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小說博覽 【第七十八章 有賢婦,財神之女】 文 / 鄒久官

    沈袁氏對鄢如月這個準兒媳是非常滿意的。不但因為她的美貌絕倫,更因為她的賢惠能幹。

    對於本就是普通人家出身的沈袁氏來說,她挑媳婦的標準其實跟美貌無關,最主要還是要能持家。而在沈雲離開渤海府的當天晚上,鄢如月就親自到廚房,給未來婆婆作出一大桌美味可口的飯菜,從那時起,沈袁氏就對鄢如月讚不絕口。

    而鄢如月給她驚喜還遠遠不止這些。第二天當沈思蘭來別院找沈袁氏商談一下商船調派問題時,鄢如月的談吐和思維簡直讓沈袁氏和沈思蘭都感到震驚和欽佩。

    當時鄢如月剛剛給沈袁氏奉上剛煮好的蓮子粥,正坐在沈袁氏身邊閒話家常,說的無非是沈雲在學校的一些趣事,而沈袁氏也拿沈雲幼年的胡鬧來打趣。鄢如月聽的很認真,沈袁氏說的也開心。

    至於周惠,自從沈雲離開之後,她就很少離開房門。倒不是她不想來陪沈袁氏閒話家常,而是她公主的身份已經曝光,每次過來沈袁氏和那些沈家下人都要對她行禮,更有正屋的大夫人時常請她過府一敘,使得她不勝其煩。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沒事的時候她乾脆躲在房中不出來。

    鄢如月是帝國首富之女的事可還沒暴露,沈袁氏也偶爾會問起她家住何方,家中還有何人這些比較隱晦的話題。鄢如月說自己乃是青州府人氏,雙親健在,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家裡無人為官,都是平民布衣。

    她隻字不提父親鄢准的名字,沈袁氏就更很難猜到她的身份了。只以為她跟自己一樣是個普通人家的子女,心裡頭反而倍感親切。

    她們正互相說笑的時候,沈思蘭急匆匆地趕來,將一大堆賬簿鋪展在沈袁氏面前,顧不得跟鄢如月行禮就急吼吼地道:「嫂子,這生意沒法做了。太守大人要徵調我們沈家百分之九十的商船用以運兵,而對正屋的船隻卻一艘不用,這不是明擺著欺負我們孤兒寡母麼?你得幫著拿拿主意,不然這家我是當不下去了!」

    說著氣鼓鼓地坐在一側,樣子極端鬱悶。

    鄢如月趕緊去重新打了一碗新鮮的蓮子粥,遞給沈思蘭,看見沈袁氏一臉無奈的表情,便笑道:「夫人不必憂心,商家在戰時為國效力也是常理,聖祖改制以來,帝國在戰時便經常徵用商家的商船或者馬隊,用以軍糧或者軍隊的運輸。不過這都不是免費的,徵用多少多久,都是有府衙頒發的憑引為證,屆時依靠憑引便可去府衙按照時價報銷費用。」

    沈袁氏和沈思蘭皆是眼前一亮。

    沈袁氏是不懂這些,聞言還愣了一下道:「呀,還有這事兒呢?我還以為為官家做事都是無償的呢,正在替小妹發愁……呵呵,既然官家都是會補給費用的,小妹你還操心什麼呀?」

    沈思蘭當然知道朝廷不能無償徵用的事,她眼前一亮的原因是竟然這個准侄媳竟然還懂得這些,那豈不是以後沈家多了一大臂助?

    「嫂子有所不知,官家雖然會按照時價給予補償,但如今秋收,我們有許多糧食和入冬前的皮草都囤積在倉庫裡,沒有商船我們如何運送出去?若延遲了交貨日期,我們損失金錢事小,毀了信譽事大啊!更何況這些貨不出手,我們就不能將明年的預付款交給農戶和獵戶,屆時他們採來的貨物將有可能被正屋那位買去,大嫂,你說我急不急?」

    這些話看似是說給沈袁氏聽,但沈思蘭的眼神卻望著鄢如月。

    鄢如月偏著頭想了一會兒,然後拿過擺在沈袁氏面前的賬本仔細看了起來。很快她便弄懂了沈家生意的大致模式。這點對於鄢家長女來說一點也不麻煩。

    沈家的商業模式還是傳統式的,即低買低賣,貨通有無。以低價從渤海郡收購人參、獸皮以及南方所沒有的粗糧,經過包裝之後通過商船運送到南方,再經由南方各港口的商舖轉手經營到內地。

    又或者是通過羅馬商人的渠道運送到西方去。當然,西方商人主要經營的還是西方緊俏的瓷器、茶葉以及絲綢。經過聖祖陛下的大爆發時代之後,大漢帝國各地都有種桑養蠶的習慣,絲綢也遍地開花。渤海郡織造的絲綢雖然不如江南吳郡、江浙、湖州一帶的好,但貴在價格便宜,所以羅馬商人還是趨之若鶩的。

