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二百四五章袁紹手下的投降主義者(下) 文 / 唐同

    第二百四五章袁紹手下的投降主義者(下)

    袁紹為了盡快平定幽州的局面,將手下大部分的軍隊都集中在了幽州,現在因為鮮卑人,烏桓人,扶餘人,公孫家的人這些勢力的存在,讓袁紹想要安全的把手下軍隊收攏到冀州來,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別是由慕容左左帶領著的鮮卑人大軍,高達五萬來的全騎兵,手下各級軍官又都是劉民手下的軍校畢業出來的人,這些鮮卑人在這些軍校生的軍官訓練和指揮下,其戰鬥能力也算的上是一支精銳的軍隊了,只要不與袁紹手下的軍隊打攻城戰,在野戰之中,袁紹的軍隊根本就不是對手,以至於袁紹手下十萬餘人被困在幽州的各個城池之中不得動彈,如果是有誰想出城一戰,得到的結局,最好的也是能重新逃回城中。

    袁紹收到幽州發來的消息,一下子就把頭髮給愁白了不少,袁紹數次與手下人商量,可是卻沒有什麼好計策,袁紹也派了人向南陽的袁術求救,但一直沒有得到袁術那邊傳過來的消息,最後還是田豐向袁紹建議,派人向并州的劉備求救,要說這個時候還有誰有能力幫他袁術,就只有并州的劉備了,劉備得到了并州的黑山軍後,手下有十幾萬人馬,後來靠著他那個中山靖王之後的招牌,并州境內到也有幾個中小家族的人投靠了他,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劉備又拚命的擴張著手下的人馬,短短一個來月的時間,劉備手下竟然多了十萬士兵,

    并州與草原上的各部落時常有戰爭發生,造成了并州人的強悍,可以說,每一個并州的男人,幾乎都是一個合格的戰士,除非實在是老的難動彈了的人,或者是病的快死的人,要不然并州的男人幾乎是人人都會幾下武藝,只要訓練上一段時間,就能成為合格的士兵,只是并州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若是黃巾軍起事之前,還有著二百萬以上的人口,經過這麼些年的動亂與戰爭,并州的人口只剩下七八十萬而已,所以劉備所招的十萬新兵中,有著不少的人是婦女,并州健壯的婦女,比起江東帶的男人那也是不遑多讓,劉備如此瘋狂的招兵,那也是沒有辦法,他所處的并州,北有草原人威脅,南有劉民和袁紹大軍的虎視,劉備要想生存下去,兵少了肯定是不行的,可惜兵是有了,劉備卻沒有那麼多的武器裝備給他們。

    田豐讓袁術向劉備求援,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劉備手下有兵,袁紹手中有著足夠的武器裝備,而且雙方都面臨著劉民這個勢力龐大的對手,聯合起來那是必須的,袁紹聽從了田豐的計策,並且好好的誇獎了田豐一頓,一臉的視田豐為手下第一心腹謀臣的模樣,這讓一直比較得寵的郭圖,許攸等人心中不高興了,當袁紹散了會議後,審配與許攸,辛評等幾個同為主降派的人出了會議的大廳之後,郭圖不由的對身邊的辛評歎息了一聲:「田豐為求已名,向主公獻上此策,只怕事後,我等冀州之人都不得好死了。」

    「是啊,主公與劉備聯合,看似兵力大增,但還是遠遠不如洛陽方面的啊,這樣一來,雙方的戰爭卻是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了,那洛陽的劉候爺若是因為手下的實力損耗的太大,只怕會一怒之下,讓我等整個冀州都要玉石俱焚了……」辛評也跟著歎息了一聲,跟在他們身後不遠處的許攸聽到這話,也不由的點了點頭,他這個人是個自私自利的心思很重的人,與田豐,審配之些人之間的矛盾比起郭圖來還要深,幾乎是在劉民他們發佈對袁紹用兵的時候,許攸心中就已經決定了向洛陽的劉候爺投降,先前的會議上,許攸沒有發一言,一直在想著如何帶上一份重禮向洛陽的劉候爺投降,要不然投降過去,那也得不到重用啊。

