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三百九十七章 帝與王的爭鋒相對 文 / 五爪蒼龍

    第三百九十七章帝與王的爭鋒相對

    好大的手筆!!

    居然出口就獻萬斤黃金!

    不過這些諸侯們,好像沒有什麼意外的表情,凡是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諸侯們都不是傻子,若新帝定都洛陽,得到好處最大的就是袁紹,別說一萬斤黃金,只要足夠的錢糧,在場諸侯十萬斤都願意出!

    當然,如今諸侯開始混戰,錢糧已經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畢竟沒有錢,你打個球啊?而袁紹前番連連大戰,不成想居然還能一次性拿出一萬斤黃金,這就有點讓人刮目相看了。

    要知道,中原經過連年災禍與戰亂,門閥士族的實力已經遠遠比不上其他州郡的門閥,而袁紹得地盤恰好處在中原中心位置,錢糧的緊缺可想而知,但諸侯們靜下心來想想,頓時發現了一點奇妙的情況,那就是原衛閥家主離開河東之後,袁紹的錢糧就寬鬆了許多。

    想到了這一點,諸侯也就展開了心中的疑惑,原來袁紹之所以這麼大氣,是因為背後站著老一代衛氏掌權者的支持啊,雖然說衛河在強權之下,無奈離開河東,但要清楚,衛河主掌了衛閥數十年,難道就沒有點私藏嗎?

    衛家是一個超級大家族!

    以家主的權利,隨便藏點,掩點,誰能發現什麼?如今衛河與河東衛閥撇清了關係,難不成新任衛家家主衛顯還找衛河麻煩?怎麼可能?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

    帶走了,就是帶走了!最重要的是,衛河一脈如今有袁紹支持,而衛顯並不一定能得到劉泰的鼎力相助,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當然,如今衛河已離開了河東,除非劉泰統一天下,否則衛顯、衛傑兩兄弟,很難約束到衛河一脈。

    「嘿嘿,我曹操可沒你袁本初如此豪氣,這樣吧,我出八千斤黃金負責修繕城門,自董太師離去後啊,這洛陽城幾經盜匪關顧,破損最嚴重的就是城門,若任其下去,我大漢國都還不成賊窩了?」曹操眼神帶點玩味的看著袁紹,雖然說的好聽,但實則卻是暗罵袁紹管理不當,連個城門都不肯出錢修繕。

    「咳咳,孟德好意,紹銘記於心。」有點尷尬,有點不好意思,但袁紹沒有拒絕,袁紹非常清楚,要這麼諸侯們出錢出人,不亞於茅坑裡找銅錢,難啊

    「在下代表兗州門閥出資三萬斤黃金,負責修繕百姓民房,洛陽乃我大漢國體,絕不可讓百姓露宿街頭,有失體統。」臧洪看了一眼曹操,道,三萬斤黃金對臧洪來說並不算大數目,可這也是要看情況才出的。

    「我出五千斤」

    「我出六千斤」

    「我出三千斤」

    零零總總的,諸侯們一個個都答應出錢出人,不過董卓卻沒有一點反應,遷都洛陽,損失最大的就是董卓,董卓能答應都已經很大度了,難不成還讓董卓出錢?

    當然,大部分諸侯雖然能明白董卓的想法,可有些人就不明白,比如前番剛剛和三輔交戰的袁術,只見袁術看著董卓,嘴角彎起一道弧度,說道:「董太師乃國之大柱,此時正值國難之時,太師難不成分文不出嗎?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陰沉著臉,董卓看著袁術,藏在錦袍下的雙拳不斷緊握,然後放下,神態說不出的難看,雖然說董卓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可袁術如此刁難,豈不是讓董卓難看?

