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一百四九章張繡與武安國 文 / 唐同

    第一百四九章張繡與武安國

    武安國自從被劉民俘虜過後,心中便對劉民有些怯意,這一次聽說是要去救援曹操,對手就是那位劉候爺,武安國便不想帶這個兵,不過孔融卻是很熱情,做為他武安國的主公,武安國也不得不聽孔融的命令,帶著五千人馬前往穎川郡。

    從北海郡到穎川郡的路程不短,這中間其實還有兩個其他的諸侯勢力,不過這些小諸侯對於武安國的軍隊過境,到也沒有橫加阻攔,像這些小諸侯一般都是以前的太守之類的人,不過實力都不怎麼樣,屬於那種沒有什麼野心,只等著一個有實力的主公的,這類人中,也有一些仍然忠於大漢朝庭的,在這種時候,也只能是各掃自己的門前雪。

    正常情況下想要借道是不可能的,不過這些諸侯也曾經得到過曹操的請求,雖然沒有出兵去幫助曹操,但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孔融要去幫助曹操,他們自然也就放孔融的軍隊過去了,武安國的軍隊從離開北海時,便有劉民手下的情報人員把消息傳遞到了劉民與趙雲那兒,趙雲得到消息後,便帶著手下的騎兵軍隊改道了,讓張濟領著一部分騎兵與自己從兩路向著武安國他們夾擊過去,大漢帝國的騎兵數量不少,不過一般都是西涼,并州,幽州冀州這四個地方,其他的地方騎兵很少,一般都是步軍,南方則有一定的水軍。

    武安國帶著的五千人基本上是步軍,只有斥候才是騎兵,武安國一路上到也很小心,將手中的一百多斥候都派了出去,只是這些斥候雖然是騎兵,但與趙雲手下的騎兵卻是不可同日而語,在遇到趙雲派出的斥候後,武安國手下的斥候很悲劇的大部分成了俘虜,另外沒有成俘虜的,則被雲的手下給射殺了,武安國發現自己所派出的斥候都是有去無回,便也明白情況很不對了,命令自己手下的軍隊就地紮營,這營剛紮好,轟天震地的馬蹄聲便傳了過來,聽到這馬蹄聲,武安國和他的手下臉色全都變的慘白。

    很快,武安國便知道自己被包圍了,兩支各有萬人的騎兵隊伍從兩面向他這裡包抄了過來,如果是飛將軍李廣帶著他的那支五千步軍,也許還能與兩萬騎兵抗衡,但武安國可沒有李廣的才能,李廣訓練的那支與匈奴人對抗的五千人軍隊,那是精銳之中的精銳,他武安國帶領的只是一支普通的軍隊,別說兩萬騎兵,就是五千騎兵也能讓他全軍覆沒了。

    有一些武安國的手下見到這個陣仗,手中的兵器都快拿不住了,張濟一馬上前,一揮手中的長槍,牛氣哄哄的吼道:「武安國,你聽著,某家主公有好生之德,希望你能明白形式,你快快帶著你的手下投降,要不然,大軍一動,你這點兒人馬可就要踏成肉泥了。」

    武安國一看出來的不是他最害怕的劉民,心中到是安定了一些,心想自己要是被人家一嚇就投降了,那以後哪還有臉活著,當下拎著他的流星錘衝了出來:「休要多言,某家豈是那投降之人,先讓我們見個真章再說,看錘……」

    「哈哈……武安國,你也別不識好歹,某家主公當初看你是個人才,才會放了你回去,沒想到你竟然還要與某家主公為敵,今日且讓你見識見識我張濟的厲害……」張濟武藝其實也是不錯的,但比起武安國卻要差那麼一點兒,只是武安國第一次在諸侯面前出戰時,就被劉民給俘虜了,以至於讓張濟覺得這個武安國的武藝不怎麼樣,張濟投降劉民後,劉民雖然對他重用,但劉民手下的猛將大將太多了,張濟的本事實在是拿不出手。

    所以張濟一直覺得自己過的有些窩囊,想要尋個揚眉吐氣的機會,只是張濟很顯然找錯了對手,與武安國交手十多招後,張濟便明白自己不是武安國的對手,當下也不戀戰,虛晃一槍撥馬便走,那武安國想要人民軍隊殺,張濟的隊伍中衝出一員小將,攔住了武安國的去路:「呔,姓武的傢伙,休要猖狂,且讓某張繡來會會你……」

    武安國一看來了個小年青,同樣是使槍的,到也沒有在意,舉錘便砸,兩個人戰到一處,十幾個回合後,武安國便知道自己不是這個年青小將的對手,心中不由的暗歎,那位劉候爺手下,還是人才濟濟,這般跑出一個小將,自己就不是對手,武安國在劉民手中做俘虜時,劉民對他限制的不嚴,所以武安國到也聽到不少情報,知道劉民手下有典韋,趙雲,顏良,文丑,龐德,高順,張遼這些大將猛將,這個叫張繡的,武安國從來就沒有聽說過。

