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46節 封衙(1) 文 / 嵩山坳
第46節封衙
因為曾國藩的事情,皇帝過年前的幾天,心情一直不好,好現是封衙期,還不會因為一己愁緒,無心理政而使國事有什麼蹉跌處。哈18&一直到咸豐二十年的正月初一,皇帝御乾清宮,賜宴百官群臣的時候,這份積鬱難解的心情,仍自沒有得到徹底的緩解,不過礙於舉國歡慶的大喜日子,不好表露出來而已。但有那眼神銳利的,卻能夠看出皇上臉色不虞,大阿哥代父皇圍桌敬酒的時候,皇帝高居御座之上,雙手捫腹,眼神冰冷,那份笑容一看就是強自裝出來的。
這樣喜慶的日子裡,皇帝居然有這麼一副容顏,令人摸不著頭腦之外,覺得心寒:皇上是怎麼了?為什麼、和什麼人發脾氣了嗎?
過了未時,飲宴結束,群臣跪送皇帝還宮,這裡,還要由皇后率領宮中嬪妃和子女為皇帝祝賀年。一大群成年未成年的阿哥、公主大裝拜倒,行了君臣大禮,皇帝笑著點點頭,示意內侍把六阿哥及以下的阿哥和格格們全數帶下去,殿中只剩下皇帝和載澧、載澦、載沚、載湀這四個成年的阿哥。
「你們的年紀逐漸長大,二阿哥載瀅國外,暫時不提,你們卻都了一份差事身。」皇帝開口說道,「雖然部中的同僚暫時還不知道你們天家血脈的皇子之身,但此事卻瞞不過你們的師傅和朕身邊的近人。想來很多人也和你們說過,如何上邀朕心,以為日後籌謀計。……朕這裡告誡爾等,做事和做人一樣,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不但該當,是你們立身的根本。別為了一兩個小人之言,便成天想著借這樣的機會,做什麼結黨營私,以為日後登龍的終南捷徑!」
「皇阿瑪聖訓耳,兒子日後定當奉行不悖。」
「悖不悖的,不是只聽你們口中之言,朕還要看你們的所行之事。」他的語氣一片冰冷,全無半點情意流露,「載澧!朕問你,上一年八月十六日,你是不是到恭親王府上,和他晤談良久?為一身受風波之苦,回國之後,卻因為朕並無封賞,而多有譏諷言辭?」
「這?」載澧臉色雪白,噗通一聲跪倒,「那……都是……兒子,兒子喝醉了說的昏話,皇阿瑪饒過兒子這一次吧?」
他惡狠狠的啐了載澧一口,「呸!」口中罵道,「不過到西洋走一遭,駕船回國,就自以為有功了?海軍學院學習四年之久,連一個小小的炮艇管帶之職都考不下來,後還是靠沈葆楨知會考官,高抬貴手,才容你通過,你說,有沒有這回事?」
「兒子……兒子不會讀書,皇阿瑪您也是知道的,所以考不過,也多是因為兒子筆答不能過關,炮艇上的操舟運行之法,兒子可是名列前茅的。」
「你倒還很有理了?身為一船管帶,你要負責的是船上百數十人的生計大局,你以為僅僅是會駕船就行了嗎?船上操舟,自有通曉專業的畢業生,如果管帶只管駕船,還要那些人做什麼?」
載澧不敢強嘴,但心中不服,高高的撅起了嘴巴,沉默不語。
「還有你,載沚,你進刑部學習辦差,從今年七月起,刑部重修訂大清律,你又從中做什麼了?」皇帝一臉厭恨,厲聲怒斥,「你身為刑部浙江司一員,只知道躲懶,眼見三法司紛紛抽調人手,到刑部幫同辦理差事,你的身子怎麼就那麼嬌貴,居然站干岸?還要本部司官指揮,才肯動手幫忙?」
