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二百七四章稱帝(上) 文 / 唐同

    第二百七四章稱帝(上)

    楊松和楊柏向趙雲投降,卻沒有得到趙雲的寬恕,在將那十萬人被押走後,趙雲便將楊松和楊柏殺了,這樣的人留下來,在趙雲看來,始終是禍國殃民的,剩下張魯帶領著的十五萬人,也被趙雲指揮著手下大軍從四面八方包圍了,張魯見再也逃不走了,於是將手下人收縮起來,建立起了一個臨時的陣地,同時派人來見趙雲,要求談判,張魯手中有十幾萬青壯,真要是打起來,趙雲他們也會有一定的損失,所以趙雲同意了張魯的談判要求。

    前後經過了六天的談判後,雙方終於達成了意向,趙雲不敢自作主張答應張魯的要求,於是將談判的結果用快馬向劉民報告,劉民見張魯到是沒有太大的要求,就是要求放過他一家的生命,允許他一家人遷移到南方去定居,劉民記得歷史上就是張魯的後人跑到南方的龍虎山設立龍虎道教場的,對於宗教,劉民心中可沒有太多的好感,因為一旦為惡起來,那可是動搖國本的問題,歷史上這種事情屢次三番的出現,所以劉民也不願意張魯跑到南方去。

    劉民考慮了一番之後,封張魯為太平候,然後派出一支船隊,把張魯和他們的弟弟張衛,兒子張盛等五斗米教中最堅定的上千分子送往了後世南洋所在的地方,張魯不是想去南方嗎,那好,就讓到更南方的地方去好了,正好讓張魯他們到那裡傳播教義,讓他們先到那些地方進行教化,日後,等大漢全國統一之後,殖民活動的商人們到哪裡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張魯與手下上千人坐上船隊時,並不知道自己會被送到了哪兒去,不過能逃得性命,張魯也很高興了,更何況劉候爺還送了他許多的糧食以及生產工具,這也讓張魯心中更是安心了,可是在海上航行了幾個月後,張魯就感到情況很不對了,可是張魯他們不敢反抗,因為還船隊中還有另外幾千人看押著他們,四個月後,張魯他們到達了一塊陸地,這塊陸地看上去幾乎沒有人煙,樹木和植被很是茂盛,張魯一行人就被趕下了船了,那位看押張魯的將軍在張魯他們被趕下船後,送了一千來套皮甲和兵器給張魯,還有數百張弓和十萬支箭。

    張魯得到這些東西還很奇怪,不明白那位將領為什麼要送這些打仗的傢伙給他,過了幾天後,張魯才明白這是為什麼,因為這裡雖然沒有人,但有很多看上去與人差不多的猴子,是的,張魯絕對不會相信那些是人來著,因為那些奇怪的象大猴子一樣的東西,在那莽莽的叢林之中,行動起來就是一隻猴子一樣,而且幾乎沒有什麼語言上的詞彙,更別說文字方面了,身上雖然沒有多少毛,可是一個個都不穿衣服,連原始人遮羞用的草裙或者樹裙都沒有穿,硬要說是人的話,那就是他們總算懂得使用木棍或者石塊做為工具,張魯沒有後世人的知識,自然不會知道他們其實是一群原始社會時代的人類,張魯他們既然不知道他們是人,

    於是自然就稱他們為猴子了,張魯還很文雅的給他們取了個名字叫妖猴,於是一眾天師開始在這個地方降妖捉猴,他們把大的公妖猴殺了,小的進行訓化,等到幾年後,劉民手下的殖民大軍再一次來到這裡時,張魯他們竟然已經訓化了好幾千的這種所謂妖猴,張魯把這些訓化的所謂妖猴賣給了那些來這裡的商人,讓張魯好生的發一筆大財,因為張魯在這裡霸佔了一塊很大的地盤,除了賣這些妖猴之外,還有其他的東西,很快,隨著那些殖民隊伍越來越多的到來,張魯一家變的很是富裕,幾代之後,張魯的後代成為了一個堪比一個小國家的豪族,而五斗米教也在這一帶深深的紮下根來,這樣的結果,是劉民當時也沒有想到的。

    卻說趙雲他們平定了漢中之後,在蜀中的劉璋才似乎發現情況不對,因為趙雲率領著十幾萬大軍開始對蜀中虎視眈眈了,劉璋派了張任為大將,帶兵五萬將趙雲他們擋在了漢中,這張任在在蜀中有第一大將的名號,也確實是很有才能,歷史上,張任並沒有得到劉璋的重用,要不然,劉備想取益州要困難的多,現在,卻因為劉民的原因,很多事情發生了改變,張任得到了劉璋的重用,面對著張任這樣一員很有才能的大將,趙雲和郭嘉在短時間內也拿張任沒得辦法,要知道,歷史上,龐統都是因為中了張任的計策而送命的,可見張任這個人還是很有智謀的,一般的計策根本沒有辦法讓張任上當。

