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獸焰

第一卷 第一百二七章營救劉辯(下) 文 / 唐同

    第一百二七章營救劉辯(下)

    把劉辯救出來,雖然看上去對董卓他們的利益是有所影響,但影響其實並不會很大,反而可以加速大漢帝國的崩潰,而董卓如今的勢力是最大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固然讓董卓有很大的好處,但同樣,也讓董卓成為眾矢之的,賈翊清楚的看的出來,董卓現在無疑是坐在了火山口上,隨時都有可能身死族滅,而如果有另外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在,大漢政權令出兩端,多少也減少了董卓的風險,當然,這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一是不能實力過大,二是不能精明過人,這樣一來,便會有許多的人為了得到那個劉辯,控制那個劉辯,從而互相勾心鬥角,不至於讓其他的諸侯形成一個整體。

    賈翊是不知道歷史上的十八路諸侯討董的,也不知道董卓是被呂布殺的,但他想的到董卓很可能的結局,所謂盛極而衰,物極必反,天道循環如此,當然,劉辯成為另一個諸侯手下的傀儡,對於賈翊來說卻是最有利的,因為他現在是劉候爺的手下,在賈翊看來,這位劉候爺與董卓一樣,都是想當皇帝的,董卓看上去實力大,但危機四伏,劉候爺看起來實力還小,但在諸侯之中,實力也不算弱了,而且,劉民做為大漢皇家劉姓,在身份上有著很大的優勢,所以,賈翊不介意幫上劉民一把,把大漢帝國攪的更亂。

    要救出劉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皇宮之中有著大量的董卓軍士兵在看守著,而且這個時候的董卓,心中已經生了把劉辯毒死的念頭,所以劉民要救出劉辯的話,也就是這兩天的時間,劉民在心中盤算了一番,現在那袁紹和袁術都已經離開了洛陽,一個跑到勃海去當太守了,一個跑到南陽去當太守了,本來歷史上還有一出曹操獻刀的情節,但曹操現在讓劉民早早的逼的離開了洛陽,成了搶掠皇宮,殺害皇宮之中的人員的逆賊,那麼十八路諸侯反董的事情,就有可能發生了變化了,劉民也很難確定,十八路反董諸侯會在什麼時候來打董卓,劉民又把情況說與賈翊聽,賈翊也不含糊,給劉民出了些主意,一是派人去給袁紹出了個聯盟計董的計策,二是讓劉民放棄在遼西的地盤,把所有的實力集中起來。

    是讓深得董卓信任的典韋出手,想辦法用李代桃僵之計把劉辯從皇宮之中弄出來,典韋以他那特有的憨厚,讓董卓對他很是信任,而典韋也一直牢記著劉民的話,在董卓的面前表現的一幅忠心耿耿的樣子,典韋雖然憨,卻不是真正的缺心眼,在董卓的面前到是從來沒有露出過什麼破綻來,所以,深得董卓信任的典韋,與呂布兩個人輪流著看守皇宮。

    這也讓典韋有很大的機會弄出劉辯來,原本劉民讓典韋跟著董卓,只是想安插一個臥底在董卓那一邊而已,並沒有什麼太遠的想法,但在賈翊看來,卻是認為劉民安排典韋在董卓的身邊,似乎早就料到了如今的事情,對於這位很暴力的主公,賈翊只能在心中感歎,原來小白臉也可以裝成豬,如果不是自己與這位劉候爺近距離接觸的話,只怕也不知道這位劉候爺其實是很有一肚子的壞水的人吧,說劉候爺傻的人,才是真的傻啊。

    劉辯自從被迫退位後,每天都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他不聰明,但也並不是傻,只是性格軟弱了些,而且他從小都是由名師指導教育,多少也有一些見識,心中很清楚,自己如今的處境,只怕是不妙了,可是他一個人被困皇宮之中,卻是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自己的母后,自己的妃子,都被董卓的人帶走了,至今沒有一點兒消息,在劉辯想來,她們只怕已經是遭了那董卓的毒手了,軟弱的劉辯,每天裡都過著以淚洗面的日子。

