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二百七二章漢中之戰(中) 文 / 唐同

    第二百七二章漢中之戰(中)

    張魯對於兒子張盛的意見有些拿不定主意,南鄭城外洛陽大軍的戰鬥力,張魯現在是很明白的,憑著南鄭的城牆,張魯還有信心抵擋,但如果是在城外進行野戰,張魯則沒有一點兒把握,他們的軍隊雖然多,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五斗教的教徒,再怎麼不怕死,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就算是以一心一意的逃跑為主,但洛陽軍還有一萬騎兵存在,這一萬騎兵,足以讓沒有什麼騎兵的張魯他們無處可逃。

    張盛見自己的父親心中猶豫不決,不由的歎了一口氣,還是一個少年的張盛,心中有的是更多的熱血,考慮問題自然沒有他父親張魯那般的多,在張盛看來,二十幾萬隊伍衝出城去後,對方必定無法攔阻,那麼他們一家就有希望離開這個地方,至於失去了在漢中所有的教徒,那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不了到了南方之後重新來過就是,想當初,先祖到漢中來,不也是什麼都沒有嗎,只要張家人的性命都還在,那就比什麼都強,留得性命在,才能有一切啊,可惜張魯絕不會這麼想,當十來年漢中的土皇帝,張魯很捨不得全失去了。

    南鄭城外,趙雲與郭嘉也在為如何攻下南鄭而傷腦筋,對方把漢中所有的青壯都差不多集中到了南鄭城中了,二十幾萬的不怕死的人,雖然沒有經過訓練,可是守在城牆上,就憑趙雲郭嘉他們現在手中的幾萬人,說什麼也是打不下的,而且就算攻破了城牆,在城內的巷戰之中,幾萬人面對著二十幾萬不怕死的人,那也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勝算,畢竟在城池之中,無法排兵佈陣,無法發揮軍隊久經訓練的優勢,當然,另外還有一個受限制的地方,就是劉民不希望趙雲他們把漢中的人口給殺光了,所以那些非常狠毒的計策就不能用了。

    「子龍啊,看來我們得在南鄭城下多等上一陣了,只有等到援軍到來後再想辦法攻城吧,好在也用不著急,主公他們已經順利拿下袁術所佔據的地盤,暫時說來,南下的攻勢會暫時停止,剩下的劉表和劉繇兩支諸侯勢力,對我們南方的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那麼後面的重點,就是我們在漢中這一塊了,所以,我們現在就讓張魯死守在城中好了……」郭嘉看著皺著眉頭的趙雲,笑了笑道,昨天,劉民在壽春的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了趙雲和郭嘉這兒,讓郭嘉大鬆了一口氣,南陽和壽春都攻下來了,剩下的重點就是漢中和蜀中了。

    按照大戰略來說,現在取得整個益州才是重中之重,一旦益州攻克,那麼就對荊州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到時兩路大軍夾擊荊州,荊州肯定抵擋不住,趙雲點了點頭,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強攻南鄭城的時候,并州,冀州,幽州三地的降兵如今已經經過高順的訓練,足有二十萬的大軍完全可以調到漢中來,等這二十萬大軍到了漢中,那時取南鄭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如今劉民的地盤上,人口已經佔據了大漢絕大多數,在新佔據袁術的地盤後,劉民手下人口已經有一千七八百萬之眾,就憑著這佔絕對人口的優勢,劉民取得天下已經是遲早的問題,所以,趙雲他們現在用不著著急,多花一點兒時間,少損失一些軍隊才是上策。

    劉民佔據南陽和壽春,袁術身死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一時間,荊州的劉表和揚州的劉繇心中都極為震驚,就是躲在蜀中的劉璋,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有些擔心起來,劉璋在前些天已經稱帝了,當了皇帝的劉璋,自然也捨不得失去眼前的權勢,可惜他身邊有用的人才如法正他們,都已經離開了劉璋,現在留在劉璋身邊的,大多數都是阿諛奉承之輩,要本就不會為劉璋提供出什麼好的意見來,在一片阿諛聲中,劉璋很快忘記了袁術身死的事情。

    劉表和劉繇可就比劉璋英明多了,特別是劉表,說起劉表來,這個人其實還是很有才能的,雖然在軍事上不怎麼樣,但在治理地方上,卻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也很懂得的權謀政治,在原本的三國中,荊州一地的百姓是生活的很不錯的,可見劉表的治理才能,如果劉表是一個大臣,那麼劉表絕對有資格稱之為能臣,但劉表是一方諸侯,現在更是為一個皇帝,那麼劉表的才能,只能稱之為中庸之輩了,好在劉表手下也有不少的能臣,劉表的實力強盛一時,如果劉表當初能夠多一點兒進取之心,那麼江東一地很可能就落入了劉表的手中。