    郭圖回頭看了許攸一眼,見他一臉的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的問道:「子遠,你可有什麼要說的,我們若是任由田豐那老傢伙蹦達下去,說不定我們這些人也要跟著他陪葬了。」

    「劉備那人所奪之軍,乃是前黑山軍,加上現如今所招的兵馬,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劉備手下又沒有得力的大將,這樣的一支軍隊,能夠給與的幫助是很有限的,若是他能全心相助主公,到還能有一些作為,可自古以來,聯軍的實力可不是一加上一就能得到二的,這樣算來,田豐此舉不但不能挽救我冀州,反而會讓冀州與洛陽方面陷入不死不休之境,若是以前,我等還能阻止田豐此舉的玉石俱焚,但如今主公卻是贊成了田豐的計策,並大力的支持著他,我們想要阻止是不可能了,唯一能做的,是如何能保障我等的家人不受此誅連,唉……」許攸歎息了一聲,眼睛往辛評的身上掃了一眼,過了一會兒又道:「我聽聞洛陽的那位劉候爺愛好容貌美麗的女子,仲治,聽說你兄家有一女容貌甚美,不知道是不有此事?」

    「你說的不會是我那個小侄女憲英吧,長的確實是很得人喜愛,可她還只有八歲啊,我那侄女,從小不但長的粉妝玉琢,也極為聰明,我那兄長視她為掌上明珠,若她一個成人,不用你子遠說,我辛家也會有此打算,可惜她現在年紀還太小了點。」辛評苦笑著搖了搖頭,他的侄女辛憲英不但從小就有女神童的稱譽,也從小就是有名的美人胚子,辛家是個大家族,可要說到家族中的美女,除了他兄長辛毗的妻子之外,其他的卻是淡不是為絕色,可問題是辛毗的那個妻子已經開始人老珠黃了,所以辛評能想到的,就只有辛毗的那個女兒了。

    許攸卻對辛評笑著搖了搖頭道:「仲治此話差唉,看來仲治你對於那位洛陽的劉候爺並不瞭解,那位劉候爺對於收藏各色的美女有著極大的愛好,但卻不喜歡婦人,除非這個婦人能夠達到傾國傾城的地步才行,一般來說,那位劉候爺更愛好那些還是小女孩子的美女,那位劉候爺曾經對身邊親近的人說過,從小培養她們,這才能更合乎自己的意願,仲治啊,你那侄女從小有神童之稱,必能得到那位劉候爺的寵愛,而且那位劉候爺也是一個非常憐香惜玉的人,對於身邊的每一位女子,他都會很寵愛,據說,那位劉候爺除了他的正妻蔡氏之外,其她的女人所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樣的,他對每一個身邊的女人,都會盡可能的滿足她們的要求,不讓她們受丁點兒委屈,就算其中哪個女子做錯了事情,一般也不會受到他的懲罰,唯一的,就是不能為了爭寵而彼此之間爭鬥,仲治啊,你那侄女過去了,根本就不用擔心啊。」

    許攸能說出這番話來,是因為許家派了不少的人在洛陽打聽劉民的情況,對於劉民這樣一個天下最大的諸侯,所有的大家族或多或少的會派人到洛陽探聽一些與劉民有關的情報,像劉民這種個人愛好,特別是這種男女之間最有新聞價值的愛好,現在天下間各個大家族有很多的人都知道,畢竟歇腳這種情報,與軍事上和經濟上無關,一般情況下洛陽方面也沒有象後世人那樣要求老百姓的嘴裡和諧掉,正因為劉民沒有要求治下的百姓高舉和諧的大旗,所以有關劉民的各種花邊新聞那是出奇的多,不過因為洛陽的老百姓對這位劉候爺心中極為尊敬,所以太負邊的新聞基本上沒有,而且如果有哪個在洛陽的街頭說劉候爺喜歡小相公的什麼,只會被那些洛陽的百姓海貶而死,但劉民不喜歡婦人,家中養有小女孩子的事情,

