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三百六十九章 諸侯聯盟 文 / 五爪蒼龍

    第三百六十九章諸侯聯盟

    武德縣府衙

    「主公,當今天下因董卓亂國,而聚集了所有諸侯的目光,以末將來看,董卓被除後,諸侯定會因爭奪地盤,而自行混戰,既然如此,我軍何不以靜制動,靜等時變?」顏良看到黃忠回坐,站起身來,對著劉泰躬身說道。

    這幾年來,顏良手握重兵,坐鎮鎮遠郡,閒來無事,都會去看看古時的兵法、一些名將的成長概括,自身的素質培養的非常好,一眼就可以看出,董卓若死,天下諸侯定會因利益而混戰,到時候北疆只要穩坐釣魚台,就可掌握天下大勢,甚至在最短時間內一統天下。

    其實顏良還有一點沒有說明,諸侯為什麼混戰?那就是漢室威嚴徹底衰敗了,如果不是有劉泰坐鎮,怕此時諸侯還沒有把董卓解決掉,就會自行混戰,爭奪地盤,但因劉泰漢室宗親身份,顏良不敢說的這麼明白,若是觸怒了劉泰,顏良可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啊。

    「呵若坐觀其成,到時候雖然寡人能不費什麼力氣的就將天下一統,但我大漢子民們,怕也是要死傷殆盡了啊,難道爾等沒有看到西方的諸國嗎?在西方有無數國家,無數土地等著寡人前去征服,若人全部死光了,寡人把這些土地取來又有何用?」劉泰看了一眼顏良,輕笑一聲,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

    劉泰想要征討西域諸國,包括西域之外的國家,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甚至不止西域諸國,這幾年來,在東北海外的一些島國,也在經受著北疆引起的戰火,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倭島。

    這幾年北疆水師在周泰和蔣欽的統帥下,屢次對倭島各大勢力發起攻擊,將戰火蔓延到倭島東部沿海全境,甚至在九州島等地,佔據了多個港口,建立起規模龐大的軍事港口。

    雖然水師一動,就要耗費無數錢糧,但這幾年對倭島的戰役,並沒有損耗北疆多少錢糧,反倒使得北疆大賺特賺,眾所周知,倭島之上盛產黃金、白銀等礦物,而倭民們卻不懂得如何使用,將這些貴重物品隨意的囤積在一旁,當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原生礦,本沒有經過處理,畢竟倭島還沒有這個技術嘛。

    可北疆不同,提純金礦、銀礦什麼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為了盡可能的搾取倭島的資源,劉泰不但下令水師常年駐紮在倭島,還派去將近十萬的天賜軍步卒,對倭島內陸發起血腥的屠殺手段,凡是敢有反抗者,一律屠殺殆盡。

    草原民族是華夏子民,這有跡可循,但倭島的倭民,除了徐福的傳說外,根本沒有什麼上古記載,既然如此,劉泰有必要對倭民憐憫嗎?不用!沒這個必要,倭民在劉泰眼中,比垃圾好不到哪裡去。

    當然,倭民畢竟也是生命,那些個水靈靈的花姑娘,劉泰還是捨不得殺死的,這個時代,歷經多年天災**,中原的人口本就嚴重不足,其中因為門閥士族的原因,大部分女子都被門閥霸佔,門閥子弟,多則十數個妻妾,少則也有三四個,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古人信封多娶多生的道理,為了給家族開枝散葉,有些七老八十的老頭子,都會娶上幾十房姬妾。

    女人不值錢,在這個時代比貨物還要低賤,但大部分平頭老百姓連娶個老婆都難啊,女性的嚴重流失,致使大部分底層百姓娶不到老婆的情況屢屢發生,而倭島的女子,剛好能解決這個問題。

    便宜誰也不便宜倭狗,這是劉泰一直的想法,既然早就有了滅族思想,劉泰有必要將倭女留給那些倭男嗎?劫掠吧不但劫財劫寶,連人口都要劫掠,將倭民徹底從世界剷除,反正只要政策好,人口發展的很快不是嗎?只要將來人口上去了,劉泰就可下令大肆遷徙百姓到倭島,將倭島徹底融入大漢版圖,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華夏民族的大患,還能給漢族留下一個觀光勝地,何樂而不為呢?

