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五百零三章 文 / 五爪蒼龍

    第五百零三章

    華夏198年,四月初

    揚州丹陽郡防線被破,天賜軍強勢攻入丹陽腹地,數日之間,大部分縣城都落入了天賜軍手中,隨後左路軍大將高順帶兵十萬將秣陵城團團圍困,整個丹陽九成門閥士族都被困在秣陵城中。

    高順並沒有急著攻打秣陵城,而是抱著圍點打援的意思。這一點,劉泰沒有反對,將左路軍的指揮權完完全全都交到了高順手中。

    秣陵是丹陽的治所,也是劉備時代整個揚州的治所,大部分門閥士族的大本營也都在秣陵城內。雖然說劉備逃到了夷州,帶走了絕大部分門閥、士族、商戶,可秣陵城中余留下來的大族數量依然非常恐怖。

    不過這些家族組成的聯軍戰力實在是不堪一擊,根本就抵擋不了天賜軍的一次衝鋒,與這種軍隊作戰,不止劉泰,連高順都有點過家家的感覺。而今秣陵被圍,揚州四方各大家族必定會緊張無比,若失去了秣陵的指揮,那整個揚州也就真得變為一盤散沙了。

    可問題是,其他郡縣的家族有能力撼動圍困秣陵的十萬天賜軍嗎?即使那些個家族掌權者再自大,也不會前往秣陵送死吧?所以高順原本打好的算盤不到數天就全部推翻了,最後無奈之下,只能強攻秣陵。

    毫無疑問,秣陵在十萬天賜軍的強攻下,連半天都抵擋不住。如此一來,揚州軍事政治中心丹陽郡徹底落入了天賜軍手中。

    如今揚州還在負隅頑抗的還有吳郡和會籍郡。會籍郡方面不用說,大部分城縣都是當地的家族在防守,如今丹陽失陷,他們定然失去了繼續對抗天賜軍的勇氣,到時候只要大軍一到,自然會開城投降。

    而吳郡方面卻還有江東軍的駐防。

    數量不多,約為兩萬左右。

    這兩萬江東軍留守在吳郡的目的自然也不是與天賜軍對陣沙場,而是趁著最後的時間,將吳郡的人口、物資、錢糧送往夷州。要知道,如今揚州明眼人都知道守不住了,既如此,能帶走的為什麼不帶走?

    而因前線的連連崩潰,吳郡、會籍郡原本還想負隅頑抗的門閥、士族也不得不追隨江東軍的腳步撤往夷州,他們不想死,起碼不想拖上家族去死!即使原來沒有什麼罪責,可參加了抵擋天賜軍南下的門閥聯盟之後,也變得有罪了!

    據可靠消息稱,近些時日因劉備的大撤退,使得江東地區的治安混亂了無數倍,一些個家族行事更是無法無天,完全沒有絲毫顧忌,如此一來,使得坐鎮江夏郡指揮全局的北皇劉泰也心怒不已。

    怒了之後,劉泰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家族子弟,不但下令逮捕這些人,順帶著也著手開始從民間收集門閥士族的罪證。如今的劉泰眼看就要一統天下了,總不可能做什麼事情都和以前一樣隨心所欲吧?

    而一個王朝的成立,最重要的就是法制的健全,保證法制的威嚴,自然要從劉泰這個最高位者開始做出。俗語有言,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啊!

    當然,這句話在每個朝代都是廢話,根本就沒有去實際的執行過。即使劉泰本人也無奈!劉泰是靠著殺伐立世的,未來膝下的皇子,自然也會有人如同劉泰一般,難不成他們殺一人,劉泰就要把自己兒子殺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劉泰此時算是真正明白了。

    不過雖然如此,可劉泰依然會極力保證法制的健全與效力,若未來真有什麼高層人物犯錯,劉泰也會想出相互對應的方法,起碼眼前來說,那些事情考慮的都過遠了。

    曾經,劉泰對付門閥士族壓根不用找什麼理由,隨便揮揮手,數百上千顆人頭就會落地,這就是權利帶來的妙用,可如今,劉泰為了保證朝廷的地位,也為了給門閥士族一個公平的信念,必然需要以法制定罪,該殺的殺,不該殺的也要適當鬆鬆手。

    其實劉泰此舉,最重要的還是挽回一些沒有犯過大罪惡的門閥士族。雖然說門閥士族對漢朝來說是毒瘤,可他們的存在,確實促成了朝廷的集權制,沒有任何一個朝廷能完全脫離門閥士族,即使劉泰如今掃除了老一輩門閥士族,可未來自己又會親手培養出一批!

    而這一批也將會更加難纏!

    不相信?試想,以如今高順、趙雲、黃忠、荀彧、郭嘉等人的權勢,其後人未來的成就會差嗎?在某些事情上,劉泰能不賣面子嗎?而劉泰的後人未來想要更好的統治天下,自然也要高順等人後人的輔助

    如此一來,相互循環之下,新的門閥士族不可避免的又會出來,與曾經門閥不同的是,他們沒有直接的土地與奴隸。可有一句話卻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劉泰很無奈,深知官場黑暗的劉泰能有辦法對付這些事情?即使有再大的權柄,管的了一時,也管不了百年,千年啊。所以說,劉泰看開了,從皇子降生的那一刻,劉泰的稜角被磨平了許多!

    既然很多事情都不能徹底解決,那麼劉泰何必那麼苦惱?在劉泰看來,自己只要給華夏一個盛世就以足矣,而這個盛世的出現,怕是劉泰傾盡一生都未必足夠,在劉泰的設想中,未來的大漢王朝,將會是有史以來幅員最為遼闊,兵力最為強大的神話王朝!

