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逸 文 / 五爪蒼龍

    第三百一十五章陳逸

    「高武男很能忍,連屬下都十分佩服,自從高武男回到高句麗後,整天深居簡出,連次大王伯固的召見都很少前去,一副乖孩子的摸樣。」郭嘉坐在軟榻上,看了一眼發問的劉泰,苦笑的摸了摸鼻子說道。

    「他想做什麼?有沒有和虎組的人接過頭?」在高武男走前,劉泰吩咐郭嘉交給高武男一塊令牌,在緊急之時,可以尋找在高句麗國都國內城的虎組人員幫忙,如今高武男回到了高句麗,劉泰相信,不可能沒有一點動作,只是大家沒有發現而已。

    「沒有,高武男沒有和虎組的人接頭,並且連曾經的屬下,高武男都很少見面,也可以說,完全避而不見!」郭嘉搖了搖頭,雖然智謀通天,但人的本性,實在是太難掌握了,高武男被囚禁在華城長達數年之久,會變成什麼摸樣,誰也不知道。

    「這小子」劉泰皺著眉頭,有點鬱悶,轉眼掃視了一眼東方絕、公孫策和衛顯三人,希望三人能說出什麼好的想法。

    感覺到劉泰的目光,河東衛閥出身的衛顯,忍不住對著劉泰拱手說道:「殿下,很有可能高武男會在私底下聯繫心腹,暗殺高延優!」

    「什麼??」聽得衛顯話語,郭嘉忍不住一聲驚呼,出口說道:「暗殺,對,肯定在準備暗殺行動,否則以高武男的以往的性格,絕對不可能如此隱忍,高武男非常清楚高延優的脾性,知道高延優此人素來狂妄自大,在軍中以強者自居,從不要扈從保護,若是有一個精通暗殺的人物被高武男尋到,那高延優就要遭殃了。」

    「高延優若死,得利最多的名義上是高武男,實際上卻是我北疆,高武男不是傻子,難道看不出這一點嗎?而且高武男不怕高句麗國內支持高延優的軍官造反?」東方絕皺了皺眉頭,對著郭嘉發問道,在東方絕看來,這麼明顯的暗殺,明顯有點不可能。

    「不然,在高句麗奪嫡的歷史中,暗殺的行為很平常,甚至當今的高句麗大王伯固,也是在暗殺了敵對的王子後才登位的,只要高武男肯下這個狠心,未必不會得到同是以暗殺登上王位的伯固支持,而只要有伯固的支持,高句麗的軍官最多是不滿罷了,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郭嘉搖了搖頭,對高句麗的歷史非常無語,只要稍微知道點倫理綱常的人,都不可能以慘殺自家兄弟上位為榮,可偏偏高句麗的情況就是如此,自相殘殺好像就是家常便飯一般。

    「殺了高延優,得利最多的不是我北疆,而是高武男本人!」被封為信都太守後,一直沒有說話的公孫策,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說道。

    「什麼意思?」衛顯皺了皺眉頭,看著突然說話的公孫策問道,明眼人都看到,高句麗在高延優的帶領下,戰力飆升,若高延優一死,高句麗的大軍定會群龍無首,而北疆與高句麗的關係,本就非常僵硬,若沒了高延優統帥,得到利益最多的應該是北疆啊。

    「殿下與諸位同僚請想,我北疆陳列在玄菟郡的兵馬多達數十萬之眾,而且以殿下的性格,若高句麗國內發生內亂,不可能會在坐視旁觀,到時大戰定然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想來大家都能看的到這一點。」公孫策看了一眼衛顯,然後對著劉泰面色凝重的拱手說道,雖然公然討論主子的性格,有點大逆不道,但公孫策明白,劉泰不回去在意這些小事。

    看到公孫策凝重的神情,劉泰有點疑惑,前面說得到最大利益的高武男,而現在的說法,又是以北疆得利最多,公孫策到底是什麼意思?前後不對調啊。

    「若真發生大戰,本王自然有信心打敗高句麗大軍,若高延優還在,或許會麻煩點,但高延優不在,打敗高句麗大軍,根本沒有什麼難度,既然如此,怎會又說得利最多的是高武男?」劉泰忍不住發問道,怕是不止劉泰,在場眾人都有點不理解吧。

