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一百三五章悲劇的三英(下) 文 / 唐同

    第一百三五章悲劇的三英(下)

    牛輔一看自己流血了,心中頓時慌了,做為一員武將,牛輔不是沒有見過血,但他出身於世家大族,董卓招他為女婿,也是因為他是西涼的大家族正支弟子,進入董卓的軍隊後,牛輔也參加過一些戰鬥,但他身邊儘是保護他的人員,牛輔幾乎是沒有受過傷,所以牛輔看到別人的血時不會有什麼害怕的,但看到自己流血了,心中卻是真正的慌亂無比,不由的對手下那些人喊道:「都……都聽劉候爺,你們還不快快放下手中的兵器……」

    牛輔的手下見牛輔要他們入下手中的武器,卻是一個個的互相看了看,沒有一個放下手中的兵器的,到不是說這些人不聽牛輔的話,而是誰都知道,一旦放下手中的兵器,自己這此人就成了別人任意宰割的對象,這個時代,殺俘虜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誰也不敢說,這位劉候爺就不會殺俘虜來著,為了自己的小命,除了少數幾個對牛輔死忠的人外,別的人是不會放下手中兵器,然後等待著別人來宰殺自己,不過這樣一來,那些想救牛輔的人,也暫時的停下了進攻,畢竟牛輔在對方的手中,自己這些人進攻的話,惹怒了以方,一刀把牛輔給殺了,那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事後,他們這些人肯定也會被董卓給殺了。

    劉民見那些人並沒有放下武器,心中到也不急,他需要的只是時間,只要自己身後的大軍過來,那麼牛輔手下這幾萬軍隊在群龍無首之下,肯定不是自己的對手,雙方就這麼僵持著,牛輔手下一個將領跑了過來道:「劉候爺,你這是什麼意思,就不怕董太師找你算帳?」

    「呵呵,也沒有什麼意思,董太師要走,也不通知我一聲,是不是太不夠意思了,不過我呢是個大度的人,不與他計較這些,可這些財物也是我的一份的,所以,我現在要收走屬於我的那一份,想來你沒有意見吧。」劉民呵呵一笑,很客氣的說道。

    那個將領一聽劉民的話,皺了一下眉頭:「劉候爺,這些可是我西涼軍的東西,什麼時候也有你的一份了,劉候爺,我勸你還是把牛將軍放了,要不然,董太師哪裡你可不好交代。」

    「交代個屁,我好言好語的與你說,你竟然還不識抬舉,什麼你們西涼軍的東西,這些東西可都是洛陽的百姓的,我現在要替洛陽的百姓全都收回來,董卓那兒,就讓他以後到閻王爺那兒聽你的匯報好了。」劉民忽的翻了臉,一驅坐下的馬衝了上前,手中的刀一閃,便把那個將領的腦袋給砍了下來,然後將刀上的血跡在牛輔身上擦了擦。

    眾的牛輔手下見劉民一刀就將那個將領給砍殺了,都明白過來這位劉候爺的厲害,一般的董卓軍士兵並沒有聽說過劉民的厲害,但他們也不都是傻子,心中自然是會進行比較的,那個將領雖然不是什麼猛將,但也是憑著自己的勇武成為將領的,真才實學還是有一些的,在那些士兵的心目中,這個將領可是很厲害的人物,但現在在劉民的手中,卻被劉民一刀就殺了,這劉民在他們心中就更加的厲害了,原先還有一些想趁機救下牛輔的人,現在也不得不重新的考慮一番了,功勞雖然重要,自己的小命也很重要。

    牛輔手下的一眾將領,要說都是牛輔的親信,雖然他們沒有聽牛輔的話放下手中的兵器,但也不敢就此捨棄了牛輔離開,要動手,卻又得擔心傷到了牛輔,一時間雙方就這麼僵持著,也有聰明點的人,派了自己的手下去向董卓他們的大軍報告,希望董卓能派個管事情的過來,只不過董卓他們的大軍跑的遠了,殿後的董卓軍也同樣離的這裡很遠,而劉民的軍隊就在這附近,沒讓劉民等太長的時間,龐德與文丑便帶著軍隊趕了過來。

