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小說博覽 【第九十章 扶桑州,戰國時代】 文 / 鄒久官

    漢元千年八月十九日,就在有人部落和倭寇偷襲漢城的同一天,倭國第二軍團四千人越過了北部邊境青森縣。至九月初九日為止,倭人連下秋田、巖手、宮城、山形四地,深入本州島關東平原腹心,並於九月初九日,攻下關東平原重鎮江戶!

    而倭國國王明治,是八月二十七日才回到倭國,也就是說,倭人蓄謀已久,早就有了相應的計劃。

    倭人兵鋒極其兇猛,以第二軍團為主體,倭人首相熊本次郎親自領軍,動員了倭國國內所有預備役,共計六萬七千人,民伕無數。分別組成第四、第五、第六軍團,橫掃了整個本州島北部!

    但他們的步伐也就止於此了。

    在明治的計劃中,發動十萬大軍,原以為足夠橫掃整個扶桑州。但他沒想到,屏東、涉水以及四國等地的賤民力量如此巨大。更加沒想到,留在扶桑州的乙等軍團中師的師團長孫亮居然如此善戰!

    江戶城以南地區還有長野、愛知、奈良、兵庫等地,要從江戶出兵攻佔這幾處,必須通過綿密的山區地帶。而漢軍中師師團長孫亮並沒有在江戶這個平原地區跟倭人決戰,而是選擇暫時退卻,集結優勢兵力,固守長野和愛知。

    在攻打江戶城和之前的戰役中,不但本地的賤民不肯服從倭人統治,就連人數不多的漢人也都奮起抵抗。連續作戰月餘,攻克了五座大城的倭軍,雖然取得了輝煌戰績,但自身損失也著實不小,原本六萬餘人的部隊,折損了了近一萬三千人!這還是漢軍沒有進行大規模決戰的情況下,若是孫亮決定集中所有中師軍隊跟倭人決戰,即使敗了也能讓倭人就此實力大損!

    倭國的實行的是強制兵役制度,但施行時間是從明治繼位之後開始的,算起來也才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他所能徵調的預備役很有限,其他沒有經過訓練的民伕只能充做後勤部隊,打仗是萬萬不行的。

    此刻明治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雖然戰事上倭人佔優,但從長遠來看,他卻是敗的一塌糊塗。他沒有多餘的實力補充,更無法取得更大的戰果。若是無法在大漢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拿下整個扶桑州,那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費!

    可要拿下扶桑州談何容易,兵庫、奈良、長野、愛知四地就橫亙在明治通往四國、屏東、涉水三地的咽喉要道上,想要通過就必須拿人命去填,最後還未必能成功。

    若是走海路,倭國沒有自己的大型船隊,蕭家的商船此刻也不能再幫助他們,若是用小船又很容易遇上風暴後全軍覆沒,即使僥倖能登陸到孫亮的後方,那也未必是賤民的對手。

    在四國、屏東、涉水地區,十幾支賤民起義隊伍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他們佔據了福岡、熊本、宮崎、山口、高知等地。各自有各自的領導者。這些賤民隊伍可不會買倭人的賬,更何況倭人打著的旗號可是「為大漢平叛」。試問賤民怎麼會歡迎他們呢?

    而孫亮壓根就不理明治那一套,什麼「為大漢平叛」,純粹是胡扯,孫亮一句話就把送信的使者頂回去了:「平叛自有孫某一力主持,若爾等真心侍奉大漢,更應聽吾號令,現在吾命令爾等退出北部邊境,爾王可同意?」

    明治當然不同意。不過他現在顯然不是很著急。

    拿下江戶城之後,明治放棄了原先了都城富良,將倭國所有政治機構都搬到了江戶。並下令在漢元十二月二十三日(現代倭國的國慶日)這天舉行遷都儀式---當然,其對外宣稱的是「替大漢光復江戶城」的慶祝儀式。

    這個提議得到了倭國大部分朝臣的贊同,當然也有反對的。比如倭國首相熊本次郎和倭國外長本正新一,他們都覺得這樣會進一步觸怒大漢,到最後會對倭國的戰略不利,更嚴重的是,倭國此舉將會讓東亞大漢的附屬國對倭國的好感大降,不利於團結。

    但明治認為,漢帝國即使再憤怒,他們要討伐倭國的時間最快也是明年夏天,在此之前,大和人民急需一場華麗的遷都儀式來振奮民心士氣,鼓勵更多的人加入軍隊,勒緊褲腰帶,拿出每一個銅板來支援軍隊建設。

    「大和民族要在這如戰國時代一樣紛亂的局面中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條路沒有人能夠給予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鋪就!向著天照大神給我們指引的方向,前進吧!」

    明治是如此對麾下朝臣說的。

    …………………分割線……………………

    沈雲看完手裡厚厚的資料,已經是夜裡子時。章暨已經趴在草床的一角睡著了,鼾聲如雷。百曉生也用胳膊撐著腦袋,在油燈前搖頭晃腦。

    只有王戎正襟危坐地模樣,看著沈雲放下手裡的資料後嗡聲道:「資料看完了,接下來該做什麼?」

    沈雲輕笑一聲,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做什麼?當然是睡覺啊!都這麼困了……百曉生、章暨,趕緊回去睡覺吧!這裡不用人了!」

