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四百七十章 文 / 五爪蒼龍

    第四百七十章

    這些年來,公孫瓚麾下近五萬大軍雖然戰力強悍,可卻一直被建寧的公孫度壓著!而不久前,更是傳聞公孫度要再度擴軍。建寧和雲南完全不同,甚至有益南之都的名號,建寧城內富饒無比,整個益南地區大部分的交易都在建寧進行。

    公孫度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口擴軍,而且麾下軍團的裝備以及兵員素質都可謂上佳,有足夠資源的公孫度根本不是公孫瓚能比的。

    所以說公孫瓚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公孫瓚也想擴軍,但公孫瓚有這個資本呢?勉強牧羊著五六萬兵馬已經是公孫瓚的極限了,若擴軍,那麼雲南政局必定會崩潰,而且以雲南的人口密度和青壯數量來說,根本不允許公孫瓚有這個奢望。

    「千真萬確!」一旁的劉繇代為確認道。

    雖然說一下子拿出數十萬兩黃金的物資,劉繇也是心痛萬分,但只要能阻擋天賜軍的腳步,府庫就算全部拿出,劉繇也願意!

    物資沒了可以再攢,但地盤沒了,命了,那就徹底沒了希望了啊。

    聞言,公孫瓚點了點頭,不過這些還不能滿足公孫瓚!隨後只見公孫瓚嘴角掛起一道淡淡的笑容,說道:「既然陛下與將軍都這麼說了,瓚也不能繼續客套,這樣吧,只要再加上一個條件,瓚就答應出兵蜀中,不過瓚這裡也要表明一下,雲南就算出兵,也不會多,畢竟南蠻百族威脅極大,若傾巢而出,百族定然蠢蠢欲動,萬一雲南有失,瓚可負不起這個責任啊!」

    劉繇眼中怒氣直升,不過還是很好的忍耐住了,對著公孫瓚問道:「將軍的報國之心,朕自然萬分清楚,朕也不會過分為難,還望將軍先說說條件如何,若朕能辦得到,定然不會拒絕。」

    劉繇很生氣,真的很生氣,但對勢大的公孫瓚也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劉繇需要得到公孫瓚的幫助,否則的話,眼前的難關根本過不去啊!

    「土地!」公孫瓚淡淡的挑了挑眉,在劉岱與劉繇二人臉色轉冷的情況下,繼續說道:「若想要瓚出兵蜀中,陛下當需讓出漢嘉與鍵為二郡,此二郡與我雲南比鄰,隨時都可從雲南調撥糧草物資以及兵員,對雲南有非常大的意義,還望陛下與大將軍允諾!」

    貪心!!誰都想不到,公孫瓚居然如此貪心,漢嘉與鍵為二郡雖然不大,可此二郡不但比鄰雲南還和廣漢郡接壤啊。若劉繇真得讓出了二郡,那麼成都必然直接面臨公孫瓚的威脅,到時公孫瓚,劉繇的命脈都掌握在了公孫瓚手中!

    「」氣氛一瞬間凝固,劉繇陰沉得臉能滴出水來。此刻劉岱一下子也不好做決斷了。若公孫瓚要的是王侯之位,劉岱可以代替劉繇允諾,可公孫瓚現在要的是土地啊,劉岱能怎麼說?

    蜀中雖然面積廣闊,但也是有限的,北方的漢中被天賜軍佔據了,漢中比鄰的幾個郡也隨時有丟失的可能,而劉繇若再讓出漢嘉和鍵為,那麼劉繇的地盤可就嚴重縮水了啊!

    郡縣關乎到人口,漢嘉和犍為二郡比鄰成都,乃是蜀中地區少有的繁華之地,郡縣的人口數量雖然無法與中原郡縣相比,但二郡加起來起碼也有十多萬戶,整個蜀中才多少人口?

    最多不過六七十萬戶,讓出了十萬戶

    而公孫瓚若得到二郡,也就等於說實力憑空增長了一倍,與建寧的公孫度相比也是絲毫不差了!

    好算盤,天大的好算盤啊,原來說來說去,公孫瓚要的還是實際意義上的領土,那些個物資雖然能打動公孫瓚,但有什麼能比領土來得實在?

