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章 節目錄 【第十六章 西疆局,鄯善之城】 文 / 鄒久官

    大漠,沙埋白骨,駝隊留下深深蹄印,殘陽如血,紅柳搖曳,風洗滌黃沙,蜥蜴倉皇入穴,飢餓禿鷲在枯樹枝潛伏,虎視眈眈。

    這就是西域獨有的風情蒼涼蕭瑟,孤獨悲愴。

    千百年來,西域一直以這樣的姿態在歷史上獨舞,也在每一個人的眼裡多少留下了些許神秘的意味。

    從傳說中周穆王赴西王母的天池會開始,西域的黃沙土地就成了東方大帝國不可忽視的地方。這片土地,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殺戮,也裝滿了太多太多的豪情!

    塔里木河,自天山起源,滋養著天山南北,使得大月州不再是一片黃沙瀰漫的沙洲,而是名副其實的賽江南之地。在塔里木河最東端,有一個地方叫鄯善。此地曾為秦時鄯善國,如今只是大漢的一個普通郡縣。

    不過這個普通郡縣,今天已不再普通。

    鄯善往西五十里,有一座立在土丘上的小城,城外是迪倫河與塔里木河的交匯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這座小城,名叫輪台!

    是的,就是那個讓大漢甘、肅兩州的乙等軍團折戟沉沙,陣亡三名主帥的輪台城!

    如今,輪台城又一次成為了大漢與月氏交鋒的要點所在。

    鄯善城內,這座有四五萬人口的縣城,如今已經滿滿的都是來自大漢老州的士兵。一道道軍令從這裡發出,傳往五十里外的輪台。

    這裡是大漢西疆方面軍的心臟。大漢益公的虎駕駐蹕於此。

    此刻已經是漢元1003年的九月。按理說,比胡公要早出發,軍隊也要更早完備的益公,怎麼會在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還停留在輪台呢?按照胡公參謀們之前的推斷。此刻益公應該已經兵臨迪化城下才是正常的。

    而事實上,益公的確差點就抵達了迪化城下。

    自三月抵達墨山前線之後,益公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兵出戰。西疆方面軍於四月抵達輪台,五月拿下塔里木河中游最難啃的據點烏蘇(今吐魯番)。此地,離迪化不過三百里!沿直道快速行軍。朝發夕至!

    但也就在烏蘇城中,益公收到了一個他最不想聽到的消息,那就是大月州將所有精銳兵力都派往了北海州,正與北疆方面軍激戰這也是西疆方面軍能夠勢如破竹,直驅烏蘇的原因所在。

    按說這個消息只會刺激到益公,讓他更加急迫地想要攻破迪化才對。可偏偏隨著這個消息一起來的,是迪化城已經空了,月氏偽王張晟已逃到伊犁,設牙帳於捐毐(ai,不是du)的消息。

    迪化城都空了,那益公更加可以進入了呀?

    不。不是這樣的。

    張晟這個混蛋為了阻擋漢軍,居然將迪化城變成一片死地,整個迪化城聚滿了從大月州南部驅趕來的四五千患病的民眾,同時將迪化周圍的水源都丟了病死的牲畜……霍去病怎麼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益公萬萬沒想到張晟會做的這麼絕。經此一事,迪化城,不。整個大月州算是毀了,沒十年以上的休養生息,大月州絕對無法恢復往日的繁榮!

    益公也曾打算派兵進入迪化,清除瘟疫源已經有醫官確認,如今的瘟疫已經不像前兩年剛發病時那麼兇猛,只要注意些,還是能夠避免感染的。

    但現實殘酷的告訴益公,即使是末期的瘟疫病毒,一樣不是他們所能抗衡的……在陷進去整整三千多名士兵後,益公還是明智地選擇退卻。

    面對這股肆無忌憚的瘟疫。只有通過時間,讓一切生物都死絕的殘忍方式,才能斷絕禍根。

    所以,益公退回了鄯善。

    在退回鄯善的同時,益公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他將西疆方面軍的三個軍團派往玉門關,從玉門關西出,攻精絕、若羌,希望從南線推進,抵達偽月氏王如今的駐地伊犁、捐毐。