    章暨轟地一身站起,差點把草床給掀翻,迷濛地揉著睡眼嘟喃:「啊?哦!」腳步挪動,就這麼走出了草棚。

    相比起來,百曉生就要警醒許多,他先低頭擦拭了一下眼睛,然後抱歉地對沈雲拱手道:「侯爺,屬下不小心睡著了……」

    「不礙的,這幾天你們忙前忙後為我拿資料,也著實累得夠嗆。這樣吧,明天開始放假,你們休息一段時間!去兩位太叔那邊幫忙吧!」

    太叔就是沈復和沈沖,他們已經在籌劃重新修蓋一座渤海侯府邸,已經得到了朝廷的批准。這幾天他們正在忙著規劃呢!

    百曉生一怔,看沈雲笑吟吟的神態不似說笑,便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躬身退出了草棚。

    王戎卻納悶地看著沈雲道:「你不是說笑吧?正當用人之際,你……」

    沈雲看了他一眼道:「我自有主張。」

    這時,時遷從外面輕靈地竄了進來,滿頭是汗,促聲對沈雲道:「侯爺,查到了。」

    沈雲一個激靈,忙問:「怎樣?」

    「那令狐朋果然有問題,他回了學校之後收拾了簡單的行裝,然後直奔漢江港口,那裡有艘羅馬商船等著。我本想跟上去看看,結果被人攔下了!」

    時遷說的「攔」顯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他伸出胳膊,原本青色的手袖上已經有一小塊殷紅。

    時遷笑道:「媽的,兩個倭人忍者攔住了我,我撩翻了其中一個,另一個跑了!」

    沈雲讓時遷趕緊去找石老三要點藥敷一下,然後轉身對滿眼疑惑的王戎道:「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跟我去趟扶桑州?」

    王戎驚道:「你去扶桑州做什麼?」

    「聖人有言,來而不往非禮也。」沈雲帶著一絲冷酷的笑意道,「難道只准他來渤海荼毒,就不允許我去扶桑肆虐麼?!」

    王戎看沈雲不像說笑,蹙眉道:「可是扶桑州乙等軍團已經被分割兩地,朝廷讓我們等到明年夏交時節再做雷霆一擊……更何況,你現在去那裡,沒有軍隊保護如何去得?」

    「你願意等到那個時候嗎?」沈雲目光灼灼地看著王戎,沉聲道:「你願意等我卻不願意,這仇我非現在報不可。扶桑州乃是我大漢領土,我堂堂渤海侯,難道去自己的土地還要得到倭王批准不成?!」

    王戎看沈雲信心滿滿的模樣,實在不知他的自信到底從哪裡來。就靠那疊資料嗎?

    資料王戎也看過,並沒有什麼有利的東西啊。除了乙等軍團中師師團長孫亮還堅守奈良等地外,其他地方都是烽煙四起,簡直比戰國還亂了。沈雲到底想幹什麼?

    ……………………分割線……………………

    沈雲想的當然是如何將倭人置之死地。可朝廷想的卻不是這個,或者說,想的並不完全是將倭人滅族。

    百曉生幫沈雲分析過朝廷的宣戰詔書,詔書上對倭人言辭之激烈可以說是帝國數百年來絕無僅有,但最後使用的字眼卻是「征伐」!

    何謂征伐?大兵臨國,以征不臣;宣武揚威,以伐不忠。當年黃帝軒轅氏就四處征伐,以討不臣之君。

    也就是說,大漢帝國發動東征的目的只是為了懲戒倭人的不臣不忠,並不是要將其滅國滅族。

    而且,區區一個倭國,說的難聽些,以大漢帝國之傲慢,根本不至於等到來年入夏再去征伐。若依照帝國平常的脾氣,哪怕只有一個軍團也壓上去打一仗再說。

    可是這次卻沒有。

    原因嘛,百曉生也為沈雲分析過了。還有一個詞:利益!內部的利益!

    帝國銀行的內部變動也傳到了渤海郡,百曉生稍加瞭解便將其中的內幕猜的**不離十。這樣一來,連沈雲對自己這個後勤輜重官也看的不是很重了,畢竟都是在為漢人內部爭鬥做鋪墊而已,實在無趣的很。

    所以就算來年入夏之後,對倭國的征伐即便順利開展,也絕對達不到沈雲想要的目的。到時候明治若是聰明些,提前遞交降書順表,沒準皇帝一高興又放過這只永遠養不熟的白眼狼。

    更何況馬諾這個超級間諜的出現,始終讓沈雲有種不好的預感,他甚至能感覺到,這個明治敢於在這個時候發動這場任何人看來都是必敗的戰爭,肯定還有憑恃,後手大大地有。

    沈雲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所以乾脆兵行險招,若能一鼓作氣滅了倭國最好,即使不能,也定要讓倭人為此付出絕佳慘痛的代價。

    當然,前者是沈雲最想看見的。

    ……………………分割線……………………

    ps:鋪墊完成。明天開始滅日之戰。今天先更新這麼多吧!大家勿怪哈!

    我一定會讓倭人死的很慘的,一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