    「同時要二郡」劉繇猶豫不決的出聲。

    「給,本將軍替陛下答應了。」劉岱打斷了劉繇的話語,一臉果決的出聲說道。原本劉岱不好給劉繇做決定,但在思慮之後,劉岱不得不答應!因為劉岱非常清楚,劉繇考慮過後也會給,只不過現在猶豫罷了,而若猶豫,必定會使得二人與公孫瓚之間差生間隙,到時候情況將會更加惡劣。

    最重要的是,若關係破裂,公孫瓚領兵北上,劉岱和劉繇能擋得住嗎?明顯擋不住!

    華夏193年,二月中旬

    益州局勢再次惡劣。

    天賜軍打破武都門戶,武都郡縣望風而降,短短十多天時間,武都郡全境落入天賜軍手中。

    而奉黃忠之命,統帥三萬鐵騎的典韋急行軍開往陰平郡,陰平求援的書信如雪片一般送往蜀郡成都。可此時劉繇也是毫無辦法,蜀中的大部分兵力都被安置在梓潼郡佈防,抵禦黃忠的中路軍,哪還有什麼兵力調遣至陰平救援?

    同月

    因戰事緊急,劉繇無奈之下,只能咬牙割讓了漢嘉郡、犍為郡給公孫瓚,附送的還有近二十萬斤黃金的戰略物資。得到這批天降之財的公孫瓚,終於出兵了!

    公孫瓚一向都是雷厲風行的典型人物。

    在劉繇完成了承諾中給予的東西之後,公孫瓚第一時間調兵遣將,統帥三萬大軍北上,沿小道趕往汶山郡。救援陰平,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所以公孫瓚決定在汶山郡佈防,以汶山郡的地理邪惡,公孫瓚有九成九的信心抵擋住天賜軍南下的腳步。

    同月

    在典韋的三萬鐵騎威脅下,陰平太守無奈出城受降,陰平本就乃窮山僻壤之地,根本就沒有什麼兵力防守。而且天賜軍又是益州的老主人劉焉的兒子所屬的部隊,這些老人,自然不敢過分抵抗,出城投降是最好的選擇。

    典韋沒有因為陰平太守識時務而放過城內的門閥士族。在劉泰的詔書中,對益州門閥頑固者處理的手段是極為嚴厲的,而典韋又是劉泰的忠實儈子手。陰平那些個自以為是的門閥自然是有罪受了。

    佔據陰平的典韋沒有急著南下,畢竟再南下就是梓潼郡或者汶山郡,這兩個地方都有重兵把守,乃是蜀郡門戶,不是那麼好能拿下了。而進入了陰平的典韋也得到最新戰報,公孫瓚統帥大軍接手了汶山所有防務!

    局勢,一下子就膠著了。

    蜀中軍團,典韋不放在眼中,黃忠和文丑自然也不會放在眼中。要知道,不論黃忠還是典韋乃至於是文丑,曾經都是一方大都督,位高權重。劉泰派出了這種組合,已經可以說是對益州極為看重了。

    三個大都督聯手,麾下又有十二萬精銳的天賜軍,區區蜀中的雜牌軍怎麼可能是對手?即使對方擁有天險,擁有屏障,擁有青天之路也不成。

    可公孫瓚不同!

    昔年公孫瓚是劉泰的大敵。白馬從義之名,即使在如今的東北依然威名赫赫,雖然比不上錦衣衛,可也是王牌騎兵部隊。而今,公孫瓚在雲南紮下了根,以公孫瓚的連兵能力,怎麼可能沒有一支擅長山地戰的王牌軍團?

    天賜軍的缺點很明顯,沒有足夠的山地知識!

    地利不在天賜軍!

    而天賜軍最強大的戰力騎兵部隊,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也完全沒有了作用,除非打破關隘進入蜀中腹地。但如葭萌、劍閣這般的雄關,豈是說能打破就打破的?

    值得一提的是,辛辛苦苦輔助劉繇入主蜀中地區的劉岱終於熬不過命運的輪轉,在於公孫瓚商妥一切事宜,最後再幫了劉繇一次之後,回到成都府邸,已然精疲力盡的劉岱安然的死去。

    劉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起碼對待劉繇的問題上,充滿了親情和理智。當初劉岱在劉繇稱帝時就說過,劉繇不適合當帝王,因為劉繇沒這個命也沒這個能力。

    而劉繇不顧劉岱反對,坐上了皇帝寶座。可隨後苦難的命運也降臨在劉繇身上,不過身為兄長的劉岱並未責怪劉繇,而且還在一旁一直輔佐著劉繇,甚至蜀中戰役時,親赴兩軍陣前指揮作戰。

    可以說,劉繇的一切,除了皇位之外,全部都是劉岱這個兄長給予的。沒人任何人能說劉岱不是一個好兄長!

