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四百四十八章 剝奪都督兵權 文 / 五爪蒼龍

    第四百四十八章剝奪都督兵權

    文丑在西域的權勢極大!!

    當初為了制衡文丑,也為了能讓西域時局良好發展,劉泰派謀士公孫策領兵五萬前往西域。如此一來,駐紮在西域的天賜軍多達十七萬。若文丑真有自立之心,那麼將對天賜軍系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打擊。

    其實劉泰根本不擔心事情會鬧的多嚴重。因為劉泰非常清楚,天賜軍是劉泰的天賜軍,是整個北疆的天賜軍!別說文丑一個擔任大都督沒有幾年的新進軍閥,就算是黃忠前往西域,也不敢傭兵自重!

    當然,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空穴來風的傳言。文丑是不是有異心,是不是勾結安息人想要在西域自立為王,這都要一步一步去查證,如果真有,那麼所有人都相信,文醜的死期也就到了。

    並不是說劉泰不相信文丑,也不能說劉泰過於無情。身為王者,不能僅憑莫須有的信任來肆意妄為。萬一文丑真的被權利熏心了呢?人,都是會變的!歷史上文丑對袁紹忠心耿耿,那是因為文丑根本沒有獨掌兵權的機會。可如今不同,坐擁西域三十六國霸主之位,手握十七萬大軍,環視天下,能擁有如此地盤,如此兵力的也只有給予文丑權利的劉泰了。

    而這一切的條件,就是促成野心的基礎。劉泰突然的解除大都督兵權,這是促成事情爆發的起始。早先劉泰南下之前也想過,萬一解除大都督兵權,是否會造成一些難以挽回的損失?不過這個想法很快被劉泰否認了,因為劉泰非常自信派出的諸位大將都乃忠心耿耿之輩,絕對不會因為貪戀權利而走上末路。雖然這些人都是四肢發達的戰將,可他們卻不傻。

    眼下劉泰還是信任文醜的。當然,就算再這麼信任,也要百官達成一致意見。在各種改革之後,劉泰不再希望北疆成為自己的一言堂,只有眾多官員都發表自己的看法,納取最有用的方法,才是上上之選。

    「王上,臣下以為顏將軍所言不然!」突然,文臣行列,前幾位中的田豐出列一步,神色冷淡無比的對著劉泰出聲說道。田豐在北疆是一個特例,忠直的脾氣使得田豐很容易得罪同僚,不過在北疆政權中,田豐與官員們之間的關係還是可以的。

    「哦?元皓有何看法?」看到田豐出列,坐在龍沓上的劉泰忍不住嘴角彎起一道弧度。而與此同時的,顏良神色也是一冷。沒有人不知道田豐是一個什麼人,凡是田豐開口了,那麼必然會與對方死磕到底,除非對方找到讓田豐絕對心服的理由。

    田豐躬著身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摸樣對著劉泰拱手說道「回殿下,文大都督在西域多年,位高權重之下難免會有什麼心思。當然,臣下並不能肯定文大都督是否已有不臣之心,可這些年來臣下接到關於彈劾文大都督的奏折著實不少,其中不止西域諸國的,還有天賜軍內部的將領!」

    「哦?居然有此事,為何不早早報來?」劉泰忍不住直起身子,神色緩緩開始凝重起來。如果是那些蠻子彈劾文丑,那麼劉泰看也不會去看上一眼,可天賜軍內部的將領卻不同!

    若非必要,哪個軍官敢彈劾頂頭上司?這不是吃飽了撐著嗎?最重要的是,劉泰居然想不起來由這個事情,就算事情並沒有什麼重要之處,可應該也會有人在劉泰耳畔提起啊!

    「王上,這些奏折中記載的都乃文大都督在西域欺壓外藩百姓,強搶外藩公主、民女,以及設立一些不法的關卡收取商人路費中飽私囊之事,昔日臣多次上奏王上,可當時王上因戰事緊急,來不及查看,臣才會拖延至今稟奏,請王上責罰臣瀆職之罪。」田豐對著劉泰拱手說道。表情看上去很平淡,彷彿一點都不驚訝這些事情是文丑能做出來的。

    在北疆,田豐的身份很特殊,負責彈劾百官以及監督百官清廉執政。嗯,相當於漢朝的諫議大夫,雖然說官職不大,可因劉泰對官員個人作風抓的比較緊,田豐的位置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說是君主身邊的近臣,隨時都可能彈劾百官中的任何一人。

    「」劉泰的臉色很難看,鐵青著臉看了一眼顏良。顏良不比劉泰好到哪裡去,滿臉愕然的站在那兒看著田豐,彷彿沒有聽明白田豐說的是什麼。強搶公主、民女?私設關卡剝削商人百姓?這不論那一條,在北疆都是重罪啊!

    雖然說這些事情都發生在西域,可劉泰已經將西域改名為西州,很明顯有把整個西域納入大漢的企圖,文丑這般作為,不是故意毀壞劉泰以及北疆政權的名聲嗎?