    劉辯看著宮門外的那些個守軍,心中暗想,今天大概是那個長的凶神惡煞的人當值吧,這個長的雖然很醜,卻似乎為人並不壞,至少不像其他的人,以捉弄他這個前皇帝為樂,作為一個從前的皇帝,他那從前的身份,成為別人獲得快樂的一種價值,每一個看守著這裡的士兵,都以呵斥他這個前皇帝為樂,踐踏著他這個前皇帝的尊嚴,對這些人來說,是一種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唯一的是那位長的很醜將軍,不但不會捉弄他,還不准自己手下捉弄他這個失勢的皇帝,這也讓劉辯的心,對這位丑將軍多多少少的有那麼一點兒好感。

    典韋背著一雙大戟走了進來,如今他的一雙大戟已經重新打造過了,由原來的每支四十來斤變成了每支五十四斤,雖然還有點兒輕,但再大的話,就會影響輕傷的靈敏與輕盈了,就像劉民一樣,劉民的力量比典韋遠遠的大的多,但他的兵器雙刀加起來也只有一百二十斤不到,僅僅只比典韋的重一點兒,因為再重的話,身體的重心就很成問題了。

    典韋這一雙戟,加入了大量的玄鐵,又請的是很高明的鐵匠打造的,所以,這一雙戟的質量比他原先的強多了,典韋有了這一雙新戟後,戰鬥力再一次的提升了一點兒,劉辯看著典韋走進來,心中微微安心了一點兒,雖然在他眼裡,典韋也是董卓的人,但典韋不踐踏他的尊嚴,這一點,就讓劉辯覺得典韋不是一個壞人,有時候,有的人,對於一個好人還是壞人的評判標準,就是這麼簡單,典韋的身後還是跟著一個身材矮小的士兵,那個士兵的臉上掛著絡腮鬍子,讓人很難看出他到底長的怎麼樣。

    典韋走到劉辯的身邊,對劉辯道:「進去吧,別站在這裡吹風了。」

    典韋的話讓劉辯愣了一下,因為典韋幾乎沒有與他說過話,所以劉辯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不過很快,生長於充滿了權力鬥爭的皇宮之中的劉辯,不動聲色的從高處的亭台樓閣上走了下來,向著自己的住處走去,典韋與那個矮小的士兵跟在他的後面,一同到了內殿之中,這內殿之中,沒有宮女,(都讓董卓和他的手下分了),沒有太監,董卓怕這些太監為劉辯傳遞消息,所以若大的宮殿,卻是空空的,董卓的士兵一般也不會跑到這內宮之中來。

    「殿下,這是何太后給你的書信,不過殿下可不要太過於激動,這裡到處都是董卓的人,可別讓他們發現何太后給了殿下書信,要不然,不但殿下你馬上會被董卓殺了,就是何太后,也可給會被董卓殺了,現在,殿下你打開何太后的書信觀看吧,一切都在書信之中。」典韋見四下無人之後,將一封書信掏了出來,遞給劉辯,劉辯看到那信,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不過他終究還是有些清醒的,沒有哭出聲來。

    「典將軍,你到底是誰?」劉辯沒有立即打開信,而是狐疑的問了一句。

    「俺是劉候爺的手下,劉候爺忠心為國,想盡了一切辦法要救殿下出去,有什麼問題,殿下你自己看信吧,裡面都說清楚了。」典韋對這個劉辯可沒有什麼好感,心中暗想,大漢讓這樣的人當皇帝,哪有不滅亡的道理,若是讓俺的大哥當這皇帝,大漢定然就會強盛起來了,不過俺大哥本事大著,也不屑於繼承這種皇位,憑俺大哥的本事,自己就會打下天下來。

    「劉候爺,哪個劉候爺?」劉辯有些茫然的道。

    「還能有哪個劉候爺,殿下到真是好記性,這麼快就忘記了當初攔阻董卓入洛陽的人了。」典韋有些譏笑的道,心想自家的大哥好歹也幫助過你們,你們這麼快就忘記了,還真是貴人多忘事啊,要俺說啊,才懶得救這種人呢,死了更好。

    典韋這般一說,劉辯到是想起來了,心想這個人不是已經投靠了董卓嗎,怎麼還會來幫助自己,不過這話劉辯卻是不會說出來,打開信來看,果然是自己的母后的信,信中要他聽從這位典韋將軍的安排,看完信後,劉辯到是很會拉攏人心的道:「一切都有勞將軍了。」

