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小說博覽 【第七十一章 大風起,雙穿對決】 文 / 鄒久官

    在沈雲所知的戰例中,陌刀軍還沒有被同等數量的軍隊擊敗過!

    當然,陌刀軍也不是天下無敵的,它畢竟是步兵,雖然能夠在正面決戰中徹底粉碎騎兵的衝鋒,但如果騎兵遠遁,又或者是如蒙古騎兵那樣的採用游鬥戰術,那凜然的陌刀手只是一個個威武的肉靶罷了!

    所以陌刀軍在作戰的時候,肯定會有其他兵種進行配合。或是有弓箭手壓制兩翼,又或者有騎兵在外圍策應,總之它不是所向披靡的獨行俠。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靠單一兵種橫掃天下,即使打下半個地球的蒙古鐵騎,一樣有數量不菲的步兵!

    又所以……我他媽怎麼才能克制陌刀軍啊?

    沈雲苦惱地揪著髮髻,一會又苦悶地把手搭在下顎,愁眉緊鎖地望著周圍的幾個人。

    這幾個人算是如今漢軍裡最有實權的人物了。申樟、潘世、沈峰,還有一個略胖的中年漢子,叫叔孫勇。叔孫是姓,勇是名,字果敢。是武撰手下第一號戰將,那些分列山頭的弓箭手就是他從渤海府帶出來的精兵,還算可以一觀。

    沈雲甫一回來,不等他們細問便把他們叫到一邊草地上坐下來,然後把剛才和明治國王做賭以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當然,穿越的事他沒說---這話說了也沒人信,不如不說。

    當時申樟就變了臉色,急惶惶的要找人去跟太守報信,但沈雲卻說:「這裡到渤海府最少需要七天,我們又不知道援軍的行動路線,也許等你到了渤海府,估計援軍也死光了!」這才打消了申樟的念頭。

    當然,申樟也想到,既然明治會使用這個計策,那必然也會對自己這些殘軍多加限制,甚至現在可能已經有一支數量不菲的軍隊繞到他們身後了……

    「為今之計只有打敗倭寇的陌刀軍,讓明治有所忌憚,然後我們快速退軍,去提醒援軍小心中埋伏!」沈雲說的很隱晦,但所有人知道所謂的提醒,更準確的表達應該是「救」。

    被救者卻要去救救援者,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諷刺。

    旁邊的叔孫勇道:「世子,你說的陌刀軍到底是如何作戰的?」

    武撰吐血昏迷,所以由叔孫勇來參加這場由沈雲發起的戰前「會議」。

    這次輪到沈雲奇怪了:「你們不是與倭寇交過手麼?怎麼不知道陌刀軍如何作戰?武大人都說,倭寇如牆而進,當者立碎……」

    沈峰笑道:「倭寇推進時整齊而進,然後同時揮刀,其刀鋒利無比,當者立碎!故而武大人會有如此評語!」

    「嗯?」沈雲奇怪,他記憶中陌刀軍不是這樣用的啊!

    陌刀要破騎兵,不可能僅僅依靠一個縱面寬度往前推進,因為那樣沒有縱深,更沒有後續力。所謂人力有時盡,一個人力氣再大也有用完的時候,怎麼可能做到「人馬俱碎呢」?

    其實根據唐史記載,陌刀的正確用法是陌刀手錯落有致地排成三排到五排,一旦接戰,頭排先揮出一刀,不論這刀有無砍到敵人都不管不顧地繼續踏步向前,拖著陌刀再連續砍向下一個敵人。而前排甫動,後排立即跟上,同時揮刀!後排力未盡時後者又至!如此便可形成連續的如海浪一樣的如雨刀幕!無論是任何衝陣者都不可能在這種力大勢沉又綿密如雨的刀陣中存活下來!這才是陌刀「如牆而進,當者人馬俱碎」的含義!

    說到底,陌刀憑借的就是密集凶狠,一往無前的劈砍,用陌刀的鋒利和不畏死的氣概擊垮敵人!想像一下,當有連綿不絕彷彿永遠都不會停止的森寒長刀不間斷地朝自己劈來,氣勢上就會輸人一頭,膽小者怕是當場就尿了……更何況,陌刀軍陣一旦擺開,勢必如山似海,簡直就是噩夢!