    劉璋一見張任擋住了趙雲的大軍,於是又放下了心來,開始享受自己的生活,劉璋有些糊塗,可是他的手下人並不糊塗,面對著趙雲他們的大軍,絕大多數的人都明白,這蜀中安定的日子可是過不了幾天了,法正投靠了劉民後,得到劉民的重用,法正為了感激劉民的知遇之恩,於是寫了幾封書信給自己在益州的朋友,勸那些朋友投靠劉民,這些人對劉璋已經失望之極,在見到法正的書信後,便開始積極的謀劃如何把益州獻給劉民,因為空著雙手去投靠劉民,不一定能得到劉民的重用,而如果獻上了益州這樣一份大禮的話,劉民無論如何也得給他們封一個高官,其中有一個叫張松的人,更是帶著益州的地圖來見劉民。

    劉民這時已經身在洛陽,準備著登基做皇帝,聽到手下匯報說,有一個益州來的叫張松的人要見他劉候爺,劉民知道這個張松是誰,自然不會再犯曹操的那種錯誤,跑出了府門,親熱的把張松迎接進府,張松見這位劉候爺對他極為熱情和尊重,心中的那一些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原本他很討厭那些長的俊雅的人,但劉民的熱情和尊重,讓張松看劉民,怎麼看怎麼的順眼,在一番長談之後,張松將那份益州的地圖獻給了劉民。

    張松這個人長的有些醜,不過好在他的是男人,所以再醜,劉民也覺得能接受,畢竟男人嘛,要的是有才能而不是那張臉蛋,有了張松所獻上的益州地圖,在以後攻打蜀中時就方便多了,劉民收下了地圖後,命人複製了幾份,將其中一份派人給趙雲送了過去,張松雙向劉民獻上計策,願意幫助劉民離間劉璋與張任之間的關係,劉民見張松這般賣命,自然不能小氣了,當下就封張松為益州刺史,並加封候爵,張松得到劉民的封賞,自然是更加的賣命了,一時間竟然連自身的安危都不顧了,自告奮勇的要為劉民做內應,再一次跑回了蜀中。

    不過張松的運氣不好,他的哥哥對劉璋忠心耿耿,張松想要他哥哥與他一起策動劉璋手下向劉民投降,結果張松的哥哥卻把張松給出賣了,於是劉璋憤怒之下把張松給抓了起來殺了,連同張松一房所有的人也都殺了,劉民在得到這個消息後,為張松很是惋惜了一陣,不管張松這個人的品質如何,但他確實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張松的哥哥出賣了張松後,卻什麼好處也沒有得到,在後來,趙雲取下蜀中後,張松的哥哥也被劉民給殺了。

    原本的歷史上,張松也是被他的哥哥出賣而死的,不過劉備比劉民大度,一點兒也沒有想過要為張松報仇,可劉民覺得自己欠張松的太多了,偏偏張松這一房的人都被殺了,劉民想把好處給張松的子女都不成,於是劉民只好為張松報仇了,把張松的哥哥殺了後,劉民從張松的家族偏支中選擇了一個孩子過繼給張松,把本來應該給張松的爵位給了那個孩子,當然,這一些都是後話,卻說張松自告奮勇的去了蜀中後,另一件事情也擺在了劉民的面前。

    那件事情就是與甘寧有關的,甘寧在接到劉民的命令,要求他帶著水軍回青州後,甘寧的心中很是有一些猶豫,整個膠州一帶沒有什麼太大的諸侯勢力,甘寧手下有十萬人馬,想要在這裡自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甘寧看到這裡這般的空虛,心中多少有一些想法,就在甘寧猶豫的時候,甘寧接到一個消息,揚州的曹操帶著軍隊也南下膠州了,一聽到曹操來了,甘寧和周泰,蔣欽他們就記起了劉民對曹操的重視,殺曹操的功勞,可是要比殺劉表的功勞還要來的大的多,於是甘寧決定先不管劉民要他回去的命令,帶著手下軍隊找上了曹操,想先把曹操斬殺了再說,曹操在得知有一支近十萬人的大軍向他靠攏過來時,先是嚇了一跳,等到弄清楚這支軍隊是由一個叫甘寧的人領導著的時候,曹操心中又是動心了。

    甘寧是長江上有名的水賊,全揚州的人都知道,但甘寧在投靠了劉民後,因為主要是在秘密的操練水軍,沒有上戰場打過什麼仗,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甘寧是劉民的手下,不過曹操對劉民的情報很是關心,所以知道劉民手下有一支水軍,水軍的將領就是叫甘寧,曹操現在很害怕與劉民打仗,不過並不害怕與劉民的手下打仗,不但不害怕,曹操心中還一直想著報仇,曹操把手下眾將招集起來商量了一番後,便定下了伏擊之策。

    甘寧與曹操手下一支軍隊相遇後,甘寧很快將這支曹軍打的落荒而逃,甘寧與周泰他們在後面對這支逃跑的曹軍緊追不捨,甘寧手下雖然有十萬大軍,但其中有一大半是山越人,真正訓練有素的軍隊不過四萬人而已,而這四萬人中,有三萬是操船的水軍,還有一萬是步軍,因為與曹操的戰鬥是在陸地上,所以那些操船的水軍士兵沒有跟過來,追殺曹軍的就是一萬步軍加六萬山越人,那山越人一看那些曹軍被打的沒命而逃,於是一個個歡呼著,奮勇無比的向前追殺著,就連甘寧想要他們慢一點兒跑都不可能,這一跑,後面曹操其他的計策都用不上了,甘寧手下的十萬軍隊直接就跑進了曹操所布下伏擊圈。

