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一百六四章攻打長安(中) 文 / 唐同

    第一百六四章攻打長安(中)

    劉民見伏壽向著自己望來,不由的笑了一下,他這一笑,是因為伏壽這個女孩子是一個歷史上自己知道的人物,算來也算是自己認識的人了,但伏壽卻是會錯了意思,以為劉民是在向她示好,臉上不由的微微一紅色,把自己的目光移了開,心中卻是想到,這是誰家的兒郎,長為這般的俊人,如此相貌的男子,自己卻為何從來沒有聽人說起過,劉民在漢末時代已經過了不少的時間了,但相貌上看上去仍然有如二十歲的人。

    所以在伏壽看來,劉民應該是與她算是同一輩的人,在同一個城中的權貴子弟中,誰長的俊,誰長的美,一般都是有人評論的,以劉民這般的俊逸,伏壽其實在洛陽時就聽說過,只是現在的伏壽卻沒有往這上面想,因為幾年過去了,在伏壽的心中,那個曾經俊逸的劉候爺,應該是一個大叔級的人物才是,怎麼可能是一個看上去最多只有二十歲的年青人。

    個美女若是美到了一定的程度,那麼就算他做出什麼過份的事情,大多數的男人一般也不會在意,而一個男人若是俊逸到了極點,就算是美女,對這個男人也同樣會多一些包容之心,若是其他的男人像劉民這般毫無顧忌的看著她伏壽,做壽的心中必定不會有好印象,但劉民的目光,不但不讓伏壽反感,反而因為劉民的目光太過於直接而臉紅了起來。

    典韋和許褚對於做壽臉上神情的變化是不會注意的,但王越卻是注意到了,見伏壽臉上那種害羞的表情,王越心中不由的想到,難道自己的這個主公與這個小美女是認識的不成,看來,自己的主公很早以前就對這個小美女打了主意啊,劉民見伏壽臉上那種羞澀之意,心中卻是想到,這個女孩子到是一個可愛的人啊,看來不但溫柔,還很單純,想到伏壽最後的結局,劉民的心中也不禁為伏壽感到可惜,心裡面有一些想改變伏壽那可悲的命運的想法。

    劉民手中如今也有雄兵十萬,雖然士兵的數目在天下諸侯中可能還排不進前五名,但手下十萬雄兵儘是青壯之士,論戰鬥力卻是天下第一的,擁有這樣的勢力,想要改變一個女子的命運,並不是一件什麼為難的事情,而且劉民除了顧忌曹操和劉備他們之外,其他的諸侯,便是袁紹,劉民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其實話也說回來,曹操與劉備現在也沒有什麼太讓劉民顧忌的地方了,因為曹操與劉備手下不少的人才都落在了劉民的手中,沒有了這些人才,曹操與劉備再厲害,那厲害的程度也遠不如歷史上,所以,現在劉民也沒有什麼顧忌了。

    劉民想到就做,走上前去,對著伏壽道:「你可是那長公主劉華之女伏壽?」

    劉民直接叫長公主的名字,在這個時代是很犯上的一件事情,不管怎麼說,在名分上來說,公主的身份與王爺的身份是相差不多的,劉民這個候爺,說什麼也不能叫出名字來,只是現在漢室已經完全衰微,連皇帝都被人看輕了,何況一個長公主而已,伏壽聽劉民直接叫她母親的名字,心中微微有些驚訝,弄不明白劉民是什麼來頭,那口氣,似乎是自己的母親劉華的長輩一般,在大家族中,叔公的年紀比侄孫的年紀還小的事情,也不在少數,不過以劉民所持有的身份來說,他與長公主劉華是一個輩份上的人,按輩份來說,平輩之間在這個時代也是不能直呼其名的,所以伏壽才會誤會劉民是自己爺爺那一輩份的人。

    心地很溫柔善良的伏壽,並沒有因為劉民的不禮貌而生氣,有些好奇的道:「你是誰?怎麼知道我叫伏壽,難道你與我父母是舊識不成?」

    「我叫劉民,是清河的候爺,與你母親算是一家人吧。」劉民笑著道,他到是不怕暴露自己的身份,怎麼說,他也是宗室之親,與現在的皇帝劉協算是關係較近的親戚,若是在漢靈帝以前,絕對不會希望一個手握重兵的宗室人員跑到作為首都的長安(洛陽)來,但現在的劉協這種情況,卻是巴不得有宗室之人帶著軍隊過來勤王,當然劉邦分封劉姓王爺,為的就是由劉家的子弟守護著大漢的江山,所以這個時候,就算劉協知道了劉民到長安來了,不但不會責罰劉民,還會很高興的接待的劉民,只是劉民的心中沒有一點兒想勤王的意思。

    「劉候爺?……原來是洛陽的劉候爺,小女子伏壽見過劉候爺。」伏壽一聽劉民自報的家門,不由的愣了一下,劉民的身份與來歷,伏壽是聽過的,只是在她的想像中,這位劉候爺應該是一位大叔級的人物才是,怎麼可能是一個這般年青的人,想到聽說中的那位劉候爺手中握有雄兵數萬,曾經讓那董卓也忌憚不已的人物,怎麼會是眼前這麼個年青人呢。