    同時,他還將飛鷹衛調回關內。此時他已經知道北疆方面軍陷入危機,希望讓飛鷹衛加入北疆方面軍,幫助自己的老夥計走出困境。

    而這次朝廷的決策並不慢,飛鷹衛還沒到敦煌郡,就接到了新的軍令,直接發兵北海州,重獲兵權的英公直接從帝都出發,到北海州與飛鷹衛匯合。

    相比於朝廷對飛鷹衛的快速決斷而言,從精絕、若羌前進的漢軍就顯得非常拖沓了。不過這也是道路條件決定的。從墨山到迪化有直道,可大月州南部卻仍舊是原始的道路,甚至是沒有道路,只有漫漫黃沙,和路邊一株株說不清死活的紅柳指示著方向。

    漢元1003年的八月,西出玉門關的三支漢軍被迫停在了精絕衛,原因是一場巨大的沙漠風暴,捲走了軍團大半的物資補給,還有上百名士兵失蹤,上千人受傷。

    可以說,出師不利的陰影始終圍繞在西疆方面軍的周圍。

    八月的沙漠就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而且是一天數變。前一刻還是陽光刺眼、滾燙火辣,下一秒就會烏雲密佈、飛砂走石,如入人間地獄。

    無奈之下,益公只好讓這三個軍團退回玉門關內,重等時機。

    就在益公枯坐於鄯善,無法寸進之時,卻又得到了新的消息。這個消息是羽林暗衛傳來的偽月氏王從捐毐啟程,返回到了迪化城。

    此時離迪化城被瘟疫肆虐已過去兩個月,裡面早已人畜死絕,即使回到迪化,也絕不可守。偽月氏王回到這裡,明顯就是找死!

    益公毫不遲疑的派兵出戰,準備復攻迪化城。可是這一次,他們卻沒有了上次的輕鬆。作為前鋒的一部人馬在烏蘇被圍殲,既而月氏三個軍團另加四個旅的兵力,總共十五萬人沿塔里木河東進,抵達輪台城外三十里的沙坡堡駐紮。擺出與漢軍決一死戰的態勢!

    羽林暗衛送來的消息顯示,這十五萬人是月氏人最後的可戰兵力!只要擊潰這十五萬人,可以說月氏叛亂就算平定大半了!

    應該說羽林暗衛的刺探還是比較準確的。在月氏叛亂之前,大月州共有人口八百萬左右。偽月氏王立國之初,就設立了四個甲等軍團、十六個乙等軍團。還有相應的丙等軍團支撐,總兵力可達一百二十萬左右。()

    雖然這些軍團的實力與其名號並不相符,但因為大月州也是大漢帝國的州郡,其兵役制度還是很完備的,多得是預備役兵員。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和國土面積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大月州進行特別徵召令。湊齊一百二十萬人其實還算少的了。如果偽月氏王真的需要兵員,採取先秦時期的徵召規範的話,八百萬人口,至少可以擴充出三百萬軍隊!

    當然,軍隊的素質先不提的情況下是可以達到這麼多的。

    由此可見,如果大漢在整個帝國進行緊急徵召。想想看,六億人口能夠擴充出多少軍隊?至少一億!!!

    當然,這麼多軍隊要吃要喝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戶部的官員們不眠不休也籌集不出來,所以只能是理論上存在的數字罷了。

    扯遠了,話題回到輪台城。

    暗衛給益公的情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講述了如今大月州整個的民生狀態用民不聊生已經不能準確形容了。所以情報裡用了「生不如死」四個字:「大漢遺失民心在前,偽王失民望在後,當下之大月百姓已不忍卒睹,皆以死為至高之歸宿……或可策動之,余在籌備。」

    意思是大月州的百姓對大漢已經失望了,而原本寄予厚望的月氏王如今也漸漸失了民望,他們都想乾脆死了算了。

    這點顯然是益公無法理解的。要麼歸順朝廷,要麼反叛到底,哪有兩邊不靠,只想著死?只想著死便也罷了。怎麼還拿著刀劍與漢軍決戰沙場?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