    有了這些軍隊的到來,情況立即就發生了變化,劉民也不與那些牛輔的手下客氣,一揮手,龐德與文丑便領著手下的軍隊向牛輔的手下殺去,牛輔的手下雖然還有一些將領帶領著,但牛輔這個帶頭人落在劉民的手中,所以牛輔的那些手下只能各自為戰,很快被龐德與文丑他們殺的大敗,一些見機的早的牛輔手下,在見劉民他們如猛虎一般的衝殺過來時,便已經打起了逃跑的主意,戰況不利時,這些人便當先逃跑了,隨著少數人的逃跑,很快便帶動了其他的人加入了逃跑的隊伍中。

    古時的軍隊與現代的軍隊可不同,很少有那種死戰不退的軍隊,一般的訓練有素的軍隊在傷亡達到十分之一時就會垮掉,在傷亡達到十分之二才垮掉的軍隊,那可是精銳之師了,董卓手下的西涼軍是精銳之師,但他接收的洛陽軍卻是一般的軍隊,牛輔手下偏偏就接收了很多的洛陽軍,結果在這個時候就顯現出惡果來了,有了一批人逃跑,就迅速的影響到其他的人,本來還十分勇猛的西涼軍,這會兒因為那些洛陽軍的逃跑,也沒有了戰鬥之心。

    劉民讓龐德與文丑穩中有各帶三千騎兵追殺了一陣,其他的軍隊則將所有財物重新檢查了一遍,凡是黃金等真正值錢的東西,則聚集起來裝在一起,當這些值錢的黃金之物都搜刮了乾淨時,劉民又發動那些沿途的洛陽百姓,把這些財物送給他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當劉民把這些財物分發給那些洛陽百姓的時候,那些平時有如綿羊一般的百姓,在這個時候爆發了讓人賈翊都難以相信的潛力,變的瘋狂起來。

    若不是有劉民手下的大軍在場,這些百姓只怕就要瘋搶了,劉民在分發完尋些財物後,又號召這些百姓前往陳留,得了財物的洛陽百姓,自然是把劉民當成了明主,於是調轉了方向,往陳留而去,劉民帶著手下,押運著尋些黃金之物,也往陳留的方向而去,一路上那些驅趕著洛陽百姓的零散的董卓士兵自然是攔不住劉民他們的大軍的,因為是走回頭路,所以跟著劉民走洛陽百姓越來越多,那支殿後的董卓軍是由李榷所帶領的,李榷手下也有三萬大軍,不過一見是劉民他們,聽張濟說過劉民的厲害的李榷,沒有敢正面與劉民較量。

    李榷剛開始時也不知道劉民已經反了董卓了,被龐德與文丑帶著騎兵一個衝鋒,就把措手不及的李榷的手下給打散了,李榷也是有一些才能的人,很快重新將軍隊整理好,帶著手下想從側面纏住劉民他們,以等待董卓他們的大軍過來,劉民自然是不能讓李榷糾纏住,與趙雲一起,兩個人打算再來一次擒賊擒王,李榷一看劉民與趙雲兩個人在他的大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有些嚇到了,他看的出劉民他們這是想要直接來對付他,李榷有些嚇到了,帶著手下遠遠的逃開,劉民與趙雲追殺了一陣李榷之後,見暫時威脅不到自己的隊伍了,這才放過了李榷,李榷見劉民他們往回走,李榷也不敢就此罷手,要不然在董卓那兒不好交代。

    劉民讓龐德與文丑各率三千騎兵斷後,又讓趙雲領三千騎兵在前開路,中間則是越來越多的洛陽百姓,行動雖然很慢,劉民卻民不著急,因為根據情報顯示,董卓的大軍前鋒已經到了函谷關,等牛輔的人把情況送到董卓那兒時,董卓的大軍只怕已經過了函谷關,再想往回走,只怕就有些困難了,與歷史上不一樣的是,這一次董卓退往長安時,有著足夠的撤退時間,又留下了呂布,華雄,張濟他們這些人斷後,所以董卓走的很是安心。

