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章 節目錄 【第十四章 逐日城,埃爾蒙特】 文 / 鄒久官

    ps:ps:抱歉的話說過很多了,但這次還是得說。我找到工作後,被立即安排去出差,共出差十五天,昨天才回來。時間緊,任務急,所以沒時間碼字。今天休息了一下就趕緊碼了這一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會盡力更新,彌補最近的錯誤!謝謝大家!

    逐日城,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座名城。

    據說當年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征伐到此地,望見太陽升起,便縱馬馳騁,追逐太陽,直到馬力將盡,太陽極頂時,亞歷山大大帝疲憊至極,隨手將馬鞭擲落於地,恨聲道:「吾奉太陽之名攻伐此處,為何不讓我逐日而定?此地築城以守,定等吾逐日成功!」

    於是逐日城就在亞歷山大擲鞭之地興建而起,千年之後,成了一座大城。

    當然,這段傳說來自於東方漢帝國的記載,充滿了東方式的幻想和語言風格。而事實上逐日城的興建並非源自馬其頓帝國,而是更早的波斯帝國大流士王。在著名的木馬屠城之戰前後,大流士王就發現了巴爾幹半島的價值,並在這裡修建了十數座要塞。逐日城正是其中的一座。

    巴爾幹半島,西靠亞得裡亞海、東瀕黑海、南臨愛琴海,與亞洲遙遙相望,北邊又倚靠著多瑙河-薩瓦河兩條東南歐地區最重要的河流,簡直是一處讓任何有為帝王都無法忽視的重要位置!

    羅馬帝國的帝王無法忽略,大漢帝國的皇帝們也同樣。這樣一個扼控兩大洲的位置上。成了東西方兩大帝國歷代皇帝博弈的最佳棋盤。

    在漢聖祖西征之前,逐日城的管轄範圍橫跨巴爾幹半島東西數千里。羅馬帝國委任了元老來此地進行管理。逐日城當時的位置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克爾八千山——即匈奴人的遷徙地。

    漢聖祖西征,大漢與羅馬在裡海附近爆發長達十年的世界大戰!漢軍戰力明顯略高一籌,錦公馬超更是卓越至極的軍事家,讓大漢的兵鋒橫掃了巴爾幹半島,當然也包括逐日城。

    不過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羅馬人並沒有最終戰敗,他們在逐日城的統治雖然在漢軍的攻掠下已經在實質上消失,可為了繼續抵抗漢軍。羅馬元老院將逐日城轉移到巴爾幹半島西部的迪納拉山麓繼續存在著。

    裡海會戰結束後,大漢與羅馬達成協議,各自以裡海為界,並保留了蔡奄、突施等小國作為緩衝地帶。但這並不代表大漢放棄了巴爾幹半島。在協議上,大漢迫使羅馬答應不得再將逐日城東遷,讓巴爾幹半島維持現狀。這點無疑讓羅馬人極度不滿,甚至差點又再一次爆發戰爭。

    在這個情況下。匈奴人突然與日耳曼蠻族「勾結」,起兵攻伐高加索山脈——這背後有沒有漢人的指使實在難說的很——當然,羅馬人是肯定認為漢人在背後主使的,畢竟在當時來說,羅馬人無法仔細分清楚匈奴人和漢人的區別,在他們看來。這兩類人都是東方人!就這個觀點就足以支撐他們的判斷!

    而在漢帝國任何官方的記載裡卻根本找不到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事實上,就算這件事是漢帝國主使的,大漢帝國也絕對不會承認,更不可能留下任何證據,畢竟匈奴是大漢的死敵!