    但沈峰口中所說的倭寇似乎並沒有將陌刀的這種所向披靡,橫掃天下的氣勢發揮出來!

    想到那個明治,沈雲恍然:媽的,日本人又是只學了一點中國皮毛就到處顯擺。不過對方有兩千人,就算不全是陌刀手,但只要有五百人,那就已經很可怕了!

    很多人無法想像五百名陌刀手的概念,想像一下上學時全校學生一起做早操的場景吧,一個年段如果有十個班差不多就是五百人左右,這些人站在一起是什麼概念?大家想像一下即可!

    等沈雲解說完陌刀的用法,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潘世道:「若真如此,那豈非重步兵也無可阻擋?」

    叔孫勇想了想道:「非也,聽世子所言,使用陌刀最關鍵乃是氣勢!若無氣勢,見敵就跑,就算有再多陌刀也不頂用!不怕陌刀鋒利,就恐倭寇凶悍!」

    這番「以人為本」的論調倒是非常準確。正如現代某個將軍所說的:「你會開槍有什麼用?在你開槍之前我就將你的手剁掉,你又如何開槍?」

    沈雲點頭道:「不錯。再鋒利的刀劍,若沒人敢用,那也只是一把普通的刀劍罷了。所謂絕世寶劍,也只有停留在劍鞘裡的那一刻才有威懾力!既然我們都知道了陌刀的戰法,一定能找到克制它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比他們更加悍不畏死!貼上去,跟他們鬥狠,衝上去,跟他們拚命!咱們漢人怎麼可能輸給倭人?!」

    這番話深得潘世等人的認同。

    潘世道:「既然如此,世子,還是讓我的人上吧!」

    沈峰立即道:「不,剿滅倭寇本是我等責任,怎能讓客軍居上?世子,還是我們上吧!」

    叔孫勇道:「依我看還是從我的人裡挑選,他們個個都是有血性的漢人,絕對不輸給倭寇!」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相出戰。卻都沒意識到,沈雲並不是全軍統帥,他似乎沒有資格點將呢!

    有人說這是王霸之氣散發,但沈雲知道,只不過是自己渤海侯世子的身份在作祟罷了。再加上是自己提出與明治對決,所以眾人隱隱以他為首了。

    聽他們在爭相誇獎自己,沈雲卻又蹙眉道:「此戰許勝不許敗,所關係的不僅僅是援軍的安危,更有咱們這些人的生死!這是一場保命之戰啊!」

    眾人一聽皆沉默下來。

    說起敢戰,他們誰都不會落於人後,但要背負這麼多責任,他們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更何況他們的武器根本不及倭寇,若是一觸即潰那丟的可不單單是性命,還有漢人傳承千年的驕傲與自信!

    ……………………分割線……………………

    沈雲這邊在愁眉不展地商量對策,明治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不過他愁眉不展的原因卻不是如何打,而是怕輸!

    「王上,此戰讓我們鼬組上吧!贏則大喜,輸也無損王上第一軍團之實力!」大野宏正朝明治跪了下來,言辭裡充滿了訣別意味。

    聽了他的話,明治沒有欣慰,反而含著苦澀笑意搖了搖頭。

    青川一戰雖然打敗了漢軍,可並沒有讓倭人產生多少必勝的信心。在倭人看來,盤踞在他們頭頂上千年的漢人,永遠都是不可戰勝的神話。青川小勝只是漢人沒有防備罷了,若是堂堂正正的和漢人決戰,倭人實在沒有必勝的把握!雖然避實擊虛,聲東擊西是戰爭中的常用手段,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在倭人這裡,卻是他們能夠向漢人揮出手中利刃的唯一心理支撐!

    其實就算如明治又何嘗不是這樣。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中,正是中國強勢崛起的時候,很難說如果沒有美國,中國會不會猛撲過來將這個華夏死敵徹底鏟為齏粉!

    這時木洪從後面趕上來,一時沒搞清楚狀況,便對明治道:「閣下,船隻備好了。隨時可以撤退!」

    木洪身高一米八五,在這些倭人中倒真是有鶴立雞群之感,就算明治國王也不如他雄偉。但他此刻卻有心討好倭人,所以將身板放的很低,臉上還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諂笑意味。

    就是這個笑,讓明治忽然湧起了一股難以遏制的自信。

    哼,漢人都是賤骨頭。沈雲又能如何?他只是個連爵位都還繼承的世子罷了!