    而在種類繁多的商品中,除了獸皮和固定的幾個產品外,其他都是有時令性的。還是以絲綢為例。每年的四月至六月是蠶絲大量上市的時節,為了避免屆時無蠶絲可收和惡性競爭,一般在頭年的十月份左右,沈家便會將一部分收購蠶絲的款項先行撥付給蠶戶,算是訂金。來年當蠶絲大規模上市的時候,這些蠶戶便要將蠶絲足量地交給沈家。

    當然這其間還有蠶戶只收取一千斤的訂金,但其實產出有兩千斤,他們會把多餘的蠶絲保存起來等到絲荒的時候拿出來高價出售,又或者蠶戶收取兩家或者多家訂金,分別給他家提供蠶絲的事情。

    但總的來說這種商業模式並不算新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管仲、范蠡、呂不韋等大商人就採用過這種商業模式。這其實是原始的資本運作模式,也是原始資本的階段性積累。對於沒有強大實力的商人來說,這種模式可以為他們節省非常多的運作資本,是可取的。

    但在聖祖皇帝創建了帝國銀行之後,這種模式其實已經可以進化和升級。例如鄢准,他如今的資產如果按照傳統商業模式來運作,則至少需要四代人的苦心經營才有可能達到今天的規模。期間還不能有大規模的虧損出現,否則還是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但鄢准卻只花了三十年的時間,便打下了一個大大的商業帝國,原因何在?

    「夫人,小姐,其實你們有沒有想過將沈家的商船抵押出去?」鄢如月輕輕放下賬本,嘴角帶著迷人的微笑。

    沈思蘭還未出嫁,所以鄢如月稱她為小姐。而對於沈袁氏,她依舊只能稱她夫人。

    「抵押?」沈思蘭蹙眉不解,「沈家商船可是沈家祖輩數百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怎麼能隨便就抵押掉?」

    鄢如月笑道:「小姐,抵押並不是變賣。更何況咱們可以實行有償抵押。」

    「有償抵押?」沈思蘭托著下巴想了半天,忽然道:「鄢小姐可是說帝國銀行的那條政策?」

    鄢如月微笑點頭:「聖祖創辦帝國銀行時曾說過,銀行者,為國積蓄民力,以備不時之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凡大漢子民,不分老弱孤寡、士農工商,皆可以物有償抵押,分息貸款。」

    沈思蘭依舊蹙眉道:「這條法令我雖聽聞過,可借貸總是授人以柄,似乎不合儒家穩重之道。」

    聖祖皇帝顯然很早就將帝國的近代資本運作模式展現在國人面前,但因為他在推行這種資本運作模式的同時,還在大力推行對於維護皇權極為有利的儒家文化。

    而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反對經商的,「勸課農桑」「務農為本」。甚至還有許多孝道方面對人身自由的約束,諸如「父母在,不遠遊」等等。它號召人民要「先齊家,再治國,後平天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正是在這種穩重進取,講究後發制人文化的影響下,漢人對於借貸是極為反感的。就算在商人遍地的現代,退後個二三十年,向銀行借貸也是普通百姓不敢去嘗試的事!

    記得那時候銀行的職員都有責任在身,每年必須貸多少款項出去,否則會被辭退。於是那會兒的銀行是追著百姓屁股後面求人家向他們貸款。不像後來,都是老百姓求爺爺告奶奶地讓銀行給他們貸款。

    所以沈思蘭有這種想法極為正常。若不是鄢如月成長在那樣的家庭裡,她或許也會如沈思蘭一樣的想法。

    鄢准的商業帝國能夠達到今日水準,拋去官商勾結這一環節不提,借錢生錢,資本不停的運轉流通,從而賺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並且與銀行互相配合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鄢如月深知要一時之間改變沈家的觀念是不可能的,於是想了想道:「這麼說吧,小姐,就以當前的情況來說,帝國徵用沈家商船已經不可避免,而且你也說想等到府衙補貼費用已經太遲,若船只有所損傷,府衙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補償給我們。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商船暫時抵押給銀行,由銀行來承擔這次的風險呢?這樣一來,我們不但能得到一大筆的貸款,以解暫時的燃眉之急,還能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別的事。

    沈家家大業大,只要時間充裕,完全有能力將這些船隻從新贖買回來。即使有了損傷也是由帝國銀行照價賠償,我們無損祖宗基業。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換個角度來說,如今正屋那位把持著優勢,我們處於劣勢,既然如此我們拉上帝國銀行這棵大樹,不是能夠最大程度上挽回這個劣勢嗎?」

    這番話沈袁氏聽的雲裡霧裡,但沈思蘭卻露出深思的表情,特別是最後一番話,更直戳她的心頭。如今沈思蘭朝思暮想的不正是打垮蕭琴,奪回哥哥的產業嗎?