    這幾年來,劉泰一直都在準備,準備著徹底將倭島夷為平地,將所謂的倭島天皇血脈全部殺絕,但這是一個大工程,雖然倭島面積不大,但人口卻非常多,據初步統計,起碼有幾百萬人口散落倭國的本州島、九州島等等島嶼,要像徹底將倭民殺光,起碼要花費十年時間以上,當然,短短十年時間,劉泰等的起,畢竟劉泰還年輕的很嘛。

    「主公,自古以來天下大亂,我華夏民族人口必定會大規模銳減,自古便有言,盛極必衰,衰極比盛,此乃定律也,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必去強求?只要順勢而為,不但能減少將士的上網,將天下徹底一統,主公也能成為開展盛世的明主啊。」關羽皺了皺眉頭,對著劉泰說出不同的意見道。

    看到劉泰皺著眉頭沒有說話,關羽笑了笑,還以為自己說到劉泰心坎了,畢竟當明主,這是所有君王都捨棄不掉的執念,所以關羽繼續說道:「至於西域諸國不過小國爾,與我天朝上邦如何相比?以末將之見,還不如讓其繼續以屬國的方式存在,如此不但能宣揚我天朝氣度,還能將我天朝神威傳與萬邦」

    關羽沒有看到,就在自己侃侃而談時,一旁的顏良卻是不時的對其使眼神,因為顏良發現了劉泰的表情已經開審陰沉了,眾所周知,劉泰的政策便是侵略、侵略、再侵略,關羽這番話,卻與劉泰的政策完全相反,乃是墨守成規的典範,也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儒家看來,那些外國小邦,根本不值得天朝大動干戈,根本不放在眼中,讓其存在,反倒能更好的宣揚天朝威嚴

    不過這個想法放不到北疆身上,北疆自成立以來,就保持著極為明顯的攻擊性質,劉泰剛剛出道,就將鮮卑和烏恆的聯軍打得幾乎全滅,隨後又收了南匈奴的領土,隨之擴土數千里之地,不久前更是將大匈奴打的徹底投降,將大草原成為華夏的後花園,如此豐功偉績,在儒家思想中,卻是殘暴、血腥的代表。

    誰都可以說劉泰的不是,但惟獨北疆將領不可以,而身為北疆將領的關羽,更不應該遵守儒家思想,可關羽偏偏疏忽了這一點禁忌,在那兒一副我為你好的摸樣,大扇劉泰耳光,這不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其實這也不怪關羽,這些年來,關羽手握重兵,坐鎮一方,培養起了高高在上的性格,將所有人都不放在眼中,甚至自以為高人一等,而因劉泰長期沒有處在關羽身邊的原因,使得關羽逐漸忘記了劉泰昔年在自己心中留下的陰影

    「咯吱,咯吱」

    「雲長,你的意思是,寡人多年來為我華夏開疆拓土乃是多此一舉嗎?」劉泰語氣森冷,眼神散發著寒光注視著關羽說道,手中有一支精緻的毛筆,此時已被捏成一段一段,看上去劉泰已經怒到了極點,但因關羽的能力,劉泰並沒有當場發難。

    「啊??」關羽突然一愣,感覺到劉泰語氣中的森寒,頓時渾身毛孔都倒立起來,此時關羽才回過神來,剛才的那番話語,是不是說的太過了?此時仔細想一想,方才自己簡直是在掌劉泰的嘴巴啊,這是身為臣子該說的話嗎?