    當然。對於漢聖祖這個穿越者來說,在國家利益面前沒有什麼放不下的。死敵在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一樣可以成為暫時的朋友。若有人能夠攻破大漢帝都,衝進羽林暗衛統制屠龍的府邸的話,就會在密室裡發現一份由聖祖皇帝親自下達的密旨:敕令中郎將屠與匈奴左賢王密談,務必令其攻伐巴爾幹,一應糧草器械著錦公調派安置,不得有誤。

    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好吧,言歸正傳。

    逐日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真正固定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迪納拉山麓,並在漢元640年的時候遷到了亞得裡亞海海岸,也就是後世阿爾巴尼亞的都拉斯城附近。

    嚴格來說,逐日城是羅馬人的城市,不過這裡由於靠近匈奴與蔡奄,又是一個險要的位置,所以這裡有著各種各樣的人。非洲大陸的崑崙奴、披頭散髮的匈奴人、衣冠楚楚的漢人、金髮碧眼的西歐人、頭戴白巾的哈里發人……應有盡有。伴隨著五百年的和平,逐日城雖然名義上還在羅馬帝國的管轄範圍內,但其管理層卻趨向於世界化——五百年來,逐日城的第一保民官有四任是埃及行省的黑人擔任,六任由羅馬突尼斯行省的西歐人擔任,還有兩任居然是居住在這裡的漢人後裔擔任。

    正是由不同的人種擔任著逐日城的保民官,讓這裡更趨向於一個世界性大都市,商業繁華的無與倫比,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超越了羅馬帝國的國都羅馬!

    但這種繁華畢竟還帶著動盪性,這裡的位置太過敏感,匈奴人翻過迪納拉山,騎馬七天就能抵達逐日城下,而羅馬想要派兵過來卻要橫渡亞得裡亞海,時間上與匈奴人幾乎相同。在這個情況下,逐日城就變得有些不穩定。在商業繁華的底下,是各種動盪不安的社會治安問題。每當夜幕降臨,這座城市就處於無秩序狀態,殺人、強\奸、搶劫無所不來。有幾次甚至發生攻擊保民官官邸的動亂!

    當然,這些動亂最終都無法改變這裡是羅馬人領土的事實。逐日城外駐紮的紅衣軍團將是所有動亂者的噩夢!在紅衣軍團的震懾下,逐日城的地上秩序還是有的,最起碼在陽光升起的時候,任何人都會遵守羅馬制定的規矩。就算太陽落下了,某些不能觸碰的底線也還是會讓這裡的人默然遵守——紅衣軍團的屠刀已經告訴過這裡的人。不遵守底線的人都將面臨死亡!

    在這個半海港半陸地,白天大治晚上大亂的城市裡生活著四十萬左右的各色人種。其中以羅馬人居多。大概有十萬——當然,這裡說的羅馬人是指羅馬公民,而不是底層的奴隸。此外,匈奴人有大約兩萬人,哈里發人三萬餘人,漢人兩萬左右,黑人還有將近五萬,這些都是有逐日城合法身份的居民。剩下的都是各地過來的破落戶、奴隸和底層貧民。()

    複雜的地方總是充滿著畸形的繁榮。而繁榮的背後總會帶著骯髒的痕跡。

    羅馬公民在這裡佔據著主導地位——再強調一次,這裡的羅馬公民可並不是僅僅指現代意義上羅馬人,要知道此時的羅馬帝國囊括了幾乎後世歐洲的全部領土,羅馬人這個定義包括了所有歐洲人的意思——這一任保民官叫埃爾蒙特.讓.格林。他還有一個漢人名字——李讓!

    事實上,今年已經四十一歲的埃爾蒙特是一個有著漢人血統的羅馬人。他的曾祖母是一位漢人!

    當然,必須瞭解的是,會來到逐日城居住的漢人一般只有三種途徑——一個是商人。比如鄢家商行在逐日城也有分點;第二個是官員,逐日城有大漢帝國駐羅馬使館的分站,這是大漢與羅馬的協議中規定過的,在各自帝國的重要城市,官方可以委派人員對本國人民進行管理和教導,當然。人數是嚴格控制的;最後一個途徑就是流放的犯人!當然,流放的犯人一般是在大漢的西海州,而逐日城裡出現的漢人罪犯一般是流放日期到了,但卻不願意再回本土,於是跟著商隊或者其他別的途徑往西討生活。

    埃爾蒙特的曾祖母就是一個被漢帝國流放的罪犯。不過她這個罪犯有點特殊。她並不是像其他罪犯那樣是因為自己本身犯了殺人之類的重罪,而是因為她的父親——一位大漢帝國的官員——犯了罪。她是被株連的!

