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高太尉新傳

第四卷 第十六章 朝會風波 文 / 府天

    第十六章朝會風波

    郝隨匆匆從側門進了大慶殿,到御座前交了東西,一雙眼睛立刻東張西望地找起了人。很快,他便瞥見了站在曾布旁邊,幾乎在打瞌睡的趙佶,連忙悄悄地往那邊挪去。

    他一邊走一邊心中慶幸,一來簡王趙似正在另一頭和章惇說話,沒功夫注意這裡;二來曾布又是有名的善於機變,若有事情也能提醒一兩句。

    「端王,端王!」

    正打瞌睡的趙佶一個激靈清醒了過來,見朝會壓根沒有結束的跡象,他不由惱火地朝聲音的源頭望去,一見是郝隨立刻收了怒色。

    此時,他旁邊的曾布也好奇地往郝隨望去,畢竟,這是元旦大朝會,一點點失儀就有可能被御史台彈劾的。

    郝隨如同泥鰍一般擠到了趙佶身側,輕聲把高俅的話複述了一遍,而隨著他的話語,趙佶的臉上由紅到白,最後竟是成了鐵青色。

    良久,他方才重重地點了點頭,低聲說道:「郝隨,今天的事孤王決不會忘記,你放心,這麼一點小伎倆還奈何不了孤王。」

    曾布瞧見郝隨離去,這才小心翼翼地湊到了趙佶身邊,扔過一個眼神詢問事情緣由。

    待聽得趙佶解釋了一遍之後,他也著實吃了一驚,要知道,求神問道之舉雖然在官宦人家很是流行,但宗室卜問前景卻是犯忌的。

    身為宗室便注定不能參與朝政,問什麼前途都是白搭,除非其人有心問鼎大位。想到這裡,他立刻把端王府那個家人咒罵了千萬遍。

    「端王,你確認拿著你的生辰八字去卜問的那個人忠心耿耿?」盤算再三,曾布還是忍不住問道,「能夠在王府執役的至少都應該學過規矩,即便在蠢笨。

    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犯忌。我的意思是,會不會他原本就是受人指使?」

    「不可能,老黃自從孤王開府時就一直服侍左右,應該不會……」趙佶的聲音嘎然而止,儘管也曾經審問過這個老家人,但是,他只在老糊塗三個字上動過腦筋,根本沒有想過那個方面。

    可是。懷疑的念頭只在他地腦海中一轉就徹底消失了。「他雖然在內院執役,但很少有登堂入室的機會,更沒有機會知道什麼大事。曾相公放心,孤王這點分寸還是有的。」

    「那就好。」曾布微微點了點頭,隨即便聽見殿外傳來一聲長長的宣告。

    「遼國使節,海陵郡王蕭芷因覲見!」

    一時間,無數大臣都小心翼翼地扭轉了頭,往日遼國來使雖然也有位高權重的。但比起蕭芷因無疑卻差了一截。

    誰都知道,現任遼帝耶律洪基已經離死不遠,今後即位的一定是燕王耶律延禧,而蕭芷因作為耶律延禧最器重的心腹,將來肯定是遼國最炙手可熱的權貴。

    這樣一個人物屈尊作為使節。實在是有點過頭了。

    蕭芷因昂首挺胸地走進了大慶殿,絲毫無懼於那些善意或是惡意地目光。

    在單膝下跪說了一大通典型的外交辭令之後,他方才遞上了國主耶律洪基口述,燕王耶律延禧親筆的國書。而後就是一些各色各樣的禮物了,其中甚至包括五百匹燕雲戰馬。

    在御座上支撐了了一個多時辰,趙煦早已有些倦怠,只是考慮到蕭芷因是遼國貴胄方才勉強提起了精神。

    在好不容易聽完了那長長的禮單之後,他微微點了點頭,隨口說了兩句問候的話。誰料就在此時,蕭芷因突然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了一番話。

    「大宋皇帝陛下,外臣此次代表我大契丹皇帝遠來。除了向陛下表達我國君臣的善意之外,另外的目地則是為了見識一位賢王。」他彷彿沒聽見大殿中的一片嘩然,恭恭敬敬地低下了頭,「曾經有來自大宋的商人在我契丹境內說,有一位親王曾經在登州大旱時免去了自己莊上子民的稅賦,甚至拿出了自己囤積的糧食散發給災民,如此義舉殊為可敬。

