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黃庭立道

第一卷 第一百零五章 七殺入脈! 文 / 魯西平

    第一百零五章七殺入脈!

    早在山洞崩塌的一瞬間,王禪便已一步跨了出去,眼見面前成千上百噸的土石傾瀉下來,一轉眼的功夫便把葉天士的身體徹底吞沒,王禪這才小心翼翼的撿起放在地面上的那一方已經裂開無數裂紋的劍匣,放在手裡輕輕的掂了一掂。

    「這劍仙飛劍連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既然飛劍都有了,如今又被我弄明白橫煉法門的後半部兵家之道,那麼傳說中的那些飛劍跳丸,長生不死,方丈蓬萊之類的說法,便也不會全是假的。至少明朝之前,這一切都還存在,如此一來,也不枉我立下心願,想要在這滔滔濁世之間,追尋拳法武道之上的更高境界,王重陽三卷黃庭經中所講的東西果然還是有希望達成的。」

    自古以來,長生虛妄,仙道無憑,漫長年代以來有據可查最後得了長生,羽化飛昇的道士道人,幾乎都是以訛傳訛的故事傳說,或是後人杜撰而來,也沒誰親眼看到過。王禪自從張老道手中得了王重陽親筆註釋的三卷經文之後,拳法武功突飛猛進,也練了所謂的道家煉氣術和九轉還丹法,並誤打誤撞煉出來兩道「太白精氣」,心中便已認定當世所傳的拳法武功,並非武道終點,立志逆反先天後,便要矢志追尋,但到底還是自己心性,也不敢確定是真是假,前途總是一片迷茫懵懂。現在突然見了葉天士劍仙飛劍,又弄懂了手中橫煉法門的出處來歷,王禪心裡這才算是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這時候,已經臨近中午,幾十里外的密林中不時有人影穿梭,天空中幾架直升飛機來回盤旋,山洞崩塌衝起的煙塵有十幾丈高,不可能不引起天上的注意,王禪也不想這麼快就暴露,環顧四周看了兩眼,便直接竄入林中,揚長而去。

    與人為敵,下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既然雙方已成仇怨,那就乾脆利落,消除隱患,再多說什麼也是無益。當初葉天士背後飛劍刺殺,差一點就把王禪斬了,要不是王禪還有話問他,當初小山坡一戰,他就不管不問直接殺了了事。

    不過,也幸虧當時沒有下了殺手,否則他也無法從葉天士口中得到自己橫煉法門的後半部分,明曉了兵家《北極北斗紫微經歌》的內容秘要。

    這時轉過頭來,葉天士情急拚命,率先壞了他自己剛剛發下的誓言,被王禪一腳踢塌山洞砸死活埋,也是命中注定該死之事,雖則王禪手段也不甚光明,但雙方敵對爾虞我詐,兵者詭道,王禪耍了這麼一個手段,心裡卻也沒有一點羈絆之處。

    殺了就是殺了!還講什麼仁義道德,光明磊落!!

    清亮亮的銀河橫貫蒼穹,深藍色的明淨夜空中,全是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密密麻麻,遍佈四方,像是一塊鑲滿了大大小小閃亮鑽石的幕布,籠罩在無遠無弗的空間頂端,顯現出宇宙的浩大,悠遠,神秘,深邃。

    「一直都以為,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只不過是思想學說,文人流派,打的是嘴皮子的功夫,想不到在那表相之下,竟然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北極,北斗,中天紫微……!」夜晚時分,王禪站在司馬台長城,一處破舊的烽火台上仰望蒼穹高遠,南北星空浩瀚,逐一辨認出紫微星宮一十四顆主星的位置。

    古人觀星是賦予了家國大事的,道教之中周天星辰更是各有司命,乃是高高在上的星君神祇,縱橫來去加以劃分,黃道之下也有三百六十五座星宮運轉,統轄世間一切禍福雜事。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這是南華真人莊子對於宇宙的解釋。