    株連這個詞也是大漢文化傳播到西方後為西方人所熟知的詞彙之一。

    在西方人原來的思想中,株連是不存在的。有時候埃爾蒙特會感謝東方大帝國有株連這個習慣,因為沒有株連的話,她的曾祖母就不可能被流放到這麼遠的地方,最後也不可能嫁給他的曾祖父。如果她曾祖母不曾嫁到格林家的話,也許格林家族就永遠都是混跡在海港區的一個破落戶!而他埃爾蒙特即使能夠拿到羅馬公民的資格,也絕不可能坐上逐日城保民官的位置!

    對於漢人,埃爾蒙特是抱著好感的。因為他十分清楚地記得祖父去世時對他說的那一番話:「埃蒙,你一定要對漢人心懷感激。當初你的曾祖父只是海港區的一個苦力,若不是娶了你曾祖母,並在她睿智的指導下,我們格林家是不可能這麼快攢到足夠的財富,並達到如今的地位的。」

    埃爾蒙特對此深以為然。他的曾祖母是個慈祥和藹的人,有著不同於其他只知攀比炫耀的羅馬女人的成熟與睿智。成年後,埃爾蒙特曾想娶一位漢族商人的女兒為妻,但卻被拒絕了。

    哪怕這個漢人只是剛剛結束流放期,抵達逐日城不過一年,生活極為貧苦,哪怕那個時候埃爾蒙特已經從羅馬大學畢業回來,是一個英俊成熟的男人,哪怕那個時候連逐日城的執政官都對他青眼有加,想將女兒許配給他,哪怕……

    再多的哪怕,也無法讓那個漢人屈服。甚至暗地裡埃爾蒙特還讓人指使地痞無賴做了一些下賤的事,可無論如何,這個漢人就是不屈服,甚至舉家搬遷到更為貧苦的海港區。

    在那一刻,埃爾蒙特深深知道,在他曾祖父那個年代,能夠娶到一位漢人女子為妻,這是何等的榮耀?!更何況這位漢人女子還是大漢一個犯官的女兒,從小就接受過大漢高等的教育!曾祖母實在是如該亞(羅馬神話中的大地女神)一般的存在!

    對於曾祖母的過去,埃爾蒙特從來不敢去問。但從曾祖母給他取名為李讓可以猜測,曾祖母的漢族姓氏應該是李。

    可李姓在大漢有千千萬。埃爾蒙特也無從尋找。而他的曾祖母也從來沒有尋找家人的意思。

    大漢月氏造反的消息在前幾天傳到逐日城,成為了轟動一時的話題。不論是在高端的宴會場合。還是在底層的酒吧聚會,月氏造反的議論不絕於耳。不過大多數人都並不看好月氏人——笑話,月氏人是什麼人?逐日城的人根本不清楚。他們只知道漢人無比強大,看看那些在逐日城中的漢人就清楚了,哪怕是最底層的漢人百姓,他們的衣著永遠是乾乾淨淨,舉止也是斯文有禮,再看看駐逐日城的漢官兵將。雖然只有區區十五個人,但各個剽悍異常,比起城外的紅衣軍團還要來的精銳,更別說那個聽都沒聽過的月氏人了。

    在逐日城保民官官邸的辦公房裡,埃爾蒙特正在處理這個月稅收的賬目核對——對於保民官來說,稅收永遠是羅馬貴族最重視的。哪怕這些事情已經有專門的威尼斯人核對過了,但埃爾蒙特還是要一筆一筆親自過目。萬一出了差錯,那些來自羅馬的貴族們會活撕了他!

