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高太尉新傳

第四卷 第二百六十六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 文 / 府天

    第二百六十六章度帝心謀傾首相

    精心籌備已久,張康國終於決定命黨羽彈劾蔡京。在他看來,只要能夠動搖趙佶對蔡京的信任,那麼,扳倒蔡京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然而,就在他在府中和幾個御史商量的時候,其兄張康伯卻匆匆忙忙地趕到了他的府上。

    來不及坐下喝一口水,張康伯便撂下了一句讓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的話:「賓老,我剛剛得到消息,蔡元長已經示意御史中丞石豫以及幾個和他親厚的官員上書彈劾你,時間大概就是明天。」

    「明天?」張康國勃然色變,再看在座其他人也是面如土色,立刻換上了一幅鎮定自若的面孔。「蔡元長的動作倒是快,不過,我是不會束手待斃的!」

    聽到這句話,其他人卻仍然不能安心。

    畢竟,他們之所以追隨張康國,為的也是榮華富貴,如今聽到蔡京已經先行察覺,怎能不讓他們這些小卒心驚膽戰?須知蔡京對待政敵一向是手段狠辣決不容情,張商英的前車之鑒猶在,足以讓他們心有餘悸。

    「各位無需擔心,蔡元長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得看看聖上那邊的意思!」為了安定人心,張康國不得不甩出殺手鑭。

    「聖上對蔡元長獨斷專行早有不滿,此番聖上龍體抱恙時,蔡元長自恃為首相,絲毫不把他人放在眼裡,試問聖上乃聖明之君,如何能夠容忍?只要聖心有所決斷,我等為臣子的,自然當為聖上分憂。」

    原來張康國之所以如此大膽,竟是天子官家的意思!

    除了張康伯早已從弟弟那裡得知了內情,其他數人頓時面面相覷,但是,更多的卻是難言的興奮。自古以來。

    在地方干實事的官員即便能夠得到再多的好評,仍是難及得上朝中大佬一句推薦,因此,身在中樞地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讓人記住你的名字,包括讓天子官家記住你的名字。

    此時此刻,大多數人的心中都在幻想著若是此次成功之後的豐厚回報,至於失敗後的結果,竟是無人顧及。

    「好了。既然得到了這麼重要的消息,我自然不會眼巴巴地被動挨打。」張康國淡然一笑,朝眾人拱了拱,先前的計劃暫時取消。

    我等不似蔡元長那樣只為謀私利地小人,所以明日的事我自然會一人應付。各位若是害怕,不如看看明日之事的結果再作決斷,倘使我被罷斥。

    那先前的事便一筆勾銷,各位還可以安心做官;但是,倘使明日我安然無恙,各位不妨考慮考慮,聖心究竟如何!」

    見張康國如此說。這些人不由全都低頭沉思了起來。要知道,張康國的這番話無疑是最好的保證,這樣一來,他們要擔的風險便降到了最低。因此臨走時。

    幾乎每個人都拍胸脯打了包票,聲稱一定會為國除權奸。

    「賓老,既然知道蔡元長要指使人彈劾你,你又為何讓他們偃旗息鼓,反過來彈劾蔡元長一把不就好了麼?」直到其他人離去,張康伯關上房門後才朝弟弟埋怨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倘若這一次不能扳倒蔡元長,那將來就沒有機會了!」

    張康國對兄長的疑問避而不答,反而舉重若輕地問道:「大哥,我問你,聖上最痛恨地是什麼?」

    張康伯微微一愣,:「最痛恨的……難道不是擅權誤國麼?」

    「不,大哥你錯了。說實話,你之所以止步於翰林學士。正是因為看得不夠透徹。」張康國臉露傲色。起身站了起來,背著雙手走了幾步。

    這才肯定地說道,「聖上最痛恨的便是大臣之間因為私利而互相攻擊,最恨的便是御史逮著由頭便胡亂彈劾!正因為如此,聖上才會打破慣例,促成了蔡家和高家的聯姻,這也在一段時間內讓朝局穩定,政令順暢,首相次相之間能夠和平共處。

    即便如今聖上似乎有點偏向於我,但若是我和蔡京拉開戰幕,聖上必定會雙方一起發落,屆時,我先前地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張康伯在朝中時間和張康國差不多,但是,這官職上始終被弟弟壓過一頭,此時再聽到這句話未免有些不痛快。

    不過,他終究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細細一思量便品出了真正的滋味。「這麼說,賓老你是準備不和蔡元長正面衝突?可明天他就要指使人彈劾了,你又準備如何應對?」

    「大哥,我倒想先問你一件事。蔡元長準備指使人彈劾我,這樣的消息何等重要,你又是從哪裡知道地?」

    「噢,是阮大猷派人告訴我的,怎麼,有什麼問題嗎?」張康伯頗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疑惑萬分地問道,「你不是派人告訴我說,阮大猷大約能幫得上忙,那麼,他送來這麼一個要緊的消息,應該是為了賣好吧?」

