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二百九十章 洪水阻路 文 / 五爪蒼龍

    第二百九十章洪水阻路

    公元184年,漢光和元年,八月十日,坐擁三十三萬黃巾軍的鄧茂正式宣佈投降燕王劉泰,並且在得到劉泰的許可後,當場解散黃巾軍多達三十多萬,放歸青壯回歸鄉里。

    鄧茂是個不錯的將領,並沒有讓這些青壯們空手而歸,而是拿出了不少的錢糧分發給這些離去的青壯,因為這個舉動,鄧茂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惡名,在冀州一時間名聲大噪,當然,是好名,在遣散青壯後,鄧茂帶著一萬多黃巾軍精銳,壓著數千輛錢糧,趕往河間而去,一路上車馬散發出的珠光寶氣,可謂是晃了不少人。

    鄧茂是第一個投降的黃巾軍大將,可謂觸發了新興的大金王朝一場超級大地震,南皮的程遠志得到這個消息後,並且發現城內的鄧茂和幾位將領的家屬全部消失不見,頓時爆發天大的怒火,連連鞭殺數十位與鄧茂交好黃金戰將,使得黃巾軍中人人自危。

    不得不提的是,鄧茂投降後,信都也和平交接到了劉泰的手中,與此同時,劉泰還收編了十萬冀州軍,讓這些精銳的冀州軍化身成為治安兵,分派收回的冀州各大郡縣維持治安,畢竟各路大軍攻城拔寨後,總不可能放在那裡就派兵駐守吧?

    張榮和張頜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現在劉泰的眼中,對張榮,劉泰沒什麼影響,一眼而過,可張頜這個名字讓劉泰卻是大為激動,甚至連夜下令讓張頜前來樂成郡城,想要見一見這位後世名傳千古的五子良將之一。(ps:張遼現在還在軍事學院,很快就要出場了)

    雖然說北疆高級戰將已經非常多,但本身就帶有統帥資質的張頜,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材,也可以說是一個統帥人物,劉泰能不看重嗎?甚至於對張頜的到來,劉泰做了不少的準備。

    張頜沒有辜負劉泰的希望,手上的武藝在北疆也能排上中山游,軍事才能也非常好,比如用兵的靈活,排兵演陣和利用地形方面都由非常獨到的見解,當然,因為張頜的年紀還不到,所以略顯稚嫩,這不止張頜,趙雲、張飛等人也都差不多,屬於理想派人物。

    所以沒什麼好多說的,為了盡可能挖掘張頜的才能,劉泰寫了一封親筆信,將張頜舉薦到了黃承彥的門下!對!不是軍事學院,而是黃承彥的門下!

    成為黃承彥的弟子,在北疆只有諸位小將領和一個特別人物,那就是高順的小舅子張遼,如今還隨著黃承彥的就是張遼,將張頜安排到黃承彥麾下,也可以讓這兩位五子良將好好的交流交流。

    廢話不多說,冀州雖然是一個大洲,但程遠志這個「冀州刺史」卻不是一個好的統帥,起碼在士氣上就弱了天賜軍,若不是程遠志收縮兵馬,也不會讓冀州在短短時間內,再次回到大漢王朝的治下,嗯,也就是劉泰的治下。

    冀州刺史,或許有人聽到這個名號會很疑惑,其實不然,大金王朝既然成立了,自然要有各級的官員,而冀州的黃巾軍總把子程遠志,當然是冀州刺史的最好人選,不止冀州,其他各大州郡都有黃金將領勝任刺史之位。

    程遠志不但有冀州刺史的名頭,還有車騎將軍的名號,在黃巾軍算是非常顯赫的人物了,部下的兵馬,若算上鄧茂的三十三萬大軍,總數超過七十萬,比任何一支黃巾軍都恐怖,乃是黃巾軍中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軍閥。

    不過可惜的是,鄧茂一投降,就等於斬去了程遠志的一隻臂膀,如今程遠志掌控的兵馬,只有為數不到四十萬,其中有十多萬還遠在魏郡,完全切斷了和南皮的聯繫,覆滅只在旦夕之間,在兵力上,程遠志已經比不上劉泰了。

    當然,就算比得上劉泰,又能如何?黃巾軍不過是一些臨時組成的農民軍,如果不是劉泰不想太多殺傷這些「士卒」一戰就能平定整個冀州!

    天賜軍的戰力,身為冀州黃巾軍最高統帥的程遠志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冀州和北疆相連,不可能一點消息都得不到,如今在南皮的兵馬不過二十多萬,程遠志怎麼還敢和劉泰交手?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俗話說的話,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是程遠志的心裡想法,可是當程遠志剛想放棄南皮離開冀州南下中原發展時,得到了一個讓程遠志雙目發白,渾身抽筋的噩耗,南下的路,被切斷了!!

    十八萬水師登錄,一戰攻破陽信城,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打樂陵國國都慶次,其實樂陵國此時也不算國了,因為身為國主的樂陵國國王在黃巾軍佔領樂陵國後,就被殘忍的殺害在王宮之中,隨同的還有國王的全族,一個不留,全部被殺!所以如今的樂陵國,應該稱之為郡!

