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惟我獨尊

第七卷 第三百零二章 痛苦並快樂著6 文 / 浴火重生

    第三百零二章痛苦並快樂著6

    朱異聽到這話,只差一點暈過去。

    趙雲陰霾的臉上,終於有點笑意,不過語氣還是十分冷淡道:「那你就問問朱異吧,看他到底犯了什麼法?」

    朱桓怒罵朱異,又飛去一腳,咆哮道:「你到底犯了什麼事情,快從實說來。」

    朱異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把事情一五一事說了出來,不過當然是避重就輕,為自己開脫。饒是如此,對事炳性忠直的朱桓也說,也聽是的滿臉怒火,異常生氣。

    朱桓想了想,最後還是壓住怒火,跪在地上對趙雲道:「將軍,屬下管教無力,願受處罰。而朱異身犯此大罪,末將以為他已不可處於軍營,但念其有生之日,為主公立下不少功勞,還望將軍從輕發落。」

    趙雲淡淡看著朱桓,到底是一家人啊,朱桓雖不齒朱異行為,但還是為他求討,如果自己非要專斷行事,只怕自己與朱家決破就在今晚,以後無論如何,多了一層阻力。想的深一點,雖然他不敢會有反抗之心,但以後針對自己,將是必然事情。如果換做別人,也許他們會仔細想想後果,但趙雲就是趙雲,他從不會顧慮自己安危一切。趙雲道:「那依將軍之意?」

    朱桓臉上多是痛心表情,不過見趙雲這樣問話,鬆了一口氣,急聲道:「依末將之意,將朱異削為平民,發放邊韁,而再邊上挑撥離間造謠者,當處極刑。」

    趙雲饒有興趣道:「朱將軍怎麼知道就有人無事生非呢?」

    朱桓冷靜道:「將軍,朱異不材,絕不可能會想出如此歹毒之心,而且也不可能會想出這麼毒辣之計,定然有人在背後慫恿,挑起事非,朱異又血氣方剛,受不了對方引誘所以才犯下如此大罪。」說到這時,朱桓惡狠狠盯著朱異道:「你說是不是這樣的?」

    朱異本來萬念俱灰,經朱桓這麼一說,心裡又有一些希望,頭點的像小雞吃米一樣道:「是啊是啊,正是楊英等人在背後指使,末將才犯下如此大錯,將軍明查啊。」

    趙雲忽然冷「哼」一聲,對朱桓道:「朱異是你堂弟,你想保他本將軍也理解,但近萬士兵的性命,難道就這樣輕易說算?你說朱異受人鼓惑,假如他沒生做歹之心,就算別人怎麼說也沒有用,此人不殺,如何對的起士兵在天之靈?」

    朱桓伸出手,但看到趙雲堅定的目光,無奈的歎了口氣,又惡狠狠的看他朱異兩眼。

    趙雲冷聲道:「本來本將軍想將其五馬分屍,處於極刑……」

    朱桓心頭一跳,看著趙雲。

    趙雲接著道:「經朱將軍這麼一說,本將軍就給你個痛快。來人啊,將朱異推出去,斬了。屍體在軍寨前懸掛一天,以示警鐘。於下一干同夥者,知情不報,又挑撥離間,統統給我斬了。餘下部隊,由高順將軍一手接管。」趙雲的聲音鏗鏘有力,決心極大。

    朱異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朱桓無奈的看了趙雲一眼,心中也有些不滿。

    座下幾人感覺又有些不同,趙雲不懼強權,明擺著不怕開罪朱家,還是要還士兵一個公道。做起事情雷厲風行,讓人心中十分佩服。趙雲的高度,經此一事,在軍中威望大增。

    而朱家與趙雲的隔膜就此結下。

    趙雲怒斬朱異,旗下士兵拍手稱快,將士也出一口惡氣,而他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只有朱恆心裡悶悶不樂,不知如何回去向家人交待事情。

    第三日,趙雲拔營南下,開始往梅州進軍。

    五月,趙雲經過幾次互有勝負的訓探進攻後,於中詢設計大破蠻兵於烏嶺,士黃手下大將士平當場活捉,並被斬首。是役士黃損失大半精銳的蠻兵部隊,而趙雲僅僅失去一校人馬。

    底月,士黃調動手下最強王牌,大約有近八百左右,讓人震驚的大象兵。大象兵橫衝直撞,防禦極強,江東步兵隊、騎兵隊,根本構不成威脅,在他面前不堪一擊。高順帶領三千兵陣,幾乎未做抵達,便敗下陣來。大象所過,土地震地,馬匹顫慄,士兵膽寒,一時間士氣大跌,無心應戰。蠻兵趁此機會,揮軍衝殺,江東軍大敗而歸。還好大象行動遲緩,兵數也不多,敵軍不敢大意,步步推近,小心為營,江東南征軍這才得喘氣之機,共商對策。

