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二百一十章 四面為敵 文 / 五爪蒼龍

    第二百一十章四面為敵

    劉泰主帳

    「主公,來者是客,還是聽聽柳大人說說公孫度到底想如何,再做決斷把?」戲志才手中揮舞不斷,面色平淡之極的對著劉泰拱手說道。

    「哼!」看柳毅那不爭氣的摸樣,劉泰冷哼一聲,對戲志才揮了揮手,淡淡的出聲說道:「說吧,公孫度的底線到底是什麼,本將軍不想和你多費唇舌。」

    戲志才會意,將手中剛剛寫了幾個字的信紙,揉成一團麻花,扔到一旁,然後出聲對著柳毅說道:「柳大人啊,最近主公心情很不好,你最好直爽點,惹惱了主公,本軍師也是愛莫能助了。」

    「謝……謝軍師……下官知錯了。」柳毅抹了抹額頭的冷汗,直起身來,對著劉泰拱手說道:「神侯,我家主公之意很簡單,就是希望神侯能放過我家主公與官員的家屬,收回公孫家族在遼東資產後,離開北疆。」

    「就這麼簡單?」劉泰神情微微一愣,原本還以為公孫度會獅子大開口,不成想公孫度僅僅只要保全自己的家族,這條件……不答應都不行啊。

    「嗯,還有一條,希望神侯能允許。」柳毅偷偷看了一眼劉泰的神情,發現沒什麼出奇後,低聲說道。

    「哦?說吧,還有什麼條件。」劉泰看到柳毅那猶如小賊的表情,忍不住笑著問道。

    「嗯,那個……」柳毅話語有點猶如,生怕惹怒劉泰,不過在思索一番後,咬了咬牙說道:「我家主公和公孫瓚將軍希望將軍能允許其帶走家族私兵。」

    「……」劉泰眼中閃過一道冷光,沒有說話,神情說不出的冷然。

    「公孫太守好大的胃口,帶走私兵?難不成將二十五萬大軍都帶走?笑話,這個條件也太不切實際了。」戲志才極為諷刺的出聲說道。

    「不,不是,我家主公與公孫瓚將軍,只希望帶走自己的親兵,人數不多,只有萬餘上下。」見得劉泰與戲志才誤解了,柳毅頓時大為緊張的出聲說道。

    「只有萬餘人,你確定?」這次輪到劉泰鬱悶了,在劉泰的設想中,起碼公孫度和公孫瓚兩人能帶走三萬邊軍,否則到了益州,怎麼和張角玩?

    「確定,我家主公帶走的只有六千度遼軍,而公孫瓚將軍帶走的是麾下三千白馬從義,望神侯成全。」柳毅抬頭看向劉泰,神色極為肯定的說道。

    「這……」劉泰皺了皺眉頭,不明白公孫度和公孫瓚玩的到底是什麼把戲,雖然眼前局勢對兩位公孫非常不利,但也沒到如此地步啊,公孫度和公孫瓚手中還握有二十五萬大軍,其中有十五萬是邊軍精銳,完全有一戰之力,甚至有可能反敗為勝,但公孫度和公孫瓚卻放棄的如此徹底,有點詭異了。

    「容本將軍再做思量一番,柳大人先退下休息吧。」劉泰揮了揮手,面色陰沉的說道。

    「是,神侯,在下告退……」柳毅看到劉泰那副不相信的摸樣,心中大呼一口氣,不相信就好,若是直接相信了,怕是公孫度和公孫瓚就危險了。

    以公孫度和公孫瓚的智謀,如何看不出,如此低的條件,實在是太簡單了,以兩家實力相合,即使奪不回襄平治所,也還能割據玄菟、樂浪、帶方三郡,完全能使得劉泰後方不穩,有如此條件在手,想要帶走個四五萬精銳邊軍,就猶如玩一般。

    但二人並沒有做如此要求,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此事只能越快處理越好,拖延不得,若是袁隗一脈在公孫度全面投降前,下個什麼負隅頑抗的指令,那公孫家族還真的要危在旦夕了。

    待得柳毅恭敬的退出營帳後,劉泰看向戲志才,帶著濃濃的疑惑問道:「志才,你看,公孫度此舉是否有什麼陰謀在內?」

    戲志才搖了搖頭,嘴角帶著一絲自信的笑容,說道:「公孫度決計不會有什麼陰謀,因為他明白,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詭計不過是玩笑罷了,公孫度開的條件之所以如此低,就是因為擔心袁氏一黨發難,導致到時公孫家族進退維谷。」

    「袁氏……」劉泰點了點頭,算是明白公孫度的用心了,如今公孫家族可以說是完全處在袁氏的扶持下生存,若是袁氏要求公孫度繼續打下去,公孫度怎麼辦?