    樂陵郡乃是黃巾軍南下的最重要線路,有重兵把守,可問題是,這些重兵怎麼可能是天賜軍的對手?尤其是北疆名義上的第一戰爭大家高順親自指揮!有幾個人能抵擋?陷陣營之下,即使劉泰駐守慶次城,也不敢保證守得住。

    陷陣營的瘋狂,見識過的人,絕對不希望有第二次交手,這是北疆所有將領都認同的一件事,包括劉泰在內。

    結果很明顯,程遠志退不了了,即將面臨的就是劉泰的數十萬天賜軍,其中有多達二十四萬騎兵!或許有人會說,程遠志可以憑借城防駐守,但問題是,能守城的多是訓練有素的兵馬,黃巾軍一棒子農民,懂得順序嗎?懂得守城的要領嗎?這很值得推敲啊。

    恩,其實程遠志並不是完全沒有退路,還有一條,那就是從清河郡南下,渡過黃河進入中原地帶,如今乃是八月中旬,天氣乾旱,上游雖然有洪水,但下游水流卻不是很急,完全有可能渡過黃河,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今天賜軍二十多萬鐵騎就在渤海郡邊上虎視眈眈,劉泰難道眼睜睜的看著以兩條腿走路的黃巾軍南下數百里之地渡過黃河去中原嗎?這是癡人說夢吧?

    守城沒希望,野戰,還不如吊死來的舒服,所以說如今的程遠志可謂是進退維谷,呆在南皮城內,苦惱的頭髮都白了大半,程遠志怎麼也想不到,當初坐擁七十萬大軍的他,怎麼轉眼間就快要死翹翹了內?可憐的孩子啊

    劉泰自然不希望在冀州戰事上拖得太久,因為如今中原局勢已經開始糜爛了,大金王朝首任太尉賈龍率領揚州六十萬大軍北上兗州,雖然朱俊在後窮追不捨,可惜都被賈龍識破,並且將朱俊打的非常淒慘,如此一來,只要賈龍到達兗州,虎牢關外便聚集了中原四周加上揚州的一百多萬人馬,虎牢關雖然是雄關,可守關的曹操只有不到一萬人馬啊,怎麼守得住?難不成撒豆成兵去守城?

    半年的戰役,損失的不止是幾路大軍,駐守虎牢關的曹操也是苦不堪言,畢竟曹操沒有一點資助,尤其是洛陽被圍後,糧草完全被切斷,還能堅守虎牢關,已經是曹操的能力的突出表現了,若再要曹操堅守個幾個月時間,還不如下旨讓曹操直接抹脖子來的痛快。

    時間不等人,為了救援虎牢關,劉泰一刻也不停歇,連夜下令高順留下三萬水師駐守樂陵國,其餘十五萬水師強行入黃河進入中原地帶,爭取在最大時間內到達孟津,支援虎牢關的曹操,而劉泰本人則率領趙雲和許褚一共二十**萬大軍壓向渤海郡,沿路收復各大縣城,直逼南皮郡城,準備與程遠志進行最後的決戰,誰勝誰負在此一舉!

    恩,不能說漏了黃忠,畢竟黃忠手上還有三十萬天賜軍呢,黃忠如今在那?其實數天以前,黃忠就已經過了朝歌縣城,進入河內郡平皋縣城,平皋縣城外便是滔滔黃河,過了黃河就是南岸河南尹境內的成皋縣城,可問題是,這個黃河不好過啊。

    北方寒潮,西方大旱,東方瘟疫,南方大水,如今時間非常不湊巧,剛好遇到黃河上游發大水,那滔天的洪水,可不是有船就能過去的,尤其是三十萬大軍還帶著二十多萬匹戰馬呢,更不用說後面跟著的後勤部隊了,這麼多軍隊想要在洪水季節過黃河,明顯不可能,因此,黃忠只能無奈的被困在黃河北岸,天天祈禱著黃河的洪水能早日過去,可惜啊,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天賜軍再無敵有如何?能與上天爭鋒嗎?不能

    左路軍的情況,就算劉泰知道也沒有辦法,何況劉泰現在還一點都不知道呢,畢竟雙方之間隔了數千里,在沒有遠程通訊能力的古代,一個月之內,是不可能得到消息的。

    在古代,發洪水或者什麼地震,完全是一場滅頂之災,劉泰雖然是現代人,但短短幾年之內,根本不可能出現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唯一的辦法,只有一條,那就是等,等吧,只能等洪水過了。

    黃忠雖然心急,但也只能暫時如此,不過黃忠並不是在北岸無所事事,而是暗地裡派兵佔據了河內郡南岸的各個縣城,甚至偷偷的驅趕一些零散的黃巾軍衝入還在漢軍手中的縣城,待得黃巾軍搶佔過後,天賜軍再乘勢而上趕跑黃巾軍,週而復始,短短數日之內,河內郡東邊幾乎都成了天賜軍的地盤,漢軍只能龜縮在溫縣以北之地,這種詭異的現象,彷彿誰都不想去說透,不止天賜軍將領,對面被趕得無奈的漢軍將領,也不敢說出絲毫不滿的話語。

    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得出,黃忠此舉,絕對是劉泰有意吩咐的,劉泰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很明顯!劉泰想要徹底佔據黃河北岸,以黃河天險為屏障割據整個北方,只要朝廷沒了黃河北岸的地盤,除非朝廷下巨額資金訓練出水師,否則想要威脅到劉泰,那是明顯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