載沚的性情有一點古怪,只是做自己分內的差事,於其他司中的差事,並不是不願意管,而是似乎注意不到,從來沒有過主動動手幫助同僚解決的。想不到今天也給父親提出來,加以訓教了。「是,都是兒子是錯,今後再不敢了。」
皇帝的目光落載澦和載湀的身上,認真的想了想,這兩個孩子分別戶部和工部學習辦差,實沒有太多錯處能夠為自己指摘的,或者有一些事情做得不是很善美,但也算略綿薄了。當下歎了口氣,不再多做置評,「你們啊,讓皇子到部中去學習辦差,是從聖祖皇帝時留下來的舊例,並不是朝廷缺少了你們幾個人的勞作,而是為日後打算——阿瑪的年紀還不能算很大,但年華老去,不是人力可挽留。將來,等你們年紀再大一點,要分擔重責——現入部學習,又不准你們用本名,便是要你們能夠抓住機會,好好磨練一番,也好熟練掌握部中差事的要點,日後不至於為那些胥吏僚員所欺!」
「……閻敬銘和趙光你們都知道吧?他們就是普通司員一點一點做起來的,所以朝中大局,部中細務,任何人也休想瞞得過他們。就是此意了。」
「皇阿瑪的話,譬喻簡潔,鞭辟入裡,兒子都記下了。」
看皇帝半晌無言,皇后一邊勸道,「皇上,孩子們明天、後天還要出宮辦差呢,讓他們各自下去吧。」
「聽見你們皇額娘的話了?都下去吧!」載澧幾個如奉綸音,半刻鐘也不想再御前奏答,避貓鼠一般的出溜了出去。
「皇上,您看您,大過年的,何苦和孩子們發脾氣?您又心裡起急,孩子們又害怕,何苦來哉?」
「你啊,就是心腸軟。」他嗔怪的看了看妻子,勉強一笑,「你當朕願意嗎?玉不琢不成器。總是像他們府裡似的,一大群太監、諳達、下人的那麼伺候著,哄著、捧著,對他們就好了?」
「話是如此,也不用一定年裡嘛?」
「就是。」驚羽大著膽子走近,站到皇后的身邊,「您的身子從封衙之日以後就一直不好,夜來經常咳嗽,好不容易到了年,又要為小主子們生氣了?」
皇后倒不知道他近來經常咳嗽,關切的問道,「皇上,您的身子不好?可傳了太醫了嗎?」
「沒事的,偶爾咳嗽幾聲,不礙事的。」他擺手笑道,「你不要停驚羽瞎咋呼,朕的身子,自己還不知道嗎?」
「那,可也得小心。驚羽,若是晚上你再聽到皇上咳嗽,立刻報給我知道,招太醫院伺候差事。」
「是。皇后娘娘放心,奴才都知道啦。」
皇帝看妻子和驚羽嘰嘰咕咕說個沒完沒休,實無聊,正欲看一看各省報上來的恭祝皇上萬壽無疆的奏折以為消遣,楊三快步進殿,「皇上,肅大人遞牌子進來了。」
他正呆著無聊,聽肅順進來,心中歡喜,「傳他進來。」
肅順進到暖閣,給皇帝和皇后行了禮,「參見皇上。」
「肅順,這大年初一的,你不府中等著同僚、門生登門拜年,到內中來做什麼?」
咸豐十三年和十八年的時候,皇帝感於肅順多年來辦差勤勉,賞了他兩次春闈副主考的差事,以他的才學,與其說是讓他辦差,不如說是給他一份可以憑空而得門生贄敬的機會,所以皇帝會有這樣的說話。肅順聞言一笑,「奴才本來是想府中的,不過後來奴才突然想到,得了一件鮮玩意兒,總要第一個請皇上享用,才是奴才的本分。」
「肅順?」皇后鳳目流轉,一邊叫他的名字,「你該不會是又想引誘主子外出吧?要是的話,我可不饒你。」
「不是的,主子娘娘,奴才怎麼敢引誘主子外出呢?不過是為皇上年佳節,另外宮內尋一番樂處。」