    如果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那麼即使是中了埋伏,那也不一定就會怎麼樣,可是這差不多六萬人的山越人一看中了對方的埋伏,於是一個又驚慌失措的逃跑,把那些受過訓練的士兵的隊伍也給衝散了,弄的甘寧根本就沒有辦法指揮,而曹操手下的幾萬人卻是經過了曹操訓練的,戰鬥力那可是很強的,於是這一場戰鬥沒有了任何的懸念,甘寧手下這七萬人幾乎被曹操手下殺的全軍覆滅,好在甘寧和周泰都是極為悍勇的人,手下的親兵也有著極高的戰鬥力,硬是殺開了一條血路逃了回來,曹操追了一陣,發現甘寧後面還有一支水軍,於是曹操不敢追,怕反過來被對方給埋伏了,曹操帶著退去後,甘寧清點了一下手下,發現能跟著逃回來的不過幾千人,其他的人,不是被曹操手下殺了,就是被曹操他們給俘虜了。

    甘寧到了這種時候,自然也明白過來,為什麼自己的主公劉候爺對曹操這般的忌憚,這曹操果然是厲害的很,於是甘寧再也不敢猶豫,帶著手下水軍往青州而去,這一戰甘寧他們損失雖然大,但損失的幾乎都是山越人,甘寧手下的水軍一個也沒有損失,回去並不用擔心劉民的責罰,不過甘寧在膠州被曹操大敗的事情,在甘寧回到了青州後,也很快傳到了劉民的手中,像甘寧的水軍之中,不但有著劉民安插的大量洛陽軍校出來的低層軍官,還著不少賈翊安插的間諜,像這樣的事情,甘寧肯定是瞞不過劉民的,劉民在得到這個情報後,把賈翊和陳宮他們找了過來,劉民向賈翊道:「文和,你是怎麼看這件事情的?」

    「主公,據翊所知,甘寧在接到主公的命令後,並沒有立即返航,而是在原地停留了三天,其後,在得知曹操也到了膠州後,甘寧便冒然的帶著手下軍隊去攻擊曹操,不說甘寧攻擊曹操是抱著何種的目的,就他在接到命令了,沒有立即行動這一點,主公,這甘寧恐怕在當時有所異心啊。」賈翊見劉民問他,沉吟了一下後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公,從這些情報上來看,這位甘寧將軍有些驕橫啊,整個水軍讓他一個人統領,可不是什麼好事。」陳宮見劉民的目光看向他,便也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劉民見賈翊和陳宮都這般的說,心中便有些沉吟起來,歷史上的甘寧不但是一個勇將,也是很忠心的,不過這種忠心也只是史書上說說而已,沒有以過生死的考驗,很難說就是真的,不像歷史中的高順,陳宮,典韋,趙雲他們那樣,都是有生死考驗過的,所以甘寧是不是真的就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劉民現在也無法做出保證,現在的水軍實力還不大,交給甘寧一個人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危險,但是到了以後,若是佔據了南方,那麼劉民手下必定要發展出龐大的水軍甚至海軍來,那麼若是讓一個掌握的話,那可就真的危險了,劉民歎了一口氣,周瑜到現在都還沒有表示願意投降於他啊,而南方那些懂水軍的從才,到目前來說,也就只有甘寧,周泰,蔣欽三個人投靠了他,劉民不讓甘寧一個人掌握水軍也不行。

    看來,自己還是得去找周瑜這個傢伙,要想周瑜投降自己,那麼就得讓孫策先投降自己,劉民這般想著,決定自己還是先把孫策說降了才好,可問題又出來了,這孫策就算向自己表示臣服了,那自己也不敢重用他啊,孫策和孫權兄弟兩個都是野心勃勃的人,假意臣服自己,暗中積累力量的可能性是相當的大的,要是到時候再與周瑜聯合起來,造成的麻煩也是相當的大的,劉民有些頭大的摸了摸自己的眉頭,事情還真不好解決。雖然下層的軍官都是洛陽軍校出來的,忠心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一旦放出去作戰,將在外,可就是君命有所不授了,就像這一次的甘寧,他要是真想獨立的話,在那種自己鞭長莫及的地方,手下那些低層軍官就算想反對甘寧也不成,除非自己的大軍能夠過去,那些低層軍官才能起作用。

    賈翊見劉民皺著眉頭,也知道這事情不好解決,而且這種人事上的任命,賈翊也不好插手,所以賈翊把目光看向陳宮,希望陳宮能為劉民提點意見,陳宮見賈翊望著自己,不由的苦笑了一下,心想你賈翊不好插手,難道我陳宮又好插手不成,這種事情,無非就是把水軍成幾支而已,主公為難的,恐怕不是這件事情,陳宮見劉民久久不語,便對劉民說了另一件事情:「主公,登基的日子臣等已經定下來了,還請主公過目決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