    「袁公路,本太師願出十萬兵馬守護洛陽,不知你的兄長可應否?」陰冷的眼神注視著袁術,董卓嘴角一裂,有點森寒得出聲說道。

    「哼!!!」一陣冷哼,只見袁紹面色很難看,對著董卓說道:「董仲穎你什麼意思?難不成還想染指洛陽不成?若真如此,我袁紹就算傾盡全力,也要與你決一死戰!!!」

    怒,語氣很沖,不過袁紹也是不得已,本來袁紹就想找個台階,好好震懾一下諸侯,畢竟洛陽離泰山隔著大半個兗州,根本不好管理,但一直都沒有人能給袁紹一個借口,就在袁紹想放棄時,袁術卻傻傻的跳出來了。

    或許親兄弟之間,還真有莫名的感應吧

    袁術張大了嘴巴看著袁紹,猶如吞入了一個蒼蠅,袁術雖然沒什麼戰略頭腦,可陰謀詭計卻厲害無比,一下子就想到了袁紹此語的用意,想明白之後,真恨不得扇自己一個耳光啊

    「你!!」指著袁紹,董卓本想罵豎子,但感覺到諸侯眼神中帶點敵意的目光,忍不住縮了縮腦袋,此時的董卓可不是當年的董卓,手中兵力緊缺,也沒有諸侯忌憚的把柄,若惹了眾怒,後果不堪設想!

    ============

    公元191年,漢初平二年,四月初八

    在經過三天的準備後,諸侯迎年逾三十五六的劉繇為帝,劉繇初不肯就,可諸侯再三邀請,並且強行將劉繇從濟陰帶回洛陽,無奈之下,劉繇也只能應了諸侯的請求,值得一提的是,過程中身為劉繇親兄的劉岱,仍然極力反對劉繇為帝,但劉岱的身體實在是太差了,幾經波折之後,居然當眾暈倒在地,被送回到濟陰修養。

    四月中旬

    在沒有得到神王劉泰任何表示的情況下,諸侯們在南宮崇德殿擁立劉繇為帝,史稱漢志帝,稱帝后,劉繇改元永洛,初平二年是為永洛元年,因國庫空虛,沒有大肆封賞,只是加封了諸侯的官爵,進原青州牧韓馥為太傅,錄尚書事,進司徒王允為太保,錄尚書事,賜袁紹大將軍劍,督冊天下兵馬

    零零總總的封賞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畢竟諸侯們擁立有功,若不封賞實在說不出去,值得一提的是,董卓的長安百官該如何處理?讓董卓叫出來,這可是一件容易辦妥的事情啊

    當然,就算再難的事情也有解決的方法,在董卓與袁紹等大諸侯磋商後,董卓答應送還百官回洛陽,不過這可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求以袁紹為首的天下諸侯,贊同組成聯盟討伐北疆,為先帝劉協討回一個公道

    掩耳盜鈴!!所以人都明白董卓什麼意思,董卓這可是為了私仇要挾天下諸侯啊,不過諸侯心裡也非常清楚,劉泰一日不除,所謂的春秋霸業簡直是空談,可想除掉劉泰,又談何容易?

    四月二十日

    稱帝不久的劉繇,有感天下紛亂,突然下旨邀請所有漢室王親前往洛陽會宴,重演古時漢庭諸侯來朝的盛世,最讓人注意的是,劉繇邀請的王親之中包括劉泰,而且還給劉泰單獨下了一封聖旨,希望劉泰能前來洛陽

    醉翁之意不在酒!!

    幾乎所有人都自認為明白了劉繇的心思,劉繇這可是借刀殺人啊!如果劉泰接了聖旨,那就代表要前來洛陽,可問題是,自古以來諸侯入朝都不能帶兵馬,難不成劉繇讓劉泰只身前往洛陽會盟嗎?

    扯淡!!

    傻子都明白劉泰牽制著天下諸侯的野心,若劉繇真的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而殘害劉泰的話,那劉繇這個皇帝離死也不遠了。

    但,其他人都能看的出,素以孝慧聞名,並且因此登帝的劉繇難道不明白嗎?既然如此,劉繇為什麼邀請劉泰前來?雖然說劉泰的權利威脅到了劉繇的地位,可只要劉泰在一日,大漢江山就絕對不會落入外人手中!

    沒有人敢覬覦!!