    「鄢小姐這話不錯,只是我們在帝國銀行並無熟人,想要快速辦好這些事怕是不易吧?」沈思蘭緩緩將自己的憂慮說出。

    不得不說沈思蘭的確是個合格的大漢商人。一提到這些事觸類旁通,而且最先想到的並不是直接去找帝國銀行,而是想著「有熟人好辦事」這條歷朝歷代概莫能外的潛規則!

    鄢如月笑道:「如果小姐同意,此事我可以幫小姐打理清楚。」

    沈思蘭眼神一亮,打量著鄢如月一會兒,對沈袁氏笑道:「好嫂子,看來淵讓給咱們沈家找了個好兒媳啊!」

    鄢如月頓時羞紅了臉,低下頭去不住搓弄衣角,卻是默認下來。

    沈袁氏卻皺眉道:「這商船是解決了,那貨呢?不是還積壓在庫房嗎?」

    這次不等鄢如月說話,觸類旁通的沈思蘭笑道:「這點嫂子毋須擔憂。有了如月提點,我倒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什麼辦法?」

    沈思蘭笑著望向那邊還有些羞意的鄢如月,道:「鄢小姐,不知你能不能想到是什麼辦法?」

    鄢如月抬起頭,水潤的兩頰還帶著紅暈,展顏笑道:「小姐可是想著如商船那般把貨物也以貨運抵押方式抵押出去,讓別人承擔這個風險?」

    「哈哈,我就說如月聰明嘛!那你猜猜,我打算怎麼做?」不知不覺間,沈思蘭已經改變了對鄢如月的稱呼。

    鄢如月托著香腮,眨著星眸道:「當今天下能夠承擔如此大批貨物緊急運輸的,除了貨通天下的鄢家怕是沒人敢做了。渤海府正好有鄢家的貨棧,而且各處驛站也有鄢家的股份,如果將貨物交給鄢家絕對是上佳的保險!只是這樣一來沈家這批貨怕是要虧損很多,而且往後鄢家很可能藉機摻進一腳,與沈家的客人搭上關係哦?!」

    鄢如月吐了吐香舌,半提醒半勸告地對沈思蘭說。

    鄢家的實力當然沒人懷疑,沈思蘭之前一直不肯用鄢家的能量目的也是怕鄢家把沈家的客人搶走。

    不過正如鄢如月所說,現在唯一的敵人就是正屋的蕭琴,至於鄢家會不會搶走客人畢竟在其次。反正這次囤積的貨物都是熟客所要的,這些熟客與沈家少說也有數十年的交情,輕易是不會被別人搶走的。

    沈思蘭是笑著離開別院的,在門口她心裡忽然跳了一下:這鄢如月姓鄢,莫不是與鄢家有什麼關係?

    不過隨即她又想到鄢如月最後那番提醒,頓時失笑搖頭。若她真是鄢家的人,又怎麼會提醒自己呢?看來自己實在是太多疑了!

    離開別院之後,沈思蘭立即去鄢家在渤海府的貨棧,聯繫貨運抵押事宜。

    原本沈家和鄢家也有一些生意上的往來,所以沈思蘭與這間貨棧的連掌櫃也有過接觸。

    不過同行是冤家,鄢家是百足之蟲,什麼生意都有所涉獵。所以連掌櫃跟沈思蘭始終有些敵意存在。

    本以為這次去跟鄢家合作,鄢家肯定會提出非常苛刻的條件,甚至多方刁難。沈思蘭已經準備好將這次貨物的七成利潤都讓給鄢家。

    但等她到了貨棧,將事情一說之後,一向尖酸刻薄的連掌櫃今日卻一反常態,不但沒有提出苛刻條件,也沒有多方刁難,反而說這次不需要額外的讓利。

    這反而讓沈思蘭警惕起來。所謂無事獻慇勤,非奸即盜。這鄢家向來都是雁過拔毛的,而這次對送上門的肥羊卻說不宰,實在太過詭異了。

    不過當連掌櫃拿出毫無問題的抵押合約之後,沈思蘭實在無法拒絕這次合作的誘惑,簽下了這份讓她提心吊膽,但又不知哪裡不對勁的合約。

    第二天,沈思蘭來到別院中準備找鄢如月好好談談,卻只看見沈袁氏一人在花園散步。

    見沈思蘭問起鄢如月,沈袁氏帶著驕傲而又滿足的笑容道:「如月這孩子啊,一大早煮好蓮子粥,親自送到我房裡,然後就跟公主殿下出去了……說是要幫你把商船抵押的事給處理好。

    唉,真不知淵讓這小子幾世修來的福分,能娶到這麼好的媳婦。有賢婦如此,夫君在天有靈也能欣慰了!」

    沈思蘭聞言長出了一口氣,她昨天得了鄢家這麼大一個好處,心裡又對鄢如月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但今天她又重新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如月跟公主一起出去,想必是借助公主的能量去帝國銀行找人幫忙吧?!既然如此,那她又怎麼會跟鄢家有關係呢?

    ……………………分割線……………………

    ps:很果斷乾脆地說:給張票吧,老少爺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