    其實紫微星宮十四顆主星就是南方的「南斗六星」加上北方的「北斗七星」,紫微星便是北極星,抬頭一望,就能很容易的看到。現在科學昌明,對星系宇宙的理解也不隱晦,不像過去的時候,觀星望星只是少部分人才有的「專利」。

    一頭扎進深山中,轉眼就是七八天過去,王禪沿著大山一口氣走到密雲和河北交界的地方,小心的掩去行跡,在一處山頭尋了處隱秘的山洞,便每日窩在洞中打坐調息,他背上的傷勢雖然沒有觸及筋骨,但豁口太長,受了葉天士飛劍劍氣刺激,想要恢復如初,也不是三天五天的事情,尤其是之前他幾十里亡命狂奔,一口真氣傷了心肺,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來靜心調養。

    好在王禪體力無窮,筋骨強健,身體內的氣血運行,遠超尋常的拳法名家,人又正當壯年,這些傷勢想要恢復起來也並不算難。只是這密雲山裡不比大興安嶺,飛禽野獸充沛,王禪每日都還要花上一段時間去捕獵,難免浪費了不少功夫。

    在每天練拳調息之餘,王禪當然也要認真揣摩剛剛翻譯過來的《北極北斗紫微經歌》,和手裡三卷《黃庭經》慢慢印證,卻也在六七天後看出了這書中兵家法門的一些門道,只覺得這紫微經歌中的第一部神通「七殺化血刀訣」,果然也是和道家劍仙飛劍的修煉之術,同出一源,都是講究氣脈吞吐,練氣養氣,溝通兵器,以其激發神通的法門。

    只是劍仙飛劍,還要人來打坐吐納,對劍調息,日日溝通,並時時以秘方藥材淬洗淬煉,數十年為一日的功夫絕不能少,然後才能慢慢身與劍合,煉成飛劍,說到底的還是道家內丹煉氣術的底子,借助外物成丹,走的是一條捷徑,險徑。

    而這「紫微經歌」中的「七殺化血刀訣」卻是如同神話,接引的是頭頂星辰之力,借星力入體,凝練煞氣,祭煉神兵兵器。

    和現代社會逐漸流行開來的太陽能電池板一樣,這門「七殺化血刀」就是把人身當成電池板來用,既然陽光都是一種能量,那夜晚的星光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七殺化血刀」需要接引的是「七殺星」力入體,打通人身兩手十指上的所有經脈。

    大拇指上的是手太陰肺經。

    食指上的是手陽明大腸經。

    中指上的是手厥陰心包經。

    無名指上的是手少陽三焦經。

    小手指上的是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

    人體十二正經中,這裡就佔了其中的一半。

    打通了這六條正經之後,便能依法修煉將七殺星力化作十指刀煞,凝聚於體內,或是尋來寶刀利刃灌入刀煞,百日功夫便能溝通器靈,煉成和劍仙飛劍一樣的神兵。只是兵家煉器,用的是周天星力,秉性沉凝,不比道家劍氣輕靈,是以只能拿在手裡使用,無法像飛劍一樣放飛出去,凌空刺殺。

    不過兵家之道,講究的是人在兵在,人不離兵,人器一體,再加上兵家武道,專屬殺人術,雖不能馭劍百丈,隔空取人性命,卻也能揮手之間,縱橫來去,摧枯拉朽無堅不摧,雖飛劍之利,也不能近身。

    或是乾脆就捨了兵器不用,只把七殺星力凝練在身體之中,雙手十指,每指一刀,化為無形刀煞,破體三丈,同樣可以殺人取命,隔空害人,練到最高境界,五指併合,上聯於臂,整條手臂都能煉成一把神刀,無往而不利。

