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小說博覽 【第九十六章 履薄冰,倭王親臨】 文 / 鄒久官

    富士山下,漢軍營地。

    已經七天了,可是依然沒有任何援軍的影子。

    漢軍先以平台做依托,圓形環陣,逐步移到了富士山下的白尾山,這是一座海拔不過兩百米的小山,富士川經白尾山東側流過,西側是茂密的樹林和嶙峋的山石地貌,只有南北各有一條小澗能上山。

    孫亮依河背山駐紮,才算堪堪穩住陣腳。但七天以來,漢軍的補給消耗越來越少,士兵的士氣越來越低迷。輜重被毀,他們也沒有營帳,渴了喝一口從富士川打來的清水,餓了就啃一口隨身攜帶本就不多的軍糧,個個疲憊不堪。

    更嚴重的是,七天以來的戰鬥出現了大批傷患,他們都集中在山頂大纛旁邊,醫官因沒有足夠的藥而無法救治,只能進行簡單的包紮,傷兵哀嚎哭喊,使得全軍士氣愈發低落。

    日落之時,孫亮站在大纛之下,凝望著似血殘陽,心裡的悲愴之情溢於言表。

    「某一生戎馬,深知戰事詭譎兵凶戰險,故從不敢輕率從事。然如履薄冰之性最終還是毀於一旦,中師萬餘將士因我而陷此絕境!莫非上天真不佑我大漢嗎?」

    孫亮仰天長歎,迎風而動的長鬚竟已有斑白之色---他今年不過四十出頭而已啊!

    七日七夜的征戰已經耗盡孫亮的所有耐心。今日一早,大軍便已徹底斷糧,連孫亮這位將軍的戰馬都在昨日宰殺,分與袍澤同食。

    而山下,綿密的倭軍陣列還在圍困,迎著落日,那連片似膿瘡的陣營中飄起陣陣炊煙,間或還能從海風中隱約聽見倭軍吟唱的歌謠……

    「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倭軍,竟在吟唱《霸王別姬》!?

    昨日聽見這首歌,孫亮還會強裝笑顏,故作不屑地貶低幾句。但今日,他愈聽心裡就愈發悲愴。

    在今日凌晨,最後一名斥候軍騎的屍首也被倭軍送到了漢軍陣前。整整六百零三名斥候軍騎,竟然一人都沒有突圍出去!

    也就是說,不會有援兵了!

    殘陽金黃的光線鋪灑在大漢皇旗之下,傷兵的哀嚎之聲也在這幾日之間稀落了許多---很多將士已經永遠不會再哀嚎了!

    密密麻麻的皇旗下,足足有兩百具屍首,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他們容色安詳,全都頭朝西面,那是雒陽的方向。

    「點火!!!」孫誠嘶聲狂叫,眼淚已經奪眶而出。

    屍體旁邊,高舉著火把的漢軍將士個個面帶哀容,聽見命令咬著牙將手裡的火把往屍堆裡一丟……

    熊熊烈火頓時燃燒起來。除了陣亡將士的屍首,還有那面在火中依舊不斷上下翻飛的大漢蟠龍皇旗!

    火光金黃,殘陽似血,在這一片肅殺的氣氛裡,孫亮眼睛通紅,抽出腰間寶劍,朝天狂喝:「大漢的將士們,後援已絕,我等身為漢人,豈能為倭奴所困!今日孫某焚旗明志,誓與倭奴決一死戰!!大漢威武!!!」

    「大漢威武!!!」

    孫誠以降,全都滿臉通紅,舉刀應合。

    這是孫亮的決定。斥候軍騎無人突圍,後援無望,他不能再在這裡死守下去。孫誠曾建議夜間突圍,或許還能僥倖逃的一命。但孫亮拒絕了!

    「與其苟且偷生受盡世人唾棄,不如決死一戰,搏個千古留名!」

    孫亮沒得選。今日將士們還有把子力氣,等到明日那就只能任人魚肉。雖然這個時候衝擊倭軍軍陣是極其愚蠢的行為,但總好過在這裡等著倭人上來收割性命。

    很奇怪,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仍舊沒有一個漢軍士卒想過投降!而倭人也相當自覺,沒有派任何人來招降!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漢軍律第一條就規定:國戰降卒,罪者永除國籍,三代親眷盡皆抄斬!

    也就是說,在對外戰爭中,如果投降的人,不但會被除掉漢人的身份,其父母子女也皆要殺頭。

    這是一條極其嚴酷的軍法。但卻從沒有人質疑過這條律法的不公正。

    子不教、父之過。會有降卒出現,其父母的教育肯定有問題。而教子先正身,父親不端,又豈能指望兒子的行為會好到哪裡去?

    這就是漢聖祖當初制定這條軍法時對「抄斬三代」的解釋。

    當然,中師將士沒想過投降的原因除了這點外,更多的還是因為這次的對手是倭奴。

    這個從來沒有被漢人用正眼瞧過,一直把他們當狗當豬一樣豢養的奴才,如今要主人向他們投降?憑什麼?

    驕傲的漢人根本找不到心理平衡點。投降念頭壓根就沒出現過。如果孫亮要向倭奴投降,底下的漢軍士卒第一個殺的就是他!