    話說呂布退到洛陽後,準備在洛陽放一把火,這個命令是董卓下給他的,董卓可不想留下一個完好的洛陽給袁紹他們,偏偏在這個時候,呂布接到了李榷手下送來的求援信,呂布一看劉民反了,並且劫持了董卓辛苦得來的財物,心中不由的大驚,他驚的不是劉民搶走了那些財物,而是劉民這一反,他呂布可就麻煩了,前有堵截的,後有大軍追來,稍有不慎,他呂布只怕就要全軍覆滅了,若是其他的人,呂布還不這麼害怕,但對於劉民,呂布心中卻是明白的很,這位劉候爺,別看長的像個書生樣,卻是一個比人呂布還猛的人。

    而且這位劉候爺手下也儘是猛人,呂布手下現在有五健將在,但這些五人加起來,也比不得劉民手下一個典韋,雖然典韋現在是在董卓的身邊,但呂布心中其實很清楚,那位典韋絕不會真的投了董卓,另外還有顏良,文丑等人,那也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再加上呂布與聯軍大戰了這麼久,手下也是損兵折將的,在兵力上,呂布也不比劉民強太多,所以呂布一聽劉民他們斷掉了他們的去路,呂布心中也不由的急了,點了手下人馬,草草的在洛陽放了幾把火就離開了,洛陽城中,董卓雖然讓洛陽的百姓大部分的離開了,但還是有小部分的。

    這小部分的洛陽百姓躲過了董卓軍隊的搜查,在呂布的軍隊離開後,這些人合力把那幾處火源給撲滅了,不說呂布領著手下急於逃命,那華雄是最後一個撤軍的,歷史上華雄是已經死了的,但現在卻因為劉民的原因,華雄還活的活蹦亂跳的,他與張濟一起守汜水關,兩個人的手下軍隊加起來有五萬之眾,但在與討董聯軍的戰鬥中,損失了不少,不過這樣也讓討董聯軍把大部隊轉向了呂布那個方向,董卓撤退的時候,讓他與呂布盡量的擋住袁紹他們的聯軍,給董卓把洛陽的人口與財物遷移到長安去爭取到最大的時間。

    結果是呂布由於頂著絕大部分的聯軍主力,很快支撐不住了,便帶著人離開了虎牢關,而華雄等到呂布傳過來的情報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多,得到這個情報的華雄與張濟,都不由的跳起腳來大罵呂布,然後匆匆忙忙的帶著軍隊撤離了汜水關,他晚了兩天多的時間。

    結果華雄的隊伍離洛陽比袁紹他們還遠,華雄在得知這個情報後,與張濟一起嚇的渾身都是冷汗,當下更是放慢的速度,與討董聯軍盡量拉遠了距離,並且只望著在聯軍進入洛陽後,他們有機會能從洛陽的旁邊繞過去,否則的話,他們這支陷在討董聯軍的後方的軍隊,可就要全軍覆滅了,好在華雄與張濟也算是運氣,袁紹他們一心往洛陽趕,竟然沒有派什麼探子巡視自己軍隊的後方,以至於一時間沒有發現華雄他們這幾萬人。

    最先進入洛陽的是公孫瓚,隨後是曹操和孫堅,歷史上是孫堅最早進入洛陽的,這一次先進入洛陽的公孫瓚,同樣沒有對客氣,除了派出一小部分手下去幫著撲滅洛陽還沒有熄滅的幾處較大火源之外,大部分的人都開始在洛陽城中搜刮起來,只是洛陽已經讓董卓搜刮了一個乾淨,公孫瓚怎麼努力也沒有弄到什麼財物,到是後來的孫堅,得瑪個神秘的書信,說那大漢的玉璽在皇宮之中的某個井內,孫堅開始時不是信的,後來又禁不住誘惑,帶著手下跑到皇宮之中去打撈那個玉璽,結果還真讓孫堅給打撈到了。