    想明白的關羽,頓時額頭溢出一陣冷汗,在劉泰的冷眼注視下,可謂坐立不難,面色極為難看的看了一眼劉泰,低下頭去,顫顫巍巍的拱手說道:「還望主公贖罪,方才末將一時口誤,冒犯了主公,請主公責罰」

    「哼!」劉泰冷哼一聲,既然關羽回過神來了,也不好過多的說什麼,畢竟關羽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這幾年來在征原郡立下了赫赫功勳,若是因一時口誤,就將其查辦,明顯說不過去,劉泰也不是這麼斤斤計較的小人。

    「主公,國賊董卓已率軍離開洛陽,如今洛陽空虛,傳聞西涼軍最近更是在打歷代先帝陵墓的注意,我天賜軍是不是該出手警告一番?」這幾年來,郭嘉與關羽時常會交換信件,可以說私交非常不錯,見關羽說錯話,郭嘉頓時出言轉移話題道。

    「先帝陵墓?」劉泰眉頭一跳,既然不想追究關羽的過失,也不再多提了,順著郭嘉的話語,便說道了先帝陵墓上,不過這個話題確實不錯,劉泰身為漢室宗親,若不看重先帝陵墓的安全,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可問題是,劉泰也在打著先帝陵墓的注意啊,若阻止西涼軍的行為,劉泰萬里迢迢,甚至在大婚時間還南下幹什麼?吃飽了撐著啊?

    「對,董卓留下郭汜,欲讓郭汜將歷代先帝陵墓中的陪葬品全部取出,以作將來西涼軍東山再起的資本,但不止因何緣由,朝中大臣得到了消息,並且流傳了出來」郭嘉點了點頭,神色肅然無比的說道,身為漢家兒郎,只要有點忠君思想的,都會萬分看重歷代先帝的陵寢,而郭嘉恰好就是此類人。

    「西涼軍中也有忠君之士啊。」郭嘉剛剛話落,戲志才恰到好處的出聲說道,看了一眼郭嘉,戲志才嘴角掛起一絲淡淡的笑意,其實對郭嘉與關羽之間的私交,戲志才非常清楚,畢竟龍虎二組關注不但是各方動向,還有監視北疆官員的重任呢,當然,這一點郭嘉本人也知道,不過郭嘉又沒做什麼虧心事,就算被龍虎二組記載下來又如何?

    「郭汜必死」關羽剛剛觸了劉泰的眉頭,本來不欲多說,但聽到郭汜準備挖掘先帝陵墓時,頓時忍不住怒火,眾所周知,關羽對漢室看的非常重,甚至到了腐儒的地步,若不是如此,關羽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如此重的筆墨了吧。

    「對了,西涼軍中,有沒有賈詡的身影?」自黃巾之亂後,劉泰就再也沒有得到賈詡的身影,劉泰記得,賈詡剛出道時,確實在董卓麾下做過事,以龍虎二組的能力,應該來說,只要賈詡不死,絕對能找到賈詡的蹤跡,可偏偏賈詡就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沒有絲毫蹤跡可尋,除了有心人刻意隱藏之外,劉泰實在想不出其他可能。

    「賈詡??」郭嘉等人都是愣了愣,不明白劉泰怎會突然提起賈詡,當年黃巾之亂時,賈詡的門人確實掀起了很大的風波,但賈詡本身的能力,卻並沒有什麼顯現,雖然這幾年來,郭嘉和戲志才一直負責追蹤,但並不是十分看重,此時聽到劉泰提起來,才想起還有這件事。

    「沒有,卑職沒有聽到賈詡的任何消息,以賈詡的智謀,應該能看的出董卓遲早必亡,既然如此,怎會進入西涼軍中?」郭嘉思索了一番後,確實想不到有賈詡的消息,搖了搖頭,對著劉泰拱手回道。

    「還是沒有嗎?」劉泰滿臉的疑惑,賈詡的能力,劉泰真的非常看重,甚至有意讓賈詡主掌一個暗部,成為自己的眼線,可偏偏賈詡就是不現身,即使劉泰有萬般想法,也只能胎死腹中。

    其實賈詡一直存在,只是變了一個身份,而且就在西涼軍中,當然,這一點是劉泰不知道的,若知道的話,劉泰絕對會再次下令讓龍虎二組仔細追查賈詡的蹤跡。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二月二十

    虎牢關

    急趕慢趕,在呂布五萬大軍進入虎牢關後,董卓隨後的二十萬西涼鐵騎也入駐虎牢關,加上原有的五萬虎勞駐軍,此時虎牢關整整有三十多萬兵馬,董卓的大半力量全部在此聚集,而虎牢關外即將寇關的諸侯兵馬,數量更是多達四十六萬,大戰一觸即發!