    可現在,揚州的劉鷂實力卻是飛速增長起來,在曹操和呂布投靠了劉繇後,憑著曹操的才能,憑著呂布的凶悍,劉繇吞併了江東一地,使得實力大漲,並且劉鷂乘著勢力大漲的時機,也跟在劉表後面稱帝了,不過,劉繇並沒有高興多久,袁術身死,南陽和壽春被洛陽的劉民佔據的消息就傳來了,劉繇雖然比劉表廢物的多,但比劉璋卻要聰明的多,在得知這一個消息後,不算傻的劉繇便清楚,自己實力就算再大幾倍,也擋不住那位劉候爺南下的腳步了,好在手下有曹操這樣的能人,曹操給劉繇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在據有江東後,全力拿下膠州這些地方,然後憑著長江天險,與北方的那位劉候爺劃江而治。

    劉繇覺得曹操這個方法很不錯,於是讓曹操帶軍南下,奪取膠州,曹操領著數萬人馬走了,呂布也帶著數萬軍隊在剿滅南方的水賊甘寧他們,在曹操帶著幾萬大軍走後,劉繇發現自己的揚州地盤上竟然沒有了多少的兵力,於是派人把呂布的大軍招了回來,至於那些水賊,劉繇覺得還是讓荊州的劉表他們去對付好了,而與劉繇一樣,劉表心中害怕劉民他們在佔據了袁術的地盤後乘勝南下,於是也把剿匪的軍隊招了回去,被十來萬軍隊打的狼狽而逃的甘寧,周泰,蔣欽他們得以幸運的逃過大難,甘寧和周泰他們雖然也有數萬軍隊,但大多數都是訓練不久的水軍,戰鬥力很低,而荊州的水戰鬥力卻比甘寧他們這些大多數為新兵的隊伍強大多了,結果數戰之下,甘寧也不得不按照劉民的命令向南方而逃。

    在呂布和蔡瑁他們撤走後,甘寧他們這支水軍又活了過來,南方雖然在這個時代還被稱之為蠻荒之地,大漢對這裡的統治還比較弱,漢人的人口在這些地方不是很多,反而是那些山越人比較多,不過這裡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沒有什麼大的勢力,甘寧他們這樣的數萬人的隊伍可就是在股極大的勢力了,再加上甘寧很好的執行了劉民對山越人的政策,每攻下一地,不但把土地分給漢人,還把土地分給那些山越人,於是,甘寧得到了很多山越人的支持,隊伍很快膨脹到了近十萬人,手中有了這樣一支完全聽自己的話的隊伍,讓甘寧的心中也不由的微微生出一點兒想法來,於是帶著大軍一路南下,到了後世的廣東一帶。

    許久沒有傳來甘寧那邊的消息,讓賈翊的心中不由的生出疑慮,這一天,賈翊找到劉民,把自己心中的疑慮對劉民說了,對於賈翊的疑慮,劉民考慮了一陣,卻沒有太大的擔心,甘寧這一支水軍雖然都是由甘寧,周泰和蔣欽三人招募訓練的,但整個水軍中,下層軍官幾乎都是由洛陽軍校出來的人擔當,這些人中絕大多數是不會背叛劉民的,不會跟著甘寧走的,一旦甘寧真的要自立的話,這些人大多數的會帶著手下離開甘寧,現在甘寧還沒有自立的傾向,劉民自然也不好下手處置甘寧,不過劉民已經在心中決定,日後定要把這支水軍拆分為幾支隊伍,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和麻煩,劉民把心中的想法與賈翊說了,賈翊卻仍是不放心,讓劉民派人傳令,讓甘寧回軍,劉民照賈翊的意思派出了人員去讓甘寧回來。

    荊州的劉表因為現在與劉民的地盤直接接壤,所以將所有的軍隊幾乎都集中在防備劉民的入侵,劉表的行動,讓劉備心中既高興又很擔心,高興的是,由於劉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防備劉民,處在荊州南方的劉備可以有機會發展壯大自己,擔心的是,那洛陽的軍隊實在是太強大了,劉備擔心劉表支撐不了多久,那樣的話,可就讓他劉備沒有多少發展的時間了,劉備是一個心性很堅韌的人,有大志向也有大毅力,在治理地方上也小有才能,自從當上縣令後,劉備手下很快就有了一支二千來人的隊伍,為了裝備這支隊伍,劉備幾乎把那個縣的百姓的財物搜刮搜刮乾淨了,讓一個原本還算富裕的地方變成了一個極為貧困的地區,不但逼的那些老百姓大量的往外逃,就是當地一些家族也離開了。

    劉備在這時間裡也積極的尋訪人才,到也讓他尋到了幾個人才,雖然不是什麼大才,但也讓劉備變的重新有了信心,更讓劉備高興的是,有一天劉備偶遇一個長的很醜的書生,一番交談之下,劉備發現這人是一個真正的大才,雖然年紀小了點,但劉備卻是喜出望外,發揮自己厚臉皮,硬是拜了那個年輕的醜書生為自己的老師,那個年輕的醜書生見劉備如此的尊敬自己,於是答應留下來幫助劉備一段時間,這個丑書生就是劉民多方尋找而不得的龐統,龐統是一個極為傲氣的人,因為長的醜,所以屢遭世人的譏笑,心性也就變的有些偏激,劉備這般的尊敬他,讓年輕的龐統很是受用,又有心賣弄自己才能,於是留下來幫助劉備。

