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惟我獨尊

第十卷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郃1 文 / 浴火重生

    第四百八十三章張郃1

    劉備(161-223),蜀漢昭烈帝,蜀漢開國皇帝,西漢中山靖王之後,亂世梟雄。在鎮壓黃巾起義時認識關羽、張飛二人,三人親如兄弟(正史中無結義之事)。鎮壓黃巾後,劉備被封為安西縣令,後因不滿督郵對自己的百般刁難,鞭打督郵後棄官出走。後又投奔公孫瓚,被封為平原縣令。

    其後,曹操攻打徐州,陶謙向劉備求救,劉備遂從公孫瓚處借來數千兵馬,當時公孫瓚手下的趙雲也奉命隨軍。往徐州救援。此時呂布偷襲曹操的根據地濮陽,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劉備則進駐徐州。陶謙將小沛城交與劉備。之後,陶謙病故,將徐州城交與劉備,劉備遂自領為徐州牧。此後被曹操所敗的呂布前來投奔,劉備讓其居小沛。後來,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徐州,劉備戰敗,轉軍海西。途中擊殺在徐州、揚州為寇的楊奉、韓暹,並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其後袁術派紀靈帶大軍攻小沛,呂布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救了劉備。但其後,劉備再度召集萬餘人的軍隊,呂佈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只能前往許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至此人稱劉備為「劉豫州。」除此之外劉備並無多大建樹。」

    張浪笑道:「將軍,還有誰為將軍視為明主?」

    張郃道:「方纔已與郭先生討論過張將軍!將軍亦有明主風範!」

    淳於瓊等人聽的糊里糊塗便對張郃道:「俊乂,我等既已歸降曹丞相,又何須多言誰是明主?」

    張浪道:「此言差矣。戰可得天下,亦可失天下。若為將者不知戰為誰戰。那天下豈不大亂?」

    郭嘉此時出言道:「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幾位將軍又何需執著?」

    其實郭嘉的一番話,也說到幾人的痛處。雖說幾人皆是河北名將,但曹操手下亦是能人眾多,袁紹兵敗後幾人投降曹操卻未得重用。平日裡在曹營就處處受人冷眼,就連曹營的小兵小卒也不把幾人放在眼裡。與當初袁紹手下任職時相比是差之千里啊。這也難怪,曹操近日為其頭疼頑疾所困,若是讓他發現這些人才,哪裡還會有夏侯淵帶幾人前來截人之事,張浪想收服這幾位名將的美夢可就泡湯啦!

    張浪接著道:「是的!幾位將軍何需執著?曹操為人天下皆知。恐怕不是明主之選吧?」

    張郃無言以對只好道:「不管如何,吾等今日已落在汝手上,汝要殺要刮就來吧。吾若皺一下眉毛就不叫張郃!」

    其餘幾人也跟叢道:「吾等亦是如此!」

    郭嘉見情況有變立即道:「幾位將軍無須動怒,嘉再說一個簡單點的道理『士為知己者死!』幾位自行斟酌吧!」

    張浪見這樣下去只會越鬧越韁,況且自己是要收服他們為自己效力。對待這幾人又不能像對孫策一般,想了好有會兒才道:「幾位將軍,自行考慮。吾亦不強求幾位做什麼。但要我放了爾等是不可能的事,幾位若是願意為我效力吾自當歡迎。若不願再從軍,吾亦可以為幾位於江東之地安置田地,用於幾位養老度過餘生。」

    郭嘉沒有說話只是在一旁邊點了點頭,周瑜和龐統也露出微笑,似乎幾人都贊成張浪的做法。

    張浪見幾人不再說話,便道:「我可以給幾位三天時間考慮,這三天時間幾位不可以離開秣陵外,哪裡都可以去。三天以後不管幾位作何選擇,吾決不相逼。若是沒什麼事爾等就先退下吧!」其實張浪現在很是頭疼,到底這幾人自己該怎麼安排?

    眾人見張浪不悅,也識趣的退下了!

