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平天國

小說博覽 第一六九章英國人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 文 / 蘭色幽香

.    口在日本,讀種由批發商們構建起來的發世而宗備的四體制,使處於一八六三年之前的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包買商制」的「家內工業」生產的形式,對日本的早期工業化,本應是會做出非常大的貢獻的。

    由於日本起農村的棉仿手工業,並沒有沿襲西方棉坊織工業的那樣道路,即由小手工業至小資本家經營,再至手工的工場,最後進入到機器化大工業生產的發展方向。

    而是在發展到了三十幾年前,在也曾出現過了四五個。像模像樣的手工工場之後,居然就開始變得衰退了下去。結果發展來發展去,最後竟然發展到了一些原本具有獨立生產能力的小手工業和集中的作坊,只有從批發商那裡租借生產工具和資金,才能夠維持日後的生產。

    於是,批發商們完全壟斷了國內手工業者或是作坊的商品銷售權,將這些生產廠家變成了類似自己家所有的一個個企業。

    這就是所謂的「包買商制」和「家內工業」

    說起來,日本經濟領域裡的這種獨特的批發商集團的壟斷方式,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國內早期工業的健康發展,比如說,由於壟斷了整個產品市場的批發商們會更多地盤錄農民們,致使從事簡單工業生產的農民們手頭上沒有足夠的積累,不僅無法進一步地擴大他們的生產規模,反而日趨萎靡。也就根本令日本的農村,誕生出類似西方的那種資本主義工業。

    但是,這種獨特的經濟體系,對日本今後的工業化發展,那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的。畢竟通過這種包買商制的生產形式,批發商們無形中已經把本國的千千萬萬個分散的小生產的利潤,都集中了起來。換句話說,批發商集團正是利用這種充滿血和淚的資本的原始積累方式,已經為日後的現代工業進程,打好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最後還有一點,日本雖然比不上當年的美利堅,在向近代化發展的初期,並沒有那麼多的高素質的移民,自然奠定了一種良好的國民素質的基礎,而是長期處於封建統治的錄削和壓迫,以及生活在極端貧困落後的狀態之下,絕大多數的日本國民,也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所謂現代的科學教育。

    但是,這並不等於日本就缺乏了高素質的國民。

    事實上,從德川幕府這個時代起,日本的國民,就開始普遍接受了各種的私塹教育,在一八六三年,即便沒有英國人在近代教育上的大力投資,日本國內的私基,也已經多達了萬餘所,而在這萬餘所的私基之中,能夠接受到教育的學生數量,則更是高達七八十萬之多。

    這種龐大的私墨教育體系,使得日本的國民,不僅大多都具備了基本的讀寫能力,還加強了他們對身邊所發生的各種新鮮事物的理解能力。因此,只要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機會,他們的國民,就能夠迅速地接受任何新的教育。

    日本,已經具備了向現代化邁進的基本條件。也可以這麼說,在朝著現代化前進的征途上,日本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可惜的是,日本經濟振興所等待的東風,卻並沒有隨著大英帝國的「慷慨解囊」而真正地到來。風,倒是刮起來了,不過不是東風,卻只是一股股的歪的邪乎的歪風。

    英國人之所以要如此勞心費力地幫助日本這個乾兒子,那可決不是出於仁慈的上帝的召喚,更不是他們對日本這個乾兒子有多麼的憐憫。他們僅僅是為了他們的自己的利益,這才會不遠萬里地來到日本的。

    所以,英國人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

    通過對德川幕府的格外關照,在教唆日本人該如何地黑下面皮,徹底撕毀了他們與美利堅、俄國、法蘭西,當然,也包括當初真的是幫了日本很大忙的荷蘭之間的所有不平等的協議的同時,英國人自己,卻獲得了比當年曾號稱是享受過日本的最惠國待遇的美利堅,還要實惠得多的多的種種特殊待遇。

    位於江戶東京中心以南約有六十里許,在日美、日俄、日法、日荷等親善條約簽訂之後的一八五九年,曾被定為面向美利堅等國的開放地,還專門畫出了地皮,特許美利堅橋民自由往來的神奈」的「金港」橫濱港,在經過了短時間的閉港和調整之後,於一八六三年秋,重新對英國開放。

    如今的橫濱,其他各國的橋民早都已經不見了蹤影,而唯一能見到的大鼻子、藍眼睛的洋人,不是耀武揚威的大英帝國的陸海軍官兵,就是大英帝國趾高氣昂的商人們。

    橫濱,成了大英帝國的租借地。

    與此同時,比起過去的美利堅人應該更值得炫耀的是,距離日本天皇的皇宮的所在地,也不過就只有不足百里之遙,多少年來就一直在其腦袋上頂著一今日本的副都中國人喜歡說是陪都稱號的光環,關西軍事重鎮難波港今大陳港,也輕而易舉地成了大英帝**民可以任意往來的開放地。

    而若是說到那多如蟲蟻的英國顧問們,則更是充斥了日本的上上下下,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英國人卻沒有因此而回報給日本任何的真正好處。

    還不說用心險惡的英國人其實是再用自己所喜歡的手段,正玩命地要從每一今日本人的骨子當中,來改變他們已經承襲了千百年的固有文化,最終成為不倫不類,又似一條條斷了脊樑的癩皮狗。

    只單從經濟上說,日本,就已經開始逐漸地要完全喪失了自我。

    隨著難波港、橫濱港的完全開放,日本的生絲等對外的貿易,全部被英國商人所壘斷。過去是日本的批發商集團啃噬自己的農民,如今,這個眼看著就要成了氣候的批發商集團,卻成了英國壟斷商人血盆大口下的一個可憐的被吞噬者。

    本來是懷裡揣著錢,正在躍躍欲試,打算一發開放財的批發商們,根本沒有等來英國盟友的技術支持,等來的,只是大批的、廉價的,足以摧毀整今日本的民族工商業體系的英造工業品。

    作為日本經濟頂樑柱的批發商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聰明的那一部分,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買辦,而死強眼子的那部分,就只能長歎一聲,然後窩在家裡借酒澆愁。

    於是,作為第三股力量的那些在改革開放中依然不得志,或是自始至終就對這種所謂的改革開放不感冒的武士們,就又有了再折騰一把的良好氛圍。

    進入一八六五年,也就是日本對英大開放搞活才兩年的時間,在日本本土的總共二百六十多個大小的藩中,有近半數的藩,又都開始了「烏煙瘴氣」的折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