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四百八十六章 文 / 五爪蒼龍

    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夏195年,十一月中旬

    得到袁紹放棄徐州的消息,劉泰並沒有急著南下佔據徐州,因為劉泰知道,雖然徐州唾手可得,但徐州畢竟是一個大州,即使袁紹要放棄也會留點後手。到時候馬失前蹄是小,可萬一死傷過多的兵馬,那劉泰就有點捨不得了。

    而在劉泰穩抓穩打的派遣各個軍團分批進入徐州各大郡縣之時,北方又傳來一道消息,原來是平靜了多年的草原又開始起風波了,此次風波的對象乃是東北方面,一直被天賜軍壓制的高句麗再次蠢蠢欲動,妄想偷襲大部分兵馬已被南調的東北地區。

    當然,高句麗不過是跳樑小丑罷了,劉泰並不會過多的在意,若高句麗真的得寸進尺,劉泰不建議徹底滅了高句麗,如今的高句麗在天賜軍多年壓制下,兵馬已經所剩無幾,甚至王城都在天賜軍的掌控中,只要劉泰有心,隨便調動三四個軍團,就能將高句麗徹底滅族!

    與此同時,西域方面的消息也傳到了北疆,據奏章上訴述,西域的時局已經穩定下來了,大部分國家因王室被送入中土,使得西域徹底變為群龍無首之勢,而此時趙雲強勢收編各國最後的力量,真正的掌控了西域全境。

    值得一提的是,趙雲之所以這麼容易的把西域徹底征服,還是拖了文醜的福,若不是文丑在西域大肆殺戮,那些個藩國子民能這麼懼怕天賜軍,能不反抗嗎?或許有人會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試想,雙方之間的力量完全不成比例,天賜軍又沒有到衰落之時,西域諸國子民有能力反抗?

    華夏195年,十二月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時間過去,這一年時間裡應該算是較為平靜的,雖然說徐州方面和豫州方面都發生幾次戰役,但都是小規模,至於其他地方,除了益州外,可謂極為平靜。

    難得的平靜給了百姓一絲對於治世的盼頭,如今中原大部分地區都已在劉泰的掌控之中,唯一還要曹操和袁紹手中的也就只有豫州東部和兩淮地區,以及名義上掌控的徐州南部。

    其實徐州南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天賜軍佔據,還在負隅頑抗的只有下邳郡而已,下邳乃是袁紹的地盤,袁紹雖然人到了兩淮地區,但對下邳還是非常有想法的,若非迫不得已,袁紹絕對捨不得放棄富饒的下邳。

    大部隊撤離徐州之後,袁紹被曹操安排到了西曲陽駐紮,因為知道袁紹放棄徐州,後續錢糧定然不止,所以目前袁軍的所有供給都是由兩淮負責的。十五萬大軍駐紮在西曲陽到陰陵一線,組成了淮北東部強大的防禦體系,若再加上淮北西部曹軍的兵力,僅僅在壽春北面,就有聯軍近四十萬!

    如此龐大的規模,每日的消耗的糧草可謂天文數字,而兩淮地區仍能保證全軍的供給,可見兩淮的財大氣粗啊。要知道,此時此刻,曹操不但要保證老巢的錢糧,還要保證豫東地區曹軍的糧草以及揚州北上的援軍所需的物資!

    早在數月以前,劉備就已派出了六萬水師北上進入烏江駐紮。水師不好培養,從北疆這麼多年來水師部隊的規模一直控制在十二萬就能想像的出,要知道,這六萬水師可不是身在夷州的孔雲親自指揮的水師部隊啊,而是這些年劉備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後備兵力,若不是此次劉泰大舉南下,劉備還捨不得把家底全部拿出來呢。

    誰都知道,天賜軍有一支戰力極為強悍的水師艦隊,而這支艦隊此戰中明顯也會上場,若聯軍方面沒有足夠的阻力,豈不是讓天賜軍水師在兩淮後方如入無人之境?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劉備自然只能硬著頭皮把水師部隊拉上戰場。

    至於勝敗方面,劉備是完全不考慮的,劉備考慮的只是自己這支部隊能抵擋天賜軍水師多久,最大限度的降低江東水師的損失!只要能擋住天賜軍水師,那麼陸地上的戰局就與劉備無關。要知道,劉備可是早就準備好了退路,水師部隊關乎劉備的性命,若可以,劉備絕對不願意將這支水師部隊派上戰場。

