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惟我獨尊

第七卷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顧茅廬 文 / 浴火重生

    第三百一十一章三顧茅廬

    由於許攸在袁紹手裡得不到重用,早有投靠曹操之心,所以情報做的十分詳細,烏巢哪條路線最為安全,有哪些人馬把守,他都記的一清二楚,這大大方便曹操夜行軍的速度。

    果然如許攸所言,袁軍在烏巢的守備十分鬆散,巡邏口號,數日來都沒有變更,哨樓、巡邏隊,個個無精打采,有的甚至玩忽職守,偷懶睡覺。

    這種種情況,讓曹操很輕易就偷進烏巢。

    烏巢大寨裡,燈火通明,糧食堆積如山,黑壓壓一片,就如一座座小山一樣。

    曹操讓士兵去騙大寨開門。

    那守寨的士兵只隨問便了幾句,便寨門大開。

    曹操沉住氣,便沒有馬上讓士兵衝進去,而是十分冷靜的讓士兵走進去。

    到達之後,曹操一聲令下,所有士兵分散開來,開始圍攻放火。

    一開始,袁紹軍並沒怎麼注意,但是四面開始處處起火,糧草開始焚燒,加上西風吹起,風借火勢,火借風力,很快,大寨裡就紅了一大片。

    終於有人驚醒過來,大叫:著火了。

    曹操趁機也讓士兵們大喊:「敵軍殺來了啊。」

    頓時,烏巢大寨裡亂成一團。

    守將淳於瓊早已喝的爛醉如泥,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他的三個兄弟淳於安、淳於普、淳於導,一個指揮滅火,兩個帶著人馬尋找敵軍,只是夜裡難已分辨,加上曹操又穿袁軍的衣服,一時候不知如何下手,烏巢更大混亂。

    曹操讓士兵大聲吶喊,混亂敵軍,沒過多久,整個烏巢就化為火海,火光熊熊,糧草輜重都著了火,燃燒紅了黑夜,大煙四處瀰漫。袁紹早已亂成一圍,大多數士兵十分茫然,不知道敵軍到底在哪,十有**,都跑去救火。曹操帶領幾千士兵,更是毫無顧忌的在烏巢大帳裡橫衝直撞。

    寨裡叫喝聲、吆喝聲、馬嘶聲、兵器交接聲、士兵慘叫聲,混成一團。

    很快,快馬把消息傳了過來,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做出一個致命錯誤的判斷,只派一部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軍營壘,企圖先端了曹操老窩,再回援烏巢。

    哪裡知道,曹營在曹洪與荀攸的防守之下,十分堅固,一時攻打不下。

    當曹軍趁大部分士兵救火之際,急攻烏巢淳於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迫近,烏巢袁軍興奮還未平靜,便又傳出援軍被曹軍伏擊,根本無法支援上來時,袁軍士氣直跌而下。曹操此時鼓勵士兵死戰,而自己先生士卒,衝鋒在最前面,士兵大大受到激勵,個個死戰。

    袁軍見糧草毀之一炬,軍心渙散,個個無心戀戰,敗勢已定。

    曹操越機衝殺,大破袁軍,殺淳於瓊於帳內,並燒燬其全部糧草。

    烏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傳到袁軍前線,攻打官渡的張郃、蔣奇久戰不利,聞烏巢已失,想火速退回,卻發現郭圖等人為已私仇,竟然揚言自己與曹軍早有勾結,不讓自己進寨,無論他如何苦求,就是不放。此時後面曹軍追殺上來,張郃一怒之下,投降曹軍。

    袁軍軍心已散,內部矛盾爆發,70萬大軍如盤散沙,再也形不成一點戰鬥力。

    曹軍兵渡黃河,乘勝出擊,大敗袁軍。

    最後袁紹倉惶帶八百騎退回河北。

    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黃河以北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袁紹的敗亡,曹操真正奠定北方霸主的地位,對於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此戰曹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強,「挾天子以令諸侯」,使自己處於有利的政治地位;全方面調動各地諸侯;而戰略中,曹操根據敵強己弱的具體情況,採取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作戰方針。放棄廣闊的黃河防線,而是聚中官渡一帶。在防禦作戰中,能從被動中力爭主動,善於捕捉戰機,果斷施行。緊緊抓住奇襲烏巢這一關鍵環節,終於取得勝利。

    反觀袁紹,縱容豪強,兼併土地,任意搜刮。內部不和,又驕傲輕敵,剛愎自用,不能採納部屬的正確建議,遲疑不決,一再喪失良機。終致糧草被燒,後路被抄,軍心動搖,內部分裂,全軍潰敗。

    曹操官渡的勝出,北方正真的統一已經不遠。

    當張浪得到這個消息之時,結果已在意料之中,但沒來的也感覺一絲絲不安。

    曹操已向統一北方走出最為堅實的一步,只怕不用幾年,便強大無比。而自己呢?構造守江守淮,長江防線的計劃,還遙遙無期。數年之內,如果未有突破性進展,只怕曹操南下,自己縱有長江天險,只怕也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張浪心裡忽然有了一種緊迫感,這是來到這個世界上,頭一次有這樣的壓迫感。

    自己不想輸給曹操,不想輸給任何一個人。

    張浪心中拽著拳頭,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加快步伐,跟上曹操的腳步。

    下一個目標,應該是劉表了吧?張浪想道。不過只是一轉眼,他的臉上又爬滿愁雲,自己十萬大軍出征南海,趙雲顯然還不是一下子就能上升到適應這個角色,步步穩中取勝,如果這樣下去,平定南海之亂,估計也要三五年。還有七八萬都駐守在邊關緊要地帶,除了少數的機動部隊外,還有二萬水師給周瑜拉去從新訓練。真正能抽出的人馬,實在不多。既然自己暫沒有實力打擊劉表,那只能從劉備那裡做文章了,不知道他是否能如願的入川呢?

