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武大宗師

第五卷 四象星辰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子午周羅盤 文 / 水色煙頭

    在帝都的事情辦的很順利,沈襄他們只在隨心園住了一夜就走了。

    再一次踏上征途,大驪二驪踏著輕快的腳步,拉著雙駕馬車平穩的行使在大道之上,馬車平穩如舟,縱使車行如電讓道路的人看不到一點蹤影,但車內的人連一點顛簸都感覺不到。

    從帝都出發,穿過刑州、潞州、許州,穿過長河,穿過漢水,穿過岷江,最終站在永州府旁。

    永州古稱零陵,別稱竹城,因有瀟水由南至北縱貫全境、湘江經西向東穿越零祁盆地,兩水交相環繞於永州之地,故而雅稱瀟湘。

    沈襄他們腳下踏著大宋天朝國域,背倚鄧州第二名山九嶷山,正好可以看到大夏國第一名山連橫山脈。

    由此可以體會到永州為什麼會有「南山通衢」之稱。

    古有賢人讚詠永州:「距水陸之沖,當楚粵之要,遙控百蠻,橫連五嶺,連橫綿亙於其前,九嶷鎮臨於其後。」

    永州,鎮西涼其東北入中原腹地,扼南詔之西北邊陲之咽喉,正面硬憾大夏北通之道,故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九嶷山,靈秀之地。」

    沈襄從九嶷之北橫貫九嶷之南,一路望來心中暗歎,如若不是有連橫山脈,其實九嶷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現在連橫山脈可不要讓我失望呀。」

    長長的吁出一口氣,沈襄騰空而起,一晃身形如跨空間一般閃現在萬丈之外。

    「沈先生???」

    瓶隱子一愣,失聲而叫。

    「你們跟著裴述慢慢走,我去看看,等我召喚。」

    沈襄輕輕的回了句,縱使人在萬丈之外聲音卻宛如在耳邊蟻語一般,清晰入耳。

    一閃,再閃,沈襄已然穿過宋夏邊界,等三位道者反應過來的時候,遠處早已經人影渺渺,入目空空。

    身隨意動盡力而為,眼之所見,身之所到。

    沈襄心念通達,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暢快,這是從修真界謫落之後從未有過的行為。

    靈力匱乏,心神受到束縛,想做什麼都感覺到束手束腳,整個人時時刻刻都有種被整個世界排擠的感覺。自己彷彿就是落入這個世界的異物,彷彿就是刺入身體的木刺,不單身體感覺到難受,木刺同樣也會不舒服。

    不過現在不同了,沈襄布下一座聚靈大陣,使得身體內的靈氣得到極大的補充,雖然補充得其實不多,但對於這方世界已經足夠了。

    「一座大陣使得這方世界被吸納的靈氣大為減少。那再布下一座,想來絕不是一加一這麼簡單。」

    沈襄外放靈識,感悟著這方世界的變化。

    「應該是這樣。」

    沈襄感覺著身體的變化,感覺著這方世界對身體的影響,大約的有了些判斷。

    「這方世界被修真界吸納了不知有幾千萬年,想來也極大的影響到這方世界的成長,再這樣下去不知道是否會傷及到這方世界的根基。而我布下一座聚靈大陣,即使他發揮的作用再小,卻也干擾到修真界對這方世界的吸納,起到了保護這方世界的作用。」

    身影一幻,沈襄站在連橫山脈最高峰之上,從他起步到落腳不過幾息之間,可跨越的距離卻在十萬里之上,如果被世俗武者看到怕不呼他為神仙。

    「我來此是為布下第二座聚靈大陣,一南一北兩座大陣,互相呼應,互為轉化,絕對會極大的影響到修真界的吸納,對這方世界的保護會起到更大的作用。我現在感覺到靈力時時刻刻都在身外環繞,呼吸吐納異常靈轉,彷彿是有種力量驅使使得靈力為我所用。」