    「元皓此言當真?是否有什麼誤會在內?」劉泰的語氣很陰森,帶著一絲寒風,讓大殿內的百官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一個個官員顫顫巍巍的看了一眼龍榻上的劉泰,低著的頭更低了。

    大殿上的田豐搖了搖頭,神色剛正不阿的對著劉泰拱手說道:「回王上,這些都乃安排在西域的監察小組(龍、虎二組官方的稱呼)送回來的消息,臣不能保證是否是某些人污蔑文大都督,不過保守起見,臣還是希望王上暫時收繳文大都督兵權,要求文大都督即刻前去華城或者前來洛陽接受調查。」

    「田大人,這些都乃調查小組的一面之詞,沒有明確證據之前,怎麼可以輕易信之?萬一延誤戰機,將會對西域的局勢極為不利啊。」黃忠終於出面說話了。身為兵部的老頭頭,黃忠的份量還是非常重的,只見黃忠話語剛剛落下,武將中就有不少人表現出支持黃忠的神態。

    聞言,百官各有不同的表情,其中一些北疆的老臣子,大多認同黃忠的說法。一些新進官員,則表現出中立的態度,即不肯定文丑有罪,也不輕易表達立場,類似老油條的人物啊。

    不論別人什麼態度,田豐還是一副淡然無奇的摸樣看了一眼黃忠,說道:「黃將軍的意思是願意出面擔保文大都督清白的是嗎?如果文大都督真的有意擁兵自重,到時西域局勢一發不可收拾,這個責任將軍是否承擔的起?」

    田豐是什麼人?雖然脾氣耿直,那也是智謀高超的軍師,武將出身的黃忠,怎麼可能說的過田豐?只見田豐三言兩語就將黃忠說的啞口無言,站在那兒傻愣愣的不知所措。

    別說黃忠,如果文丑真的有心自立,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普天之下,唯一能為文丑做擔保,能繼續讓文丑主導西域戰局只有劉泰!可目前來看,劉泰還不願意輕易表態,彷彿想要多看看百官的意見。

    「可就算如此,也不能置戰局不顧啊,萬一那些白豬羅破入西域防線,將會對西域的生產造成重大的破壞!」只見顏良悶聲悶氣的出聲說道。其實顏良這一刻也不敢多說什麼了,如果只為文丑一人,那麼顏良就算賠上身家性命也沒有關係,可萬一真的導致十七萬天賜軍分離出北疆,這個罪...滅顏良三族也賠不起啊。

    「哼,爾等知道什麼大局?」只見田豐的臉色終於出現了細微的變化,冷冷的哼了一聲,田豐環視在座百官說道:「安息真的敢入侵西域嗎?先不說部署在西域各大要道關隘的十七萬天賜軍,僅僅安息周邊的貴霜、大秦都不會同意,到時安息動一發而牽全身,定會引得大秦與貴霜等強國的圍攻,以安息目前的實力,根本抵擋不住!」

    「而我軍前些年將安息四十萬大軍驅逐出境,早就打散了安息騎兵的士氣,如今安息騎兵數量減半,我軍卻增加了五萬多,怎麼可能會給安息可乘之機?再言,就算安息真的領兵攻打西域,在西域還有經略使公孫策以及別駕姬亮等大將坐鎮,完全可以抵擋住安息的攻勢!到時只要王上派出大將接任文大都督的位置坐鎮西域,區區安息何足掛齒?」田豐的神態看上去極為自信,想來早就對西域天賜軍的佈防做過深入的瞭解,否則也不會短時間內將文丑離去後西域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了。

    這一刻,百官忍不住懷疑文丑是不是私下裡得罪過田豐,田豐有必要這麼死抓著不放嗎?在百官眼中看來,強搶公主、民女壓根就是浮雲,西域小國多如牛毛,身為大都督的文丑娶這些小國的公主,算是給他們面子了。至於私設關卡也能說的過去,畢竟西域地多人少,偌大的疆土,總會有一些遺漏的地方讓商隊鑽了空子,文丑在這些地方設立關卡,有什麼錯的嗎?

    當然,也不是說文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比如設立關卡就是一個大問題。在北疆,每一個有資格收取過路費以及其他費用的關隘,必須要進行嚴格的登記,這也是為了杜絕中飽私囊的情況。而文丑身為大都督,一言一行都有無數人注視著,原本不怎麼大的問題,自然一下子就被擴大化了。

    「元皓說的也算有理,不過文丑這些年來在西域立下的功勞也是不能否認的。」龍榻上身著紫色龍袍的劉泰微微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此事最麻煩的問題就是解決西域各大軍團沒有統一指揮者的問題,既然如此,那麼寡人決定暫時讓公孫策統領西域各大軍團,姬亮在旁輔助。」

    「嗯,也不能將西域的戰局完全托付在此二人身上,畢竟公孫策和姬亮在天賜軍的資歷都太過欠缺,這樣吧,趙雲你準備一下,來日趕往西域補上文丑空缺,待得此事過後,寡人會安排由何人上任西域刺史一職。」劉泰原本想把西域交給公孫策和姬亮暫時處理,可想到二人的身份都有點不妥,無奈之下,只能在朝中選一位上將去了,而趙雲則是最好的人選。如今的趙雲可以說是軍方的頭號人物,若趙雲前往西域,那麼西域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王上聖明」百官同時拜倒在地朝賀。既然劉泰已經下定決心了,那麼官員們也沒有必要多說什麼了。畢竟北疆目前為止還是劉泰的一言堂,只要劉泰決定了,在官員心中就是聖旨,就是王命。