    「既如此,那就答應公孫度的條件吧,雖然走了度遼軍和白馬從義有點可惜,但得到遼東全境,至少在往後的數年之間,無懼朝廷的發難了。」劉泰嘴角掛起一絲笑意,一板拍定的說道。

    白馬從義不用多說,幾乎眾所周知,乃是公孫瓚的親衛部隊,公孫瓚好白馬,自從虎山口一戰,三千白馬從義幾乎全喪後,在昌黎,公孫瓚又拉起了一隊白馬從義,雖然戰鬥力不如從前,但總有一日,會在公孫瓚的帶領下,再次綻放原本的光輝。

    度遼軍,關於度遼軍的情報,劉泰得到的不多,只知道度遼軍類似於公孫家族的私兵,裝備非常好,其內個個都是邊軍中挑出來的精銳,傳聞其戰鬥力在高句麗血鼓力士之上,步戰比之白馬從義強出好幾倍,但是馬戰,嗯,同等的數量下,白馬從義稍勝之。

    「主公,接收遼東全境對我北疆來說,其實並不是很好的事情,也沒有高枕無憂可言,主公有想過沒有,一旦接收遼東全境,我北疆就是四戰之地,強敵環繞之下,越難以發展啊。」只見戲志才滿臉擔憂的站起身來,走到帳內的地圖前,話語沉重的說道。

    「志才擔憂的可是四邊胡夷?」劉泰滿臉含笑的站起身來,走到戲志才身旁,看著地圖上錯綜複雜的各方勢力,眉頭越皺越緊,很明顯,劉泰也發現了局勢有點不妙,北疆……被外族包圍了。

    「哎……」戲志才點了點頭,歎息一聲,手指地圖,說道:「主公請看,我北疆正西方面對羌胡,羌胡雖然弱於北匈奴和鮮卑,但也有精銳騎兵多達八萬,對我漢朝邊境長期騷擾,因有羌族為助,我漢朝多次征剿無功而返,損兵則將不說,累死邊地百姓更是無數。」

    「西北方向,我北疆比鄰北匈奴,北匈奴雖然被檀石槐多次驅趕,甚至屠殺了不少部民,但有西域諸國的國力支持,恢復的很快,傳言北匈奴大單于再次擴充族兵,已達四十五萬之眾!」

    「四十五萬……」劉泰咬了咬牙,心中怒意大升,若不是北匈奴控制著西域諸國,那裡會有這麼多的兵馬?歸根究底,只要將西域收歸大漢,北匈奴這個類似寄生蟲的存在,轉眼便可滅之。

    「接下來就是鮮卑三部,鮮卑三部雖然看上去分裂在即,但因這段時間來,慕容風被扣押在中部鮮卑,何連又滅了漠北匈奴殘部,聲威大漲之下,短時間內,三部還不會分裂,而未分裂的鮮卑,則是我北疆最大的敵人,鮮卑自檀石槐崛起以來,稱霸草原數十年,三部兵馬不下五十萬,甚至更多,只要何連整頓好了鮮卑內部,四五十萬鐵騎南下,我北疆如何與之為敵?」

    「有長城防線在手,鮮卑如何能攻入我北疆腹地,最多打一場持久戰罷了,當然,本將軍絕對不相信,單憑何連的本事,能徹底統一鮮卑,哼,哼,只要慕容風一逃離中部鮮卑,則鮮卑三部即刻便會分裂,如今的鮮卑,只是因為慕容風被扣押的原因,暫時不得爆發罷了。」劉泰冷冷的一笑,對何連這種廢物,劉泰還真不會用正眼去瞧,只要鮮卑三部一分裂,數年之內,北疆就可出兵徹底打垮鮮卑。

    「好吧,主公既然如此有信心,忠也不再多說鮮卑的問題了。」戲志才點了點頭,知道劉泰說的不假,只要慕容風一被釋放,鮮卑長久積壓的問題,便會一瞬間爆發而出,到時分裂在所難免。

    「主公請看,遼東正北方就是扶余,扶余雖然常年被鮮卑和高句麗二族壓制,但族內帶弦之士,仍有十一二萬之多,扶餘騎士極為善戰,若只是東部鮮卑,或只有高句麗,根部不是扶余的對手,如今只是因為扶余族內沒有出現一位雄主,才會導致扶餘勢力不斷的被蠶食,最重要的是扶余對我漢朝的態度極為不明朗,有時會大舉南下劫掠,有時又會向我大漢朝貢,如今我北疆入住遼東,扶余會是什麼態度,是與我北疆為敵,還是與我北疆為友?」戲志才食指按在扶余所在的地圖上,面色陰沉的說道。對扶余這種態度多變的種族,誰都不會喜歡,畢竟扶余是一隻老虎,一隻能吃人不吐骨頭的老虎。

    「扶余,嗯,看來我軍的下一步戰略目標就是扶余了,扶余態度如何,與本將軍無關,但扶餘人戰力卻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騎兵,可謂草原一絕,在同等數量下,鮮卑根本不是扶余的對手,只要收編扶餘騎兵,日後在對付鮮卑,當可大用。」劉泰嘴角帶著笑意,無視戲志才哭喪的面容,出聲說道。

    「主公啊,你不會是想遼東平定後,就出兵扶余罷?這可萬萬使不得啊,據忠估計,遼東雖然收歸北疆治下,但距完全掌控,調軍駐守各地,至少還要半年到一年時間,若是再行兵戈,到時北疆財政即使不崩潰,也會元氣大傷啊。」戲志才看到劉泰那信心滿滿的摸樣,氣不打一處來,咬著牙對著劉泰怒視道。

    「咳,咳……恩,這個再說吧,還是先說說正東的高句麗和東南的三韓吧。」看到戲志才那「凶狠」的目光,劉泰摸了摸鼻子,眼神有點躲閃的乾笑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