「少胡說。」皇帝擺擺手,笑著問道,「那到底是什麼?」
於是,肅順開始說了起來——。
這是當初***公使京中的時候談起來的,副島種臣和井上馨兩個往來肅府多日,知道他對於飲饌服飾有著很濃烈的興趣,以***飲食文化,雖不能與大清上國相比,但另外有一重妙處。這點妙處不於原料精美,只乎做法奇。簡單的說,堂前另外設一張餐案,中左右凡三張,主、賓落座之後,灶膛香廚分別列左右,進時依次撤蓋捧上,這還不算,餐前於階下前置爐案,對客調製,出鍋即可上桌。
肅順草草解釋幾句,皇帝便聽明白了,這有點類似於後世某些餐館,對客烹調,將諸如牛排、野雞片等物,當場烘烤,除了讓客人品嚐到特殊風味之外,可以親眼目睹調製的全過程,另外有一重賞心悅目的享受的意思,也可謂是匠心獨運了。
這樣一想,心中覺得喜歡,看皇后和驚羽兀自一頭霧水,又給她們細緻的解釋了幾句,轉而問肅順,「不過,宮中,怕沒有這等方便吧?」
「主子放心,奴才都安排好了。只是要請皇上降旨,奴才方好安排府中飼養的廚子……」
「這可不行。」帝后兩個異口同聲的斥道,不過含義卻截然不同。皇后看來,宮中禁地,又豈是平民百姓可以進來的?再說,宮中自有御膳房,還有小廚房,也輪得到肅順府上的奴才來獻這份慇勤?而皇帝想來,肅順這可是自找倒霉了!
********************************************
肅順擔著內務府大臣的職銜,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職位,清朝以前並無此官,設立這樣一個官職,只是為了保證皇權不被相權所凌駕,清初的時候沿用明朝的內閣制度,以大學士管部,六部分設滿漢尚書,但滿人初初入關,很多人甚至連漢話都不會說,又如何料理國事?因此,政務多為漢人把持。這樣的情況下,內務府大臣應運而生。
到雍正、乾隆之後,因為軍機處的設立,皇權進一步被拱衛,內務府大臣就成了贅疣,但始終不曾撤銷,差事上也由過問國政,逐步改為皇帝的內管家。因為是皇帝親近之輩,這個職務從來都是利之淵藪,所管的諸如御膳房、採辦局、浣衣房、造辦處等地,而這些地方,從來為旗人所把持,漢人勢力水潑不進,即便是想查一查多年來的往來賬目,也是做不到的。
便如同除夕賜宴,全部由御膳房伺候,只是這一堂宴席,非三五十萬兩銀子辦不下來——而今天,肅順和皇上說,要傳他府中的私廚伺候差事,即便他本身就是內務府大臣,也是當不起日後頻仍而至的小人讒言的!
這件事真實的歷史上就曾經發生過。事情是德宗朝,其時有一人,名叫張蔭恆,他是優貢出身,閻敬銘、丁寶楨幕中遊學,幫助李鴻章辦理海防,深得李氏信重,後來入總署,出使外洋,擔任過駐德國公使。
他做得錯的事情有兩件,成為他後來不幸命運的肇因。第一是從德國公使任上回國述職,帶回來很多奇異珍玩,不想做事馬虎,有一個人沒有打點到,就是李蓮英。於是,李蓮英慈禧太后面前進言。當時張蔭桓貢獻東西兩宮皇太后的是各自一枚寶石,一枚紅色,獻給慈安;一枚綠色,獻給慈禧。二人都很覺喜歡。
實際上,綠色的祖母綠寶石的價值要高於紅色寶石,不合李蓮英旁邊說了一句話,「真難為他記得那麼清楚?難道我們就真的不配用紅色的?」慈禧勃然色變!
