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黃庭立道

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敢問路在何方 文 / 魯西平

    第五十六章敢問路在何方

    王禪的這一口氣,真是吸得悠長緩慢,好似在大洋深處放長線釣大魚,一線白氣投入口鼻之間,綿綿長長,如絲如縷,穿行於心肺中間,透過週身血脈,行達全身各處。

    而後閉目存神,候息出入調勻,再以舌倒捲定舌根兩竅,閉住呼吸,不多一時就只覺得左右太陽經有兩道細若游絲般的內家真勁兒,蠢蠢欲動,接著直直灌入兩太陽穴中,次入頂門,感覺兩氣相交合在泥丸宮中,頓時雷霆入腦,轟隆大響。

    王禪只覺得腦袋一陣發炸,頭皮發麻,好像被電流擊中,渾身上下皮毛盡皆都豎了起來,天靈之下泥丸宮中猛的就有一股火氣沖了起來,鼓蕩的天靈蓋微微起伏,有如心臟在跳動。

    同一時間,他耳中轟鳴不斷,亂成一團,似乎天鼓雷音,隆隆不停,眼前陡然有光亮一閃一閃,緊接著氣行如潮,漸覺天地四方,宇宙星空全都鑽入腦中,整個人也是漸行漸遠,融入虛無,除了思維意念之外,手足已經不知所在,好像徹底消失了一樣。

    汗水瞬間雨點般的湧出身體,遍佈全身,沾染在貼身衣物上,如被水洗一般,滴滴答答,流了一地。

    這道家內丹法門中「降丹」,不經外物,直指中心,求索本源,竟是剛一上手,就從腦袋上下了功夫,直接把精氣塞進泥丸宮中。

    須知道這一步的功夫,乃是九轉還丹的入門所在,重中之重,不論是後面的小乘匹配陰陽聚散水火,交媾龍虎燒煉丹藥,中乘的玉液小還丹,金液大還丹,還是最後大乘的朝元煉氣,內觀交換和超脫分形,都是以這一步的功夫為基礎。、

    邁的過去了,就是正式步入道家修煉的大門,邁不過去的十有**也是要直接載在這一關上,輕則走火入魔,全身癱瘓,重則一命嗚呼,死在其中。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有志於長生的問道之人,便是連這降丹一關都過不去,因此這一關在道門之中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就叫做「鬼門關」的。

    好在王禪修煉十三太保橫煉功夫二十幾年,天縱奇才,拳法武功早已經到了破體沖關的地步,週身氣血通暢,經脈堅韌,遠勝常人幾十倍。只是現在這降丹從泥丸宮中開始入手,腦部神經最為複雜,總領全身一切變化,若是稍有不慎,立刻就要前功盡棄,殃及自身,比起他以往時候任何的修煉都要凶險百倍,千倍。

    就如同此時,王禪靜心施為,真氣剛一入腦,立刻幻象叢生,雷音滾滾,眼前走馬燈似地冒出無數人物,景象,落在眼中全是似曾相識,好比這一刻就要他經歷了千百世的輪迴,看盡了從前的一切,更伴有頭疼欲裂,酸癢麻漲等等感覺,難受痛苦處,比死更加可怕。

    身在其中,只要心意稍微動搖一下,立刻人生崩潰,神思離體,好比是戰戰兢兢行走於將化未化的薄冰之上,任何一個分心,都足以叫王禪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奈何這一點卻又正是王禪比旁人強盛之處,他自小遠離人群,獨居深山,修煉武道,磨練意志,不被世間凡塵的**所包圍,一顆心玲瓏剔透,宛如水晶鑽石一般通透無礙。

    任何幻象都絕對無法動搖他的信念,任憑再大的痛苦,也只當是清風拂面,明月當空,自然而然,恍如磐石砥柱,不動不搖。

    他這麼多年的拳法武功,又豈是白白煉成的。

    全神貫注的內視其身,王禪只覺冥冥中眼前驀然大亮,漸漸覺得你玩宮中真氣緩緩歸於一線,流入腦中,而後又沿著喉嚨穿透夾脊,串行於尾閭一地,貫膽臍沖心胸,頓時間心胸之中溫煦微動,暖洋洋一片,痛苦全消。知道這正是內丹將降的徵兆。

    修煉內丹,首要意念純正,心不生波,講究「心息相依,雜念全無」,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和武術拳法中的坐胯還丹大不相同。

    「要得谷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真精即返黃金室,一顆靈光永不離。」

    再一口氣吞入腹中,整個人都似乎從地上飄了起來,魂靈也離體而去,胸前一點溫暖又從心而上,過喉嚨,入舌下,口中微微一陣發苦,卻是膽氣生升,陰陽調和,心神才一收斂,頓見自己祖竅之上,有絲絲白光向外透出。