    此時,官渡大戰已到高潮。

    曹操派兵四處出擊,擋載袁軍糧道。而袁紹自是聽從謀士之言,派重兵保護糧草。

    曹操在官渡與袁軍不知不覺相持了近兩月,眼見自己處境日益艱難,糧草越來越短缺,心急如焚。恰時,又收到消息,袁軍又護送一批近千輛車的糧草下來,曹操當下想也不想,派夏侯淵、史渙二將,帶五千人馬出擊,焚燒糧草。此戰得勝,雖然以戰局無補,但是也提高不少士氣。

    曹操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聚眾謀商議,希望能有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而袁紹此時只要在相持下,勝利必然屬他。但袁紹好大喜功,只想早日拿下曹操,不想打這持久戰,把重兵都屯居前線,希望能以壓迫性的優勢,強攻拿下官渡,近而攻陷許昌。哪知欲速則不達,曹操防線組織很好,一時間也急難攻下,加上後方略顯空虛,又沒有縱伸保護之處,倒也讓曹操三番四次偷襲得手,這讓袁紹火冒三丈,痛斥將士,下面開始頗有怨言。

    曹操還在耐心等待,後方更是想盡辦法湊聚糧食。而袁紹則因幾十萬大軍,日用錢食十分浩大,有時被曹軍襲擊,近有周轉不靈之像。袁紹便決定把烏巢作為前線重要的糧倉補給基地,後方所有軍糧都連綿不決運送至此,而為防曹軍偷襲,派淳於瓊兄弟三人領重兵十萬把守,以防萬一有失。

    然而正是這一方的決定,為袁紹大敗埋下禍根。

    六月,張遼領徐州軍出泰山,逼近濟南,靠近黃河一帶。上有袁軍,把守濟北。下有曹軍,厄住東阿。恰恰張遼駐守濟南,形成一種極其微妙的關係,袁軍以為是曹操的盟軍,成為犄角之勢,不敢輕易過河。曹軍則對張遼心懷戒心,不敢造次。正因這樣,官渡之戰進行如火如荼,東阿一帶,倒顯的十分平靜。

    同時,川軍吳懿攻打葭萌關,以為葭萌關是四川連接漢中的重要關卡,城高厚實,有重兵把守,漢中又在其背後作為強力後盾,隨時可支援上來。川軍久攻不下,反倒損兵折將,又被楊任、楊昂兄弟連番劫營得手,進退兩難。

    劉璋此時騎虎難下,萬般無奈之下,派黃權送信給劉表,希望他能出兵,一同夾擊漢中,到時平分領地。

    劉表眼見中原大亂,曹操與袁紹血戰黃河,根本無力顧及其它;江東也趁機欲平定南夷,再休養生息。再看看自己,內亂已定,長沙桂林日漸安穩,兵甲久經操練,石谷堆積如山,是應該出去建功立業,很快決定讓人帶領人馬,入川征討張魯。

    便是在人選之上,發生了很大的偏差。

    劉表之意,劉備東征西討,一身戎馬,久負沙場,是個很好的人選。但蔡瑁為首等人以為劉備在新野廣招人馬,屯田納糧,野心極大,如果再讓他接管兵馬,出征西川,只怕到時候會有所圖謀,對劉表不利。

    劉表不以為然,對蔡瑁道:「不然,某與劉備同為漢室宗親,劉備為人又仁厚義德,美名佈滿天下,你們怎麼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呢?況且劉備此番平定長沙,立下赫赫戰功,如此賢材,不加已提拔,反要忌憚,這樣不是寒了眾人之心嗎?倘若這樣對待有功之臣,試想以後誰敢為我們效力?」

    蔡瑁見劉表立場十分堅定,心中著急,轉眼暗生一條毒計,假惺惺道:「主公言之有理,不過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主公可召劉備至江陵,但要他不可帶隨從軍隊,如若他敢直身前來,說明劉備心懷坦蕩,可證明他並末做賊心虛。反之如果推三阻四,又要帶兵前來,必然是顧忌自己野心暴露,而怕主公下手除去。主公以為此計如何?」

    劉表哪裡知道蔡瑁的歹毒之計,滿心歡喜的答應下來。他哪裡想到,這是蔡瑁為了除掉劉備的計謀罷了。自從劉備來了,劉表對他越來越依重,原來掌管一卻兵權的蔡瑁,漸有大權旁落之感,為達到自己獨覽兵權目的,必然要除去劉備這個心腹之患。如今機會已到,他知道劉表如果要叫劉備單身前來,劉備就算有所懷疑,顧忌什麼,但為表示自己清白,也會孤身前來。那麼就趁劉備在半路之時進行劫殺。

    此時劉備正於新野秣馬厲兵,廣納賢臣,完全不知道一場陰謀已經悄悄的對他發動。

    沒過幾天,劉備就接到劉表的快馬文書,劉備一點懷疑之心也沒有,倒是關羽多長了一個心眼,拉住去心似箭的劉備,懷疑道:「大哥,劉表怎麼只讓你一人回去覆命?是否有詐?」

    劉備還醉心在對前程的美好憧憬之中,聞言大為不滿道:「雲長,你怎可如此妄加猜測,劉大人對我們兄弟三人關愛有加,此去江陵無非例行公事,你千萬不要想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