    這是漢人絕對不能觸及的侮辱!是對漢人驕傲和自尊最深的踐踏!!沒有漢人能夠接受!!!

    幸好這次明治學聰明了,沒有如在青川縣一樣派人來招降,否則他會遇上比武撰更加暴怒的大漢扶桑州乙等軍團中師將士的反擊!

    …………………………分割線…………………………

    明治今夜親自到了軍營之中。他已經算準今日漢軍就會斷糧,擔心漢軍會拚死一搏---這不是不可能,華夏民族在這種時刻都是會爆發出驚人力量的!

    對此,瞭解華夏民族兩千年歷史的明治當然萬分清楚。

    每當這個民族快要亡國滅種的時候,它的驚人毅力都會猛然爆發,如山崩海嘯般席捲一切!

    明治現在輸不起了,他必須打贏這一仗。

    只要圍殲了這支漢軍,那他還有繼續和大漢帝國繼續打下去的資本,那兩個佈局才能發揮應有的效力。

    但如果他輸了,那就只能一敗塗地,所有賭本都要輸個精光。而他驚心佈置的兩個後手,將會為羅馬人提供最佳擴張時機,這不是他所想要的!

    他不能輸。

    倭軍軍營裡,明治面色冷峻地看著麾下將士,沉聲道:「諸君,此戰關係我大和民族能否崛起於東亞,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此戰若勝,整個扶桑將重歸天照大神治下,若敗……」

    明治掃視一眼,繼續道:「……也沒什麼,唯一死而已!生如櫻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大和武士魂永不滅!讓我們為大日本的明天,奮鬥吧!」

    所有倭奴齊齊低下頭:「嗨!」

    明治沒有再說過多的話,而是將位置讓給了旁邊的熊本次郎。他負責這次命名為「武運」的作戰計劃。

    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精壯老者,留著短鬚,給人一種精幹的感覺。

    事實上,他也的確非常能幹,他是倭國內閣首相,幼年是在大漢帝國遼州長大的,還有一個漢名叫熊建。他十八歲時參加了大漢帝國的乙等軍團,並曾積軍功至上尉軍銜。直到三十歲那年,他倭奴身份被發現,連夜逃出軍營,潛回國內,改名熊本次郎。

    當然,他會潛入帝國內地當兵,並不是明治安排的,他當上尉那會兒,明治都還沒出世呢。只能說倭奴歷任國王都有僭越之心,早就有所佈置了。而王太后紗耶音,也是熊本家族的女人,熊本次郎是她的哥哥!

    這個當過漢帝**人的熊本次郎甫一上任,就展現了他的鐵血作風,大力幫助明治整頓軍隊,規範軍紀,同時籌措針對漢帝國的外交方針,總之,熊本次郎這個首相所做的所有工作都在圍繞著軍事展開。

    在他心裡,打敗漢軍是他畢生追求的唯一目標!

    青川戰事他也有參與謀劃佈置,不過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第一軍團居然全軍覆沒!

    而且還是敗在大漢帝國丙等軍團手上!

    這點讓熊本次郎深受打擊。後來的襲擊漢城只是明治的臨時計劃,卻沒想到一舉成功了。正應了那句漢人的古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直到倭軍佔領了江戶,並將整個扶桑州的風潮都給攪動起來,熊本次郎才稍稍找回一點心理優勢。不過隨之而來的孫亮固守又讓這個老倭奴心力憔悴。

    這時他才意識到大漢帝國軍隊的實力---僅僅是大漢扶桑州的乙等軍團就讓他如此疲於奔命,如果遇上大漢的甲等軍團,又或者是那從未打過敗仗的飛騎、彪騎、飛鷹、陷陣、武威等等軍團呢?

    每每想到這裡,熊本的背心就一陣陣發涼。他最高只做過大漢乙等軍團的上尉,統帶不過一兩千人,想要執掌千軍萬馬,似乎還欠些火候。

    特別是在這次與孫亮交手之後,熊本更加憂心。可以說,在甫一交戰時,熊本佔盡了優勢。漢軍也差點崩潰,但可不知道為什麼,在調兵遣將之時,他總是差那麼一線,始終無法突破孫亮的防守。

    這麼說吧,迄今為止,倭軍擊殺漢軍人數超過了三千,但自身傷亡超過了一萬,幸好死的絕大部分都是明治從扶桑各地搜羅來的輔軍,還有從二線徵調來的預備役部隊,不然熊本此刻根本找不到足夠的人手來包圍漢軍!

    這當將軍和當過上尉,所差的可不單單是軍銜,還有戰略眼光和戰術素養。

    幸好明治告訴他,這次只要圍殲了孫亮,他並不需要跟大漢帝國的甲等軍團作戰。而且孫亮會率先突圍,他只需要布好口袋等孫亮進來鑽就成了。

    …………………………分割線…………………………

    ps:第一更,等下還有一更。

    編輯希望我盡快上架,還說如果這次不上架,那基本就沒有機會了。所以在下在上架前會爭取多更,直至一百章!

    一百章是個節點,也是一卷的終結。

    上架之後是什麼情況,在下也很迷茫。只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支持吧!

    唔,先不多說了,碼字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