    劉民對劉表和劉繇他們並沒有在意,反而對曹操,劉備,呂布他們的消息很在意,由於北方的基本上平定,賈翊手下的情報機構主要集中到了南方,曹操,呂布,劉備三個人消息更是重點,三個人有什麼動靜,劉民很快就會得知,當曹操帶著軍隊往膠州而去時,劉民還不怎麼擔心,日後就算曹操佔據膠州,也不會有太大的威脅,但當劉民得知劉備竟然得到了龐統時,劉民卻是大吃了一驚,暗想這劉備的運氣也太好了吧,簡直就主角模式啊。

    劉民自然不能讓龐統安心的幫助劉備,打來賈翊,讓賈翊手下的情報人員,要麼把龐統擄來,要麼就把龐統給幹掉,總之就是不能讓龐統為劉備所用,然而就在劉民剛剛得到了龐統的消息後,劉民也跟著得到了一個驚喜,手下的侍衛說,有一個叫法正的人在外求見,法正是誰,劉民可清楚的很,法正這個人的才能,並不比諸葛亮差,三國歷史上,劉備身死白帝城之前,曾經感歎的說,如果法正不那麼早死,他劉備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劉備這話,很有一點兒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感歎郭嘉的早死一樣,可見法正這個人的才能有多高,劉民聽到法正的到來,心中不由的大喜,暗想咱哥們終於有了王霸之氣了,這不,用不著咱去擄人,這三國時代的第一流謀士法正就跑來了,為了不給法正留下一個怠慢的印象,劉民在聽到手下報告後,便立即出來迎接,同時吩咐手下打開皇宮大門,在古代,這正門,偏門,後門可都是很有講究的,打開大門,那就是說明來客的身份很高的了。

    到了大門外,劉民看到一個有一些清瘦的中年人站在門外,劉民按下心中的很高興,上前向那人施了一禮:「先生可是蜀中過來的法正法孝直?劉某有失遠迎,還望法先生見諒。」

    「你,劉候爺怎麼會知道某?不錯,某就是法正法孝直。」法正吃驚的看著劉民,心想自己在蜀中也就不過是一個小官,名聲並沒有遠揚,這位劉候爺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呵呵,法先生乃是世之大才,劉某早就聽人說過,今日法先生到來,實是劉某人的福份,法先生請,我們進內面再談……」劉民一把拉住法正,兩人一起往袁術的皇宮裡面走去,法正被劉民這種過份的熱情嚇的有些蒙了,心想,這就是天下聞名的劉候爺,怎麼會對自己這麼熱情,不應該啊,劉候爺好歹也是正統的皇家出身啊,不會連一點兒矜持都沒有吧,自己雖然自覺有些才能,可名聲並不顯,這位劉候爺怎麼就跟撿到了寶一樣,這禮賢下士的,只怕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了,對了,他可沒說他是劉候爺,不會是劉候爺的手下吧。

    法正這般一想,覺得自己先前可能是認錯人了,要不然一個堂堂的皇家候爺,怎麼會對一個名聲不顯的人這般的熱情,周瑜一直跟在劉民的身邊,這時看到劉民對法正的熱情,心中也不由的想到,看來這位劉候爺也不是一無是處,雖然不理政事,好色無度,但對待人才上,卻還是很禮賢下士的,難怪這位劉候爺手下能聚集那麼多的人才,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想這位劉候爺手下受到重用的人才,大多數都是原本默默無聞的貧寒之士,賈翊,一個西涼小家族的出身,郭嘉,戲志才,那不過是一個寒門子弟,典韋,張遼,高順,趙雲,那都只不過是草莽之中的人物,也只有這位劉候爺才人願意重用他們啊。

    劉民把法正拉進了處理事情的大殿之中,又吩咐手下置辦酒席,還不等法正準備如何在劉民面前表現一番自己的才能,劉民就直接封法正為豫州刺史,以前豫州一部分由袁術佔據著,所以劉民沒有置豫州刺史一職,本來還在考慮由誰來當這個豫州刺史的,現在法正一來,劉民自然就把這個職位給了法正,法正一聽劉民封他做了豫州刺史,嘴巴不由的張大了,這就成豫州刺史了?法正有些激動有些不敢相信,還有些糊塗的想著,這位劉候爺也太兒戲了吧,我法正有什麼才能都還沒有表現出來,怎麼就成了豫州刺史了?太,太那個了吧。

    周瑜也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劉民,心想這位劉候爺做事也太草率了吧,這個叫法正的有什麼才能你還沒有瞭解,就封了這麼大的一個官給他,要是他是一個草包,這豫州一地豈不是毀了,這位劉候爺這主公做的,有些太輕鬆了啊,就這樣的人,成了北方之主,也太沒有天理了,天下多少的英雄人物,隨便哪個都會做的比這個劉候爺謹慎,可偏偏就敗在他手中,周瑜搖了搖頭,覺得這天實在是太沒有道理了。

    看到法正那吃驚的樣子,心情愉快的劉民笑了笑道:「孝直不用吃驚,孝直有什麼才能,我很清楚,孝直有宰相之才,管理一個小小的豫州自然不在話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