    其實這並不矛盾。益公是個軍事家,明白一將功成萬骨枯,明白兵之上者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但他不是社會學家,也不是心理學家。無法對此時大月州百姓的心理作出一個準確的預判。若是讓沈雲來,他或許會分析出一點心得。

    很簡單,大月州,即後世的新疆地區,這裡一向貧苦,是所謂的窮山惡水。這裡的人一向剽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時有發生。在沈雲原來那個時空的歷史上,漢亡唐興,這個地方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碰撞的重點地區。在唐太宗到唐玄宗這段時期,正是中東伊斯蘭教擴張的極致時期,而伊斯蘭教的教義在那時是激進和猛烈的,「不信真主者,即為異教徒,應殺之!」這點跟後來的基督教教義如出一轍。而大唐帝國當時的威風也如日方升,以激進為主的伊斯蘭教文化和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東方文明在這裡劇烈碰撞,從而導致了讓東方文明大為遺憾的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戰後,大唐本有機會重新奪回這一地區的思想主導權,卻因為安史之亂和大唐帝國的衰落不可避免的斷絕了。伊斯蘭文明就此衝進新疆地區,並席捲西北,直接蔓延到漢家土地上……

    而在現在大漢帝國延續千年的情況下,這裡的人民依然是受到東西方雙重文化影響最劇烈的地區。因為大漢帝國的強勢,東方文化的影響力顯然更為深入人心,但是西方文化的影響也是存在的。這兩種文化的衝突,導致這裡的民眾普遍有著較強的剽悍氣息,又保留著漢家文明「忠君愛國」「尊父護幼」的傳統思想。

    正是這樣的思想衝突,讓他們在失去對大漢的信心和偽王的擁護後,爆發出了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狀態。在他們內心裡,就想發洩,用暴力去發洩,去破壞一切,讓所有都化為齏粉,哪怕自己死了也在所不惜。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思潮,這種思潮其實在聖祖之前的漢末時期。大漢百姓身上也出現過,從而出現了征戰不休的三國亂世,以及後來的五胡亂華。而聖祖的出現,將漢人這股暴虐轉嫁到了國外,成就了一代偉業!

    而這種思潮的出現。其實與大漢數百年來不間斷的烈烈武風培養不無關係。這個時期的百姓所尊崇的儒學,可不是南宋後被閹割的「偽儒學」,而是帶有上古先秦時期的真儒學!在溫文爾雅的外表下,狂暴野蠻的力量從未消失過從孔子的「父母之仇」就可見一斑!

    這種思潮並不是無法引導的,只要處理得當,未必不是一種助力。在大漢統治了大月州五百年的基礎上。在所有大月州的百姓都認同自己「漢人」這個身份的基礎上,其實只要稍加引導,月氏偽王的統治將會被輕易推翻。

    不過,益公顯然沒有想到這一點。

    ※※※※※※※※※※※※※※※※※※※

    在暗衛情報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如今大月州百姓的分佈情況。首先是大月州南部已經沒有活人,如今所有大月州的人都集中在伊犁、捐毐、身毒、海木等大月州北部、西部、西南部的數個郡縣。這也導致了這些地方人滿為患,食物不夠,藥品不夠,鬻子而食的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其次情報顯示,瘟疫直接導致的死亡人數大概在二十萬上下,而因為這場瘟疫間接死亡的人數卻超過了六十萬,大多數是沒有吃的。然後被迫從軍,或者在亂軍中被殺。最後,暗衛點明如今月氏偽王派出的十五萬軍隊,是從伊犁、捐毐兩地募集的最初的亂民,因月氏偽王是捐毐郡人氏,從這裡招募的士兵算是他的同鄉同族,忠誠度毋庸置疑。

    第三部分的內容,是暗衛對當前月氏偽王十五萬軍隊的分析和報告。

    當前這十五萬月氏軍隊,共有甲等軍團一個,稱「王都軍團」。兵力五萬人,王都軍主將是月氏偽王的大王子攣骶。阿巴斯,漢名張鈺,頗有計謀,其父謀反。他出力頗多。

    乙等軍團三個,分別為「伊犁軍團」「捐毐軍團」和「納什軍團」。前兩個軍團兵力為三萬五千人左右,主將是月氏偽王的次子毐秣。阿巴斯,漢名張顯和季子覃偲。阿巴斯,漢名張玨,這兩個偽王子中,季子張玨頗具勇武,與攣骶感情深厚,而次子張顯卻頗為孱弱,與偽王幼子貢昆。阿巴斯,漢名張憲來往密切。