    待眾人走後張浪才露出疲憊之色,習慣性的用左手撐著腦袋,右手無節奏的敲打著帥椅,其實只要幾人留在秣陵那麼收服他們的機會就大了很多,若是再由郭嘉等人出面遊說的話,不出意外幾乎沒什麼大問題。只是張浪在想萬一這幾天內夏侯淵潛回秣陵聯繫上了幾人,那麻煩可不是一般的大。這個問題讓張浪很是頭疼。

    張浪心想「幾人皆是虎將,若是讓幾人逃走了,自己怎麼會甘心?張郃(?-231)字俊乂,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三國時期魏國重要將領,官至征西車騎將軍。謚曰壯侯。

    張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原是袁紹的河部將,在官渡戰時成為曹操部下,後列為「五子良將」之一。先從韓馥,後韓馥敗,轉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後來,張郃隨夏侯淵駐守漢中,在夏侯淵被殺後暫代主帥,維持敗兵殘局。魏明帝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郃奉命救援隴右,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迫使諸葛亮撤兵;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隨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郃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而亡。

    原是袁紹的河部將,在官渡戰時成為曹操部下,後列為「五子良將」之一。先從韓馥,後韓馥敗,轉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後來,張郃隨夏侯淵駐守漢中,在夏侯淵被殺後暫代主帥,維持敗兵殘局。魏明帝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郃奉命救援隴右,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迫使諸葛亮撤兵;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隨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郃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而亡。

    191年,袁紹取冀州,韓馥戰敗,張郃率兵歸附袁紹,任校尉,對抗公孫瓚。後來,公孫瓚被擊敗,張郃功勞很大,升為寧國中郎將。

    200年,曹袁兩軍對峙於官渡,袁紹派淳於瓊率萬餘人護送軍糧,屯於烏巢。曹操留將守營,親自率兵偷襲烏巢。張郃認為曹操兵精,淳於瓊必敗,應迅速去救援,而袁紹的謀士郭圖卻建議進攻曹操的大本營。袁紹採納了郭圖的建議,張郃勸阻,袁紹不聽,只派輕騎去救烏巢,而派重兵去進攻曹操的大本營,結果不能夠攻下。很快,烏巢兵敗,消息傳來,袁軍軍心動搖。郭圖聞訊後大為羞愧,為推卸責任,誣讒張郃不賣力作戰,失敗後還出言不遜。張郃心中害怕,與將軍高覽憤而投奔曹操。曹操聞張郃來降,十分高興,將此事比作微子去殷、韓信歸漢,於是拜張郃為偏將軍,封都亭侯,授予他部隊,隨軍作戰。由此看出,張郃是個極有謀略並深知軍機的將才,不負「巧變」之名。

    204年,張郃隨曹操攻克鄴城,大敗袁尚。次年,又隨曹操在南皮消滅袁譚勢力。

    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張郃與張遼共為先鋒。戰後,張郃因功升為平狄將軍。後來,張郃又參加了征討管承,征討陳蘭、梅成等人的作戰。

    211年,馬超、韓遂叛亂,張郃隨曹操出征,在渭南大破關中軍。繼而,張郃率軍圍攻安定,擊降楊秋。

    214年,馬超在張魯支持下,捲土重來。張郃跟隨夏侯淵擊敗馬超,並平定了宋建的叛亂。

    215年,曹操親率大軍進攻漢中,從散關入,派張率五千步兵在前開道,一直到陽平。張魯投降,曹操回軍,留張郃與夏侯淵、徐晃等守漢中,以拒劉備。同年,張郃率兵南下進攻巴西郡,欲遷徙當地百姓到漢中。劉備派征虜將軍張飛為巴西郡太守,抗擊張郃。張郃軍進至巖渠,被張飛擊敗。這次張郃和張飛相持五十餘日,後來張飛利用有利地形,切斷張郃的前後聯繫,使他孤立無援,終於將其打敗。張郃損失較大,僅帶幾十人逃亡。但《三國演義》中說張飛用醉酒法誘使張郃出戰的情節確是虛構的。

    218年,劉備進攻漢中,屯於陽平,夏侯淵、張郃、徐晃等率軍迎擊,張郃負責防守廣石。劉備親自率精兵萬餘人,分為十部,夜間猛攻張郃。張郃親自率兵與蜀軍進行搏鬥,劉備不能攻克。次年,魏軍主帥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曹軍大敗,張郃同敗軍一起退守陽平關東。司馬郭淮和督軍杜襲收斂散卒,推舉張郃繼夏侯淵為魏軍主帥。張郃出任,指揮士兵,佈置營寨,軍心安定。劉備欲渡漢水來攻,見魏軍在漢水以北列陣相迎,劉備於是放棄渡河,隔水相持。不久,曹操遣使令張郃假節。後來,曹操親自進攻漢中,不能取勝,於是撤出漢中的部隊,令張郃屯兵於陳倉。

    220年,曹丕即位,任命張郃為左將軍,進封都鄉侯。不久,曹丕稱帝,又進封張郃為鄚侯,隨即命令張郃跟隨曹真征討安定的胡羌,之後與曹真一同進朝朝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