    不止劉泰看到了,郭嘉等人也同時看到公孫策說完後的那一副凝重的表情,想來公孫策心中肯定還有想法。

    「殿下」公孫策點了點頭,沉重的說道:「眾所周知,至少半年之內,我北疆不可能對外發動戰事,而若高武男在這半年時間,將高延優刺殺在軍中,並且憑借伯固的支持,將大軍撤回高句麗嚴防死守,鞏固高武男本人在高句麗軍中的信望,那就等於說我北疆將會撈不到一點好處了。」公孫策苦笑的搖了搖頭,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嗯??」劉泰忍不住眉頭深皺,確實是這個理,這半年時間裡,北疆肯定要休養生息,若無必要,絕對不會對任何一方發動攻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若高武男看到了這一點,在這半年時間之內,將高延優除掉,那北疆還真得不到一點好處了,甚至將來若要攻打高句麗,面對嚴防死守的高句麗軍團,定會更加麻煩。

    「等於說,我們要避免高延優被高武男刺殺!」郭嘉點了點頭,神情有點凝重的說道,俗話說的好,有千日抓賊,但沒千日防賊啊。郭嘉瞭解過高延優這個人,知道高延優的性格猶如綠林莽漢一般,對自身的安全非常不看重,萬一真因如此而被刺殺,那對北疆,還真有點不划算了啊。

    「我們能做的只有讓人提醒高延優,若真事不可為,到時就讓典韋率東北軍就地征討高句麗,本王就不相信了,三十萬大軍還打不進高句麗的國內城。」在歷史上,司馬懿十幾萬兵馬就把高句麗打的狼狽而逃,劉泰不相信,坐擁三十萬精銳步卒的典韋,沒有這個本事。

    「元皓,本王想再麻煩你一趟」眼睛一亮,劉泰突然看向坐在角落裡,不知道在幹什麼的田豐和沮授說道。

    「嗯?啊?」聽到劉泰的呼喊,田豐一瞬間的迷茫,抬起頭了環視了一眼中人,隨後看到劉泰無語的神色,忍不住面色一紅,站起身來說道:「屬下田豐,見過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無奈的搖了搖頭,劉泰看了一眼眾人,發現大家都是愕然的摸樣,看著田豐和沮授。

    「元皓,本王希望你去一趟遼東,擔任典韋的隨軍軍師,幫助典韋在高句麗戰場上出謀劃策。」抓了抓額頭,劉泰對著田豐,一臉鬱悶的出聲說道。

    「嗯?去遼東?」田豐愣了愣,有點不解的看著沮授,明顯沒想明白,劉泰怎麼會突然要讓自己去東北?

    「是啊,去遼東,說說吧,你們倆在角落裡鼓搗點什麼?」無奈的搖了搖頭,劉泰站起身來走向田豐,想看一下田豐和沮授玩的什麼把戲。

    「咳咳」田豐一陣咳嗽,站起一步,擋住劉泰的目光,低頭說道:「殿下,屬下去遼東便是」

    「遲了,說說吧,你們倆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幹什麼?」劉泰揮了揮手,用餘光看著田豐身側,並沒有發現什麼,田豐身後的桌案上,只有一副圖紙