    曹操很無奈,兩淮很疲憊!兩淮地區雖然有中原命脈之稱,可畢竟這些年在災禍影響下,也有不少的損失。而今大戰即將在兩淮本地展開,對兩淮本土百姓的影響非常大的,據統計,就在天賜軍進入徐州之時,兩淮地區就出現大規模的遷徙事件。

    當然,這些百姓並不是懼怕天賜軍的到來,而是擔心被戰爭波及到,其中大部分都是壽春北面一些城鎮的百姓,數量約有七八萬左右,這些百姓為了避免被大戰波及,紛紛遷徙兗州地區,或者乾脆隱藏在群山之中避禍。

    華夏196年,一月

    新年的第一年,理應來說充滿了喜慶的問題。可此時此刻,北疆包括中原大地無數子民都無法喜慶,因為誰都知道,徐州與豫州地區不久的將來就會展開空前規模的大戰,而這場大戰之中有多少會因此而死,沒有人清楚,要知道,雙方之間上百萬的兵馬可以說關係到了天下所有百姓,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親人在大戰中死傷!

    同月

    從青州南下的天賜軍攻破下邳城,此戰徹底宣告徐州易主。而得到了徐州的劉泰,勢力圈完全輻射整個中原,只要再將豫州東部奪到手中,那麼整個中原也就等於掌握在劉泰手中了。

    兩淮分淮南和淮北,而曹操實際坐擁的地盤在淮南。淮南按理來說算是揚州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不應該歸納到中原。可此次天賜軍大規模南下,自然不可能僅僅佔據豫州東部和徐州。而淮南坐落在長江北面,佔據了淮南,才代表劉泰徹底掌握了長江以北所有地區!

    華夏196年,二月

    就在徐州易主的第二個月,豫州東部曹軍的形勢越加惡劣。高順派遣大將華雄領兵三萬強攻豫州治所安城。安城不但是豫州治所,還是曹操的封地以及汝南的郡治所在,若安城陷入天賜軍手中,那曹操對汝南的控制定會土崩瓦解!

    所以曹操損失不起,為了守住安城,曹操將豫州東部十之***的兵馬全部駐紮在了安城周邊。如此一來,安城的防禦頓時變為鐵桶一般。可就算再嚴密的防禦,沒有足夠的質量下,仍然不可能抵擋天賜軍的腳步。

    要知道,兩淮地區精兵數量最多不過十萬,而為了抵禦青州南下的劉泰本部,曹操怎會將精銳安排在豫東線?豫州丟失了,起碼曹操的根基還在,可壽春丟失了,那曹操就將會成為袁紹的難兄難弟,成為喪家之犬了。

    所以說,豫東的十萬兵馬根本就不是什麼精銳部隊,只能算是被訓練過的郡兵,以及淘汰下來的精銳組合而成。這麼一支軍隊,如何能抵擋如狼似虎的天賜軍?而且這天賜軍還是在華雄的指揮下!

    可想而知,安城戰役怎麼一面倒了,雖然曹操派遣了族弟曹仁坐鎮豫東,可在絕對的力量下,曹仁也抵擋不住天賜軍啊。

    大敗!

    徹徹底底的大敗,曹軍不但丟失了安城,甚至周邊不少城縣接連落入天賜軍手中,而曹仁收攏敗兵之後,殘兵卻不到七萬之數。一戰,曹軍損失兵馬三萬,順帶還賠上安城這麼重要的一個戰略基地,可想而知曹操以及曹氏諸將心中多麼鬱悶了。

    與此同時,曹仁對華雄的恨意更是直線上升!

    若曹仁敗在高順手中,曹仁絕對不敢嘀咕半句,可此次戰役,打敗曹仁的卻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華雄,如此一來,曹仁能不怒呢?怒的同時,曹仁也失去了理智

    曹仁不知道的是,安城戰役表面上的指揮者是華雄,而實際上的指揮者卻是軍師龐統!