    這時,敲門聲響起,埃爾蒙特從如山的案牘中抬起頭,一群穿著羅馬長袍的貴族走了進來。

    埃爾蒙特趕緊起身,迎向走在前面的一個白髮老者。恭謹地撫胸行禮:「尊敬的執政官閣下,很高興看見你愈發健康的氣色,不知你來這裡,有什麼事嗎?」

    進來的一群人中,全都是穿著羅馬長袍。肩頭的袍帶上都有各種徽章別著,這可是貴族的象徵。不過那麼多種徽章中。只有眼前這位老者的四葉草徽章最為尊貴,因為那代表著羅馬最古老的家族——吉浦路斯家族。

    「埃蒙,我們剛剛舉行完元老會議,已經有了決議。」老者很隨意的在埃爾蒙特的位置坐了下來,同時揮揮手,示意其他人隨意坐下。

    埃爾蒙特這才注意到,來到他辦公房的人,都是逐日城的元老會成員。

    羅馬帝國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元老院,而在各個行省和各個城市裡,作為元老院分支的元老會也是當地最高決策機構。

    現在逐日城的元老會成員有一百七十四人,也分為上中下三級,上級元老都是羅馬的老牌貴族分派到這裡的,有些甚至是世代居住在這裡的貴族。而中下兩級元老都是通過財富多少來衡量的。比如埃爾蒙特的格林家族,因為財富已經達到了一千萬羅馬鷹幣,所以也是下級元老會成員之一。

    眼前這個白髮老者是吉浦路斯家族的人,名叫海牙.吉浦路斯.羅維尼斯,世襲逐日城元老。而其他幾個,也都是上級元老院成員,他們齊聚在這裡,又是因為什麼呢?

    埃爾蒙特一頭黑髮和那雙黑色的眼睛,在這些羅馬貴族中顯得有些突兀。其中坐在海牙身邊不遠處的一個金髮元老,目光不善地看著埃爾蒙特。

    埃爾蒙特也注意到了這道不善的目光,不過並未理會。這個人叫喀琉斯.吉浦路斯.羅維尼斯,也是吉浦路斯.羅維尼斯家族的成員,與海牙是叔侄關係。這是個極為仇視漢人的傢伙,對於有著漢人血統的埃爾蒙特總是抱有敵意。不過海牙非常重視埃爾蒙特的能力,所以總是維護著他。

    不過今日這喀琉斯的眼神除了不善之外,為何還帶著一絲得意?

    坐好後,埃爾蒙特帶著疑惑道:「尊敬的執政官閣下,請問這次元老會的決議是什麼?」

    海牙遲疑了一下,沉聲道:「鑒於如今逐日城的商業份額考量,我們元老會決定從今日開始,對逐日城的漢人、哈里發人、匈奴人提高百分之五十的商業稅、行路稅、飲食稅,以及城市建設稅。這個決議今日送交羅馬元老院,不可更改!」

    「什麼?!」埃爾蒙特霍然起身,驚道:「提高百分之五十?閣下,這……」

    海牙擺擺手,道:「埃蒙,別那麼驚訝,坐下來,聽我慢慢給你解釋。」

    「閣下,不管何種解釋,這貿然加了百分之五十的稅都不可能為逐日城的各色人種接受。除了羅馬人和黑人,其他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這會讓他們不滿,一旦不滿……」

    埃爾蒙特剛說到這裡,一個陰惻惻的聲音響起:「不滿他們就敢再次掀起動亂,是嗎?」

    埃爾蒙特回頭,說話的正是喀琉斯。

    喀琉斯帶著一臉的虛假笑意,對埃爾蒙特道:「埃蒙,你別忘了,你是個羅馬人!我知道你在乎那些漢人的想法,可你或許沒注意執政官閣下剛才的話,我們並不是只對漢人加稅,而是對其他人也一樣加稅。他們若是不同意,離開逐日城好了,我們並不反對。」

    埃爾蒙特怔怔地看了喀琉斯良久,這才回頭看向海牙,眼神裡帶著憤怒,咬牙道:「閣下,我需要一個解釋。不是官方的解釋,而是真實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月氏人叛亂?羅馬是否決定要干預這場戰事?」

    海牙沉默了一下,最後才慢慢道:「埃蒙,你是羅馬人,記住這一點!」

    ※※※※※※※※※※※※※※※※※※※

    ps:抱歉的話說過很多了,但這次還是得說。我找到工作後,被立即安排去出差,共出差十五天,昨天才回來。時間緊,任務急,所以沒時間碼字。今天休息了一下就趕緊碼了這一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會盡力更新,彌補最近的錯誤!謝謝大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