    卻是洛陽人人都知道的事實,在這種事實的基礎上,洛陽的百姓稍微發揚一下想像力的情況還是有的,於是,那位劉候爺喜歡小女孩子的就成一個重要的情報傳入了各個大家族的人耳中,許攸得到的也基本上是這種情況,他們所不知道的,這位劉候爺喜歡美女是不假,但特別的喜歡小女孩子卻是不一定了,劉民真正的只會對那些是三國時代有名的女孩子感興趣,只是後來劉民的手下見劉民不喜歡婦人,反而身邊收有一些年紀不大的小姑娘,於是誤以為劉民專愛年紀小的女孩子,於是有人便好心的獻上長的特別玉潤可愛的小女孩子給劉民,這樣一來,劉民的候爺府中自然就有一些小女孩子在養著了,也就坐實了人們的想像力。

    辛評對於許攸的話,也是聽過一些的,想一想,卻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畢竟辛憲英不是他的女兒,是他兄長的女兒,辛評可不敢做主,也不敢把這話對他的兄長辛毗說,辛憲英在三國時代也算是有名的美女了,但她出名的不是因為她的美貌,而是因為她的智慧,如果說那位郭女王(郭照)是三國時代在政治上最傑出的女謀士的話,那麼這位辛憲英則是一位真正的謀士了,用不著在前面冠上一個女字,其才能一點兒也不比田豐,沮授這些人差,只可惜她是一個女的,一身和才能得不到發揮,以至於她的名字遠不如郭女王來的響。

    郭圖見辛評不說話,心中一轉便知道辛評為什麼不說話,郭圖心中也是贊成許攸所說的,想要投靠那位劉候爺,他們這些冀州一系的大家族就得在那位劉候爺身邊有個親近的人,有個能為他們說話的人,以前還有甄家的那個甄洛,但現在那位甄洛被別人搶走了,後果會怎麼樣,誰也沒有辦法說,要是那位甄洛已經被別的男人佔有,以那位劉候爺的愛好,就算甄洛回到了那劉候爺的身邊,也必定不會再寵著甄洛了,所以,重新選一位美女送到那位劉候爺的身邊是必須的,可惜他郭圖家沒有太出色的美女,要不然,郭圖早就會把自己家的美女給那位劉候爺送過去了,為了他郭圖的利益,這時的郭圖也得贊成許攸的話:「仲治,雖然你家憲英侄女的年紀還小了點,但以她的聰慧,得到那位劉候爺的寵愛卻不是什麼難事,辛家若是能與那位劉候爺成為親家,以後在這大漢的天下,辛家說不定也能成為皇親國戚,不要忘了,如今先帝獻帝已經亡去多時,而大漢天下還沒有人繼任為皇帝,以那位劉候爺手中的實力,這大漢的皇位,必定會是那位劉候爺的,那時,憲英怎麼的也是一位皇妃吧。」

    郭圖說這話,卻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漢獻帝劉協死了,在劉民的主持下得了一個獻帝的稱號,但漢獻帝沒有兒子,那麼大漢的國祚總要有人繼承,這繼承的人選,也肯定是在他們皇家劉姓中的人中選出來,劉民號稱清河一系的人,與劉協的關係就很近了,比起荊州的劉表,蜀中的劉璋來說,以血統論,劉民也是最有資格繼承大漢皇位的人,而以手中的實力來說,劉民更是做大漢皇帝的首選,只是現在整個的大漢天下,各路諸侯最不願意的恐怕也就是讓劉民當上大漢的皇帝了,那樣一來,以劉民手中的實力,其他的諸侯根本就沒有辦法再撼動這大漢的天下了,辛評也算謀士型人才,哪裡會不知道郭圖所說的事實,這位劉候爺,