    天地霸主!!

    華夏198年,四月中旬

    丹陽一破,南下之路再無阻擋,此刻高順再無顧忌,整個揚州最後的對手也只有吳郡的兩萬江東兵,而這兩萬江東兵馬,隨時都有可能離開吳郡。畢竟劉備不是傻子,既然不能力敵,劉備有怎會捨得浪費這兩萬大軍?

    同月,劉泰下令曹操領兵三萬攻打會籍郡,據可靠的消息得知,因揚州的動盪,原本被劉備壓制的山嶽各部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近來不斷劫掠會籍南邊的各個城縣,使得百姓損失慘重。

    對付區區會籍郡和山越兵馬,讓曹操出手確實有點大材小用了,可如此安排,劉泰心裡也是有計較的,那就是曹操在天賜軍中的提升過快,又沒有立過什麼軍功,難免會有人不滿,而若曹操成功的平定了會籍郡以及山越各部的***,那就再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了。

    到時候劉泰就可以憑借曹操立下的功勞,派遣曹操前往西域上任,當然,劉泰不可能把整個西州交給曹操,而是讓曹操總是組建一軍,反正天下一統之後,就是天賜軍重組之時,到時候曹操組建的新軍,自然也不會有什麼阻礙。

    曹操沒有讓劉泰失望,大軍離開豫章郡之後,直撲會籍郡,初戰便打得會籍門閥如鼠逃竄,無數門閥士族望風而降,而山越各部的劫掠隊伍也與曹操很快的交上了手。

    試想,劉備都能將山越打得損失慘重,如今指揮天賜軍的曹操上場,山越各部能討得了什麼好?事實很明顯,在曹操的剿殺下,山越各部叫苦不迭,情況比劉備當權揚州是還淒慘數倍,當然,這一切已經是數月以後的事情了。

    於此同時,荊州的戰況也出現了新變化,那就是趙雲攻破了江陵城!江陵城一破,整個南郡頓時千瘡百孔,面對天賜軍毫無還手之力,不到數日,南郡便宣告易主。

    趙雲並沒有停下南征的腳步,畢竟區區南郡,還滿足不了趙雲。據情報顯示,孫氏主力大部分退守長沙,而荊南四郡中又以長沙郡為首,只要攻破長沙郡,荊南四郡自然不高而破。

    不過最讓趙雲顧忌的卻不是長沙郡的荊南軍,而是隨時有可能從天西戰場上退回來的孫策軍。孫策近來在天西取得的威名越來越大,手中掌控的天西領土怕是已有大漢數個郡縣,至於兵力方面,更是擴充了一倍有餘。

    有了足夠的炮灰部隊,應該忌憚的就會是趙雲了。趙雲可不希望天賜軍的精銳士卒浪費在天西諸國炮灰部隊上,這個買賣不合算!雖然說趙雲的右軍兵力將近二十五萬,可這二十五大軍不但肩負中攻克荊南地區,還要肩負著攻打交州的任務啊!

    最重要的是,每攻下一個城池,趙雲都要分出一定的兵馬駐守,否則到時候孫氏與趙雲玩起游擊戰,那趙雲就有得哭了。

    其實趙雲把重擔都壓在自己身上,確實有點不妥。

    雖然說劉泰希望荊南乃至交州戰役都能讓趙雲一力解決,好在天下一統之後,順利的捧趙雲坐上五星大將的寶座。可劉泰也沒說過趙雲必須要承擔所有壓力啊,要知道,劉泰的三十萬中軍可還駐紮在江夏,隨時都可順河南下攻打長沙地區,到時候五十多萬大軍聯繫在一起,就算孫氏再怎麼玩,也撲騰不出什麼浪花來了。

    華夏198年,五月初

    趙雲率領十萬天賜軍來到長沙以北洞庭湖邊上,本欲徵召洞庭湖周邊島嶼的船隻,可不成想原本盤踞在這些島嶼上的無數海島,一下子全部失去了蹤影,彷彿約定好了一半。

    如此一來,沒有足夠過河船隻的趙雲只能被困在了北岸,而若從江東調撥水師前來,起碼也要月餘時間,也就是說,短時間內趙雲無法南下了,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南下,只要找到失去蹤影的洞庭湖水賊們,趙雲就可以徵調到足夠的船隻渡河。

    江東多水,江南自然也不逞多讓,而洞庭湖乃是我華夏第二大淡水湖,周邊靠水而生的百姓無法計數,但這些百姓的船隻普遍都是普通的漁船,根本無法徵調為軍用。

    要知道,門閥士族那些家主們可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天賜軍渡河?怕是洞庭湖水賊的消失,就是他們的傑作,為的就是不給趙雲徵調水賊的船隻,或許諸多門閥主早就料到了此次天賜軍南下來勢洶洶,而北疆的水師部隊滿打滿算只有六萬,在劉備沒有徹底敗逃錢,這六萬水師很難進入荊州地界馳援趙雲。

    能成為一方霸主,門閥士族的帶頭人會是傻子嗎?只要沒有六萬水師的幫助,趙雲二十萬大軍根本沒法過河!其實在劉泰謀士集團的計算中,水師部隊應該在一個月到兩個月後達到荊州,畢竟荊州孫氏可不是好對付的,但誰想的到孫堅居然那麼果斷的放棄繁榮的南郡

    這一點是始料未及的!

    所以趙雲的情況也就尷尬了,當然,以趙雲的軍事能力不可能坐以待斃,所以在得到一定的消息源之後,趙雲帶著一撥人接著漁民的船隻暗地裡尋找洞庭水賊去了,找的到更好,如果找不到,那麼也只能等江東過來的天賜軍水師了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