    伏壽怎麼看,怎麼也不覺得眼前這位俊到了極點的青年男子會是那種手握數萬雄兵的一方諸侯,目光轉過去看了看劉民身邊的三人,心中更是懷疑,雖然這三人看上去很高大威猛的樣子,但做為一個手握數萬雄兵的諸侯,身邊的護衛也不應該只有這麼一點兒人啊,不過伏壽是一個極明白事理的人,對於心中的懷疑並沒有說出來,劉民見伏壽那好奇的目光,也知道伏壽的心中是不相信的,劉民也沒有解釋,只是道:「說來,我也應該叫一聲你母親為姐姐的了,當年在洛陽時,我見過你父母一回,不知道他們現在還好不好……」

    劉民與伏完夫妻之間,可是沒有什麼交情,在一個大家族中,同一個家族之中的人互相不認識的人也大有人在,劉民與劉華之間的同族關係隔的較遠,以劉民當年僅僅一個候爺的身份,是根本不可能入的了一個長公主的眼中的,如果不是漢室如今衰微,管一位長公主叫姐姐,劉民這句話簡直就算是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了,但現在,不但沒有一點兒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架式,伏壽心中卻為劉民管她的母親叫姐姐,心中感到很高興,其原因,還是因為劉民現在是一方手握重兵的諸侯,而且是勢力極大的諸侯,他要是對天下人說長公主劉華是他的姐姐,那麼全天下的人就不敢輕易的對伏完一家子人怎麼樣,就算如今掌握著長安的王允和呂布,只要是不與劉民成為死對頭,就不能拿劉民的姐姐一家人怎麼樣。

    伏壽也不知道劉民所說的話是真是假,不過伏壽不是邀請了劉民到她家做客去,伏壽年紀不大,但生於那種大家族,不可能沒有一點兒心機,劉跑到長安來,不可能什麼事情也不做點出來,那就太對不起他跑這一趟了,而要在長安弄出點風雨來,離開當地的這些權貴,就憑劉民四人也攪不混長安的這潭水,所以很爽快的答應了伏壽的邀請。

    就在劉民去伏壽家中的時候,郭汜他們的大軍已經離長安不遠了,聽到郭汜大軍已近的消息,呂布讓人把長安的城門關死了,而在皇宮之中的劉協聽說郭汜的大軍已經到了,心中不由的很是害怕,對著身邊的王允問道:「王愛卿,可有哪路勤王的大軍過來的消息否?」

    「陛下無須擔心,那郭汜等人的軍隊雖然有十幾萬,但都是一些烏合之眾,怎麼會是呂將軍的對手,只在有呂將軍在,自可保陛下無恙……」王允這話雖然是安慰劉協的,可劉協一聽,也知道王允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沒有什麼勤王的大軍過來,一想到沒有勤王之軍過來,劉協的心中就擔心不已,暗想就憑著呂布那三萬人馬,怎麼可能是人家十幾萬人的對手,那呂布雖勇,也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再厲害,拚的過一百人,一千人,難道還能拚的過一萬人不成,更何況人家這一次來的可是十幾萬人,也許他呂布從千軍萬馬中殺出去不是一件什麼難事,但呂布難道還有本事保著自己這個皇帝從千軍萬馬中殺出去不成。

    劉協的臉色有些發白,在大殿之中不斷的走來走去,其他幾個與王允一起陪著劉協的大臣,看著劉協走了來走了去的,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安慰劉協,有個別的大臣心中甚至在想著,到時候萬一城破了,自己與自己的一家子人該怎麼辦,逃只怕是逃不掉的,那來的可是十幾萬人的大軍啊,劉協現在能信任的大臣並不多,伏完,董承現在都算是劉協的親信了,伏完是長公主駙馬,伏家歷代與皇室的關係也近,而那董承則是前董太后的侄子,劉協則是從小由董太后撫養的,與董承家的關係自然是親近,這時候,伏完與董承也都在這大殿之中,他們兩個對劉協這個皇帝雖然是忠心耿耿的,卻無大智慧為劉協解憂。

    郭汜看著眼前浩浩蕩蕩的大軍,心中不由的有些得意,雖然這十幾萬人馬有大部分不是自己的,但是這一次,卻是聽從自己指揮的,這在以前,郭汜可從沒有想過,自己能這般的風光,更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當上一方的諸侯,上面再也沒有人對他指手畫腳的,雖然郭汜的心中對呂布還是有些懼意,但這種懼意遠不如那位劉候爺給他的感受,而且呂布手中只有三萬來人,就算是臨時的招兵買馬,也擴充不了多少軍隊,整個長安一地的青壯年,可都在董卓時代給強征光了,那呂布能弄到,也就是那些大家族中的私兵。

    各個大家族中都有私兵,不過郭汜與李榷他們都沒有在意,而做為郭汜手下的謀士的賈逵,卻是沒有提醒郭汜,這些大家族別看在董卓面前一副老實相,那是因為董卓的實力太龐大了,不是幾個家族聯合起來就能對付的,儘管董卓折騰來折騰去的,對這些大家族的實力卻並沒有折損多少,當董卓身死,那些大家族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一個個都使出全身的招術,在王允的號召下,這些長安與洛陽的大家族竟然彙集了三萬多家族私兵,