    還真就是當大漢皇帝的最大人選,能與一個皇帝結上親,對於辛家以後來說,還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辛評轉首看了一眼身邊,除了郭圖和許攸外,就只有一位與甄家關係很親近的張家的人(張頜那個家族),算起來都是一個共同利益團體的人,辛評想了想道:「我知道大家的意思,我們以後要想在洛陽那裡站住腳,確實是需要一個能在劉候爺身邊的人,此事,卻不是我能做主的,還得讓我的兄長做主,另外,我們還得先試探一下那位劉候爺意思才成,我的侄女憲英她的年紀終究是太小了,要等她發揮作用,那也是幾年後的事情。」

    「此事是當然的,我等這就安排人去洛陽,一來向那位劉候爺表達我們的善意,二來,也得探聽出那位劉候爺對我們這些人的態度如何,雖然說那位劉候爺愛才若渴,但若是沒有一個保障,我等若這般冒冒然然的投過去,只怕會有些太魯莽了,此事既然是我說的,那就由我去洛陽探聽一下情況吧……」許由一聽辛評鬆了口,心中不由的大喜,心中立即決定由自己親自往洛陽跑一趟,自己帶著這些冀州幾大家族的投降意向見那位劉候爺,不但是一份大功勞,也可以給那位劉候爺留下一個較深的印象來,雖然說會有一點兒危險,但冒這一點兒危險卻是值得的,郭圖和辛評聽到許攸願意親自去洛陽,都點頭同意了。

    辛評回了家,找到自己的兄長辛毗,把情況與辛毗做了一個說明,辛評,辛毗都不是什麼忠貞之士,兩個人以前是韓馥的手下,後來袁紹謀奪冀州,辛評和辛毗看到袁紹勢大,於是與冀州的其他幾個大家族一起把韓馥賣了,如今劉民要出兵攻打冀州,面對著強勢洛陽大軍,辛評與辛毗為了辛家的利益,是根本不會與袁紹陪葬的,辛毗聽了辛評的話後,雖然他對自己的那個女兒辛憲英很是寵愛,但為了家族的利益,辛毗還是同意了辛評的意見,對辛評道:「為了我們整個辛家,憲英她做出一點犧牲卻是值得的,我聽說那位劉候爺是個對女人很溫柔的人,憲英到了他的府中,應該不會受到太大的委屈,不過此事卻是我信許家的事情,此能讓那個許攸從中插上一手,仲治,我們得快一點派出自己家族的人到洛陽去一趟才好,那位許攸之所以要親身去一趟,無非是想藉著我們冀州幾個大家族的名頭,把這份大功勞攬到他的身上而已,若是任由他去,即使我們獻上了我們家族中最珍貴的女兒,但能得到最大利益的,卻不是我們,而是他許攸了,我看,這一次就由你親自去一趟洛陽吧。」

    辛評見自家的兄長發了話,自然是趕緊應承了下來,當下收拾了一下,便向外宣稱得了病,裝病在床,等那袁紹派人來看過之後,辛評便立即帶著侄女辛憲英,悄悄地的離開了鄴城,而許攸一直沒有得到辛評的答覆,聽說辛評病倒後,許攸也過去看了一回,但辛評卻什麼也沒有說,許攸以為是辛毗不同意,沒得法,許攸只得搜羅了十名美女,然後找了一個借口離開了鄴城,許攸與辛評離開鄴城的時間前後只相差兩天,許攸雖然比辛評早出發,但許攸所帶著的東西多,而辛評只帶了幾十名家族護衛和辛憲英,騎的又都是快馬,所以反而比許攸早了四天到達洛陽,劉民聽說冀州辛家的辛評來了,心中訝異了一會兒之後,心想這大概是來向自己投降的人了,來的好,咱可不怕投降的人多,就怕沒有人投降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