    其實劉繇的心思很明白,之所以要請劉泰,是要借劉泰之手,將諸侯驅逐出洛陽啊!若劉泰不帶兵前來,或許諸侯還會加害劉泰,但劉繇允許劉泰帶兵前往洛陽呢?那天下諸侯豈不是一個個逃得比兔子還快?

    恩,這是一場豪賭,賭的是劉泰的心性!

    劉繇非常明白,給劉泰帶兵權,那就是將自己的帝位懸空了,只要劉泰想取,劉繇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但同時,也可以看出劉泰到底有沒有稱帝之心,若有,趁早讓出吧,劉繇不是白癡,怎會不明白其中的味道?

    若無,恩哼!劉繇雖然不能百分百保證將這天下治理得猶如盛世,但起碼能讓諸侯畏懼朝廷,不敢公開與朝廷作對!

    信心很足,可劉繇自認為有這個本事!

    五月初,聖旨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華城,讓天下人無語的一幕出現了,當接到聖旨,宦官要求劉泰接旨時,劉泰問了一句,雷死天下人話語,道:「劉繇是誰?什麼撿破爛的都可以把自己的文書當做聖旨了?荒謬!!!」

    「」無語,所有人都無語了,劉繇稱帝,普天之下即使那些個最低階層的老百姓都知道吧,劉泰會不知道?劉泰這句話是故意的,故意說給天下人聽,意思很明顯,劉泰不承認劉繇的地位,北疆不承認劉繇的地位!

    其實劉泰說出這番話前,也經過了深思熟慮,劉協的死,雖然讓劉泰愧疚,可因劉協的意外死亡,使得天下大勢開始走向未知的路途,而為了趁早結束紛亂,必須要讓天下更亂!

    亂者莫過君不君,臣不臣!!

    只要劉泰不承認劉繇為帝,那麼天下諸侯心裡自然也會看清劉繇,天下無帝則人人皆可為帝,既然你劉繇是個大路貨,沒人認同,難不成其他人就不能做皇帝了?

    要知道,漢室宗室遍天下,可不止劉繇一個人啊!!

    五月中旬

    劉泰話語傳到洛陽後,天下頓時亂了,那些個本想前往洛陽赴會的王公們,一個個停下了腳步,大部分人甚至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封底,公開不承認洛陽朝廷,要知道,崇拜劉泰這些年立下功勳的,可不止民間百姓,那些個封邑王親,也以劉泰為漢室的救星!

    救星不承認,憑什麼讓漢室宗親承認,漢室宗親不承認,憑什麼讓天下人承認?短短月餘之間,劉繇的帝位霎時間變得搖搖欲墜,而身在洛陽的諸侯們,一個個也被氣得不輕。

    但就算氣也沒辦法啊,自己一夥人擁立的皇帝,被劉泰的一句話否決了,諸侯們有什麼辦法?難不成去找劉泰算賬嗎?目前來說,諸侯們還沒這個膽子,包括袁紹在內

    身為大漢皇帝的劉繇怒了!大怒!好好的想試探一下劉泰,不成想居然變得如此下場,惱怒的人是不可理喻的,比如劉繇。

    朝會上

    當著天下諸侯的面,劉繇下了一道聖旨,一道讓人顫慄的聖旨!

    聖旨道:「即刻起,剝奪劉泰一切爵位封號,並且收回北疆治地,勒令天下諸侯討伐劉泰賊子,並且要求各地漢室宗親即刻進入洛陽,否則剝奪宗室封號,貶為庶人!!」

    狠!太狠了!誰也想不到,劉繇居然有這個膽子,就算是提名劉繇上位的曹操也傻了,這還是不久前彬彬有禮的劉繇嗎?這還是不久前明解天下大勢的劉繇嗎?