    所以郭汜所得到的消息,認為長安城中只有呂布的三萬人馬是不對的,加上那些家族私軍,實際上有著近七萬的人馬,那些家族的私兵在平原上可能是沒有什麼戰鬥力,但在守城上,卻還是可用的,賈逵早就聽劉民手下的賈翊,郭嘉他們分析過,知道長安城中那些個大家族中還是有不少的私兵的,如果能齊心協力的話,郭汜他們想要攻破長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他們的實力多消耗一些,到時候劉民他收拾起殘局來也容易一些。

    郭汜與李榷他們的大軍在第二天到達了長安城下,這長安城是一座大城,修建的很是雄偉,城牆儘管很是殘破,卻是高大無比,並不比洛陽城來的矮小什麼,郭汜想要破城,可是非常的不容易,而郭汜和李榷,也都想著多保障一點手下的士兵,所以攻城之法是很不可取的,歷史上郭汜與李榷他們能夠攻破長安城,靠的也不是強攻,先是把呂布的大軍引誘到別處去,然後在路上伏擊了呂布的大軍,讓呂布大敗之後,弄的長安城中人心惶惶,結果有那大家族的人為了保存自己家族的利益,與郭汜他們裡應外合破了長安城。

    現在劉民想要郭汜與呂布之間互相多消耗一些實力,那賈逵自然也就不會為郭汜提出如此的妙計,而歷史上為郭汜他們提出如此妙計的賈翊,現在已經成了劉民的手下,郭汜與李榷兩個人雖然都不是笨人,但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計謀來,而賈逵又沒有給郭汜他們說出長安城中那些大家族有不少的私兵,認為長安中兵力不多的郭汜和李榷,在包圍了長安後,只讓手下士兵休息了一夜,便帶著大軍向呂布邀戰。

    這個時代,陣前先讓將領打上一場是很流行的事情,不過郭汜他們都知道呂布的厲害,單挑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所以也不廢話,指揮著手下大軍先試探著攻打了一回長安城,這呂布與王允准備的還算充分,郭汜他們的第一波試探攻擊,很快就被打了下來,讓郭汜他們損失了一千多士兵,一見長安城似乎準備的很充分,郭汜與李榷的心中都有些犯難了,因為他們誰也不願意損失太多的自己手下,於是第二波攻擊就讓樊稠的手下進攻,那樊稠也不是傻子,自然不肯賣力攻城,一輪攻擊損失了數百士兵後,樊稠的手下就很狼狽的樣子九泉之下了下來,城上的呂布與王允他們見連續輕鬆的擊退了對方兩次的進攻,都不由的一口氣。

    「果然是一群烏合之眾樂,有司徒大人與呂大將軍在此,這些跳樑小丑何足懼也。」一個大臣看到自己一方打退了對方的兩次進攻,不由的對著王允與呂布大拍馬屁,卻不知道,呂布手下的并州軍雖然是精銳之軍,但郭汜,李榷他們手下的西涼軍也同樣是大漢帝國的精銳之師,雙方的戰鬥力大致差不多,若不是郭汜與李榷,樊稠他們都不願意損失自己的手下,

    真是全力進攻長安的話,呂布他們根本就守不住,畢竟各家的私兵戰鬥力是很差的,只憑著呂布的三萬并州軍,相差的數目有些太大了,當然,如果讓那些私家兵經歷過幾場血戰後,那戰鬥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郭汜見樊稠那麼快就敗退下來,也明白這樊稠是想保存實力,心中不由的犯起愁來,又想保存實力,又要攻下長安城來,這樣的好事可不容易找。

    收兵回營後,郭汜向賈逵問計道:「如今那長安城的城牆高大,想要攻下來只怕損兵折將太多,那時,我等一旦兵力不足,那馬騰,韓遂之輩就會趁機發難,我等必死無葬身之地,不知先生可有什麼法子破那長安城牆,還能盡量少折損我等的捕力?」

    今天攻城的情形,賈逵也看到了,知道這郭汜,李榷他們都想著保存自己的實力,要想讓郭汜他們與呂布血拚,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賈逵的心中沉吟了一陣道:「郭將軍不用擔心,那呂布,乃一匹夫爾,要破這長安的城牆並不難,呂布手下只三萬軍隊,但呂布本人好勇鬥狠,明日可邀其到城下一戰,以呂布的性子,也必會出城來戰,只要到了城外,郭將軍多派一些手下大將將那呂布纏住,然後大軍一揮而上,以我等十幾萬大軍,要滅他呂布三萬大軍,還不是一件十拿九穩之事,郭將軍,你明日可如此如此……」

    郭汜一聽賈逵提出的計策,眼中不由的亮了亮,點了一下頭道:「先生不愧是那文和兄的一家人,胸中果是有學問啊,此計甚好,待我等明日滅了那呂布,再與先生一起慶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