍之外,還有四萬多僕從軍,兩支隊伍合在一起總共有八萬人,但因為有著四萬訓練有素的軍隊,加上其中絕大多數又是山越人和南越人,所以在佔據膠州一地上非常的順利。

    趙雲所帶的兩萬山越人和南越人組成的軍隊,士兵都是以前從南方被當成了奴隸販賣到劉民的地盤上的人,這些人在劉民的地盤上得到了劉民格外的開恩,讓他們與漢人享受到了同等的待遇,於是這先後幾十萬的山越人和南越人在劉民的地盤上生根落地,在這裡成了家,過上了以前從來不敢想像的幸福富裕的生活,這些人對劉民的忠心,甚至比某些漢人對劉民的忠心還來的大,畢竟有一些人因為自己是漢人的身份,所以認為劉民給與他們的一切都是他們就得的,對劉民並沒有什麼感激之心,反不如這些本該是奴隸的人,卻因為劉民的開恩而過上了好日子,並且很多的山越人和南越人也進了學校讀了書,大多數人對劉民的忠心那是不用置疑的,而這些加入了軍隊的山越人和南越人,有很多是出身於膠州。

    這些人在隨著趙雲佔據了膠州之後,自然是要回到自己的部落去風光一把的,於是這大伯那二伯,這大婕那二婕,這表哥堂哥那表妹堂妹的親戚們發現,那個據說被漢人拐騙走的人穿著整齊的軍裝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一個個紅光滿面的不說,那氣質也變的雄赳赳的了,更讓他們羨慕的是,這些回來的人,都帶著價值不低的東西回來了,看上去,似乎一個個的都在外面發了財,於是這些親戚們在羨慕之餘,自然是要問他們這些年的經歷了,於是一個個經歷雖然不同,但幸福相同的故事便在膠州的大地上傳開了,當他們聽到些人在外邊過著那種有吃有喝,家中糧食堆成小山一般的幸福生活時,許多的人不由的心動了。

    當這些親戚們聽說他們這一次在一個叫趙雲的將軍帶領下打過來了,以後這裡也將開始分田分地時,這些山越人和南越人的心中也不由的升起了希望,如果是一個漢人跑來對他們說,要給他們分田分地的,這些山越人和南越人自然是不會相信的,但是告訴他們這個消息的,卻是他們的親戚時,絕對多數的山越人和南越人相信了,於是他們這些以前一般不敢出深山的人,大多數都半著膽子跟著親戚出來了,然後他們發現,這外面的的官府不再像以前那樣都是漢人官老爺,儘管那些縣官什麼的大官老爺們還是人,但下面辦事情的卻絕大多數是與他們一樣的山越人和南越人,並且,這些走出了深山的山越人和南越人很快就領到了他們的土地,儘管這些土地需要他們自己去開荒,但這些有了希望的山越人和南越人,

    熱情卻很高漲,認同了趙雲他們對這一片土地的統治,不但不給趙雲他們添麻煩,還盡量的願意幫助趙雲他們做事,甚至有不少的山越人和南越人看到自己的親戚在趙雲手下當兵很威風,於是也想加入軍隊中,越雲在初步佔據了膠州一地後,便招集了那些山越人和南越人部落的頭人,按照每個部落人數的同,分成許多的村長,里長和鄉長,給與他們相應的官職,同時,趙雲還組織了一批各個部落的老人,用船將他們送往江東的張遼去,讓這些老人去勸降曹操手下的山越兵和南越兵,另外,趙雲也將自己現在的情況寫了一封信匯報給劉民,當膠州大部分地方安定下來後,趙雲便從那些山越人和南越人中徵召了數萬青壯入伍。

    這些人與嚴顏和張任他們帶來的僕從軍混編在一起,這些僕從軍的軍官都是從正規軍中抽調了士兵任軍官的,按照劉民他們的計劃,趙雲並沒有帶著這些軍隊北上,而是抓緊時間訓練著這差不多八萬人的僕從軍,同時,將嚴顏和張任從劉備地盤上帶來的近九十萬的移民安置在膠州沿海一帶,在沿海一帶開始建設港口,接收洛陽商人從北方帶過來的糧食和生產工具,同時又將膠州出產的東西讓那些商人運往北方去銷售。

    那九十萬人分成了九十個城市,按照劉民給出的計劃,趙雲將他們分佈在膠州一帶形成一個城市鏈,以後的商人們可以在這一帶的沿海隨便哪一個地方都能得到補給,這九十萬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膠州的開發力度,這其中又有一大半是漢人人口,劉民將他們集中在一起形成城市,也是為了讓這些漢人現在帶過來的各種生產技術不至於沒有用武之地,因為一個文明和科技的發展與傳承,靠的不是農村而是城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