    要說這玉璽與孫堅還真是有緣,只不過現在有了劉民在其中摻了一腳,劉民手下的間諜先是把玉璽的情報送給孫堅,然後在孫堅進入皇宮之中去打撈時,又把這個情報送給了公孫瓚和袁紹,公孫瓚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一聽玉璽的情報,再得知孫堅已經去打撈了時,便匆匆帶著手下向皇宮跑去,他剛進來,那邊孫堅打撈到玉璽剛好準備跑路,公孫瓚一見孫堅要跑了,不由的急了,當下讓手下將孫堅的隊伍堵住,向孫堅索取那玉璽。

    孫堅自然是不能承認得了玉璽一事,公孫瓚要求搜身,孫堅自然也是不能幹的,因為那玉璽確實是現在就在他們的身上,於是孫堅一咬牙,帶著手下黃蓋,韓當等人與公孫瓚打了起來,曹操聽說公孫瓚與孫堅打起來了,開頭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打起來,他手下那點兒人馬,又實在沒有能力勸說又方罷手,不過曹操還是帶著手下到了現場,想盡盡自己的能力,讓雙方能停下手來,不過很快曹操就知道公孫瓚與孫堅為什麼打起來了。

    而袁紹與袁術在得知孫堅已經得到了玉璽之後,兩個人心中同樣起了貪心,當下帶著各自的手下向著洛陽匆匆而去,把本來跟在袁紹身後的劉備他們甩在了後面,劉備他現在雖然能騎馬了,但關羽還昏迷著呢,到是張飛這會兒已經能坐起來了,卻是不能上馬顛簸,袁紹匆匆一走,劉備與他的兄弟就成了孤零零的一支小隊伍了,其他的諸侯,雖然不如袁紹的行動快,卻也把劉備他們給甩到了後面,而劉備,也不知道,在後方還有一支沒來及逃跑的董卓軍隊,自認為[後方很安全的劉備,為照顧好兩個兄弟,只能帶著手下一百來人慢騰騰的在路上走著,結果,很倒霉的是,華雄帶著近三萬軍隊呼嘯而來。

    劉備也以歷了戰場的人,一聽那震天撼地的沉悶聲音,便知道有一支很大的騎兵軍隊向著這裡過來,劉備心中還正納悶著這是哪一支諸侯軍時,那遠遠出現的旗幟,讓劉備嚇的面無人色,要說劉備這個人雖然很虛假的做人,很偽君子的活著,但他的膽色,卻絕對是一個英雄人物,若不是落入如此的絕境,劉備也不會面無人色。

    劉備很快就清楚了來的軍隊是華雄與張濟他們,若關羽不是昏迷著,張飛不是受不得顛簸來再多的軍隊,劉備都不會變色,但現在這種情況,劉備也不知自己該不該傳誦了關羽與張飛他們,自己獨自一個人逃跑,劉備咬了咬牙,沒有棄關羽與張飛他們逃跑,只是帶著手下這一百來人,盡量的向著洛陽的方向逃去,,只要能逃到洛陽附近,量那華雄與張濟也不敢在幾十萬聯軍的面對再繼續追殺他們。

    不過劉備那一點兒僥倖的心理很快就沒有了,因為追擊劉備他們的,是一支一千多人的騎兵隊伍,而且還是華雄親自帶領的前鋒隊伍,那華雄一看前方出現一支只有一百來人的小隊伍,以為又是對方的探馬,為了不走露自己這一支人馬的情報,華雄也只有盡力追殺劉備他們這些人,若是在往常,華雄帶著一千來人追殺劉備他們三人,那簡直是去送死,但現在關羽昏迷著,張飛重傷沒好,劉備沒有了一支胳膊,戰鬥力也去了大部分,面對著的華雄的一千騎兵,還真是沒有什麼反抗之力,很快就讓華雄他們給追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