    不僅如此,聽說這位親王善於丹青書法。詩詞歌賦無所不通。外臣自己平日也很喜歡這些風雅之道,所以希望有機會能像這位親王討教一二。」

    儘管蕭芷因始終沒有說是哪一位親王。但是,這麼一番話聽下來,幾乎十之**地朝臣都把目光投向了趙佶。

    端王趙佶的書畫詩詞和他的風流一樣有名,然而,蕭芷因前面提到的事情卻沒幾個人聽說過,即便是御座上地趙煦也是一樣。

    在不少朝臣議論紛紛的同時,趙煦也向自己這個一向寵愛有加的弟弟投去了意味難明的目光。

    「想不到朕的弟弟端王竟能在異國享有如此盛名!」趙煦按捺住心中複雜的情緒,語氣很是淡然,「朕的諸多兄弟中,端王人品貴重,而且又好學上進,朝中大臣也是人盡皆知。

    海陵郡王既然有意切磋,那朕擇日便給你這個機會就是。」

    「多謝陛下恩典!」蕭芷因俯首道謝,但隨即拋出了自己精心準備多時的炸彈,「外臣在汴京遊歷期間,多有遇到奇人異士,其中在大相國寺時,曾經有一個算命先生說過,他曾經算過一個很奇怪地命格,說是一月之內有什麼大橫之兆。

    恕外臣不甚精通漢學,這大橫之兆為何意,外臣卻是不知道了……」

    「你……大膽!」此時此刻,御史中丞安惇終於忍不住了,第一個跳出來指責道,「爾身為契丹使節,怎可在大殿之上胡言亂語?這等讖語乃是小人所為,不足為信!」

    「安卿家,海陵郡王來自契丹,興許是真的不懂這些,你就不用苛責了。」話雖如此,趙煦的臉上卻帶著森然怒意。

    身為一國之君,他當然知道所謂大橫之兆是什麼意思,那就是天子之命。在自己尚未讓出這個御座之前,汴京之中竟有其他人想要染指,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聯想到蕭芷因先前的話,他不由用銳利的目光打量了趙佶一眼,見其同樣是大為震驚甚至可以說是怒色盡顯,肚子裡七分的疑竇登時減去了兩三分。

    他又不經意地向另一個角落的趙似瞥去,正好看見了一張幸災樂禍地臉,立時心中大怒。

    由於趙佶始終沒有開腔,曾布自然不會傻到這個時候跳出來,因此始終冷眼旁觀。

    一場元旦大朝會過後,眾多朝臣竟是汗流浹背,從趙煦陰沉沉地臉色中,人人都有一種暴風雨前的不妙預感。

    果然,內廷一道旨意,包括政事堂幾位宰相在內地數名朝臣悉數被召入了福寧殿,和他們一起受召見的還有幾個宗室,除此之外再無旁人。

    另外,殿前司也接到了趙煦手詔,都指揮使立刻親自帶兵圍了大相國寺,輕而易舉地抓到了陳彥。一時間,汴京城籠罩在一種難言的恐慌氣氛中。

    「大橫之兆,看來果然有人耐不住性子了!」坐在龍椅上的趙煦冷笑連連,根本不理睬梁從政勸膳的舉動,「朕自忖一直是真心待所有的兄弟,想不到竟有人巴不得朕早亡,好,很好!」

    眾宗室之中,申王最為年長,此時見趙煦勃然大怒,他原本就在嘴邊的話頓時吞進了肚子裡,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原地不動,竟是打定了緘默的主意。

    站在他身邊的趙佶也是一樣低頭不語,然而,簡王趙似卻第一個跳了出來。

    「聖上所言極是,如今便是有人覬覦大位想要趁機圖謀不軌,正該趁著時機把那個奸佞小人抓出來!」趙似一邊鼓噪一邊斜眼看著趙佶,突然語出驚人道,「依臣弟愚見,剛才那個蕭芷因便提到了十哥,這一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十二弟,你這話未免過分了吧?」申王趙佖見趙佶仍舊默不作聲,念及往日這個弟弟對自己的諸多好處,他立刻打消了旁觀的主意,站出來袒護道,「十弟向來謹守臣規從不逾越,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他突然翻身跪倒,朝著龍椅上的趙煦深深叩首道,「皇兄,蕭芷因乃是契丹人,其言語難保不是包藏禍心,還請皇兄明察!」

    耳聽這些爭吵,趙煦只覺頭似乎要炸裂似的,就連渾身骨頭都隱隱作痛。他正要喝止趙似時,外間梁從政突然匆匆來報,言說陳彥已經帶到。

    這一消息頓時讓他稍稍振奮了一些,立刻吩咐將人帶入。

    望著那個匍匐階下不敢仰視的中年男子,趙煦不由生出了一股深深的厭惡。「陳彥,朕且問你,那個讓你算命的人是誰?」

    「回……回稟聖上,小人……小人當時並未……並未見到本人,只是……只是看到了生辰八字而已……」

    「哦,做的倒是隱秘。」趙煦的目光當即變得更加鋒銳,刀子一般掃過了廷下眾人。「你把那生辰八字複述一遍,朕倒要看看,是誰有那麼貴重的命格?」

    一片寂靜之下,八個字從陳彥的口中一一吐出。話音剛落,御座上的趙煦竟失手砸碎了手中茶盞,清脆的響聲在大殿之內徘徊,久久不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