    雖然看起來和王禪那兩道太白精氣有些類似,但這七殺化血刀卻更加凌厲歹毒,放在手上,隨時用出來,簡直叫人防不勝防。

    太白精氣還要王禪日日溫養,以體內的兩肺滋生出來,耗時耗力,怎比得上天上的星辰,亙古永存,只要知其法,明其理,就能隨時隨地吸收煉化成無形刀煞,見效迅速。

    一般的劍仙飛劍法門,要煉成一口飛劍,最少也要幾十年功夫,如葉天士那般親力親為為了一口飛龍劍,走遍天下名山大川,足足花了六十年的功夫才練得成了。而這兵家「七殺化血刀」卻只要百日功夫,築起道基,就能凝練七殺星力入入體,化作刀煞,足足抵了劍仙飛劍六十年的功夫。

    不過,這也並非是就說劍仙飛劍耗時耗力就一定不如兵家法門,七殺化血刀煉成之後,也和太白精氣一樣,用一道就少一道,總要時時花費時間來凝練補充,不比劍仙飛劍一旦練成,終身受益,就算自己死了也能傳給後人使用,有一口就是一口。

    這時節,天高雲淡,紫微星宮一十四顆主星高高懸掛在天穹之上,南方南斗群星環繞之間,一顆血紅大星映入眼簾,妖異,神秘,寒冷的光輝灑落下來,王禪雙眼緊緊盯住南斗六星,靜靜仰望,緩緩吐納,終於月至中天,子時來臨,烽火台上一片陰冷肅靜。

    王禪突然對著那顆血紅大星,深深的吸了一口大氣,頓時一股涼氣度入肺中,遍體清涼,直至寒冷如霜。

    按照「七殺化血刀」中記述的內容,王禪腳下緩緩挪動,雙臂舉過頭頂,腰身下沉,五指搖曳如風擺楊柳,這姿勢,就好像是古代大將征戰沙場,斬殺敵人於馬下,仰天大笑手舞足蹈一樣,正是這門七殺刀的總決一式「一將功成萬骨枯」。

    「口攝真氣入丹鼎,左旋五圈右亦應,金水木火土歸元,默咒催動掐五行。」

    兩手招搖半空,不斷捏動手印手訣,王禪口中依法唸咒,下盤不動,口中卻是連連叩齒三十六次,如金聲玉應啪啪直響,隨即朝那血紅大星又是連吸了就口大氣,似鯨吞歸海。

    隨後丹田一鼓,一口氣綿綿長長不絕於縷緩緩噴在左手掌心勞宮穴上,掌心下壓,輕輕回按在自己兩眉之間神堂天目,正轉九圈,逆轉六圈,如是者,連連變幻手掌按處,或是胸口檀中,臍中神闕,腰後命門,最後兩手陰陽合把,右手按在左手背上,下合於胸口之上,仰面朝天,大口一張,似乎是要吞星吐月。

    模樣怪異,彷彿是一頭蹦上了長城烽火台的巨大蟾蜍。

    這一連串的動作,王禪手法變幻都是緩慢之極,手指捏印,如同拈了幾百斤的巨石重物,口中吞吐更是運用了釣蟾勁大蟾氣的內家功夫底子,每一口氣都搖動五臟,激發六腑,雖不見如何激烈動作,但其實卻早已經活動了全身氣血四肢百脈。

    再一蟾蜍望月似的一陣吞吐,子時夜空中的涼氣似乎一股腦的就全都衝進了兩肺之間,刺激的他全身真勁蠢蠢欲動,十二正經,奇經八脈裡的內家真勁彷彿滾雪球一樣的越滾越大,遊走體內,速度慢慢的快了起來。

    王禪只覺得體內經脈一陣陰冷,緊接著半邊身子猛然發熱,似乎從丹田里面噴發出來一座火山,遍體上下,一陣嘩啦啦響動,彷彿鉛汞水銀被強力推動,所經之處,筋骨,血脈,肌肉,筋腱,又癢又麻,又冷又熱,頓時半邊身子奇寒如冰,半邊身子火熱騰騰,同一時間裡,眼前如開金光,隱隱見得體內之中似有一尊鼎爐,大約一拳,一足在前,二足在側,雲氣俱都氤氳於內。