    最後一個「納什軍團」,兵力大約為三萬人,主要是負責後勤,此刻正駐紮在迪化城,主將是大漢追殺榜上最有名的默多克贊,偽月氏國的太尉。

    當然,暗衛的情報不僅僅如此,它還列出了當前月氏大軍中的兵種構成,及有可能對大漢軍隊造成威脅的師團級軍官的部分名字,比如王都軍中的騎兵,大約有三萬多,統帥為羅馬前紅衣軍團軍官斯洛達克斯等。

    對「羅馬前軍官」這個稱謂,益公是嗤之以鼻的。無他,欲蓋彌彰罷了。不過還正是這個欲蓋彌彰,讓大漢如今沒有更好的辦法對付羅馬。就算抓到了斯洛達克斯也沒用,羅馬可以拒不承認。如果大漢此刻與羅馬宣戰,羅馬怕是求之不得。而等大漢真的有實力要對羅馬興師問罪時,恐怕羅馬已經先忙不迭跑來認錯道歉了……可惡的西方人!

    ※※※※※※※※※※※※※※※※※※※

    「嗯,貴部有心了。本帥會上奏陛下,為貴部請功!」鄯善城的漢軍主帳內,益公看完情報隨手交給參謀封存,然後對一直站在旁邊等候消息的暗衛人員道。

    「謝殿下!」暗衛來人躬身行禮,聲音清脆。

    益公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道:「本帥記得,你姓鄢?」

    「是,小女子姓鄢,名如玉。乃大漢鄢家家主鄢准之女。」鄢如玉抬起頭,小臉上都是髒兮兮的泥垢,除了兩隻閃爍的大眼睛依舊靈動,整個人哪有鄢家之女的風範?整個一大月州的乞丐婆。若是讓方謄瞧見,指不定心疼成什麼樣呢!

    益公卻不知鄢如玉與方謄的關係,他甚至不知道沈雲跟鄢家長女的事,或許有人跟他提過這麼一句,但說實話,益公是什麼人,哪能什麼事都記得清楚?他會多嘴問這麼一句,不過也是感慨這麼個弱女子還要扮作細作,辛苦地出入於敵軍中間罷了。

    「你辛苦了。」益公點點頭,本要讓鄢如玉出去,忽而又想起一事,抬頭道:「本帥記得今日似有一批軍資乃是由鄢家商行負責運送過來,運送者好像是乃父之子,你可去與親人見一面。本帥這裡還有些軍務處理,晚點你再來拿批示吧!」

    每個暗衛將情報送達之後,都是要等接收人批示的。畢竟兩軍交戰,可能還有些事情主將還沒弄懂,需要特別註明讓暗衛仔細查探的。雖然鄢如玉覺得自己的這份情報已經很詳細了,可誰知道益公還需要哪些消息,也許只是月氏人今晚沒準備馬匹夜草,或者哪支月氏軍隊沒倒馬桶這些瑣事呢?!所以鄢如玉一直等在這裡。

    聽見益公吩咐,鄢如玉這才緩緩退出營帳,轉身奔向南城的輜重營地。

    「乃父之子」?鄢准有幾個兒子?一個!那就是「帝都小霸王」鄢澄,那個對鄢如玉非常疼愛的哥哥。而鄢澄對自己這個妹妹的感情,也遠遠好過對大姐鄢如月。

    千里離家,出生入死,鄢如玉卻只給家裡留書一封,那種愧疚和對家人的思念在這一刻簡直快要把鄢如玉這小小的心臟給漲破了。

    「家裡怎麼把哥哥派過來了?難道就沒有別人了嗎?真是的,戰場上刀劍無眼,不行,我一定要讓他趕緊回去!」鄢如玉心思熱切,快速跑過長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