慈禧看來,自己的出身和慈安幾乎一同——慈安的父親任職廣東右江道,慈禧的父親惠徵任職安徽池寧道,彼此都是道員,雖然惠徵因為太平天國之亂被罷職——但這樣的事情旗人來說實不算很嚴重,只要過上一段時間,有人朝中為之說話,原職起復也很簡單。
除此之外,自己還為天家誕育唯一子嗣,怎麼看都應該是自己居長,慈安居次,而現實的情況,偏偏倒了過來——慈禧一生的憾事,就是不能文宗生前正位中宮,穆宗繼位,封母為後,這是例有的典制——而李蓮英以這樣的話攻訐張蔭桓,也就難怪她會生氣了。不過為一己之私,不能輕黜大員,只好忍耐著。
到德宗成年,大政交還天子,張蔭桓又做了一件極大的蠢事,事情是壞戊戌政變之前,德國亨利王子訪華,一切接待,覲見的細節全部由張氏承辦,其中有如光緒降御座與亨利王子握手,便殿賜座,都為衛道士看成是大逆不道;而及至國宴用他府上的私人廚子負責西餐製作,御膳房等內府官員看來,這樣的做法,簡直是要掘內務府的根了!如何可以容忍?
於是再度透過李蓮英的關係攙於慈禧,說張蔭桓『教壞了皇帝』。慈禧以今視昔,認為當初進獻首飾,不用民間唯正室方可使用的紅色,偏偏用象徵妾侍的綠色,也是有意輕蔑,於是後來不久發起的戊戌政變中,張蔭恆被禍極慘,後落得客死異鄉的悲慘下場。
皇帝想及真實歷史中的這一幕,如何能夠讓肅順重蹈張氏的覆轍?故而言出不准。
肅順仍自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一時間不及多想,只當皇帝不喜歡這種鮮的玩意,趕忙伏地碰頭,皇帝也不理他,轉頭對皇后說道,「你先跪安吧,朕還要批折子呢。」
等皇后出去,皇帝擺手,讓肅順站起來,「你啊,朕看你現是越來越糊塗了!讓你府中的奴才到大內來伺候差事?你把內務府的這些人不就都得罪光了嗎?你個糊塗的狗才!」
肅順立刻明白過來,忙又撞了個頭,「是。奴才明白了!若不是皇上點醒,奴才兀自夢夢不知,奴才謝皇上!」
「至於你說的那個什麼玩意兒,等過了年吧,過了年之後,朕到你府上,現場品評一二。」
「皇上貴趾降賤地,是奴才闔府上下的榮光,只是,……」
「只是什麼?」
「奴才想請主子把日子賞下來,奴才好認真料理,讓主子滿意而歸。」
「此事,再議吧。」他不願意把日期確定下來,成為拘束。
「喳。」肅順答應著,又湊前一步,「皇上,奴才近來閒極無事,命府中的清客編纂了一本名為《綠營戰史》的文字,其中有一些文牘卷宗,想請皇上降旨,奴才方好到皇史宬翻查,請皇上俯准。」
「《綠營戰史》?寫什麼的?」
「寫自咸豐四年之後,皇上推行綠營軍制,並於九年、十一年大敗外敵,揚我國威於天下的赫赫武功。」
「朕今年還不到四十歲,就弄這些生前身後名的勾當了?你不覺得早了點嗎?」
「皇上這話,奴才不敢苟同。萬歲爺是要領袖我大清百姓一萬年的,四十歲,還是稚齡呢!」
一句話出口,連驚羽也笑出聲來,「你啊,這樣肉麻的話你也說得出來?」
肅順賠笑說道,「奴才只是想,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我皇上為大清江山社稷,這十餘年間不眠不休,日夜辛勞所得的武功之盛,著實已經遠超先祖,成就明君偉業!故而奴才以為,等到書籍編纂成功,便刻印付梓,命天下各省學宮,傳喻生員。」
「編纂的是誰啊?」
「是奴才府中清客王闓運。」
皇帝知道這個人,清末大才子之一,想不到也給他攏到榖中了,「這件事,朕准了。該用什麼,等來年開衙之後再說吧。」
「喳。」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