    沈襄運轉靈氣入目,張目四望,竟然發現靈氣運轉靈活隨心,而且時時刻刻被瘴霧環繞隱匿的大山,突然之間竟然霧消雲散,顯露出百峰真容來。

    這方天地變化,詭秘多變,彷彿是被一雙大手控制,動靜隨沈襄之心而動。

    「如此變化非大能力大神通者不可為。」

    沈襄心神一動,不由的仰天而望。

    「這是」

    沈襄訝然,因為他突然看到,剛剛明明是碧空萬里的天,陡然聚現朵朵金雲,金雲彙集形成道道彩霞,彩霞斑斕直貫天地。

    氣勢浩大驚得方圓百萬里所有能力通天者都仰頭張望,心下駭然。

    「啊這是」

    三道者仰天張望,駭然張口,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是少爺引發的。」

    恐怕天底下唯有裴述心中隱隱感悟到了什麼,雙手帶動韁繩,大驪二驪奮馬揚蹄直響彩霞落處奔去。

    彩霞落處,沈襄只覺得心神無限的變大,方圓萬里內一切大山高嶺,一石一木無不在心。

    心神沉浸融合山嶺,整個人恍惚都被遺忘,只覺這山就是他,他就是這山,恍惚間修真界那物與他的關聯無限的被增強。

    那物與他,他與這山,在這一瞬間被天地彩霞強行的連結在一起。

    一道星光閃起、兩道星光閃起、三道星光、四道星光四十二道星光閃起。

    南方朱雀七曜,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七曜星宿計有四十二星座。

    星辰萬像皆有至理,尋其法則,遁其走位,就在這一瞬間四十二道星光在千百座山峰上閃起,南方朱雀不尋自起,省卻沈襄無數日之功。

    心念一起,牢牢的將四十二座山峰記在心中。閉目合眼,沈襄盤坐於地,慢慢推算起來。

    尋到四十二座星宿之地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擺下朱雀七曜大陣,尋到四十二座山峰不過是找到星位陣基,如何將星位陣基運轉推動,幻化形成大陣才是最難的。

    定位星位陣基,凡人也可擺下大陣,但如何讓大陣啟動,如何讓大陣發揮出陣法的功能,如何讓大陣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這才是修真者和凡人間的區別。

    不知何時,滿天彩霞消散,沈襄黃庭一陣刺痛,神識一動從定中醒來。

    捶了捶胸口,有揉了揉印堂,沈襄一陣苦笑,誰知道他現在這個時候竟然又驚動了封印結界,封印結界與修真界某物竟然在這個時候碰撞在一起。

    「不過還好,大長老封印的是我黃庭宮,而不是泥丸宮。」

    沈襄自嘲的一笑,他當然知道,大長老不可能封印自己的泥丸宮。封印了泥丸宮可不是只能封印他一身功力,而是能將他封印成個傻孩。

    在如何他也是沈家大少爺,而且寧可拋棄修真界謫落凡塵,所以無論如何大長老也不能將他封印成一個傻孩子。

    扭開葫蘆,仰頭灌了兩口之後,沈襄等待著封印振動平息下來。

    這樣的情況他經歷多年,如何去做早已很熟識了,年少的時候還只能苦苦忍受。現在卻是不同,被痛苦折磨得異常粗大的神經,在忍受痛苦的同時還能余出閒心去思考自己的事情。

    「應該製作件工具,也許,不用那麼多的靈物也能布下大陣。」

    沈襄摩挲著手指暗自盤算起來,在他心中升起這個想法之後,一件又一件的工具法寶出現在他的腦海裡,這個現象沈襄已不在感到驚奇。或許,應該說這個現象其實也在他的計劃之中。

    「呵呵,會的東西很多呀。」

    千百件法寶在心頭一閃而過,最終定位在一件圓形工具之上。

    「水地以懸,置墊以懸,視以景,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考之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

    沈襄揉了揉太陽穴,站起身來。這件東西他認識,子午周羅盤,風水堪輿,尋龍診脈不可或缺之神物,只不過他手中這件子午周羅盤要比凡俗界的周密了許多。

    在凡間界子午周羅盤分為兩種,一種是日圭,用天干定周天星斗;一種是土圭,用地支定山河。

    而這個子午周羅盤卻將日圭土圭合二為一。

    上有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系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統,用於表示方位。

    於是,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一十五度,三山為一卦,每卦佔四十五度。

    子午周羅盤一出腦海,沈襄就熟識於心,此時的他身與山合,自然對連橫山脈萬里方圓瞭然於心,身形飛落,製作子午周羅盤的用度在飛翔中一一找到。

    摘木、挖礦,輕鬆如意,半天的功夫一切東西都輕輕巧巧的搞到手。

    「我所做的應該是順應天意,故此有功德加身,否則不能這樣遂心如意。」

    沈襄腦海裡恍然領悟到,那漫天雲霞到底是何物,那是天降功德,除此不能解釋為什麼自己的修為道行沒有增加,可一切行動卻如此遂心如意。

    既然有天意加持,沈襄自然要用修真手段,尋了一個火山口,調出地火熔爐開始煉製。

    銅礦、寒鐵、磁石、柳木,兩日的功夫,子午周羅盤就出現在他的手中。

    「羅經者,以其收羅天地之蘊,上撥星辰之躔度,下察山水之峙流,以形應氣,以數合理,無不森羅密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