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天才學習系統

小說博覽 第二百五十章,銀監會 文 / 依然忘情

    第二百五十章,銀監會

    現國際上**的形勢很嚴峻,而且西醫這方面果然應付起來十分勉強,多也就只能保證病人不會猝死,至於要治癒則是完全沒有可能,起碼現有的階段還做不到這一點。因為西醫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而ar這種型病毒面前,西醫裡並沒有配備出相應有效的抗生素。陳揚後世的時候,是直到7月份才配出相對有效的抗生素,而現才僅僅是4月初,用西醫的方式又怎麼可能應付的了呢?

    當然,也有不少有心人關注到了中國這邊的形勢,看到了中國國內這種井然有序的狀態,那些外國人們也開始動起了小心思。於是,從國外到中國的外國人數量每日都激增,尤其是那些華裔的是如此,這種時刻,只有呆中國才會安全一些,畢竟現的中國,很少有傳出有人因為感染了ar病毒而身亡的情況,這比什麼廣告都有效。

    不過,他們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感染**的中國國人數量也增加了不少,讓醫院的醫生們工作量也加大了不少,好勉強還是能應付。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開始限制外國人入境的人數,因為據統計,現中國境內的外國人數已經達到了八千萬,而且這個數字還不斷上漲中,這讓中國政府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那些受ar病毒影響很大的國家們,也終於發現了中國這片淨土,於是立刻通過各國駐華大使館,或者是直接通過他們國家的政府向中國政府請求援助,希望中國能派出一部分醫生,協助各國度過這次危機,而且國際紅十字會也正式就**這種型傳染病向中國醫學界請求援助。

    當這兩樣消息出現中央電視台的聞聯播裡的時候,幾乎全中國的民眾們都沸騰了,這可是一次大大的露臉機會,這麼多國家同時請求中國派出中醫進行醫學上的援助,這不僅是中醫上的一次勝利,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勝利!你們不是說中醫是偽科學嗎?怎麼到了關鍵時刻,又想到要靠中醫來幫忙了呢?

    多少年了,多少年沒有這麼揚眉吐氣過了,老實說,這兩條消息讓很多國人心裡有一種錯覺,感覺我們中國好像又和古時候一樣,成為了天朝上國,當屬國有難的時候,天朝上國就會派出使者前去為他們排憂解難,這種情況和現的情形何其相似啊!

    中國政府對這個問題也很慎重,陳揚的建議下,中國這邊派出了由五十名金丹修士連同一部分普通的熟練醫護人員所組成的代表團,並且還有一部分的翻譯人員,雖然這些國家也會做出相應的準備,不過怎麼說還是自己人用起來比較順手,這次的醫學代表團會分成十組,分別前往十個國家,會留那邊幫助當地的醫護人員,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醫道援助,只要將他們教會了就可以了,反正近一個月內,陳揚他們也研究出來好幾種利用西醫也可以實行的方法,應該足夠讓他們渡過這次像瘟疫一般的大難了。

    不過,國內,4月份也發生了一件大事,總理一上台,立刻就發佈了一系列的政策,大的一件事情莫過於銀行監督委員會的成立,簡稱銀監會。

    這個部門一成立,立刻銀行業掀起了一陣風波,陳揚對此的反應很平淡,這個部門對他來說,應該是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他只是納悶,原來後世這個大名鼎鼎的部門居然是這個時候成立的,不過銀監會電視和聞報道中基本上都沒怎麼出現過,這樣不顯山不露水的部門,好像我們中國還有不少,只有某些特定的報道出來的時候,才能讓我們又知道一些常識,原來我們國家還有這麼一個專門的部門的。

    銀監會,顧名思義,就是要對銀行業進行規範的管理。不過陳揚真的覺得這很好笑,如果銀監會真的是那麼有效的話,後世就不會被報道出有那麼多亂收費的現象了。

    有好幾個知名行業的賬都是亂賬,而且還是永遠都理不清的那種,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大銀行,這樣和那樣的收費業務,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其中有很多都是不合理的亂收費,雖然名義上有一個中國銀行居中做統籌管理,但是老實說,中國銀行是基本不作為,其他銀行自然也就渾水摸魚,想怎麼弄就怎麼弄了,反正不管是什麼樣的收費,只要冠上一個服務費的名稱,那就合理了,反正基本上也沒有人會去專門查這些費用的去向的,為什麼要這麼收費,一般人是永遠都弄不明白的,哪怕是那些銀行的內部員工也有很多地方不清楚。除非專門去打印一個明細,不過這項服務也是要收費的,而且費用還不低,一般人嫌麻煩,基本上是永遠都不會查。

    這樣有些混亂的情況下,銀監會才會橫空出世,或許總理的想法是好的,可惜,見過了後世銀監會作風的陳揚很清楚,這個銀監會和之前的中國銀行一樣,對於控制管理銀行方面的事務也基本可以說是不作為。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不管是中國銀行也好,又或是銀監會也好,根本就沒法真正的打入到各大銀行內部去,尤其是四大國有銀行,那後台可不是一般的硬,誰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去和他們較真?哪怕就是那些稍微大一點的私立銀行,其後面的背景也是非常深厚的,輕易不能下刀,至於那些小銀行,總共就沒有多少用戶,能查出多少不合理的東西來呢?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小銀行的存,才讓銀監會能稍微有點事做。

    因此,每次被報道出來有問題的,必定是那些小銀行,而且查處的力度也還頗重。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