    而龐統之所以不露面,為的就是激怒曹仁。這些年來,天賜軍未與曹軍過多交戰,即使豫北戰役中,曹仁也未被曹操派出過,如此就導致了曹仁潛意思的認為天賜軍的大將就那麼幾個,至於華雄等人,也不過是徒有勇武罷了。

    但如今自我感覺良好的曹仁居然敗在了華雄手中,曹仁還能保持理智嗎?而眼下兩淮局勢緊張,曹操根本不可能兼顧到曹仁,即使曹仁在安城戰敗,曹操也不可能臨時換將。

    而一個失去理智的敵軍大將,不正是天賜軍最喜歡的嗎?眼下正在豫東負隅頑抗的曹仁,在龐統眼中,比一隻螞蚱還不如,略施小計,龐統相信絕對能在天賜軍攻打淮南之時,豫州方面的天賜軍出現在淮南戰場之上夾擊曹軍!

    華夏196年,三月

    龐統失算了!在龐統以為曹操不可能派出大將的情況下,曹操居然派遣族弟夏侯淵和大將於禁領兵三萬進入汝陽城輔佐曹仁駐守豫東地區。

    誰也想不到,在面臨著徐州三十萬天賜軍的威脅下,曹操居然還敢分兵,要知道,三十萬天賜軍的恐怖戰力是讓人無法想像的,如今壽春的防禦力度,在天賜軍面前不過薄紙一般罷了,如此情況下,曹操居然還分兵,不知道該說曹操傻了,還是曹操這個梟雄有讓人難以企及的算計。

    他人暫且不說,而夏侯惇可是曹軍真正的第一悍將啊。而曹操將夏侯惇派遣到豫州,自然是為了對付華雄,昔年夏侯惇雖然敗在顏良手中,可在個人武力方面,夏侯惇卻未敗,而北疆武力排名中,華雄可是不如顏良的,也就是說,華雄根本不是夏侯惇的對手。

    而另一位曹將於禁雖然名聲不顯,可身在徐州的劉泰卻知道,於禁此人對行軍打仗方面很有一手,在歷史上乃是曹操極為倚重的大將,以於禁之能,不說打敗天賜軍,但阻擋天賜軍的腳步,劉泰相信絕對能做到!

    當然,劉泰也沒有想過那麼快的就能將豫州東部以及豫州南部全部收復,畢竟這兩個地方都是人口繁密的地區,經過曹操數年的統治,可謂固若金湯,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拿下,若不是如此,劉泰也不會在豫州安排二十萬天賜軍,要知道,曹軍方面即使加上三萬援軍也就有十三萬啊!

    以多欺少!

    這事發生在劉泰身上可不算多,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泰對曹操此人的慎重。一直以來,曹操都被劉泰視為心腹大患,若雙方之間兵力、勢力、戰力相等,劉泰若與曹操對陣沙場,甚至都會信心不足。

    人的名,樹的影,不論歷史上如何評價曹操,但曹操起碼是一個帝國的開國之主。如此經天緯地的人物,歷史上能有幾個?數來數去,也就那麼一些吧,而曹操恰好能名列此中。

    曹操一生的變數實在是太多了,也可以說是多了劉備這個剋星,若不是劉備,漢末絕對能提前二十年統一,歷史上赤壁之戰若無諸葛亮和周瑜的出現,曹操絕對能一統天下,而統一天下之後,也就不會出現什麼三國,將華夏的生氣消耗乾淨,使得外族在晉朝時趁機入侵了。

    而眼下,劉泰的對手就是曹操這個開國之主,若打敗曹操,劉泰相信天下一統的道路上便再也不會出現什麼困難之處,畢竟如今的情況不是歷史那般,劉泰不是漢賊,而是漢室正統!

    民心在漢!

    華夏196年,四月

    如預料一般,自夏侯惇和於禁進入豫州東部之後,天賜軍的攻勢變緩了下來,即使坐鎮後方的高順連連派出朱俊、龐德這等大將都是沒有辦法奈何如鐵桶一般的豫東地區。

    當然,若天賜軍能耗得起,豫州東部以及南部地區遲早是天賜軍的,畢竟二十萬天賜軍的戰力實在太恐怖了。可天賜軍想要實行龐統的計劃,在劉泰攻打淮南之前,打破淮南的西部屏障,那麼就要想出一些好點子才能行得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