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四百五十六章 北皇 文 / 五爪蒼龍

    第四百五十六章北皇

    天禧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因畏懼天賜軍的攻城弩,安息人沒有繼續進攻疏勒城,沃洛吉斯五世下令以投擲武器攻打城牆,加大天賜軍的損傷。暫時想不出如何解決重騎兵的趙雲也只能被動防禦,形勢有點不好啊。

    同日,中原發生一場天大的霍亂。

    袁紹和曹操這兩大中原霸主終於忍不住開戰了。

    長久的摩擦,天賜軍又沒有什麼動作,雙方自然再無法隱忍了。畢竟亂世之中,最重要的還是壯大自己。包括曹操和袁紹所有人在內,心底實際上都有一統天下的**,雖然這種**的火花很渺小。

    大戰初起,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處,雙方此戰不過是為了試探對方的實力,沒有把全部的底牌壓上去,所以自然而然的經過一番交戰,雙方各自退去,準備下一次更大規模的戰役。

    不過初戰雖然沒有什麼精彩之處,可中原的情況卻讓人非常擔心,如今呂布逃離了兗州兵發南陽還沒有準確的消息。整個中原地區只剩下曹操和袁紹這兩家諸侯,若有一方勝出,那麼中原的霸主就要產生了,可問題是,劉泰會眼睜睜的看著中原霸主出世嗎?

    天禧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攻打南陽遲遲沒有動靜的呂布,突然傳出要和袁紹和親的消息!!

    據說袁術為了避免與呂布發生流血衝突,不但將割讓了南陽半壁領土,還準備讓自己的兒子取呂布的女兒,與此同時的是,呂布的十數萬大軍已經入駐了南陽東部。不過中間好像出了一點問題,那就是呂布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袁術,聽人說是因為呂布的女兒年紀太小了,實在不宜出嫁!

    呂布的女兒幾歲?

    一直以來這都是難以回答的問題。據歷史記載,建安三年(198),曹操大軍壓進徐州,呂布為求援軍,將女兒嫁給袁術的兒子,而當時呂布的女兒不過十三四歲。當然,此女不可能是貂蟬生的,因為貂蟬跟呂布還沒有十三四年那麼長久。

    眼下是公元192年,也就是說呂布的女兒才七八歲?鬱悶啊,呂布就算想找塊地盤,避過劉泰的鋒芒,也不用把七?所以這一個消息讓人值得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呂布確實攻打過袁術,而且不止一次,袁術的大軍在呂布的兵鋒下可謂連連敗退,差一點就被打殘了,至於袁術的大將紀靈,更是差點被呂布劈成兩半。

    如此一來,袁術主動割讓城池的話語就站不住腳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很有可能是袁術想求和,可又拉不下天下第一世家家主的身份去承認失敗,所以才會傳出那般謠言!

    天禧二年,六月三十日。

    謠言不攻自破,呂布率領八萬大軍圍攻宛城。宛城猶如被末日籠罩,袁術麾下還有近十萬大軍,可居然不敢下令出城迎戰。其實雙方之間並不是沒有聯姻的可能,只是因為呂布如此還屬傲氣無雙的年齡,怎會輕易與袁術妥協?

    好在的是,宛城內糧草充足,呂布的兵馬又不善攻城,如此一來南陽的局勢就僵下來了。

    袁術不是沒有想過和平解決雙方戰事。為了解除呂布的圍城,袁術派使者前往呂布大營求和,可卻被呂布一戟斬殺。袁術也是有脾氣的,呂布如此不把袁術放在眼中,袁術還有必要用熱臉去貼冷屁股嗎?

    圍城第三日。

    袁術派遣上百精兵出城尋找外援,不過這些精兵在呂布的并州狼騎追殺下近乎全滅。還好的是,有一支小隊,五個人突出了重圍,南下求援去了。

    袁術求援的對象是劉表和孫堅。畢竟荊州諸侯怎麼來說也算是一家人,如今大敵來犯,若袁術滅亡了,劉表和孫堅難道能堅持多久?