    當然,戰前總是要比拚一下雙方將領武力的,這也是老規矩了,此時雙方的氣勢都很沉悶,虎牢關上昔年黃巾賊的血水還未洗盡,此時卻爆發了漢朝內部的諸侯大戰,雖然聽起來有點諷刺,但自古以來王朝更迭,不都是如此嗎?

    聯盟營寨

    營寨內,十八路諸侯齊齊在座,嗯,其實應該是十九路諸侯,因為趙雲代表的是北疆,也算是一路諸侯了,而且是在諸侯中影響力最深的,這一段時日,諸侯們除了個別大勢力外,一個個都會和趙雲套近乎,就為了拉上一點關係

    諸侯們表面看上去和和氣氣,但仔細一看,卻發現各自都是涇渭分明的摸樣,十八路諸侯分了好幾個陣營,大致分為五路,第一路為盟主袁紹的班底,這個班底有山陽太守袁遺,青州牧韓馥,北海太守孔融,濟北相鮑信,加上袁紹本人,等於有五個諸侯的聯盟,算是代表泰山東北部所有諸侯的勢力了。

    本來這個勢力是輪不到袁紹為首的,雖然說袁紹有五萬兵馬,但實際上只有一個泰山郡,錢糧也沒有其他勢力充足,但誰叫袁紹一躍成為諸侯共盟之主呢,難不成韓馥等人還敢駕臨在盟主之上?

    第二路以副盟主曹操為首,其下有徐州牧陶謙,兗州牧劉岱,加上曹操本人,可以說將大半個中原都囊括了,曹操在歷史上就是從中原發家的,而如今曹操佔據了兩淮之地後,中原幾乎再也沒有曹操的對手,或許袁紹是一個對手,但前提是,袁紹必須在曹操兵發中原時,將青州的黃巾軍解決掉,然後再把青州全境納於治下,這個貌似有點困難啊。

    第三路以袁術為主,這一段時間,袁術真的很憋屈,雖然還在聯盟中沒有離去,但心境已發生了天大的變化,身為袁氏正統的繼承人,袁術從沒有受到如此大的侮辱,按理來說,袁術的身份就算得不到盟主的為主,可起碼管管錢糧總有吧?但劉泰的一道王詔,一點屁的好處都沒留給袁術,袁術可謂是氣的發瘋啊,當然,袁術也不敢找劉泰去理論,自從河北徹底一統後,即使袁隗也不敢再找劉泰麻煩了,袁術敢說什麼?

    第三路的勢力不多,畢竟袁術此時的情況有點糟糕,歷史上本與袁術交好的勢力,一個個也是靜觀其變,不敢和袁術交往太密,免得被有心人注意到嘛,這個小團體有三個勢力,其中豫州牧孔郁是袁氏門生,袁術是袁氏的正統,自然無條件支持袁術,另一個則是江夏太守王匡,王匡雖然不是袁氏的門生,但王匡的妹妹可是袁術的正室,不支持袁術,王匡還能支持誰?

    第四路以孫堅為主,南陽太守張揚成了孫堅的班底之一,其實也不算什麼團體,只是因為同在荊州,所以才會聯合在一起,畢竟張揚的主子丁原死在董卓手上了,如果不出兵明顯不合適,而若出兵的話,張揚的身份又實在抬不起頭來,在這個時代,如不過不是大門閥出身,在這諸侯會盟中,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張揚也只能跟著臨近的孫堅混。

    當然,如果張揚知道孫堅在打南郡的注意話,張揚絕對會有多遠逃多遠,其實也是張揚自己傻,如今荊南若是想要發展的話,不是北上就是南下,南下去交州,交州地廣人稀,沒有什麼油水可撈,孫堅還沒有這個想法,而若北上的話,除了南郡,還能有什麼地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