    想到這裡,明治霍然起身,冷峻地道:「乃木希典!」

    從身後轉出一個身高六尺,在漢人中也算壯實的披甲戰將,他抱拳跪地,聲若洪鐘道:「末將在!」

    「等下對決,就由你的聯隊做先鋒,可有問題?」

    「沒有,末將定斬漢狗人頭,以敬王上天威!」乃木希典中氣十足地喝道。

    明治目光灼灼地望著他,沉聲道:「你不怕?」

    乃木希典頭也不抬,氣勢雄渾地說:「不怕。此次出征是乃木之榮幸,亦是為王上掃平大漢五十州的最佳機會!末將不會遲疑,也沒時間遲疑,唯死而後已!」

    明治欣慰地點點頭。他果然沒有看錯這個乃木希典。其實這個乃木希典原來並不叫這個名字,他之前叫文藏三郎,是個漁夫。在常年與大海的搏鬥中培養出了剽悍凜然、一往無前的氣質。十八歲便進入了倭國陸軍第一軍團。在一次明治的視察中發現了他,便賜名乃木希典,收進第一軍團中重點培養。幾年下來乃木希典已經是倭人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這次的分路合擊,對渤海全面進攻的諸多計劃中也有他的影子,可以說他是明治手下的第一智囊兼戰將,深得明治器重!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乃木希典的資質使然,這次出征前,他作詩一首表明對明治的忠心。詩曰:「肥馬大刀尚未酬,王恩空浴幾春秋。斗瓢傾盡醉余夢,踏破漢狗五十州!」這詩一經流傳,便成了倭國貴族階層爭相傳誦的「名篇佳句」。

    此次明治派他出來,顯然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必須贏下這一場了。雖然大野對一開始就派出乃木希典這樣的重將頗有微辭,但他也知道除了乃木希典之外誰也不能擔當這次戰敗後的責任---更何況,倭國人口稀少,戰將幾稀啊!

    乃木希典的聯隊亦是整個倭國最精銳的部隊,共有兩百人,每個人皆身高六尺,體壯如牛,週身覆蓋鐵甲,平時以活人練膽,還參加過對渤海周邊的劫掠,端是殺氣橫溢,凶神惡煞。他的這支聯隊被稱為倭國近衛,是明治窮盡畢生打造出來的沙場精銳!甫一出列便讓所有倭人都忍不住倒退一步。

    木洪目光閃爍地望著這支被倭人稱為「雄軍」的乃木希典聯隊,嘴角閃過一絲不屑。

    若以普通人眼光來看,這支軍隊固然是豪華無比,每個人身披與漢軍類仿的丘山鎧,肩甲處還有漆黑的披風,手執寒光森森的九尺陌刀,面罩下的眼神也極盡兇惡,的確是一支不可多得的雄軍。但對於見過真正大漢真正精銳的木洪來說,這支軍隊還缺少一種東西,那就是每支強軍都不可缺少的霸氣---真正睥睨天下的霸氣!

    雖然他們每個人都亢奮欲裂,攥著刀柄的大手上青筋暴露,個個仰天高呼,似是無所畏懼,但他們這只是在給自己壯膽罷了。

    真正的大漢精銳,譬如飛騎軍,他們的軍隊即使裝備毫不華麗,但往陣前一站便人人敬畏!他們的身體絕不會如倭人這般緊繃,而是坦然放鬆,望向敵人的眼神裡永遠是七分嗜血,三分不屑,衝殺起來視死如歸但靈活有度。

    漢軍千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樣培養出來的王者氣質豈是倭人所能擁有?

    木洪心裡連番比較,但表面上還是要恭維幾句。明治卻不理會他的恭維,在看見這支自己絕對精銳求戰心切之後,心裡更加心癢難耐,之前丟失的自信也在一點點重新回到身上,他一揮手:「大野,派人去通話,太陽初升那一刻,便是對決開始之時!我方派兩百陌刀軍,他們自便!」

    說是自便,但其實誰也知道漢人不可能派超過兩百的人數。漢人是個非常要面子的,倭人出兩百,他們顧及尊嚴最多也出到兩百人罷了,甚至更少,如此才能彰顯漢人的氣魄嘛!