    突然間,諸侯們對劉繇的態度變了,變得有點詭異,其中董卓則極力奉承劉繇,當場宣佈,願傾三輔所有征討北疆,希望其他諸侯也應尊奉聖旨,共同討伐劉泰。

    沒有反應,除了董卓外,諸侯們一個個都冷了下來,不表態,不說話,就像是一個悶葫蘆,或許這些諸侯們心裡還下不了決心吧,畢竟若是組成聯盟,那就徹底與劉泰對立了

    有人會想,萬一將來劉泰如光武帝劉秀一統天下,自己該怎麼辦?討伐天子,可是要被秋後算賬的啊。

    大家都不傻,沒必要去玩這場明顯沒有把握的遊戲,一個個諸侯都聳了!!

    當然,也不缺激進派,比如原本堅決不允劉繇登位的劉岱,回到濟陰後,劉岱有感劉繇登帝已成事實,既然如此,身為兄長的劉岱,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想想自己身後無人可繼兗州大業,劉岱咬了咬牙,下令調動兗州所有兵馬進入洛陽,名義上是參加聯盟,討伐劉泰,實則是保護劉繇。

    劉岱動了,天下諸侯怎會當做睜眼瞎?隨劉岱動的是袁術,袁術其實不想參與到這躺渾水中來,可誰叫袁術本性貪婪呢?控制帝王的誘惑,不亞於自身稱帝啊!

    袁術動了,十萬南陽兵開往洛陽。

    董卓動了,二十萬西涼鐵騎兵出函谷,聲勢滔天。

    臧洪動了,張邈動了,諸侯們盡皆下令調動兵馬入京,彷彿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諸侯中的劉備、曹操,孫堅三人卻悄然離開了洛陽,沒有留下任何話語,直接離開了洛陽,本來陶謙也想走的,可不知為何,隨後又答應留在洛陽,調動徐州兵馬前往洛陽。

    諸侯盡皆動身,身為地主的袁紹糾結了,袁紹的主力兵馬在青州,遠離洛陽都城,若調兵,根本不可能趕在袁術、董卓等人之前,到時候反而會受制於人,煩惱的袁紹問計謀士,商討後,謀士給了袁紹一個辦法,調兵是要調的,不過卻不是開進洛陽,而是屯兵偃師,以偃師之利威脅身在洛陽的諸侯們!

    好辦法,不但去掉了自身危機,還能要挾諸侯,但,這個辦法卻有一點紕漏,那就是,天子劉繇將要落入他人手中!讓劉繇順利上位,可費了袁紹不少的功夫,就這麼放棄,袁紹捨不得啊。

    但捨不得又能如何?若要與諸侯們爭搶劉繇,必會發生內訌,到時候麻煩就大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處理討伐劉泰的事宜,到底是戰,還是就此罷手?

    六月初

    劉岱因提前動身,十萬大軍在諸侯之前進入洛陽,有了劉岱十萬大軍的支持,劉繇的底氣頓時足了,一個個諸侯都被劉繇的氣勢震懾,短時間內大漢的皇權,居然回到了劉繇的手中。

    劉繇下旨:確定了討伐北疆的態度,當然,也不是沒有轉機,若劉泰能識相,放下兵權回轉洛陽,劉繇可以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若不然

    朝廷與劉泰不死不休!!

    夠膽,夠牛逼!這一刻,諸侯們終於明白,原來漢室除了劉泰意外還存在強硬派啊,而且這個強硬派的矛頭居然是權傾天下的劉泰,該說劉繇傻呢,還是該說劉繇雄心壯志?

    對於劉繇的放肆,劉泰好像並沒有什麼反應,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讓本王下洛不難,拿出玉璽吧,在聖旨上蓋上玉璽,本王承認洛陽朝廷

    聽上去,這是妥協的意思,可諸侯們卻不這麼想了,而是認為劉泰這是在故意刁難劉繇,要知道,玉璽早就何進身死後,便以下落不明,到哪裡去找玉璽去?

    這不是誠心為難人嗎?

    如今朝廷上發佈的聖旨,蓋的印章都是劉繇的私印,這也是權宜之計,現見劉泰居然以印章說事,劉繇頓時氣得不輕。

    不過再氣又如何?人家神王不鳥你這個皇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