    劉辯向典韋施了一禮,以他以前是一個皇帝的身份,對典韋施禮,到也算的上是禮賢下士了,典韋也不與他廢話,將他身上的衣服扒了下來,與那個跟來的矮小士兵換過,典韋又把那矮小士兵一臉的鬍鬚弄到了劉辯的臉上,隨後帶著劉辯出宮,那劉辯一路上戰戰兢兢,生怕被人發現了,卻不知道,有典韋在,典韋又怎麼會不安排一些心腹在這裡把守。

    典韋沒有離開皇宮,而是另外有人把劉辯帶走了,劉辯一路裡跟著幾個士兵離開了洛陽,隨後又換過了衣服,成了一幅平民的打扮,在洛陽城外,又有其他的人接應著劉辯,終於進入了劉民的農莊之中,這一路來,看上去似乎很容易的,劉辯就逃出了皇宮,但這其中,卻是以前劉民所安排下的大量暗樁起了作用,這些人是當初趁著洛陽大亂時,董卓剛入洛陽,急於招納洛陽的那些個守軍,結果有不少的人混入了董卓軍中,劉民還收買了一些呂布的手下,這些人都是并州軍,與劉民手下的并州軍原本就是同袍,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交情,儘管現在各自投了不同的主公,但鄉里鄉親的,收買起來容易的多。

    劉辯到了劉民的農莊之中後,見到了何太后,母子倆抱頭痛哭,這一次參加營救劉辯行動的,還有盧植,盧植這個人是真心的忠於大漢的人,至於王允,劉民卻沒有讓他知道,因為劉民不太相信王允這個人,王允這個人的權力**太重,在劉民看來,王允未必就不會做出出賣他們的事情來,像這種大事,劉民自然是小心了又小心,劉民到不是怕暴露後會怎麼樣,他手下有兩萬并州軍,又是在洛陽城外,董卓知道了這件事情,也很難困死他劉民,劉民要逃走,雖然有虎牢關那種關卡在,但這個時候,虎牢關中,董卓安排的防守人員並不多,根本就抵擋不住劉民和高順他們的內外夾擊。

    劉民之所以這般的小心,就是希望能留在洛陽等董卓與十八路諸侯幹上,那時劉民就能趁機再搶掠洛陽一次,劉民把劉辯弄出了皇宮後,也算完成了何太后對她的肯求,隨後按照劉民的安排,盧植帶著一些心腹,將劉辯帶離了劉民的農莊,何太后與唐妃沒有走,劉民的借口是,董卓的人一直在暗中的盯著何太后與唐妃她們,要是她們也走,必定會驚動董卓,為了劉辯的安全,何太后與唐妃只能是繼續留在劉民的農莊之中的了。

    盧植本來想帶著劉辯投靠陶謙的,不過後來聽了劉民的計劃後,也覺得還是投靠韓馥的好,首先在表現的實力上來說,韓馥的後力並不比陶謙的少,其次就是冀州離的不遠,劉辯應當盡快到冀州去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共抗董卓,對於劉民讓劉辯盡快發起討伐董卓的事情,盧植自然是非常贊成的,而且忠於大漢的盧植,也不希望大漢因此分裂成兩個國家,如果跑到陶謙那兒的話,盧植也想過,很可能最後的結局就是分裂成兩個大漢,這是盧植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一個忠於大漢的老臣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不說劉辯隨著盧植跑到韓馥那兒去,卻說典韋當完值後,第二天是呂佈防守皇宮的,兩個交接了事情後,典韋離去,呂布也沒有太在意,典韋帶著的人,多半是典韋的心腹,呂布所帶的人,也同樣的是呂布的心腹,呂布的手下先是遠遠看到一個與劉辯的身形很像的人,自然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因此與典韋交接時,並沒有上前去仔細的查看,等典韋離開後,呂布帶著幾個人,施施然的跑的去按例查巡,誰知道,那個與劉辯的身形很像的人轉回了內宮之中,呂布這時候還沒有起疑心,只是繼續帶著手下往內宮走去。

    這個時候,內宮之中突然燃起了大炎,那火很猛,一會兒便成燎原之勢,呂布愣了一下之後,不由的對手下狂喝道:「你們還愣著做什麼,還不快去救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