    張浪知道烏巢一戰之後,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接下來的連鎖反應,必然是眼花繚亂,張魯得知曹操以少勝多,令袁紹大敗而歸,他便馬上放棄攻打長安打算,兵分兩路,一路退守子午谷,一路兵退回漢中,準備開始支援葭萌關,以拒川中之兵。

    而本來蠢蠢欲動的馬騰、韓遂一邊懊惱錯失良機,一邊退回西涼之兵,開始穩固天水,再等待機會,進攻陳倉。另一方面,老道的馬騰表面上卻假裝積聚響應曹操,準備派其子馬超並其部將龐德領兵出征河東,意圖牽制高幹,從西北側打開入侵冀州的大門。

    劉表則連催劉備,要他早日行動,準備趁張魯眾兵屯積葭萌關之時,引兵從水道直至巴西,在從南江打開突破口,與劉璋瓜分漢中之地。

    而張浪也讓張遼放棄濟北防線,退回泰山,牢牢把握住戰略要衝之地。

    而曹操則趁機北上,窮追猛打。

    袁紹被迫愴惶跑回黎陽。

    然而弱死的駱駝比馬大,河北四州畢竟地大物博。曹操雖勝,卻也不可能一時攻下,完勝袁紹。重要據點黎陽,守將蔣義渠領軍數萬把守,得知袁紹退往,馬上出寨相迎。隨後數天,蔣義渠又招諭離散之眾,眾人得知袁紹善在,紛紛奔走黎陽,軍勢重振。隨後袁紹退回冀州。袁紹在冀州數次想從整兵馬,無奈手下謀事極力反對,袁紹又見剛剛大敗,士氣低下,不由憂鬱成疾,臥病不起,不理政事。

    而時時,曹操仍不罷休,大軍急急逼進黎陽。

    恰在此時,袁紹三個兒子:長兒袁譚領五萬士兵,自青州而來相助;次子袁熙從幽州帶六萬人馬而來;外甥高幹亦領兵五萬,從并州而來。袁紹得知這個消息,精神大振,馬上從整旗鼓,至倉亭下寨。

    曹操得知袁紹數子前來相助,未有一點擔心,馬上提兵前往倉亭下寨。

    次日,兩軍對陣,各成陣勢,袁紹領三子一甥出戰,而曹操也領眾將整整齊齊。

    袁紹最小兒子袁尚,年暫幼兒,一直得袁紹喜愛,近日其母又對其暗示機語,想立其為嗣子。袁紹為想在其父面前逞能,未得命令,便舞起雙刀,領三千兵部出戰。

    曹操部將史渙得知其是袁紹兒子,大喜,暗思建功立業時機到了,亦未得到曹操許肯,帶領本部出戰。

    結果被袁尚一箭射死史渙,袁紹見勝了頭陣,便揮軍衝殺。

    兩方大殺一聲,只到天至午時,才各自鳴金收兵。

    事後,曹操與眾將商討破袁之計,謀士荀攸獻上十面埋伏之計,勸道:「來日我軍退回河上,伏兵十隊,引誘袁軍退上,而我敵無後退之路,必然死戰,到時可勝袁紹。」

    此計正中曹操下懷,左右各分五隊,中軍許褚為先軍。第二天,十隊埋伏完畢之後,到了半夜,曹操令中軍許褚與自己前進,佯裝奪寨,袁軍五寨人馬齊出,一同追擊。許褚回頭便走,袁軍不停追趕,喊聲不絕。至天快明,袁軍追到河上,曹軍無數可退,曹操大聲激勵道:「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何不一決死戰?」

    眾兵積極響應,回身奮力死戰。

    許褚左衝右突,連斬十幾將。袁軍大亂。袁紹心寒,正想退兵而回,後面曹軍趕到,一聲鼓響,左夏候淵、右蔣奇帶兵殺出。袁紹聚三子一甥,拚死血路衝出。未行十里,左樂進,右於禁殺出,殺的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又行不到數里,左李典,右曹仁衝出,截殺一陣,袁紹父子心驚膽顫,奔入舊寨,令三軍造飯,方欲進食,左張郃,右韓浩衝殺大寨。袁紹愴慌上馬,跑往倉亭,人馬困乏,正待休息,後面曹操大軍趕來,袁紹捨命而走,正行間,曹洪、夏侯惇擋住出去。袁紹大呼道:「若在不決一死戰,今日我父子皆為被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