    明治嘴角冷笑,除非他們是兩百重步兵,個個舉著人高的豎盾,不然兩百對兩百,他絕對沒有輸的可能!

    一番折騰,其實離天亮已經不遠。明治剛剛將隊列從新佈置好,元山山巔之上便有陽光照耀,漆黑如墨的夜色頓時散去不少,兩軍之間的面貌也漸漸顯露出來。

    漢軍當道立寨,寨前鹿砦和鐵蒺藜密佈,兩側山腰上站滿了弓手,鹿砦之後是漢軍的刀盾兵,豎盾似牆矗立,盾後則看不真切了。而明治這邊也做好了佈置,兩百陌刀手排成鋒矢陣型,以十人為一排,十排為一列,排間距兩米一二,前排與後排錯落,前排揮砍之後後排能夠立即跟進,形成連綿不絕的刀浪---看來這明治並不是不知道陌刀的使用啊!

    至於陌刀手之後便是由大野宏正帶領的鼬組精銳,排成進攻型的態勢,兩翼有第一軍團的倭兵列成凸出的護衛隊。在最後還有一隊百十人的弓箭手。

    木洪就站在這些弓箭手中間,四處看了看不得不承認,這個明治已經深悉戰陣佈置和兵種配合之道,這樣的佈置除非漢軍能夠突然出現在倭人後方,不然從正面來看是無法一時突破的!

    就是不知沈雲那小崽子會用什麼方法打這場仗呢?如果他會親自出馬,哼哼,那就更好了!早點完成小姐交代的事情,那便能早點實行下一步計劃……

    木洪正在幽幽想著,漢軍那邊忽然一陣鼓響,中間的刀盾兵閃開一條路,從中陸續走出一群人來!

    之所以用「群」來形容是因為這些人根本不像是來打仗的軍人。這些漢人都沒有著甲,而是穿著普通的長衫漢服,不過都帶著護腕和綁腿,腰間漢服的下擺也捲起塞在腰間,顯得乾淨利落。他們背著弓箭,拿著刀槍棍棒斧鉞鉤叉等五花八門的武器,簇擁著當先一人快速朝乃木希典的聯隊走了過來。

    他們簇擁的自然就是沈雲,只見他一身白色孝服,利落打扮,左手執弓右手拿刀,背後背著箭壺,前呼後擁的樣子像是他這個貴公子哥出外郊遊狩獵一般!

    明治在大野宏正的護衛下,騎馬站在陌刀軍之後,看見沈雲這個模樣簡直快將下巴掉下來。他,他這是幹什麼?

    乃木希典位於全軍之前,陌刀到拖在地,一副怒目金剛的模樣,可是看見沈雲如此悠哉的神情和隊伍時也不由愣住。

    木洪在後望見,也差點一口氣倒騰不過來。這沈雲莫不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麼?沒等他把這口氣倒騰順了,就見沈雲已經站在乃木希典聯隊前五十米左右,喊道:「你可是倭奴大將?」

    乃木希典顯然一怔,拄刀狠狠望了沈雲一眼,聲若洪鐘地喝道:「不錯,我便是王上麾下第一……」

    「少他媽廢話,弟兄們,殺!」沈雲沒等他慷慨激昂地把話說完,快速抽出了背後箭壺裡的箭矢搭在弓弦上,抬手就朝乃木希典就射了出去。

    明治心頭頓時升起一個極度不好的感覺,可沒等他作出反應,只見還在烏泱烏泱往出走的漢人全部彎弓搭箭,所有箭矢都射向了同一個人,如蝗蟲過境一樣密集的箭雨頓時就將這個如門神一樣的乃木希典給覆蓋了!

    壓滅蝶,這沈雲怎麼不按常理出牌啊?

    這是乃木希典腦中閃過的最後一個念頭,下一秒他已經永遠的被黑暗籠罩。此刻,太陽的光線剛剛照到這片空地上,整個天地間都瞬時明亮起來,可惜,他是永遠都看不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