    可惜的是,任憑袁術的使者說的口若懸河,劉表壓根就搭理,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有麻煩去啟奏天子就是了,老朽身心疲憊,管不了這麼多咯。」

    劉表是荊州牧!目前來說,劉表是荊州的主人。

    可問題是,劉表這個主人在兩頭強龍的壓迫下,壓根抬不起頭來。袁術還好說,有這大家族的身份,不會對劉表做什麼欺壓,可再南邊的孫堅,那就沒有一點顧忌了。

    襄陽早就是孫堅垂涎之地,若不是荊南兵少,不能直接面對中原各大諸侯,怕是早就將襄陽吃下了。孫堅可不管什麼荊州牧不荊州牧的,惹急了,皇帝老子都能把他拉下來。

    還好的是,孫堅南下征討交州去了,而且成果還不錯,交州的土豹子們根本不是孫堅這位大將軍的對手。無數城池落入孫堅之手,使得孫堅實力大增。不過目前為止孫堅還沒有班師的打算,因為交州番禺等多處郡城還在士家手中呢。

    使者並不是沒有向孫家求救。

    不過孫家好像不怎麼願意搭理袁術,孫堅這一生最不削的就是袁術此人。當年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袁術拖欠孫堅糧草,差一點使得孫堅「餓死」在戰場,如今袁術反倒過來求救了?

    沒門!從哪裡來,滾哪裡去吧。

    很果斷,袁術的使者被掃地出門了。

    萬分無奈之下,使者們只能走照著袁術最後的一個安排,前往蜀中向天子劉繇求救。

    可問題是,蜀中可不是那麼好去的啊

    天禧二年,七月初。

    徐州再次發生大規模戰役。此戰中曹操和袁紹分別投入了五萬大軍,雙方殺的難解難分,不過到最後還是曹操略勝一籌。畢竟兩淮軍團成立的時間早在袁紹之前啊,短短幾年時間,就算袁紹有無窮的智謀,也難以培養出來一隻鐵軍。

    與此同時,眼看兗州中部空虛的曹操轉其了賊眼珠,派遣麾下大將夏侯惇從許昌領兵三萬攻打兗州呂布旗下的地盤。因呂布本意就是拋棄兗州地區,所以曹操很容易就佔據了這些地方。

    如此一來,偌大的中原地區還真的被袁紹和曹操這兩大諸侯分別佔據。可佔據了整個中原地區的兩大諸侯並不是十分滿意,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地盤實在是太亂了。

    如今的中原地區,行進幾十里或者能看到的袁紹的佔據的城池,再行進幾十里有可能又是插著曹字大旗的城池了。如此雜亂的情況,若不能在短時間分出誰是中原霸主,到時候中原地區必定會變成一鍋粥啊。

    不過問題是,眼下的中原地區百里無人煙,千里無雞鳴,如此情況下,還能再亂一點嗎?怎麼亂?!

    天禧二年,七月中旬

    收復洛陽將近一年的劉泰,再次踏上統一天下的腳步。不過這次劉泰對付的不是中原兩大雄主,也不是南陽的袁術和呂布,而是逃入蜀中的劉繇和其看門狗漢中張魯!

    兵鋒直指三川之地!!!

    崇德殿上,劉泰當眾指責張魯與劉繇兩人狼狽為奸,竊據漢室神器,理應誅滅之,與此同時,劉泰召集四個軍團駐紮在洛陽周邊待命,任命天刀將軍黃忠為征西元帥,悍將典韋、文丑為其副將領軍出征。

    蜀中戰役,即將爆發!!

    天禧二年,七月十六

    洛陽傳出爆炸性秘聞,劉泰下令編織五爪紫龍袍,欲為稱帝做好準備。

    同日,劉泰下令修繕洛陽皇宮,長安皇宮。

    劉泰將洛陽皇宮改名為東都行宮,簡稱東宮。

    長安皇宮改名西都行宮,簡稱西宮。

    天禧二年,七月二十日。

    四個軍團,十二萬天賜軍在洛陽誓師,劉泰親賜黃忠寶劍忠魂一柄,要求黃忠務必以此劍斬殺張魯等亂國臣子。

    同日,大軍開拔前往三輔,隨同大軍出征的還又從北疆調撥而來的數十萬擔糧食和車伕以及一些外族奴隸。此戰為山戰,艱險萬分,糧食必須要準備充足,否則的話,到時候被困在群山中後繼無糧,將會對大軍形成致命的威脅。

    劉泰可不希望發生諸葛亮七次北伐的情況。

    天禧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張魯得到天賜軍西征的消息,頓時惶惶不可終日。

    在其幕僚的建議下,張魯派使者前往成都求救劉繇,畢竟漢中得失關乎劉繇性命,張魯不相信劉繇是個不知輕重的傻子。

    與此同時,張魯也派出一支精兵前往羌族部落,請求羌族出兵相救。佔據漢中多年以來,張魯一直致力於羌族修好關係,為的就是能抵禦北方大軍有可能的南侵,付出了那麼多,如今算是派上用場了。

    天禧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身在洛陽的劉泰突然宣佈了一道詔書。

    這道詔書非常嚇人。

    身為一個王!