    一絲絲,一條條,如同氣帶般的光暈絲帶從天而降,落在口中,刺啦一聲,似燒紅的烙鐵扔進了冷水裡,王禪嘴裡白氣奔騰,呼呼直冒,像是一口燒沸了水的大鍋。

    這一步功夫放在道家裡面,就是所謂的「引氣入體」,接引外物進入經脈,借助天地之力,沖刷自身筋骨皮毛,強行起到易筋洗髓脫胎換骨的作用。只是道家煉氣術,講究循序漸進,練到引氣入體,接觸天地之氣的時候,往往都是要花費十幾年的功夫,才能水到渠成,體味自然。倘若火候不到,強自為之,十有**就是挨不過外界氣息衝脈易筋,劇痛之下,走火入魔,輕則全身癱瘓,神志不清,倒霉一點就要被活活給撐裂經脈,當場疼死。

    王禪本來只練了不長時間的道家煉氣術,還沒有到引氣入體的地步,但是這時候他依法行功,接引七殺星力入體,卻也比道家的引氣入體還要危險的多的多。

    一經施為,先把意念提純,勾連星空,下沉百脈,從口而入,有如呼吸,一股腦的衝進他六道經脈之間,那滋味也真是獨特,忽冷忽熱,百味雜陳。在這其中只要,王禪有一個動作做的不到位,或者畏難不上,生出退卻之心,立刻星力混亂,倒竄進五臟六腑,任他十三太保橫煉功夫如何刀槍不入,也耐不住這從裡到外的死命打擊。

    好在王禪念頭通達,不滯於物,不說他二十幾年苦練功夫,吃了多少苦痛,早就心智堅強有如鐵石一般,不受動搖,只是他現在便已經邁入換血洗髓的拳法之境,內家外家都已大成,體內經脈,條條通暢,四通八達,遠比道門那些明明沒有通了經脈就要引氣入體的清修道士們,基礎更高。

    任憑體內天翻地覆,他也巍然不動,只當是明月照地,清風拂面一般。

    沒往下吞九口大氣,王禪就是屏氣寧息一會兒,全神貫注仰望蒼穹,不知過了多久,王禪只覺得眼前似乎有一片烏雲飄過,繼而整個人的念頭都往上極具的升騰膨脹起來,彷彿是他的魂魄在這時候已經鑽出了他的肉身軀殼,在那一瞬間裡穿越了無窮遠的時間和空間,來到一大片的宇宙星空裡。

    在那裡一顆大星,煢煢獨立,顏色鮮紅,自在旋轉,在他周邊又有五顆大星林立,隱隱組成一個倒扣的斗柄曲勺模樣,正是傳說中的南斗六星。

    兵家秘法,都是勇猛精進之道,不成功便成仁,最是霸道,如是這祭煉神兵的七殺化血刀訣,便是引動星辰之力,納為己用,已經和正統的道家南轅北轍,截然不同,難怪葉天士說兵家法門,如妖似魔,不講過程,只求結果。

    「七殺正法屬南宮,一煉合氣太玄通,五氣混元啟水門,天星收入兜囊中。」

    整個人都似乎沒了魂魄,全副的精神都投射在廣袤無邊的星空中,沒了身體,沒了四肢,王禪怔怔的飄在空中,似乎看到了書中那一副圖畫中,中年帝王,腳踏群星,萬星朝拜,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位列四方,南斗北斗隨身游轉的模樣。

    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彷彿太古之中一直就存在至今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王禪的心靈。

    北極,北斗,紫微星宮,萬星之主,直似要把整個星空都納於掌中。

    龐大,巨大以及偉大!!!!

    嗤!嗤!嗤!嗤!嗤……!

    一連串如同利震破空般的聲響,一下子就響徹大千,王禪猛的一個激靈,從那種奇妙莫測的境界中驚醒過來,頓時就覺得兩手十指的指尖上陡的一疼,一股股細細的,頭髮絲般細小,卻又無比鋒銳,冷厲的氣息無中生有鑽了進來。

    隨後,整個人都是轟的一跳,雙手食指,六道經脈,沿手腕至上臂,到肩頭入五臟,正是王禪終於引來了七殺星力入了經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