    這一段時間內,田豐和沮授一直很神秘,軍前議事,也不多說什麼,除了照常參加,幾乎和沒事人一般,劉泰一直認為田豐和沮授是在謙讓新人呢,但今天看來,明顯有點名堂啊。

    「殿下,其實也並沒有什麼東西,只是近來屬下和元皓研究的一些小玩意。」看到田豐遮遮掩掩的摸樣,沮授忍不住面皮一扯,對著劉泰拱手說道。

    「哦?是什麼東西值得你們這兩大軍師一起研究?」劉泰更加疑惑了,但沒經過田豐和沮授的允許還真不好上前查看。

    「這請殿下稍容一段時日,待得屬下與元皓研究出來了,定會第一時間上呈殿下。」沮授對著劉泰拱手說道,臉色很為難,想說,但又不能說摸樣。

    「二位軍師,你們倆在幹什麼呢,有什麼不能說的啊?」張飛這個好奇寶寶,忍不住擠開擋著路的關羽,探出豹子頭,對著沮授發問道。

    「既然二位軍師都不想透露,還是算了吧。」看到沮授和田豐,真沒有絲毫透露的摸樣,劉泰也不好再為難,畢竟誰都有**,既然田豐答應前往遼東了,那這件事只能稍後再論了。

    「殿下,屬下希望能和元皓一同前往遼東。」看到劉泰不再為難,沮授吐出一口濁氣,對著劉泰請求道。

    「此地離遼東萬里迢迢,而且公與又身為并州別駕,若公與離去,并州的政務該如何處理?」劉泰皺了皺眉頭,有點不瞞,二人不給自己知道在幹什麼也就罷了,但沮授現今請求前往遼東,明顯有點因私忘公了。

    「殿下,這項研究至關重要,甚至關乎到北疆未來的全軍的戰力,還望殿下成全。」沮授看到劉泰有點不滿,並且以并州政務說事,忍不住臉上露出一層焦急之色,對著劉泰拱手說道。

    「哎,公與」歎了一口氣,劉泰有點無奈,重的話,劉泰不好說,也捨不得對沮授和田豐發脾氣,看到二人一副堅持的摸樣,劉泰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啊。

    看到劉泰為難的摸樣,沮授眼中一亮,對著劉泰說道:「殿下擔心的無非是并州政務,近來卑職名下有一人,對政務處理的非常上手,有大才能,當得上名士之稱,殿下理應重用啊。」

    「哦?是何人?」劉泰愣了愣,臉色有點好奇,當今天下能被身為名士的沮授稱之為名士,本事定不是一般,不過劉泰好像並沒有聽到并州出現什麼政治新貴吧?

    「此人與靈隱、興國和升陽都有淵源,乃是北疆前幾屆的老學子,更被學子們戲稱為北華六絕之四!」沮授笑了笑,看了一眼東方絕三人,非常滿意北疆學子的本事,然後轉向劉泰說道。

    「陳逸?」東方絕、公孫策和衛顯三人,忍不住一陣驚呼,六絕的排名,沒有人比他們更加熟悉了,而六絕之四,正是一位叫陳逸的年輕男子。

    「對,正是陳子平,此人乃是昔年的三君之一陳蕃的後人,對處理政務彷彿天生的老練,當初衛顯被派往鎮遠輔助顏良,而子平則被安排到了卑職手下。」沮授一臉笑呵呵的對著眾人說道。

    劉泰微微點了點頭,陳逸的事跡,劉泰還專門查探過,這些年來,單單為了陳逸一人,劉泰都付出了不少心血,而人員的安排,一直都是荀彧來負責,雖然說荀彧的副校長位置讓給了黃承彥,但安排學子上任地方,卻逃不過荀彧這一關。

    「陳逸處理政務的能力,屬下與二位雪地都非常清楚,若用陳逸暫代并州政務,不會出任何問題。」東方絕突然轉身,對著劉泰拱手說道。

    一直以來,天下士子都非常佩服三君的所作所為,理所當然的,東方絕也對三軍的子嗣帶上了好感,尤其是陳逸的能力還非常出眾,還是東方絕三人同一屆的好友,自然沒什麼好不保舉的了。

    東方絕話語一落,衛顯和公孫策同時出列向劉泰保證陳逸的能力,看來陳逸在北疆大學中,關係處理的非常好啊。

    「好吧,既然你們都認為陳逸有足夠的能力,那就讓他暫代公與處理政務,當然,遼東戰局結束後,公與你必須要給本王一個交代。」劉泰看到眾人都是一副眾口鑠金的摸樣,再加上對陳逸老子陳蕃的好感,也只能同意了沮授的請求,不過讓一個二十多歲的人,處理整個并州的政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啊?

    「殿下請放心,陳逸的能力,絕對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沮授一臉笑呵呵的對著劉泰說道,彷彿對陳逸的能力百分之百相信啊。劉泰真想不通,陳逸怎會讓沮授如此自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