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四卷 崢嶸歲月 第一百四十九章 司馬徽 文 / 五爪蒼龍

    第一百四十九章司馬徽

    「哎……罷了,罷了,就依爾等吧。」黃承彥看著荀彧和劉泰二人一副自己不答應就誓不罷休的摸樣,苦笑的搖了搖頭。

    其實黃承彥還是比較喜歡教書培養弟子的,當初之所以離開穎川學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與荀爽意見不合,甚至多番相爭,為了避免進一步衝突,黃承彥只能棄職而走,回轉老家襄陽而去。

    「司馬兄,不知你意下如何?」見得黃承彥也留下了,龐德公看向司馬徽問道。

    「哎,二位都已留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也不少,老朽還是算了吧,老朽散漫慣了,喜遊歷四方,望神候成全。」司馬徽見得黃承彥與龐德公都願留下,眼中閃過一道莫名的神色,固執己見的搖了搖頭,沒有絲毫改變初衷的說道。

    「既如此,學生也不勉強了,只要先生願來北疆教學,學生定當掃榻以待!」劉泰一臉可惜的搖了搖頭,道。

    說實話,劉泰還真沒想過要司馬徽留下,司馬徽的身份,劉泰非常忌憚,從情報處得知,司馬徽乃是河內司馬家族之人,出世不久的司馬懿叔父,因與上代司馬家家主意見不合,而被逐出家族,流落陽翟。

    司馬懿是何人?在劉泰眼裡,三國時代所有群雄之中,司馬懿是最為奸詐的一個小人,奪了主人曹氏的江山不說,甚至滅絕了曹氏一族,雖然不是司馬懿做的。

    對司馬懿,劉泰沒有任何信心能完全將其收復,因為司馬懿太陰險了,太能忍,太能憋,忍到所有對手都老死,憋到天下再無對手,才出手奪取大權曹魏大權,簡直是個超級忍者神龜!劉泰沒有足夠的信心認為自己比司馬懿命更長,而司馬徽是司馬懿的是叔父,劉泰不得不懷疑二人之間是否一起圖謀,早就計劃好了奪得漢室天下。

    而司馬徽在歷史上,好像與所有人都比較曖昧,當初若不是司馬徽推出徐庶,推出諸葛亮,劉大耳早就亡於新野了,曹操一統天下,根本不會有多大的曲折,當然周瑜也是非常有功勞的,但是就因有諸葛亮在,曹操才會敗得那麼慘。

    苦苦維持三分天下之勢,這是為什麼?難道就是為了讓漢室基業苟延殘喘幾年嗎?以劉泰看來不然,司馬徽此舉,明顯就是為了司馬徽拖延時日,以司馬徽的才智,看不出曹操坐擁天下八州之地,無能哪方面都遠遠超過天下任何諸侯嗎?即使蜀吳聯合,也只是勉強能防禦罷了,根本不可能擊敗坐擁三分之二天下的曹操。

    但司馬徽還是這麼做了,「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撒下了這麼一句天下大謊,天下是一人可安的嗎?若如此,要曹操,要孫權,這些君主,要郭嘉,要周瑜這些智將做什麼?

    諸葛亮善治不善戰,七出蜀中,千里伐魏,拖垮了整個蜀國,當然也有後主劉禪之故,這個就不便多說了,但司馬徽明知諸葛亮善治不善戰,還與劉備撒下這個謊,並且以徐庶鋪墊,其心就難免有點險惡了。

    當然,這也是劉泰的一人之看法,並不代表全部,每個人對三國的看法都不同,這就不多說了。

    司馬徽即使留在北疆,劉泰也真沒有好的職位給他去任職,除非再建一所學院,藝術學院?呵呵,明顯不現實,以司馬徽的才智,怎肯屈居與龐德公與黃承彥之下?如今北疆二所最重要的學院都有大名人坐鎮了,劉泰還需什麼好擔心的。

    「好說,好說。」司馬徽笑呵呵的揮了揮手,然後說道:「老朽雖不在北疆教導百姓,但推薦幾個名士到神候麾下,卻是不難的。」

    「哦?不知先生願介紹哪幾位大才到學生麾下效力?」劉泰眼神大亮,自己治下最缺的就是治才,如果司馬徽真願意介紹,即使別有用心,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有來無回啊。

    「呵呵……神候說笑了,大才談不上,不過是一些個郡治之士罷了,此時想來應當在遊歷天下,以富胸中學識,也算是老朽的傳道弟子了吧,若神候想要,只要手持老朽書信前去召喚便可。」司馬徽笑呵呵的扶著短鬚,一臉自得的說道。

    「多謝先生,學生求都求不來呢,怎會不想要,先生儘管說便是。」劉泰被司馬徽拖的牙癢癢,古人一向貶低自己或自己學生的能力,當然諸葛亮和龐統除外,在司馬徽嘴中能有郡治之才,怕是至少有陳宮這一級別的人物了。

    「哎,好吧,好吧。」司馬徽看著劉泰猴急的摸樣,笑呵呵的說道:「有三人可薦於神候,一位彭城張昭張子布,昔日老朽遊歷徐州時,與其有師生之情,有老朽書信招來不難。」

    張昭?劉泰眼神頓時大亮,張昭的本事,劉泰可是直到的,東吳前期的政局,可以說是張昭一人拉起來的,正史之中孫策死前就有言「外事不決問周瑜,內室不決問張昭」可見張昭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一回過神來,劉泰就忍不住一身冷汗,原來司馬徽居然早就在東吳布下了這麼顆棋子,若東吳初期,沒有張昭這般大治才主持政局,怕是東吳政局早就崩潰了,何有三國鼎立之說?

    當然,劉泰也不可能拒絕張昭投到自己的麾下,以張昭的能力,在北疆眾多官員中,僅次於荀彧,能為荀彧分擔處理北疆政局,解緩二州政治人手短缺的尷尬局面,劉泰怎會不要?

    「多謝司馬先生舉薦,學生定當好生對待張昭,不負張昭胸中學識與先生美意,敢問先生,第二、第三者乃何人?」劉泰一臉笑呵呵的對著司馬徽拱手問道,絲毫看不出心中閃過的那麼多想法。

    司馬徽滿意點了點頭,隨後歎息一聲,看向南方,說道:「其二為穎川鍾繇,此子乃是老朽最中意的一個弟子,其才學以盡圓滿,當能為神候效力了。」

    「……」劉泰一陣無語,神色帶著濃濃的好奇之色看著司馬徽,越看越迷糊,剛才是張昭,現在是曹魏後期太傅鍾繇,這兩人可謂都是魏吳兩國擎天柱般的人物,如今將二人都薦到自己麾下,到底是什麼用心?難道就對這二人這麼有信心?或者是看好自己將來能一統天下?好為司馬懿鋪路?

    但問題是如今大漢天下並未真正的走入末路,黃巾之亂都還沒起呢,司馬徽怎會知道天下必亂?要提前給司馬懿鋪路?難不成真的能掐會算?劉泰不信,絕對不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