    待得百官起身之後,劉泰的眼神看向回歸文官行列的田豐,對著田豐微微頷首說道:「元皓啊,文丑之事就交由你查辦吧,寡人派戲忠輔佐你,若有什麼需要,你可以直接找戲忠去辦。」

    「」站在官員之中的田豐聽到劉泰話語,明顯愣了愣,不過道:「回稟王上,既然是臣彈劾文大將軍,此事怎可交由臣去查辦?這不符合制度啊」

    「什麼制度不制度啊,寡人讓你去辦,你就去辦。」只見劉泰皺著眉頭,語氣有點重的說道。對田豐的固執,劉泰有時候真的很無奈,此刻想來只要是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明白劉泰準備好好敲打一下文丑,順便讓在朝的武官們都注意一下。以田豐的智慧難道不明白劉泰的意思嗎?怎麼可能!!

    這段時間以來,劉泰在使用各種方法軍方人物收斂收斂。變向的解除了一些大將的特權,在外人看來,劉泰此舉是針對黃忠、典韋這一批實權派,可實際上,劉泰針對的反而是中下層將領。

    在北疆,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多軍系和派別,罪魁禍首就是中下層將領。因天賜軍的規模龐大,中下層將領的數量顯得極多,而這些將領普遍都有一些特權,以權謀私對這些將領來說簡直和玩一樣。

    其實也怪劉泰,當初劉泰為了提升天賜軍的戰力,頒布了一系列的特俗待遇。如今劉泰終於嘗到了尾大不掉的苦果。好在的是,劉泰比較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見,一年多前,身為北疆軍校校長的龐德公將龐統介紹到劉泰的麾下時,曾試探的給劉泰說了一番當下天賜軍的狀況,神態極為擔憂。

    劉泰順籐摸瓜,抓住了龐德公話語的重點,隨後認識到了天賜軍眼下軍制的弊端之處。可這些弊端最少也有四五年的存在歷史,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清除,而為了能清除弊端,劉泰布下了一個大網,以南征為***,將各個軍系的首腦全部召集一起,以間接的手段,切斷了軍系首腦的實際大權。

    與此同時,劉泰順帶扶植了趙雲在天賜軍中的位置。對趙雲,劉泰真的沒有任何話可以多說。這麼多年以來,趙雲是唯一一個置身在軍系之外的將領,任何軍系只要把注意打到趙雲身上,都會被趙雲巧妙的避讓。如此一來,趙雲自然而然的讓劉泰更加看重了。

    一直以來,劉泰對趙雲都特別照顧,畢竟每一個喜歡三國的現代年輕人,對趙雲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既然將趙雲招攬至麾下,怎麼可能讓趙雲默默無聞的走過一輩子?而且趙雲實際能力比歷史上更加出眾,劉泰能不扶起上位嗎?

    其實劉泰並不希望過快的讓趙雲走上巔峰舞台,畢竟趙雲年輕,還有很多的潛力可以挖掘。而在中層遊走,才能更好的發揮趙雲對至高名譽的渴望。不過世態變化莫測,即使劉泰也不能真正的掌控全局,無奈之下,劉泰只能把趙雲推了出來。

    趙雲沒有辜負劉泰的期望。獨立多次戰役之下,軍事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如今的趙雲在天賜軍中的名望可以說和黃忠並駕齊驅,沒有人能可以說完全勝過趙雲。

    而趙雲走到了這個位置,理應來說會有點驕傲,會有點自滿。可讓劉泰萬分滿意的是,趙雲還是保持著兢兢剋剋的態度,對任何事都不敢有一點粗心之處。這種心態加上趙雲的個人能力,使得劉泰真的挑不出一點毛病。

    當然,也不是說趙雲真的完美了。趙雲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太過小心翼翼,不敢放開膽子去做,這一點,趙雲到應該和新進的馬超去學學,馬超的膽子是大得出名的。劉泰之所以把馬超安排在趙雲身邊,也是有這個意思在內。值得一提的是,當劉泰第一眼看到趙雲時,就已經準備將趙雲打造成漢末第一大將!!!!

    而將趙雲推出了舞台之後,劉泰繼而剝奪軍系首腦的直系兵權,並且對黃忠、典韋等人私下裡做出警告,如此一來,天賜軍內部的矛盾關係暫時被壓制住了,畢竟沒有黃忠等人坐鎮,中下層軍官根本掀不起風浪!如今劉泰已經著手天賜軍重編事宜,只要等到天賜軍重編被確定,那麼各大軍系的矛盾定然會被迎刃而解,倒是存在的將會是各個軍團之間的競爭,這一點是劉泰樂意看到的。

    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那麼天賜軍只會變為一灘死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