    張濟是誰,武安國到是聽人說過,這張濟原本是董卓手下大將,後來與華雄一起投降了那位劉候爺,算來也是有名的人物,這個張繡武安國雖然不知道,劉民若是聽到名字,一定會明白他是誰,在三國時代,張繡也算是一員良將了,武藝很不錯,是張濟的侄子,前些時候前來投靠他的叔叔張濟,因為張濟出征在外,暫時還沒有把張繡的名字報上去,所以現在劉民也不知道,這張繡已經來到了他的手下。

    按照劉民所定下的制度,才能比較卓越者,必須上報到他這兒來,由他來安排官職,張濟知道自己的侄子武藝很好,以劉民對人才的態度,肯定會給張繡一個較好的職位,所以張濟也就沒有安排自己的侄子在自己的軍隊中任職,暫時跟在他身邊學學領兵的知識,武安國見自己不是張終須的對手,心中便有些膽怯了,幾十個回合之後,武安國開始落在了下風,正想趁著兩馬相錯而過時跑掉,他手下的士兵卻都突然喧嘩起來,向著他這邊跑了過來。

    原來趙雲帶著軍隊從另一方向圍了上來,對著武安國手下的後軍發動了攻擊,只一輪箭雨,便讓驚駭的武安國手下崩潰了,各自開始逃命,武安國一見眼前的情形,便也隨著亂軍逃跑,他是有馬可騎,逃起來到是很快,但他手下的步軍卻是逃不過騎兵的,張濟帶著軍隊在後面不緊不慢的追殺著,趙雲則直接帶著手下人馬打掃戰場,收拾戰利品。

    張繡見武安國逃跑,哪能讓他跑了,他還想帶著一份功勞去見劉民呢,騎著馬在武安國的身後緊追,雙方一個追一個逃,跑了幾個時辰,兩個人的馬都累的吐白沫,相繼倒在了路邊,於是兩人就用自己的兩條腿跑,這樣一來,武安國卻是吃虧了,因為他的一雙大錘比張繡的長槍可重多了,武安國又不好丟了自己的兵器,這樣武安國就比張繡多負重幾十斤,時間一長,武安國也終於受不了,停了下來喘著粗氣對張繡道:「我他娘的不逃了,是死是活,咱們手底下見真章,來,來,來,咱們再大戰三百合……」

    張繡用槍駐著地,也喘著氣罵道:「我說姓武的,你也太沒有出息了吧,是兔子生的不是,跑的這麼快,你用兵著跑嗎,我家主公上次能放了,這次次難道還會殺你不成……」

    「少廢話,要打,咱就來打,要不,你就讓我離開……」武安國這會兒其實連舉錘的力氣都沒有了,這般說話,也只是硬撐著而已,張繡一聽武安國的話,心想我若是讓你離開,那我跑了這麼遠的路豈不是白跑了,當下拔了來便要上前動手,卻見一騎突然跑了過來。

    來人一身的江湖遊俠兒的打扮,背後是一把大劍,看上去大約二十多歲,馬上那人看到兩個喘著粗氣的人,不由的停了下來,好奇的問道:「你們這是做什麼?」

    武安國眼珠兒一轉,搶先說道:「這人是攔路搶劫的,這位兄台……」

    張繡不等武安國說完,也趕緊道:「某是洛陽劉候爺的手下張繡,這位是北海孔融的手下武安國,他們的軍隊被某的主公劉候爺打敗,某是來抓他的……」

    張繡這會兒也是累的全身無力了,這突然出現的一個生力軍,張繡也不得不客氣一點,不想來人的眼珠兒卻轉動了一下,對武安國道:「你的這對錘某很喜歡,你把這對錘給某吧。」

    武安國一聽,不由的大歎倒霉,這來的人,看樣子也是一個攔路搶劫的貨,張繡卻笑道:「這對錘某沒有用,這位壯士就拿去罷……」

    那人看了張繡一眼,跳下馬來道:「某自己會拿,用不著你多嘴。」

    那人上前欲要將武安國手中的雙錘奪去,武安國豈會那麼容易就讓人把兵器奪走了,用盡自己最後的力氣,舉錘向那人砸去,那人閃身後退,張繡卻在這時一槍刺了出去,紮在那人的後心上,張繡收了槍,那人掙扎了幾下便死了,臨死眼睛一直瞪著張繡,張繡將槍上的血在那人身上擦了擦,不屑的道:「原來是個蠢貨,某還道有多厲害呢。」

    「你這是暗算人家,不是英雄所為……」武安國一錘砸過後,更是沒有了力氣,將兩隻錘拄在了地上,很不屑的對張繡道,張繡雖然也累的夠嗆,但偷襲之下,武藝一般的人還是躲不過去,而張繡之所以偷襲那人,就是因為那人說話的語氣不善,張繡怕他對付完武安國後,再反過來對付他,張繡又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小命交到人家的手中。

    「哼,你別不識好歹,我可是救了你一次,這傢伙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張繡對著武安國撇了撇嘴,那武安國苦笑了一下,乾脆將手中的雙錘丟下。

