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小說博覽 【第六十五章 一封信,馬諾所想】 文 / 鄒久官

    當天下午,青川兵敗之事終於鬧得滿城皆知,整個渤海府都轟動了,街頭巷尾,酒肆茶樓都在談論這件事。

    「欸,青川兵敗了你知道嗎?」

    「我怎麼不知道啊?!太守府裡的主簿那是我本家親戚!這消息還是我那親戚傳出來的呢!」

    「哎,你說咱們怎麼就丟了青川呢?郡尉大人可是有六千兵啊!」

    「兵多管個屁用,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都是拿鋤頭的農民,半年才集訓一次,上戰場早就忘了怎麼打仗了。怎麼幹的過天天劫掠的倭寇啊!」

    「話不是這麼說,我聽說這次兵敗是因為倭寇有上萬呢!」

    「啊?上萬倭寇?乖乖,啥時候冒出這麼多人來啊?」

    「唉,我也不知道啊!聽說都快打到肅川了,不知道這漢城還能不能守住呢!」

    「呸呸呸,烏鴉嘴。咱們大漢數萬萬人口,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們淹死,還在乎這萬把倭寇?你看吧,我覺摸著這倭寇就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

    「嗯,應該是這個理兒,你沒看渤海大學的那些學生們都去太守府外請願了麼。」

    「他們去請什麼願啊?」

    「效仿班超棄筆從戎唄……不過也就是走個形式,讓太守大人知道咱們現在民情紛紛罷了。看吧,估摸著這兩天太守大人就該下達動員令了……欸,你家糧食收了麼?」

    「哎呀,你不說我還忘了,萬一太守大人下了動員令,那這地裡的糧食誰收啊?我家那娘們可幹不來這麼多活……不行,不跟你扯了,我先回去佈置佈置!」

    「我也趕緊回去,我家有個兄弟去年剛分戶出去,媳婦剛過門,萬一動員令下來他一準得去集合,這家裡的事兒更多了。」

    ……

    秋季正是收穫的季節,萬物都在此刻成熟。但問題立秋剛過,想要收穫還差那麼幾天。正是農忙時節,茶餘飯後百姓們會互相談論幾句,但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繞回現實問題上來。

    馬諾此刻就坐在一處茶樓裡,仔細傾聽著周圍的紛紛議論。臉上平靜無波,但心裡卻思量開了。

    這倭國人倒真有些本事,居然能夠拿下青川縣城!不過他們的成就應該就止於此了吧?

    漢人百姓雖然記掛著收穫,但卻沒有人畏戰!思思暮暮都是將糧食收了,才好參軍打倭寇,這民風民氣還真是強悍!大漢王朝從高祖劉邦開始至今已經千年了,漢人從來沒有在對外戰爭中敗過,這民心裡的驕傲勁已經攢到了頂點,任何想要觸碰漢人尊嚴的外敵都會激起漢人最猛烈的打擊……

    唔,我們羅馬人若是真跟漢人碰起來,不知道能不能將漢人這股驕縱了千年的傲氣給打下去呢?唉,只希望別有那一天的到來吧!

    馬諾心裡幽幽想著,不由自主地又想到昨天與渤海侯世子聚會時聽來的那首詩,特別是沈雲當時那豪氣萬千的神情更是讓他有些傾慕。心裡又想:漢人人才輩出,實在是個可怕的對手!父親大人,你讓我來東方找一個可以做漢人對手的國家加以扶持,但這個倭國真的是你心目中的理想對象嗎?

    想到這裡,馬諾輕輕一笑。他這一笑並不是給漢人,而是給羅馬!那個遠在西方但是他所熱愛的祖國!

    所有人,包括漢人和大部分倭人都認為他從羅馬過來第一站便是釜山。可實際呢,他其實已經從倭國回來了!

    馬諾的全稱是烏茲?休斯克?馬諾。其父泰坦?休斯克?馬諾是羅馬帝國亞細亞行省總督。亞細亞行省是羅馬帝國最東邊的行省,隔著三個小國便與大漢帝國最西邊的大月州接壤。他三年前從渤海大學畢業之後就坐了一年的船回到羅馬,在祖國待了一年,然後又身負重任回到了東方。

    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幫羅馬確認倭國人是否值得扶持。若是值得,他有羅馬皇帝奧古斯都賜給的權力,更改羅馬商船的停靠地點!

    他其實是兩個月前到的東方,但第一時間不是在釜山落腳,而是在那霸。然後從那霸出海,繞道抵達倭國北邊港口十勝。在那裡又秘密到了倭國首都富良城。見到了倭國國王明治!

    不得不承認,馬諾已經被倭國國王明治打動了。剛才那個微笑,便是馬諾給自己祖國的---因為他似乎為祖國找到了一個足以在東方牽制大漢帝國的國家!只是這個國家現在似乎太弱小了點!

    馬諾撇撇嘴。想起第一次與倭國國王明治見面的情景,馬諾簡直都不敢相信這個國王會是一向被漢人瞧不起的倭人,因為這個國王竟然沒有穿漢服,而是穿著一身與羅馬人非常相近的筆挺對襟紐扣衣服,身上還有如同羅馬人一般的掛件。他用流利的羅馬語跟馬諾交談,而且富有幽默感,身高也很高,足有一米七四的個頭!