    初則點點,飄移不定,其光微弱,千百萬億,彷彿是從身外滲透進來,過不片刻,滿眼光亮漸漸凝聚成片,片片而來,由外歸內,慢慢聚起,繼之由點而漸漸成片,再繼之則時聚時散,難以固定,最後再無一絲波動。

    「咕嚕」一聲,王禪全身突然打了一個寒戰,一股氣息從下到上直衝入口中,隨之大股大股的津液充滿口腔,初時清亮,繼而溫暖,再則濃醇,香甜醇美,勝飲甘露。隨即這一大口津液凝聚成團,咕嚕咕嚕咕嚕一連三聲,落入腹中,經由胸前直達丹田,就好似是心頭一團光亮,圓陀陀,光灼灼如日墜於腹下,叮噹一響,口鼻生香。

    卻是他終於降丹成功,將《黃庭經》中的所載的道家九轉還丹秘法的第一步功夫練得入了門。他方才口中那一口津液,就是道家所講的「玉液」,乃是體內真氣化生而來,與平時口中的津液口水那是有本質的不同的。

    吞人腹中,灌溉臟腑,可以補益精氣,以為成丹之功,大有補益之效,勝過世間一切藥物。因此稱為玉液,以示其珍貴。

    而王禪這一「降丹」成功,只感到小腹之中暖烘烘一片,如同丹田里被升起了一堆篝火,三五個呼吸的功夫,就流竄全身,烤的整個人面皮發紅,光頭上熱氣騰騰,白霧籠罩。

    從頭到小腹之間好像被人生生鑿開了一條通道,上中下三處丹田之內,均有異象萌生,只是他後背督脈此時卻是一片冰涼,如同整根脊柱都成了冰塊,前熱後冷,冰火一體。

    「口為玉齒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幹,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王禪心裡默念黃庭經中的一段經文,只把精神全都觀想在體內,身上異狀全不理會。

    緊閉口唇,叩齒三十六下,如是六遍,照定從前的功夫又照樣搬運九次,次次如同珠玉叮咚,遊走於胸腹之中,最後一股腦湧到海底,自下而上直衝入後背脊柱。過長強,命門,大椎,風府,最後繞過百會,集於面部,止於齦交,自此任督二脈全部貫通。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王禪一口大氣噴出來,只覺得左脅內動搖,微微有聲,一道熱氣橫過丹田,直入右脅之下,其熱如火,動搖許久方消失,靜坐內觀,可見左脅下有"一顆明珠,如火輪之狀"緩緩旋轉,天地之間一片和諧靜寂。

    這道家九轉丹法,直接作用在人身五臟經脈,雖然強大,但修煉起來危機重重,不同於王禪從前練武打拳,純以動功帶動身體各個部位,催動本命精華,分解成內家真勁,用來凝結內丹,快是快了,一旦有所成就,百日之功就抵得上他二十幾年的苦練打熬,但個中凶險,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所體會。

    也虧得是王禪拳法高明,早已經練通了氣血,皮毛筋骨如同一體,身上經脈也大多被他在虎頭嶺上時就一一衝關成功,否則換個旁人來,縱是降丹成功,也要九死一生,更不要說後來一鼓作氣打通背後督脈了。

    這部經書中的《九轉還丹法》共有三步功夫,一為「百日築基」乃是要在一百天內,降丹,交媾,養陽氣,貫通身前背後最重要的兩處經脈,作為通道。

    隨後的第二步,叫做「煉己脫胎」,是養陰氣,換骨換肉的功夫,和拳法中淬煉筋骨血脈的手段差不多,那張道成老道也就是練到了這一步的功夫,只不過他是練了經書裡的那一套先天玄功拳,而後就是終止於此,在不得存進了。

    到了第三步就是純粹屬於打磨命性的法門,是為「返璞歸真」。先要著手於五臟六腑,尋常真氣鍛煉不到的一切細微之處,而後萌生丹火,淬煉真精,使得心腎之間水火交際調和坎離,至此之後便能洗盡鉛華,從後天之中返回先天,最終達到,「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的境界。

    只是這九轉還丹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結成內丹,煉精化氣,再往上還有許多玄之又玄的境界,道家中又被稱作神通。雖不知真假,立意卻已經被拳法武功,高出了不知多少。

    但不論打磨命性,還是淬煉還丹,道家中的修煉都是以養生練氣入手,就算結成了內丹,有先天境界,如果不明技擊之道,單論其威力還不一定有拳法武功來的霸道。也只有如同王禪這樣的拳法大師,才能在精研武道的基礎上,糅合道家內丹術的神奇之處,互為補充,大大的縮短自身邁入先天的步伐。

    只是仙道無憑,前路仍是漫漫,不知路在何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