    劉泰居然宣佈改元!!!!!

    二十五日早朝,劉泰突然下詔改元華夏。從東漢初年開始,公元1年改為華夏元年,眼下是公元192年,即為華夏192年,並且宣佈從此往後年號不允許再做變更!

    華夏192年,七月三十日

    劉泰在百官的建議下欲自封為北皇,並且該詔為旨,身著紫色五爪龍袍,自稱為朕。並且宣佈劉繇身死之日,便是劉泰正是登基稱帝之時,也就是說不再承認蜀中的劉繇朝廷。

    同時,繼位北皇的劉泰要求天下各大諸侯前來洛陽朝拜。因中原與南疆尚未統一,劉泰沒有著急將華城定為京師,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指揮統一戰爭。

    華夏192年,八月初

    對劉泰自封北皇一事,蜀中的劉繇極為憤怒,並且下旨辱罵劉泰為亂***子,天下諸侯理應一同討之。為了誅殺劉泰,劉繇下了一條天大的懸賞,誰能將劉泰殺死,那麼朝廷將會封其為神武王,並且割讓一個州的疆域予其自治!

    天下震動!!!

    劉繇瘋了!!

    所有人都認為劉繇瘋了,雖然說劉繇這個皇帝並沒有什麼實權,實際治理的地盤也非常有限,可畢竟劉繇出身漢室啊,身為漢室皇者,居然下達刺殺令,這算什麼?

    漢室的恥辱,天大的恥辱啊。

    華夏192年,八月中旬

    劉繇的聖旨比劉泰自封北皇引起的震動還恐怖。

    看不下去的漢室宗親們紛紛出頭指責劉繇不該如此如此,且不少宗親公開支持劉泰稱帝。如今劉泰再次展開統一天下的腳步,傻子都知道漢室必定因劉泰而中興,現在還有誰敢出面反對劉泰稱帝?

    原本還支持劉繇的漢室宗親們,在看到劉繇居然如此沒有理智,頒布下那般丟盡漢室顏面的聖旨也是心灰意冷了。雖然說漢室中爭權奪利非常激烈,可畢竟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怎麼可能允許劉繇這種人物坐在皇帝寶座上?

    華夏192年,九月初。

    黃忠領兵十二萬逼近陽平關。

    早先張任欲取陽平關為將來天賜軍西征開道,可因陽平關天險,部隊短時間無法拿下,計劃也不知為何外洩,導致漢中援兵短與預期趕到,致使行動徹底失敗。如今陽平關成為了天賜軍進入蜀中的第一道難關。

    不過黃忠未因陽平天險而愁心。

    此刻黃忠想的是如何讓張魯主動投降!

    俗語有言,兵者攻心為上。

    如今蜀中朝廷名言人都知道沒希望了,若是還負隅頑抗,那就有點傻b了,而張魯之所以還要死守漢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羌族援兵,只要黃忠能擊退羌族援兵,並且表現出恐怖無比的戰力,那麼以張魯的膽魄,根本不可能敢與天賜軍交戰!

    華夏192年,九月中旬。

    黃忠一面派步卒不急不緩的攻打關卡,一面親自統帥三萬騎兵準備阻截羌族騎兵。

    據可靠消息,羌族接受張魯的邀請,聯合派出三萬鐵騎前來解圍,而今已過了武都,距離駐守在陽關平外的黃忠大營只有不到半天的路途。若此刻黃忠能擇時伏擊羌族,絕對會給羌族兵士心中帶來巨大的恐慌。

    華夏192年,九月十六

    陽平關數十里外,黃忠大戰羌族騎兵,大勝。

    羌族各部落在天賜軍騎兵的重擊下損失慘重。無奈只能退回各自領地。對張魯的危局也只能愛莫能及了。當然,此戰天賜軍並不是沒有損失,身為主將的黃忠身中數箭險些喪命,看來羌族能成為漢朝的百年大敵絕對不容小覷啊!

    此戰黃忠勝的不怎麼光彩,因為黃忠在相同兵力的情況下,居然還伏擊羌族,這實在是有愧天賜軍威名。不過在黃忠看來卻不算什麼,只要能勝利,誰管你用什麼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