    就這兩點就已經獲得了馬諾的好感。大漢帝國的人跟羅馬人打交道的時候可不會主動用羅馬語跟你交談,更不會更換裝束。他們都會很有禮貌的提醒你:「請說漢語!」

    漢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很多羅馬行省的學校有一門必學的科目---漢語課!

    所以馬諾對明治非常有好感。更有好感的是明治國王對整個世界態勢的清晰把握。畢竟羅馬需要的是一個足以在東方牽制漢人的國家,而不是一個目光狹隘隨時都會倒戈的叛徒。而這個明治國王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對漢人的憎恨以及對羅馬援助的渴望,都足以打動馬諾。

    更能打動他的還是明治極力要求改變國號的渴望---日本!太陽升起之地!這就是這個國號的含義!也是明治對抗大漢帝國的最明顯證據!

    所以,馬諾已經秘密跟明治國王簽下了條約---當然,是對羅馬非常有利的條約。條約只有三條:第一條,當羅馬需要時倭國必須盡一切力量牽制大漢帝國東邊至少四個州的兵力;第二條,當羅馬需要時,可以單方面撕毀這份條約;第三條,當羅馬需要時,倭國必須提供不少於大漢帝國一個州一年的財富。

    作為交換,馬諾承諾在以後的三年時間裡會陸續將羅馬商船安排到倭國的札幌、留萌、青森等地港口裝貨。當然,倭國所收稅收比大漢帝國少五成!雖然看上去倭國虧了,但實際上倭國每年卻會比以往多得到至少一千萬到兩千萬金幣收入!這已經是大漢帝國貧窮州縣一年的賦稅收入了!更別說港口繁榮所帶動的其他相關行業的收入了!

    對於這份條約,明治國王看來是相當滿意,畢竟他用一個不知道多少年以後才需要兌現的空頭支票換取了近幾年日本的全面發展。他很高興!

    馬諾也很高興,不過更多的還是覺得這個明治國王有些可憐。因為他發現這個國王在戰術眼光方面很有獨到之處,但在宏觀戰略上幼稚的就像大漢帝國大學政治系裡還沒畢業的學生……

    「……應該看見,這種短時間的全面發展雖然會讓倭國在極短的時間裡擁有極強的爆發式戰鬥力,可與大漢帝國比起來還是弱小的如螞蟻一般。別的不說,單單是常年駐守在長島、四國、屏東、涉水四地的羽林軍就是日本人百年也無法逾越的障礙!

    所以,帝國如果想有所動作,最好在五年之年發動……

    ……在漢人面前,這個國王的宏觀戰略思想還停留在小學階段。只要有一個漢人官員發現了倭國的舉動,這個國家就會消失在世界版圖上……

    不過我必須承認,這已經是一個島國國王所能擁有的最長遠眼光了……島國的狹隘性鑄就了他的性格,也限定了他的發展!」

    馬諾在寫給國內的信中如是說。

    但在三天之後,馬諾又快速給國內寫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抱歉,我收回上封信中一部分觀點。因為我今天得到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大漢帝國渤海太守蕭讓居然沒有下達全郡動員令,而是向長島、四國、屏東、涉水四縣發出了申調令,將這四縣的所有乙等軍團都抽調到了渤海郡,準備應付那只有一萬人的倭寇……雖然我無法確定這是否是明治國王布下的策略,但我已經能看見倭國崛起的曙光!

    而在昨天,在渤海郡頗有實力的一個家族聯絡人竟然聯繫我,希望我將所有商船停靠到倭國去,還說他們會把貨物運到倭國去裝船---這個人的目的只是為了奪取家族中其他掌權者的權力---抱歉我只能用這麼含糊的詞語來說明這件事。但這一切都指向了明治國王,因為這個人跟明治國王有很多生意往來!

    我必須再次強調,漢人內鬥的精神是讓人敬畏的。他們竟然不顧從渤海運往倭國將會多出來的一成運費,目的只是為了徹底打垮與自己爭奪利益的家族中人……我已經找不出形容詞來形容此刻的心情了,或許用漢語可以,但我卻在用羅馬語寫信……

    單從東亞戰術層面來說,這個明治國王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如今扶桑州四個縣只有不到兩萬人的丙等軍團在守衛。與明治國王對比起來,大漢帝國的渤海太守簡直就是沒有入學的幼稚兒童,因為他在用重裝弩炮去打蚊子!

    好吧,我承認,這一切都是我的猜想,可我覺得我很接近真相了。因為我忽然接到了倭國國王的信,他希望我以帝國的名義向雒陽提出,為了避開渤海郡的戰火將所有羅馬商船轉到倭國停靠的請求……

    這個明治國王真是個聰明人,我們都喜歡這樣弱小但又有用的聰明人不是嗎?特別他還是一個國王的情況下!」

    ……………………分割線………………

    ps:這是8.14的更新!呵呵,先發上來了!如果晚上有時間就再更一章!

    求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