    在劉岱歸天的同時,傷心不已的劉繇下旨加封劉岱為忠義王,封地為成都。而成都此時正是劉繇的國都,如此一來,就等於劉繇把自己的都城都封給了兄長的子嗣,可見劉繇心中對劉岱的敬意與虧欠。

    華夏193年,二月二十五。

    青州戰役徹底爆發!

    在高順的指揮下,六萬水師沿河而下,強行攻入濟南國,佔據濟南國東平陵、土鼓、歷城、台縣,著縣、菅縣、東朝、鄒平、梁鄒九大縣城,除於陵之外,濟南國全境落入天賜軍手中。

    得到濟南郡全線潰敗的消息,袁紹彷彿並不緊張,而是有條不絮的將各大軍團派出,嚴密駐守臨淄西南、西北、正北三面,造就土牆、甕城,將臨淄拱衛的猶如鐵桶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袁紹再次下令徵集兵馬二十萬,而這二十萬兵馬多出自泰山以及兗州地區,並且佈防的地點不在臨淄,而在兗州和徐州,彷彿袁紹此舉是在為自己準備後路。

    難道還未開打,袁紹就已經失去了信心了嗎?

    華夏193年,三月初。

    豫州戰役陷入攻防戰,親自在許昌指揮作戰的曹操下令從壽春調遣五萬大軍前來許昌駐防。與此同時,曹操親自書寫檄文送達各地諸侯手中,其中的意思很明顯,希望諸侯能夠再次聯合。

    可惜的是,此次檄文明顯沒有足夠的號召力。

    除了揚州的劉備和荊南的孫堅聲援一番,其他諸侯壓根就沒有一點動靜。其中南陽的情況最詭異,呂布和袁術二人彷彿槓上了一般,即使天賜軍南下,依然天天你征我討,將南陽富饒之地破壞的千瘡百孔,無數帝陵以及各種宮殿破壞的破壞,被盜的被盜,情況慘不忍睹。

    華夏193年,三月中旬

    荊南孫堅突然宣佈南征!

    南征??怎麼可能是南征?

    當下中原戰局危急萬分,眼見劉泰大有席捲天下之勢,此時此刻孫堅不北上久罷了,怎麼還能南下呢?

    可惜的是,孫堅宣佈的確實是南征!

    據宣告天下的文書中寫明,南蠻與山越二族屢屢進犯交州各郡,致使交州各郡百姓水深火熱,生不如死,為解百姓於火海之中,孫堅不顧艱辛,再次親自領兵南下,征討益南地區的南蠻百洞部族,此次孫堅南征的規模初定為三萬左右。

    同時,孫策被任命為交州大都督的文書也是昭告天下,為了錦上添花,孫堅命人帶上黃白美玉之物送往蜀郡成都,欲向劉繇求一道加封的聖旨。

    劉繇很客氣,起碼在對孫策的問題上沒有任何為難孫堅的意思。當場,劉繇就下旨任命孫策為交州牧兼鎮夷將軍,加封高涼侯,食邑千戶。如此封賞傳到孫堅耳中,頓時使得孫堅大笑不已,而且又命人送上一份好禮前往成都。

    同月。

    在孫堅那兒得到了足夠好處的劉繇心思大動,得到各大謀士的認同之後,劉繇下旨夾縫大將軍袁紹為青州牧兼徐州牧、兗州牧。並且賜予袁紹一柄斬王劍,聖旨中註明,只要袁紹能打敗天賜軍,並且斬殺劉泰,就可得到劉泰的所有基業,並且劉繇會封其為王!

    不止袁紹,劉繇還夾縫了曹操、劉備、孫堅、公孫瓚等等殘餘諸侯。聖旨中,劉繇還專門給呂布開了小灶,希望還在南陽作戰的呂布能前來蜀中輔佐自己,並且保證只要呂布能前來蜀中,高官厚祿不缺,封王亦有可能!

    呂布心動了,當得到這封聖旨時,呂布真得心動了,不過呂布還保留著理智,知道不能一下子答應劉繇,萬一跳入劉繇這個坑,那就麻煩大了。呂布不是傻子,潛意思中感覺到危險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去應允?

    而劉繇則以為呂布還不滿意自己的條件,隨即劉繇大肆封賞呂布,將一車車黃金美玉,乃至於美麗的侍女送往南陽侍候呂布。金錢,女人,劉繇都給了,只要呂布肯答應,那麼高官厚祿肯定也不遠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