    「單單只是賣好?」張康國沉吟半晌,最終還是接受了兄長的這一說辭,「總而言之,我不準備和蔡元長打嘴仗,這並不意味著我就真的會坐以待斃。

    我手頭正好有兩件事要請聖上決斷,前時聖上正好允我可以隨時奏事,我現在就進宮去。」

    然而,就在福寧殿外請見之前,張康國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剛剛忽略的問題。

    要知道,阮大猷是高俅的人,高俅如今和蔡京似有嫌隙,那麼,阮大猷暗地裡告知張康伯這個消息,會不會是出自高俅的授意?他越想越覺得有所可能,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

    看來,阮大猷是坐定了騎牆地角色,準備看好了情形再作選擇,不過這樣也好,他倒可以放心了,至少,在全力應付蔡京的時候,不用擔心有人在背後搗鬼!

    對於張康國,趙佶始終覺得自己的態度有些模糊,有時希望能夠借他來鉗制蔡京高俅,有的時候卻覺得此人太會鑽營。

    但是,幾番奏對下來,他也漸漸信了張康國的說辭,因為,對方拿出來的都是一樁樁一件件的真正證據。

    這些證據中,有的是底下百姓地抱怨,有地是各部官員的人員情況以及和蔡氏地關係,還有的則是蔡黨官員利用權勢橫行無忌的種種不法行為。

    真正看到這些時,趙佶卻是失望大於憤怒,要知道,他起用蔡京的最大原因,便是因為蔡京確實是一個難得的能臣,而如今卻有這麼多令人難以忍受的情況,這便大大傷了他的識人之明。

    「賓老請見,可是有什麼急事?」

    「聖上,臣這裡有來自西南的幾封奏報。」張康國行過禮後便呈上了幾封奏疏,待到趙佶一份份展開來看之後,他便開口說道,「西南蠻夷和漢族雜居,歷來都免不了發生爭鬥,而自伯章相公安撫西南,然後又換了趙正夫之後,先是嚴辦了數十個中飽私囊的小吏,然後又將一些壓搾西南夷的官員或降職或請旨他調,如今,西南的情形已經比當年有了很大的好轉。

    就連瀘州附近最是桀驁的幾個部族也安分了不少,由此看來,伯章相公當初固然是打下了基礎,安撫有功,趙正夫同樣是功不可沒。」

    乍然聽張康國說起趙挺之的功績,趙佶不由又想起了其在朝時的情景。遙想當年趙挺之之所以外放,似乎和蔡京脫不開干係,想到這一點,他的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

    當初他為了蔡京主政而排除了那些障礙,如今看來,這擅權之憂終究不是小事。御史台和一干諫官之中,已經找不到幾個不攀附宰執的正直之輩。

    長此以往,就算真的北定燕雲西出靈州,安知不會有權臣誤國的故事?

    「你說的不錯,趙正夫在西南將近三年,諸事處置得相當有條理。」

    張康國聞言更是大受鼓舞,趁勢便提起了好幾個曾經被蔡京明裡暗裡貶出京城的官員,其中甚至包括鄒浩。

    見趙佶的面上陰霾密佈,他知道目的已經達到,也就把話頭扯到了自己身上。

    「聖上,臣自蒙聖上簡拔拜尚書左丞以來,諸多處事皆與元長相公不合,而旁人往往以臣之晉陞乃元長相公力薦為由,詆毀臣貴而忘本。

    然聖上簡拔微臣,固然有相公舉薦之力,究其根本卻在於聖上信任。

    臣既入政事堂,便當盡心竭力為聖上分憂勤勞國事,又豈可為當初元長相公的舉薦而廢了國事?無奈他人不知體諒微臣苦衷,反而一意詆毀,長此以往,則有傷朝臣和睦,臣乞聖上允許臣辟位以待。」

    「這是什麼話?」趙佶聽張康國說得誠懇,不由皺緊了眉頭,「你乃是朕提拔,又有誰敢暗中詆毀?那都是小人妄言,不足為信,卿不必憂懼。」

    張康國卻順勢跪了下來,滿面憂容地啟奏道:「聖上,小人妄言臣自然不怕,但是,倘若元長相公使御史直擊,則臣必定心中難安。

    如今西北正在用兵,諸多政令正在推行,朝中勢必不能再起風波,伏乞聖上答應微臣的請求,放微臣外官,則朝中言論必消!」

    「此事朕自有決斷,卿無需不安!」趙佶臉色數變,最後霍地站了起來,擲地有聲地道,「卿乃朕之臣子,朕絕不會因小人之言而貿然去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