    「你這算什麼救我……算了,我還是與你一起回去,我丟了這五千人馬,也沒有臉回去了。」武安國歎息了一聲,心中放棄了逃跑的打算,逃了又能怎麼樣,吃了這樣的敗仗,那還有臉回去,若是改名換姓逃到其他的地方去,這日子也不好過,還不如就投降了那劉候爺,至少這個劉候爺還算是個求賢若渴的人,自己到他的手下,多少也有些用處,總比四處去流浪要好的多,武安國心中這般一想,便再也不想逃跑了。

    劉民給武安國的印象很不錯,也曾經幾次招攬過他武安國,只是那時武安國還想著回到孔融的手下去,所以沒有投降劉民,現在劉民的勢力壯大了很多,而孔融的勢力卻是日漸萎縮,武安國這一次還一口氣就給孔融丟了五千人馬,本來就沒有多少兵力的孔融,實力就更加的不行了,所以武安國在見自己逃不掉後,便也就認命了,跟一個有前途的主公,總比跟一個隨時都會被人家給滅了的主公要好,唯一讓武安國有些掛心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張繡見武安國投降了,不由的翻翻白眼,心想這傢伙早該投降的,跑了這麼遠的路,他自己受罪不說,讓自己跟著也受了這麼些罪,張繡也懶的捆綁武安國,只是在他的身後押著他,武安國的事情,張繡也聽他的叔叔張濟說過,主公劉民曾經幾次招攬過他,現在他既然投降了,張繡也不好虐待他,因為很可能以後大家都是同一個主公手下做事的人了。

    兩個人走了一段時間,便遇到張濟派來接應張繡的人,這些人都是一人雙騎,給張繡和武安國均出了兩匹馬,劉民手下最早的時候都是一人兩騎甚至三騎,但後來軍隊多了,馬匹卻沒有增加什麼,於是有一部分騎兵就變成了一人一騎,只有最精銳的幾支隊伍還保持著一人雙騎,張繡和武安國回轉後,趙雲給劉民寫一份戰報,將張繡和武安國的名字與事情都報了上去,劉民見武安國終於向自己投降了,心中有一些高興,更讓劉民高興的是,張繡也出現在了他的手下,以前地三國遊戲中,張繡是趙雲的師兄,劉民很想問問他們到底是不是,不過趙雲和張繡都不在身邊,劉民也無從問起,給趙雲回復的時候,劉民把張繡安排給了文丑,把武安國安排給了顏良做副手,而這個時候,劉民也帶著典韋和二千近衛出發了。

    穎川郡包括許昌和陽翟共十七個縣,這裡不但出人才,人口也比較多,曹操佔據此地,如果沒有劉民出現的話,曹操肯定是會順利的將附近的各路小諸侯消滅掉,順利的成為一方大諸侯的,可惜現在曹操剛剛有所發展,那位劉候爺便迫不及待的帶著軍隊來打他,要說曹家與夏候家還真是很出人才,猛將大將不少,劉民雖然派出了趙雲,顏良,文丑,張濟,心中還是有些擔心,為了能一鼓作氣將曹操給滅了,劉民最後帶上了典韋親上前線。

    曹操將所有兵力收縮到了城中,又將主要的兵力集中在許昌,並且將其他城市的糧食等物資也集中到了許縣城,驅使百姓日夜不停的加高加固許縣的城牆,不過曹操心中也明白,自己這點兒人馬是守不住地盤的,曹操也是一個狠人,派了兩個能說會道的人分別出使袁術和劉表處,將穎川郡的地盤拱手送給了袁術和劉表,曹操的目的就是希望劉民與袁術,劉表他們打起來,這樣他曹操才能有一線生機,曹操這一手,袁術與劉表還都動了心。

    袁術與劉表並不知道,這曹操將穎川郡送給了他們兩家,這就好比一女嫁二郎一樣,穎川郡的人口雖然比不得南陽那種地方,卻也不是差的太遠,所以無論是南陽太守袁術得到穎川郡,還是劉表得到穎川郡,實力都會大漲不少,這兩個人自然會動心,不過劉表的野心沒有袁術那般大,所以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裡表示出自己的態度,而袁術卻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接收穎川郡了,派出手下大將雷薄和陳蘭,領四萬大軍前來穎川郡。

    袁術因為出身於四世三公的袁家,家底子很厚,像袁紹做了渤海郡太守後,手下便招集了六七萬的軍隊,而袁術成為南陽太守後,手下也有五六萬軍隊,經過這段時間的四處搶佔地盤,袁術手下的軍隊也漸漸多了起來,現在袁術手下有十五六萬大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他的大哥袁紹的實力還要強一點兒,只是他現在的對手是劉表,劉表的實力也很大,只是劉表的野心沒有袁術大,所以雙方的戰爭中,劉表有些處於被動的地位。

    劉民很快就得到了袁術派出了四萬大軍前來穎川郡的消息,對於袁術突然跑來穎川郡,劉民有些想不明白,劉民不知道曹操這麼狠,竟然將穎川郡送給了袁術和劉表,這個時候,趙雲與顏良他們已經分別攻下了六座沒有什麼人的縣城,這六座縣城內剩下的不是老弱殘兵,就是老弱婦孺,根本就沒有一點兒戰鬥力,糧食和其他有用的物資,幾乎被曹操給搬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